《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作家雷马克于一九二八年所著,此书使他一举成名,蜚声世界文坛,由刘易斯·弥尔顿执导的同名电影于一九三零年放映。“西线无战事”的德文原文是Im Westen nichts Neues,直译为汉语是“西线没有任何新的情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两年,这句话在德国的军报中被写下成百上千次,和现在官方汇报事件类似,这种安抚人心的报道大多是这样生硬的军士语调。对此,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可只有少数人能看到这标准范式语句背后隐藏的更多的悲哀和痛苦。雷马克选择这一句看似平常的话作为自己的书名,含义想当深刻。
一战持续了长达四年多的时间,最终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失败而告终。对于这场因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而发起的战争,人们看法不一。阿·茨韦格的长篇小说《格里沙中士案件》(1927)等小说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恩·荣格尔的《在枪林弹雨中》(1920)则回避战争的政治背景,把战争只看做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自然现象;还有很多作家美化战争,歌颂“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德国法西斯后来发动战争制造舆论。而雷马克没有描述那些看似宏大的场面,有意识地只局限于战争的几个小片段,只写一个兵种--步兵,只写一个战场,时间也仅仅是战争最后两年中的短短几个月。小说的重点不在于战争中的事件,而在于战争对这一代青年士兵的影响。
故事通过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的第一人称叙述展开,他和他的高中同学们在老师长期鼓吹的“英雄气概”、“神圣责任”、“保家卫国”这些爱国主义口号灌输后,义愤填膺地自愿报名入伍,他们在接受短期训练后被送往西线战场。在雨点般的炮火中,那些爱国滥调立即被炸飞,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不过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野蛮的搏*,他们的幻想破灭了,唯一的动力就是活下去,他们的精神支柱不再是爱国情怀、亲情,而是在前线的共同命运中形成的友谊。在前线战争中,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们遭受了毒气袭击和重炮猛轰,他所在的连队从一百五十人减少到八十人,然后又有像他们这样的年轻军士被填充进来,他的同伴里有因腿部受伤而截肢的,有因眼部被炸伤失明的,有因地壕恐惧症而精神失常的,有因不忍心*掉同样年轻的敌军而丧命的,有因潜回德国被送上军事法庭的,前线的沙场上堆满了支离破碎的尸体,人间炼狱一般。可此时的博伊默尔已经麻木了,他在回乡休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已经不再能适应“正常的”生活了,一切未变动的摆设都让他无比陌生,无所适从。一九一八年夏天他又上前线目睹敌军力量的增强,德军伤亡惨重,此时他的同学就只剩下他一个,他孤独,没有希望,最终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在他阵亡那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只写了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小说共分为十二章,战争必然有伤亡,有断肢残骸,有猛烈炮火,有毒物硝烟,可是雷马克并没有对此大加渲染,他所想表达的是一个单纯的主题:十八岁的青年本来拥有美好的生活,却突然面对死亡,在不得不与命运搏斗之后,他们又会怎样?他们从未有过职业,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人,也许有些人会适应,会顺从,而更多的人将会束手无策,岁月流逝,他们最终将走向毁灭。
作者在书中借几个主人公的对话表明对战争的看法:为什么要打仗呢?只是对那些*和军事家有利而已,同样岁数的年轻人本应该生活在同一片阳光下,却不得不相互*戮。这些问题以看似玩笑的话而提出,实则发人深省,让人意犹未尽,我想也是作者留给读者的思考余地吧。正如他在文章开头所写: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炮弹,却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