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和精神象征,被赋予了吉祥喜庆的美好寓意。
在赣鄱非遗保护传承的历史长卷中,龙一直是重要的文化元素,非遗传承人们或在工艺品上雕刻绘制龙形,或在传统舞蹈中融入龙的姿态,或在民俗中讲述龙的故事。
甲辰龙年至,让我们开启赣鄱非遗的寻龙之旅,品味东方龙美学,共赏非遗里的龙腾盛世。
湖口草龙
湖口草龙亦称“谷龙”,是一项兼具手工编扎与民俗舞蹈于一体的民间传统技艺。其以稻草为主要原料,辅以竹木、铁丝,采用编、插、嵌等多种工艺,用一根根稻草编出龙的头、角、身、爪、尾。草龙在当地被认为群龙之首,一般在春节和庙会等节日期间游舞,并走在纸龙、布龙等首位,有时还配以花、蝴蝶等灯彩,寓意着农民庆祝丰收、祈求国泰民安。
城南龙灯
舞龙是中国传统习俗,既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增添浓浓的年味。源于南昌市青云谱区的城南龙灯最早以板凳龙形式出现,后来为了方便表演、普及推广,色彩丰富的布龙应运而生。其以舞龙灯为主体,配以竹、布扎制的彩莲船、花蚌、鱼翁、采花姑娘、花篮等表演形式。龙灯队伍由红、绿两条龙构成。绿龙寓意着万物滋长、生机勃勃;红龙代表蓬勃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意志。
“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工艺
“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工艺,始于清朝末期,流传于宜春市靖安县,主要用于民间厅堂张贴,具有吉祥、喜庆、圆满之意。作品以龙凤为主体,组合成系列“福”字,采用绘画或雕版拓印等形式制成。其图案清晰流畅,龙凤活泼,栩栩如生。“福”的字形饱满圆润,彩绘的色彩鲜亮跳跃,结合了美术、书法和雕刻工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香火龙
龙南香火龙的形象源于当地寺庙中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其扎制工艺精巧、流程复杂。表演程序上,香火龙由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构成。民间舞香火龙常在虫灾发生时举行,将点燃的香火插在龙身上吸引飞虫,舞至田边地头和乡野河边,是盛行于乡间的除害虫民俗风俗。
分宜洋江赛龙舟
史载“分宜西邑,袁水纵贯之,端阳,民竞舟于其上,万人空巷。”新余市分宜县洋江镇历来盛行端午节赛龙舟,被列入江西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已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名片。分宜洋江赛龙舟融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于五月初五日开始在洋江河自由轮番竞赛,表达了人民群众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特质。
遂川龙灯曲牌
遂川龙灯曲牌是来源于吉安市遂川县的传统音乐类非遗代表性项目,音乐以本地古曲、民歌为主干,受湖南戏曲和北方民间音乐及赣南采茶戏影响,音乐质朴欢快,旋律流畅抒情,地域特色鲜活。其吹与打特点明显,“吹”与“吹”,由二支不同音色的唢呐配合,产生相互呼应的音乐效果;“打”与“打”,锣、铙钹、鼓有节奏同步,也有节奏互补,或以固定节奏一以贯串。
江西非遗丰富多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源远流长的赣鄱土地上,“龙的传人”所塑造的非遗,灿若繁星,熠熠生辉,欢迎各位走进风景独好的江西,一起探寻赣鄱非遗里的中国龙。
来源:江西省非遗研究保护中心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