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旧游戏时代”采访了多位游戏界的前辈大咖(采访的视频会在整理好后陆续放出来,绝对非常有看点),在谈到人生当中最早玩到的游戏的时候许多大咖都提到了这样一款街机游戏:《Space Invaders》,翻译过来就是《太空侵略者》。对于70后的玩家来说,这个游戏绝对是当年的“明星”级游戏。但是在采访当中小编脱口而出一句笑料:这不就是我当年玩的《小蜜蜂》!然后满场尴尬的寂静,小编差点捂脸泪奔了。
采访结束后小编又去找了资料研究了一下,才发现这完全是两个公司所推出的两款不同的游戏。首先《太空侵略者》是1978年由TAITO推出的街机游戏,在互联网上的一些资料当中可以看到《太空侵略者》的出现,正式拉开了近代街机游戏辉煌的序幕。在那个年代《太空侵略者》已经可以说是街机游戏的顶峰了,虽然承载这款游戏的CPU是8086(记得小编上大学的时候还有一门课程就是8086单片机编程)。
接下来就是游戏行业的常态,由于《太空侵略者》的成功和庞大的获利,竞争者很快的出现了。就在1979年至今仍很出名的NAMCO正式推出了在街机行业大赚特赚的经典射击名作《Galaxian》,后来这款游戏也移植到了FC平台上面,这才是小编小时候所玩的《小蜜蜂》!作为80后的玩家在当年基本可以在任何二十四以上数字的合集FC卡带当中见到《小蜜蜂》的身影,讲真这游戏也的确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年少的游戏时光。
相对于《太空侵略者》来说《小蜜蜂》在画面上有着跨越式的进步,出现了在一个角色单位上可以出现多种颜色的表现方式。这在当时的玩家群体当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然后《小蜜蜂》就拿下了四万多台销量让整个业界震惊的成绩。多色彩的游戏画面的背后是“多色彩活动块”技术的突破,换句话说《小蜜蜂》的胜利是建立在软硬件技术突破基础上的。也是从这个年代开始,承载游戏的硬件平台成为了促进行业发展的重点因素。
在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关于《小蜜蜂》这个名字的由来,这个名字基本上是来源于游戏的敌人的形象都是会飞的“昆虫”,硬要说也能看出点“蜜蜂”的影子。但是其实在最开始的设计当中,要做的是“带着圆形翅膀的飞船”。那么“飞船”又是怎么变成“蜜蜂”的?原因是在这个游戏开发时候,并没有特定的“美术”这样的成员,因此敌人的画面设定其实是由“程序员”来完成的。于是……在“程序员”的“美术制作”之下,飞在天上的敌人都变成了会飞的“昆虫”。同时由于要抢占市场,也没有更多的开发调整时间和人手,策划最后决定“就这样吧”……于是,一代名作就这样诞生了。
搞清楚了两个游戏之间的来龙去脉,小编以后就不会再闹出那样的笑话了。至于诸位大咖们的采访实录,请各位玩家们期待吧。记得要关注我们噢,这样才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