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灭火器,古代怎样预防起火呢?揭露我国古代建筑的防火之法

现在有灭火器,古代怎样预防起火呢?揭露我国古代建筑的防火之法

首页枪战射击战场免费开火御火生存3D更新时间:2024-04-26
前言

中国古代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建筑材料大多含有木材、茅草等可燃物,火灾隐患大,失火者不乏其例。所以古代的建筑非常重视防火,唐代也颁布了一系列消防律法。

墙体、瓦房顶的防火措施

早在史前时期,我国先民已走出穴居,开启了营造房屋的历程。当时北方主要为半地穴或地面建筑,即用树枝、木柱等做成围护墙,墙外抹草拌泥,室内设置火灶,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聚落遗址。

后来随着土坯墙与砖墙的推广,木骨泥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土和砖的作用如清代学者毛奇龄所说:“北土南砖,俱足御火,……凡造屋者以复砖为垣,单砖为壁,厚砖为殿,薄砖为荐,一室之中唯栋、梁、椽、柱是木耳,他皆砖也。”

清人沈兰彧亦曾说:“尝见江以北,地少林木,居民大率垒砖为之。四壁皆砖,罕被火患。间有被者,不过一家及数家而止。”

为使建筑坚固美观,外涂材料有所改进,元代王祯曾提出“法制长生屋”的概念,即先在木构件上涂泥,然后在泥外再涂一层耐燃烧的灰泥,并且,“凡屋中内外材木露者,与夫门窗壁堵,通用法制灰泥圬墁之,务要匀厚固密,勿有罅隙,可免焚焮之患,名曰:‘法制长生屋’”。

由此可见,房屋木材的外露部分皆可涂灰泥防火,灰泥制作方法为:“用砖屑为末、白善泥、桐油枯……。莩炭、石灰、糯米胶。以前五件等分为末,将糯米胶调和得所。”

若将灰泥涂在屋顶上,还可替代陶瓦,如“先宜选用壮大材木,缔构既成,椽上铺板,板上傅泥,泥上用法制油灰泥涂饰;待日曝干,坚如瓷石,可以代瓦”。

据《营造法式》,彩绘之前需先在木材外“衬地”,至于衬以何种材料,书中未提及。但建造北宋西京洛阳宫殿时,“宫室梁柱、栏槛、窗牖皆用灰布,期既迫,竭洛阳内外猪羊牛骨不充用”,有时“会髹漆,至灰人骨为胎,斤直钱数千”可见,以布灰、动物骨灰为衬地,涂在木材表面即可防火。”

后来,广州刺史李复亦“劝导百姓,令变茅屋为瓦舍”。至宋代,瓦顶进一步普及。如北宋叶康直任光化县知县期间,“县多竹,民皆编为屋,康直教用陶瓦,以宁火患”。

又有南宋郑兴裔知扬州时,当地“民旧皆茅舍,易焚,兴裔贷之钱,命易以瓦,自是火患乃息”。清代乾隆年间柳州府还曾上疏皇帝,请求用当地息银四千两进行兵丁草顶改造,“有情愿改造瓦房者,亦一例借给,每间九两”,并预测“不出十年,城内兵丁草房俱可渐次改换”。

而瓦屋顶则可以相对平缓,如宋代建筑师喻皓在《木经》中所说“如梁长八尺,配极三尺五寸,则厅堂法也”,高宽比仅为0.44。不仅如此,瓦的使用也使飞檐变为可能,更利于雨水下落远离墙根,即达到所谓“吐水疾而霤远”的效果,这是草顶难以实现的。

防火墙城门防火设计

南宋都城临安人口稠密,火灾频发。为此,高宗在绍兴三年(1133年)下诏:“被火处每自方五十间,不被火处每自方一百间,各开火巷一道,约阔三丈”,以此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绍兴十五年(1145年)九月,临安太庙附近的民居失火,宋高宗命大臣“于庙左右各撤屋二十步,以备不虞”。南宋理宗时,临安又因瓦市失火,而“开拓天街,疏通火巷”,以防止其蔓延。

受都城影响,地方城市亦有建造防火巷者,如淳熙十三年(1186年),面对武昌古城南门外的商业区火灾,刚到任的鄂州知府赵善俊“弛竹木税,发粟振民,开古沟,创火巷,以绝后患”。这项防火措施至宋代以后仍在延续。

防火墙为使火患不在相邻建筑之间蔓延,古人还在建筑上设计了防火墙。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五月,提举在京寺务司提出:“大相国寺泗州院近火发,虽即行扑灭,缘僧院与寺庭阎闾相接,深为未便。乞拆僧院逼近之屋,绕寺庭高筑遮火墙”,这一请求得到了神宗批准。

此后,防火墙一直在民间沿用,其中以徽州古民居最为典型。徽州民居防火墙可以追溯至明代徽州知府何歆,其面对徽州城内“民居稠矣,无墙垣以备火患”的状况,下令“五家为伍,甓以高垣”。

具体做法是:“其当伍者,缩地尺有六寸为墙基;不地者,朋货财以市砖石,给力役。违者罪之”,即第五家出地皮,其余四家出资购砖石,共同建造一周防火墙。

按照要求,经过一个月,城内建造了数千堵防火墙,“自后六七十年,无火灾,灾辄易灭”。经过不断发展,徽州民居防火墙演变为形似马头、外形优美的马头墙,除其主要的防火功能外,还具有了风水寓意,现已成为徽派建筑的标志。

因城门常处活动状态,涂泥可能易于脱落,因此,城门多包以铁皮,既坚固又防火。例如,墨子曾提出“门关再重,揲之以铁,必坚”,即两重城门均包以铁皮。又如东晋后赵皇帝石虎修筑邺城之后,又“起三观、四门,三门通漳水,皆为铁扉”。

后来该技术传至西域,唐代僧人玄奘经过羯霜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时,曾看到此城“既设门扉,又以铁锢,多有铁铃,悬诸门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

城门的灭火设计及营造技术元代以前城门结构多为过梁式,即城门洞以木柱及横梁支撑。这样,如果敌人放火,即使城门扇本身因其包裹铁皮而无虞,城门洞及城楼仍会因支撑柱梁烧毁而坍塌。古人针对此风险也做了灭火设计。

如墨子即提出:“城门上所凿以救门火者,各一垂水,容三石以上,小大相杂。”至唐代,“敌若纵火焚楼堞,以粗竹长一丈,锼去节,以生薄皮合缝为袋,贮水三四石,将筒内于袋内,急缚如溅筒”,并“令壮士三五人撮水口,急蹙之救火”。

对于这种以水袋灭火之术,曾公亮说:“右水袋,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贮水三四石,以大竹一丈,去(节)缚于袋口。若火焚楼棚,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每门置两具。水囊,以猪牛胞盛水,敌若积薪城下,顺风发火,则以囊掷火中。”三四石的贮水,应足以应对下面城门所遭受的火攻。

“厌火”观念影响下的防火设计古人迷信,认为火灾是火神作祟于是在各地建有火神庙以祭祀,还根据五行中“水克火”之说,在高等级建筑上设计出鸱吻(尾)、藻井。

鸱吻避雷设计曾广为流传,据唐人胡璩记载,其形状“东海有鱼虬,尾似鸱,鼓浪即降雨,遂设像于屋脊”。其实,早在汉代,鸱吻即已出现在屋脊上,汉武帝作栢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藻井的设计除鸱吻外,古代还有藻井灭火的观念。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厌火。”东井即井宿,天上二十八宿之一,为主水之星宿。

在殿堂、楼阁内部最高处设计天井,并用荷、菱等藻类水生植物进行装饰,故称藻井。关于其形状,宋代李诫说:“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饰以莲茎、缀其根于井中,其华下垂,故云倒也。”

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是辽代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为方形抹去四角,上加斗八。北京故宫太和殿上的蟠龙藻井,则是在八角井上设一圆井,当中为一木雕蟠龙,垂首衔珠,称为龙井。

当然,这种藻井防火并无科学依据,但其在建筑中是客观存在的,也起到了装饰作用。水井亦常为古代灭火之设施。近年来,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出土有数件汉代“东井灭火”的陶井模型或石刻,可见,井水灭火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此后,“以水灭火”之事,史书屡有记载。如西晋都城洛阳“宫墙外以大铁镬盛水以救火,受百斛,百步一置”。唐代李泌为杭州刺史时,“特开六大井,为浇火之藉”。

至元代,更要求“诸城郭人民,邻甲相保,门置水瓮,积水常盈”,以应付火患。为及时发现火灾并组织人员灭火,古人还营造望火设施。

最典型的当推北宋东京城,城内除军巡铺屋之外,“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并备有大小桶、洒子等救火工具。类似措施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后随着现代消防体系的出现而逐渐消亡。

结语

这些防火观念体现了古人的勤劳与智慧,也向我们展示着历史的辉煌和沧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