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2人幸存,谁是救命恩人?苦寻45年真相终揭晓

狼牙山五壮士2人幸存,谁是救命恩人?苦寻45年真相终揭晓

首页游戏大全班班2生命生存手机版更新时间:2024-06-23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还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必学课文。

后来,很多人知道了当时跳崖的战士是5个人,其中又2名战士被悬崖上的大树拦住,没有跌落谷底,故而幸免于难,他们是葛振林、宋学义,而其他3名战士则壮烈牺牲,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血战到底的决心、慷慨捐躯的勇气,至今仍在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虽然很多人知道“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宋学义被大树拦住没有牺牲,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是被别人救起才幸免遇难的,而他们究竟被谁所救,就连当事人葛振林、宋学义都没能搞清楚,一直是个难解的“谜团”,真相直到45年后才终于揭晓。

1986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在狼牙山峰顶隆重举行。

来自中央军委、北京军区和河北省军区的不少首长,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数千当地干部群众参加了庆典,各路记者云集,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之一、著名抗日英雄葛振林也戴着大红花,应邀出席了落成典礼,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出现在这次典礼上了。

新建成的纪念塔高21.5米,耸立在群峰环抱之中,气势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塔身正面“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9个金黄色大字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

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70岁的葛振林在纪念塔伫立良久,抚今追昔,思绪万千。他想起了牺牲的三位战友,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该有多好啊!

作为此次典礼的中心人物,葛振林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等他回到主席台前时,记者们争先恐后向他提问,“请问葛老,您和宋学义老英雄跳崖后,是如何获救的?”

“我们爬上了崖顶,后来有一名年轻干部救了我们。”葛振林回答说。

年轻人救了葛振林?记者一听来了兴趣,继续追问,“您能给我们讲讲那段故事吗?”

伴随着记者的提问,葛振林的思绪又回到了45年前,想起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他开始向记者娓娓道来,讲述起了那段终生难忘的故事……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侵华日军不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位于华北地区的晋察冀边区更是侵华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其中一部日伪军3500余人气势汹汹地向河北易县一带扑来。

易县是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部和党政机关驻地,由于敌众我寡,军区司令部决定避敌锋芒,转移到易县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但敌人穷追不舍,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向狼牙山发起进攻。

分区所属第1团是我八路军主力部队,他们利用狼牙山的有利地势,连续打退了敌人十多次进攻,但敌人仗着人多势众,火力凶猛,仍不放弃,战斗继续打下去,只会拖延转移时间,对我军十分不利。

为了尽快摆脱敌军,第1团决定留下一小部分兵力牵制敌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这个任务落在了7连身上。

在与日军的激战中,7连的战士大部分牺牲,连长刘福山也身负重伤,生命垂危。为了掩护受伤的战士安全转移,指导员决定留下6排6班坚守阵地,继续牵制日军。

6排6班班只有5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当接到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时,他们毫不畏惧,尽管这个任务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但从加入八路军的那一天起,他们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9月26日晚,5名勇士借夜色掩护,在地势险要的东山口布防,他们没有地雷,就把手榴弹捆成捆,埋在山腰各处,然后分别隐蔽起来。由于这一带山路极为狭窄,敌人大部分无法通过,只能排成纵队前进。

当他们进入火力范围后,手榴弹轰然爆炸,被炸碎的石头劈头盖脸向敌人砸去,敌人瞬间死伤惨重,还拦住了前进的道路。日军恼羞成怒,使用炮火猛烈轰击东山口,马宝玉等人躲过敌人炮火轰炸后,继续藏在暗处袭击敌人,让日军的前进变得十分困难。

马宝玉知道,凭借自己这5个人绝对挡不住日军的强攻,他们只得边打边退,有意将敌人往山顶上吸引。当5名勇士撤到狼牙山顶峰棋盘陀时,日军才发现一直牵着自己鼻子走、让自己费尽力气的八路军居然只有5个人!

狼牙山五壮士(剧照)

敌人恼羞成怒,向5名勇士发起进攻,马宝玉、葛振林等人先是用枪打,再用手榴弹炸,接连打退了敌人10余次进攻,子弹全打光了,他们就搬起石头砸。最后,石头扔光了,日军一边叫嚣“抓活的”,一边拿着刺刀往前冲。

马宝玉对葛振林说:“老葛,咱不能让敌人抓住!”

葛振林点点头,“宁死不屈,决不投降!”

为了不让武器落到敌人手中,马宝玉等人毅然砸碎了手中的步枪,5名勇士手挽着手,走向悬崖,当敌人发现情况不对时,立即向前猛冲过来,5名勇士岂能让敌人得逞?他们奋力一跃,义无反顾地跳下了百米悬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激昂的口号在山谷中回响,回响……

幸运的是,5名跳崖的勇士中并未全部牺牲,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人壮烈殉国,但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被一颗长在山崖上的大树挂住,幸免于难,但也昏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葛振林悠悠醒来,才发现自己躺在了一棵长在悬崖的大树树枝上,受了重伤,满身鲜血淋漓,他再定了定神,抬头往上看,感觉自己距离崖顶不远,他心想不能一直困在这里,必须想办法出去。

葛振林与宋学义

葛振林撑起身子,感觉自己还能动,便想顺着崖壁往上爬,他往旁边一看,突然看到还有一个人,他爬过去仔细看了看,竟然是宋学义,他也没死!

葛振林叫醒了宋学义,两人一商量,必须尽快离开此地。

葛振林仔细观察了一下附近地形,发现这一段山崖并不算很陡峭,而且崖壁上爬满了藤蔓,距离崖顶不也远,还是有希望爬上去的,如果一直就这样耗下去,就会流血过多死亡。就这样,葛振林和宋学义抓住爬满山崖的藤蔓,一点一点终于挪上了崖顶。

爬上崖顶后,葛振林和宋学义各自找了一根木棍,相互扶持着向山下走去。

山路崎岖狭窄,凹凸不平,夜色之下尤其难走,正当两人在黑夜中缓慢前行时,眼前突然闪现出一个人影,双方都吓了一大跳,忍不住惊呼出声!

“你们是干什么的?”对方下意识地问道。

葛振林听到对方的声音,就知道是中国人,稍微放下了心,借着微弱的月色,他看到对方很年轻,不像坏人,而对方显然也看清了他们的服装,惊呼道:“你们是八路军?”

葛振林简单说了一下情况,对方告诉他们,这附近有一个古庙,庙里有一名道士精通医术,擅长治疗跌打损伤,肯定能帮他们疗伤,葛振林一听,便请对方带自己前去。就这样,这名年轻人连夜把葛振林、宋学义两人带到了那处古庙。

葛振林、宋学义与李元忠道士

到了古庙之后,才发现古庙里空无一人,这名年轻人找了一点小米,打了些水,做了一锅米粥,正准备吃饭时,突然又出现一名八路军战士,原来是跟部队失散的司号员李文奎也辗转来到了这里,四个人将就着吃了一点饭。

吃完饭后,年轻人说自己得了疟疾,怕传染给他们,主动跑到庙外放了一晚上哨,让3名八路军战士在庙里睡觉,只是葛振林浑身疼痛不已,一个晚上都没睡着。

第二天临近中午,老道士李元忠回来了,听着这名年轻人介绍情况之后,李元忠立即动手帮葛振林、宋学义治疗,还把自己珍藏的千年古方拿出来给两人治疗使用。

第二天一大早,葛振林和宋学义脱离了危险,便急于离开寻找大部队,这名年轻人和道士李元忠只好和两人挥手告别。因为走得太急,葛振林没来得及问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等他们找到部队说起这个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年轻人,直后悔自己糊涂。

为了寻找这位恩人,葛振林、宋学义跑到古庙找老道士李元忠打听,但李元忠也说不清楚。就这样,葛振林、宋学义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救命恩人。

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葛振林继续从军,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江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的他看淡了一切,但始终铭记着救命恩人的身影,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关于这名年轻人的线索也更加难寻。

狼牙山

1971年6月,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之一宋学义在郑州病逝,终年53岁。

1982年,狼牙山五壮士的另一名幸存者葛振林以副师级待遇退休。

退休之后的葛振林仍未放弃寻找救命恩人的努力,只是恩人始终杳无音讯。或许,自己这一辈子再也找不到那位救命恩人了……葛振林暗自想着,心中涌起一股遗憾。

其实,葛振林和宋学义的恩人一直都在,还一直关注着他们。

他们的救命恩人叫余药夫,易县人,1923年出生,1941年时刚满19岁,时任晋察冀军区易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1941年9月25日,他和几名同志奉命下山传递消息,恰好遇到日伪军追击我八路军主力部队,把附近山路全部堵死。

为了顺利下山,余药夫决定和同志们一起向棋盘陀顶峰转移,结果在突围时分散,余药夫远远看见大批日军包抄过来,急中生智,攀着一根粗壮的藤蔓顺到了山崖下,躲在一道峭壁的缝隙里,随后他听到激烈的战斗中,便一直躲着不敢出来。

直到天黑以后,余药夫听到敌人走远了,才敢爬出来,顺着山路继续走,结果半路偶遇两名八路军战士,也就是受伤的葛振林和宋学义,才有了后来救援的故事。

晚年葛振林(右)与余药夫的合影

马宝玉等5名战士的英雄壮举迅速传遍全军全国,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暨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共产党员。

经过这么一宣传,余药夫才知道自己救下的2名八路军战士就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宋学义。一开始,余药夫想要对军区领导说明此事,但转念一想,自己这么说会不会有人误会自己表功?再说自己帮助两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不是应该的吗?

想到这里,余药夫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继续在地方从事抗日救国运动,当过区委、县委副*,还当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的记者、编辑。

20世纪60年代初,余药夫被调到广西工作,先后担任广西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广西日报社党委常委等职,在广西一干就是18年。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余药夫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自己救援葛振林、宋学义的事,这成为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的秘密。

20世纪60年代,“狼牙山五壮士”所在部队驻守广西。1964年,这支部队决定把一批退役的战马赠送给狼牙山老区,还特意在老区招募了5名新兵入伍,作为“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葛振林、宋学义也应邀到广西参加了上述活动,并为5名新战士授枪。

就在广西工作的余药夫从报纸上看到新闻十分高兴。20多年过去了,他很想过去跟两名老英雄相认,但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忍住了,他担心这个时候相认,两名老英雄未必认识自己,考虑到当时的特殊形势,还可能被人怀疑别有企图,捕入保持沉默吧。

葛振林(左)与余药夫

这样保持沉默的日子,一过又是将近20年。

1978年,余药夫调回老家河北,担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1981年离休。

离休之后,余药夫没有了以前的思想压力,再加上年纪大了,更加关心葛振林的情况,终于鼓起勇气给葛振林写了一封信,葛振林收到信后惊喜万分,执意要向媒体公布这个消息,但余药夫坚持不公开,葛振林只好通过信件保持与余药夫的联系。

1986年9月,狼牙山战斗45周年之际,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得以重建,并对外宣布于9月25日举行落成典礼,邀请葛振林参加,而葛振林第一时间又向余药夫发去了邀请。

这一次,余药夫没有拒绝,宋学义已经去世15年,葛振林也已经69岁,自己也已经63岁,如果自己再不与葛振林当面相认,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相见了……

1986年9月25日,余药夫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落成典礼现场,年近七旬的他面对记者和广大群众,激情满怀地回忆起了45年前血战狼牙山、舍身跳崖那一段惊心动魄的经过,然后深情地讲述了45年前“救命恩人”搭救自己的故事。

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全场顿时轰动了,人群中的余药夫更是心潮澎湃。

记者再度询问:“您的救命恩人还健在吗?”

葛振林深情回答:“当然!今天,他也来到了典礼现场……”

群众再度发出一片惊呼,大家都在期待恩人的出现。这个时候,余药夫默默走上前去,走到葛振林跟前,轻轻说了一声:“老葛,我是余药夫,你还认得我吗?”

葛振林一把抱住余药夫,激动地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永远记得……”

这一瞬间,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任凭热泪长流。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热泪盈眶,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抗日英雄葛振林终于在45年后与救命恩人相见。这一瞬间,人们似乎回到了45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夜晚,看到一个年轻人扶着两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在山路上艰难前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葛振林和余药夫重逢后,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后来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坏人编造出一些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谣言,余药夫看到后十分气愤,作为葛振林、宋学义的救命恩人,他拄着拐杖亲自找到报社澄清此事。

晚年的余药夫致力于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曾7次自费到湖南衡阳探望葛振林,13次重上狼牙山,追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并且撰写了大量宣传狼牙山五壮士事迹、赞美狼牙山五壮士精神的文章,还应邀深入部队和中小学校义务作报告,讲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对年轻战士和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晚年的葛振林仍然十分感激余药夫的救命之恩,他深情地说过:

“许多战友都死了,我活了这么多年满足了,我的救命恩人也年岁大了,腿也不行了,我们希望在新世纪能见上一面,把恩人永远记在心里。”

2000年6月,余药夫再次来到湖南衡阳探望葛振林,这是两人生前的第7次相聚,也是最后一次,也终于圆了葛振林新世纪与恩人再见一面的愿望。

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在湖南衡阳溘然长逝,余药夫闻讯在河北默默留下了悲痛的眼泪。如今,“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早已被写入语文教科书,名垂青史,世代传颂,被全国人民永远缅怀,但是我们同样不该忘记,在1941年的那个秋天,有一名叫余药夫的年轻人救下了葛振林和宋学义,救下了我们的人民英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