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毁灭地球的祖传偏方,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有一个毁灭地球的祖传偏方,不知当讲不当讲

首页游戏大全地球净化工程更新时间:2024-05-08

编者按:人类是如何毁灭自己的?在地球平均每年爆10次的快消文化中,洪水、核爆和丧尸之外,寻找制造末日的新方法,成了科幻创作者们最头疼的事。
为此,未来事务管理局的兔子瞧老师和机核网合作了一期广播节目《末日把戏》,从最近大热的《地平线:零之曙光》聊到新浪潮时期科幻文学,本文摘取了其中精华部分,让我们就着核子可乐,嚼着防灾口粮,聊聊那些毁灭地球的冷门偏方。

世界究竟如何消亡?

也许是一株极为致命的流感病毒冲破了物种界限,成功感染人类宿主,或者一次激烈的边界冲突令元首头脑一热,按下了核弹按钮,或者事情根本就不在人类掌控之中,你一觉醒来,发现某个不怀好意的未知物正朝地球全速冲刺,不管它是小行星、战舰还是二向箔,总之过了今晚,就没有然后了。

△ 。。。过了今晚就没有然后了(图源:hydesu)

1826年,玛丽·雪莱在小说《最后一个人》参照圣经故事发明了瘟疫灭世法。之后的末日文学中,洪水、怪兽、病毒、外星人、内战、超新星爆发等常见手段被轮番试了100多年。如今随便点开几部新番,地球平均每个季度爆炸1次,人类文明每年重启十几回。在毁灭地球这项浩大的工程里,如何有效而富有创意地制造末日成了头号难题。

△ 玛丽·雪莱《最后一个人》

很快,我们发现有一群不务正业的科幻作家,不喜欢钻研科学理论,算计彗星轨道和病毒传播速度,反而专找偏方怪方。他们笔下的地球往往死得莫名其妙,却充满了……嗯,野性的张力。

一、彗星来的那一夜,什么也没有发生

老牌英国科幻作家H.G.威尔斯十分钟爱让彗星略过地球。(不太懂物理的)他在1897年写下科幻短篇《星》,天空中巨大的白色彗星一点点逼近,引力作用下地球上洪水泛滥、死伤无数。结果彗星只是打个了擦边球飞走了,还月球轨道带偏了一点。

△ 喵喵喵?说好的撞地球呢?(图源:Jonnes Carther)

上世纪3、40年代,现代自然科学体系逐渐成型后,人类逐渐把后启示录文学中的瘟疫、洪水等玩出花样,毁灭方式也比较靠谱。虽然威尔斯这篇小说要让牛顿气得直拍棺材板,但仍有作家热衷于这种画风清奇的疯狂想法。

太阳爆炸也是常见的末日元素,拉里·尼文的科幻短篇《没准的月亮》中,主角斯坦夜观天象,发现月亮突然亮度大增。他推测,假如太阳爆炸成超新星,处于夜半球的他们则会通过月亮观察到剧增的光芒。好在太阳的喷流比光速略慢,理论上,在转到昼半球、直面太阳之前,他们还有几小时逃生时间。

△ 《没准的月亮》封面

会不会是错觉呢?斯坦在放浪形骸、开始末日狂欢的人群中保持了一点理智,但一个半小时后,他发现木星也变亮了。而1.5小时,正是太阳光到达木星再反射回地球的时间。

天大亮时,等死的斯坦突然清醒过来,发觉事情没那么简单:理论上太阳这颗恒星质量很小,天文学界普遍认为它不会爆炸,而是在耗尽之时变成红巨星而后坍缩。所以,没准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耀斑爆发,仅仅烧毁地球表面。人们转念一想,当初阿波罗登月时带回的岩石标本,部分有着融化的痕迹,好像被什么东西燎过一样。难道是上次耀斑爆发的证据?

△ 闪瞎双眼的大月亮(图源:Mother Jones)

1961年英国科幻片《地球着火的那一天》则是冷战核阴影下的产品。核试验兴起的60年代,人类不禁担忧:天天在北半球搞核爆,万一把地球推离轨道、离太阳越来越近,怎么办?然而导演Val Guest并没计算地球离开轨道掉落下去需要几百万年,而是立刻着手准备防灾:在南半球爆一个更大的核弹,用反作用力往回推一推。结尾,世界各地的广播在播送南半球核爆倒计时,电影在最后一秒结束。

△ 热死人了(《地球着火的那一天》剧照)

故事的结尾只剩猜测,就像威尔斯对月球跑偏之后的太阳系只字未提。彗星没有撞地球,地球没有飞向太阳,太阳也没有爆炸,虚惊过后仔细一想,你还是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二、毁灭人类靠自己,我发起疯来连自己都打

自然元素玩得差不多后,科幻作家发现比起等待不可控的洪荒之力,人类用细菌、生物学手段自行了结岂不干脆。不不,不是战争、投毒、自相残*,而是从根源上断子绝孙。

1964年英国科幻作家布莱恩·奥尔蒂斯的《灰胡子》,写的是人类因为核实验失败而失去生育能力。晚些时候,06年卡隆阿方索导演的《人类之子》改编P.D.詹姆斯的同名小说,也剥夺了人类的生育能力,19年来,地球上没有婴儿降生,只剩下非法移民女孩“肯”腹中尚未出生的胎儿。

△《灰胡子》

格雷格·贝尔《血音乐》中的“自残”方式更加高级。我们知道,人体有智慧的部件集中在神经细胞、脑细胞中,此外大部分不是这类。如果有一种生物,其全身的细胞都像神经/脑细胞那样,那么只需很小一块就能拥有极高智慧。根据这种假设,生物学家维吉尔发明出一种智慧生物,但公司却勒令他停止研究。不甘心的维吉尔把这种生物注射进自己体内,带到外界,散播到全世界。

△《血音乐》

最后,这些细胞通过传播、感染,在人类的血液里奏响末日音乐——被感染人群建立高等文明,开启智慧进阶,那些生命虽然身体强壮、百毒不侵,但已经成为了全新的物种。人类?对不起,那是什么,能吃吗?

美国科幻作家James Tiptree(本名AliceBradley Sheldon)使用的感染方式更有效——先传染给全世界,最后再告诉你们。她的代表作《艾恩博士的最后飞行》以仿照工作报告的形式展开,主角艾恩博士发明了一种潜伏期极短、无发病前兆且必死无疑的细菌,某日于国际会议上宣布:细菌就在我体内,在座的各位都被感染了。

△《艾恩博士的最后飞行》后来被翻拍成了电影

这时你才发现,此前他环游世界,都是为了传播病毒。最后小说暗示,艾恩博士是为了拯救地球生态而来,不同于盖亚假说中的地球苏醒毁灭人类,在Tiptree的笔下,人类首次将自己净化出地球表面。

三、谁动了我的黑洞? 那些手残导致的意外

阴谋论人人都爱,但意外总是更有张力。在科幻作家将星球爆炸、细菌生物战试过一轮后,大卫·布林的《地球》是集灾难现象之大成之作,洪水、火山、地震轮番上阵,但最有创意的还要数人类搞出了微型黑洞做研究,却一不小心弄丢了——丢了的黑洞跑到地壳内部,人类只好想尽办法在地球被吞噬之前把它弄出来。

△《地球》,灾难教科书

2015年,尼尔·史蒂芬森的新作《七夏娃》同样有关黑洞。但这次,不知道谁把黑洞扔到了月球里,月球变成了一大堆碎块。这堆碎块没有变成星环,而是凭借势能往下砸,按计划将在5000年内逐渐砸光地球表面。这时,7个可以生育的年轻女性决定用单性繁殖加基因改造的方式延续人类,被称为“七夏娃”(Seven Eves)。5000年后,夏娃们的后代重返地球,发现地上还有活人——灾难中,他们躲进了大洋深处,地层下面,高原之上,但在几千年中逐渐分化,走上了与太空人类迥然不同的进化道路。

△《七夏娃》改编电影海报

此外,因为手残导致的灾难还有很多。一辈子都在写“德累斯顿那点事”的库尔特·冯内古特《猫的摇篮》比较干脆,发明了一种使水在常温下瞬间冻结的冰-9,人类一个手抖掉把它进海里,整个地球冻成了大冰块。荒谬古怪的黑色幽默,让《猫的摇篮》一举成为他最受赞誉的小说之一。

△《猫的赞歌》,一个翻着花绳毁灭世界的故事

8、90年代后,后启示录文学的模式逐渐趋同,末日灾难科幻中,人类社会的重建总是那么相似,不外乎文明一点点复苏、冲突、融合,风靡美国文坛的《加州三部曲》《莱伯维茨的赞歌》《邮差》《美铁之战》等都属此类。文明重建中,人性的异化除了血浆堆成的自相残*,巧妙的侧面描写极其稀少,比如——

在哈兰·埃里森的《男孩和他的狗》中,末世废土上,男孩Vic和狗狗Blood相依为命,直到认识了来自避难所的女孩奎拉。艰难时刻,女孩与狗之间如何抉择?对末世的表现,什么也比不上小说末尾寥寥数语的暗示:火光一闪,男孩*了女孩喂狗。爱是什么?男孩思考:他爱他的狗。

△《男孩与他的狗》改拍电影剧照

2011年独立电影《忧郁症》又名《世纪末婚礼》。主角和家人参加了一场婚礼,本是欢庆场合,所有人却闷闷不乐,气氛极度压抑。最后你才发现,地球马上要和小行星相撞,这可能是人类最后一场婚礼,罹患忧郁症的不是主角一人,而是全体人类。

△《忧郁症》剧照

哦,原来末日可以没有血浆、丧尸和天地大冲撞。大灾过后文明重启的主旋律里,你那不妨回头看看那些荒诞的想象,看地球如何毁灭得漫不经心——物理学家翻着花绳看核弹爆炸,宇宙拆迁队随手一划将地球核平,男孩将女孩喂给心爱的狗狗,末日狂欢中,面对“我可以砸您的车玩儿吗”的礼貌询问,你微笑着点头。

我敢肯定,假如你想毁灭地球,照着这些法子来,一辈子也当不上终结者,但假如地球如此毁灭,谨遵这些偏方,你活下来的几率一定更高。

特别支持:机核网、兔子瞧
责编:船长
作者:不存在日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