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夏,其实我最深的印象就是金庸小说里面某位西夏一品堂的高手,有人说,西夏这个国家是“西北小强”,当年在三川口之战中团灭大宋军队,一时间名声大噪,北宋军队居然面对李元昊也一度束手无策。
朋友曾经去西夏王陵旅游过,说那里有西夏国的金字塔,我出于好奇,特意百度了一下,开始对这个存在了190多年的王朝有了兴趣,同时也开始思考,为什么西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如此没有存在感呢?
西夏国金字塔遗址
西夏国的开国君主名叫李元昊,只能说李元昊的爹真会取名字,这个名字有一种古偶男一号的感觉,李元昊从小就表现出非常惊人的才华,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一国之君的基础。
李元昊的爹叫李德明,曾经派使者带着马匹跟大宋做生意,但是因为利润上面没有得到他想要的,所以李德明非常生气就要*了使者,这种事除了李德明那个十多岁的儿子敢出来多嘴之外,旁人谁敢多说一句?
李元昊这个孩子从小就拎得清,看到爹要为了这种事*人,于是开口劝阻:
大宋是我们的邻国,我们将马匹卖给宋国就是在资助邻国,本身用马匹资助邻国的行为就非常失策了,你还要为了这仨瓜俩枣的*人,传出去还有谁以后敢为我们效力呢?
李德明一听,诶没错,自己的儿子说得有道理,从此不再为了贸易问题*人。
据说当时北宋的名将曹玮听到这个故事后,就对李元昊这个孩子特别感兴趣,觉得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个人才,命人将李元昊的画像画下来,自己看看这孩子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然而,当曹玮看到李元昊的画像的时候,瞬间就有了不安的感觉,他看到李元昊的画像感叹说:如果李德明死了,那么这个李元昊肯定会成为大宋的祸患。
曹玮一语成谶,多年后,李元昊称帝建国,纵横南北,一度成为大宋的噩梦,就像曹玮说的,他真的成了大宋的祸患。
李元昊是党项人,党项族是西羌族的一支,汉朝的时候就已经迁徙到河西走廊一带,如同当年的匈奴一般,一直都以游牧为主,唐朝的时候,吐蕃崛起,党项人被迫迁徙到宁夏和陕北一带。
数百年来,党项人的周围强敌环伺,既有吐蕃、回鹘等强国,又跟隋唐帝国屡次短命相接,为了自保,党项族逐渐养成了彪悍尚武的民族气质,不仅如此,还成为了其他尚武民族的扛把子。
其他北方民族见了党项族,都得跪下叫爸爸。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党项族人拓跋思恭响应唐朝皇帝的号召,拉起了一支数万人的队伍,入长安勤王,唐僖宗非常感动,在剿灭黄巢叛军后,就赐予拓跋思恭大唐国姓——李姓,一个党项人成为了国姓爷,并被封为夏州节度使,夏国公,世袭罔替。
李元昊的先祖开始,就成为了陕北的地方军阀。
经历唐末,五代十国之后,党项族归顺了大宋朝廷,将世代居住的夏州、绥州、静州、宥州、银州等五个州,全部拱手送给老赵家,后世的张少帅东北易帜,不知道有没有借鉴这一出。
当然这一举动肯定引起了当时不愿意归顺大宋朝的党项人的愤怒,党项部落中的一支——李继迁,带着弟弟李继冲等人,假装出城葬母,重新拉起一支队伍,李继迁成为了党项人的新首领。
李继迁归附大辽,借助辽国的势力,不过几年时间就收复了原先的五个州,甚至还将西北重镇灵州纳入怀中,作为自己的都城。
公元1004年,李继迁被吐蕃人乱箭射死,李德明继位成为首领,而北宋这边已经跟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于是李德明一改父亲的锋芒毕露,开始向宋和大辽示弱,其实是扮猪吃虎。
李德明一面用做小伏低的姿态迷惑宋辽,另外却积极向西扩张,准备称帝。
结果李德明还没当上皇帝,就在1032年的时候病死了,李德明死后,他的儿子李元昊上位了。
李元昊上位之后,经过连年征战,终于控制了整个河西地区,另外由于党项部落内一直都在勤勉耕作放牧,没有受到战争的侵扰,这为以后反抗大宋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李元昊成为党项族首领后,放弃了唐朝所赐的李姓和北宋朝廷赐予的赵姓,改为“嵬名”,自称“吾祖”,就是可汗的意思。
看得出来李元昊为称帝做的准备之一,就是开始疯狂刷存在感了,比如强行剃党项族专用发型,发布秃发令,限时三日,否则*之。后世清兵入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广他们的发型,少数民族看来真的爱好都差不多。
此外,他还参与创制本民族文字,西夏文。建立蕃学,培养党项统治人才。
由于李元昊统治的区域是多族群混居地带,所以他的称帝建国计划,除了要争取党项人的支持,还要尽量扩大支持面。基于此,他时不时把自己打扮成吐蕃王朝的继承者,并在必要时穿上回鹘可汗的服装,以此表明他是多族群的共同领袖。
但是,他慢慢陷入了一个悖论:他的建国大业,单纯依靠自己的族群是难以有效完成的;他必须引进汉族精英作为智囊团,而这又使得他的建国大业充满了浓重的汉化色彩。
那时候如果书生考试落榜反而不用担心没有官做,一路向西到达党项,李元昊全盘接收,后代宋朝学子,让这些汉人为自己效力;并且花重金将宋朝皇宫中放出来的宫女买回西夏,问她们宋朝的内部运作。
由于担心北宋朝廷的打压和绞*,李元昊开始训练新兵,构建了兵民合一的军事组织,编了50万党项部落兵。通过一系列优化*,部落兵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他还根据战争需要,编练了战斗力爆棚的新式军队。
闻名遐迩的铁鹞子军便是党项新军中最出色的代表,虽然只有三千人,但这支军队是李元昊手中最厉害的王牌,破阵摧敌,无坚不克。
公元1038年,36岁的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收到李元昊称帝的表文后,北宋举朝震惊,宋夏之战,不可避免。
北宋朝廷的官员们每天都在痛骂元昊,说元昊无君无父啊,什么大逆不道的逆贼啊等等,宋仁宗还下诏将李元昊所有的封号全部驳斥,关闭所有边境榷场,将李元昊定性为大宋第一通缉犯重金悬赏。
别闹了,李元昊根本就没把北宋放在眼里,就在北宋忙着跟西夏玩经济制裁的把戏的时候,李元昊已经开始带兵主动来挑衅了。
李元昊向北宋边境发起三大战役,从三川口之战到好水川之战再到定川砦之战,一年一战,全部取得大胜。重文轻武的北宋被打得没脾气,而踌躇满志的李元昊却挟着三战三胜的余威,放言说要“亲临渭水,直据长安”。
当然,三战过后李元昊让北宋知道了自己的实力,但是连年征战自己国内的实力也有影响,于是战争慢慢从兵戈到了谈判桌上。
双方谈了一年多,直到1044年底才订立“庆历和约”。在谈判中,宋朝代表庞籍对西夏代表李文贵说:“汝归于汝主,若诚能悔过从善,称臣归款,以息彼此之民,朝廷所以待汝主者,礼数必优于前。”
这就是汉人说话的艺术,明明是被人家打败了,非要说得像打了大胜仗一样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按照当时的实力,再打都未必能赢。
李文贵听闻此言,顿首说:“此固西人日夜之愿也。”
李元昊听完李文贵的汇报后,亦“大喜”。比起宋朝,李元昊更像是现代理念上的外交家:只重利益,不重名分。
按照和约,宋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李元昊向宋称臣;宋每年“赐”给西夏银、绢、茶,合计25.5万两、匹、斤;开放榷场,恢复宋夏贸易。
宋夏双方在“庆历和约”的解释权上各取所需,各自表述。
在西夏人眼里,此三战,可以理解为西夏人的独立战争,因为他们名义上归附大宋,实际上大宋已经默认西夏建国了,他们用名义上的臣服换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值得!
李元昊是真的牛掰,不仅击败了中原正统王朝北宋,也将后面前来示威的辽兴宗按在地上一顿狂揍。
看到李元昊归顺大宋,辽国自然不满,准备收拾一下西夏。
辽兴宗御驾亲征,十万大军征讨西夏,结果却是进入了李元昊为他准备好的包围圈,坚壁清野,突然袭击,辽军陷入粮尽草绝的困境中,李元昊趁机发动反攻,辽国皇帝灰溜溜逃走。
西夏和大辽也进行了和谈,两场大战,打出了日后西夏、大辽、大宋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李元昊称帝10年后,公元1048年,李元昊被自己的儿子刺*,因为之前李元昊看上了儿子的女人,所以强娶为妻,儿子李宁令哥趁着李元昊酒醉之时,刺*李元昊,李元昊被割下鼻子,重伤而死。
李元昊临终的遗言很微妙,让继位的小儿子李谅祚不要再在大辽和大宋之间跳来跳去,而是要一心一意归顺大宋。
李元昊去世后,西夏王朝又延续了180年。
纵然是后面北宋和大辽都相继被金所灭,西夏依然能够跟南宋政权和金朝形成新的三足鼎立的局面。
蒙古人崛起之后,开始大举进攻西夏,却感受到了小强的生命力。蒙古大军消灭西夏整整用了22年,这是他们横扫欧亚大陆遭遇的最顽强抵抗,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中了西夏人的毒箭,染病而亡。
公元1227年,蒙古人攻灭西夏。
纵观李元昊和西夏王国,或许我们不能够站在汉人的角度来看这段历史,只是将他们当成是僭越的外族侵略者来看,如果不带任何正统和族群的偏见来看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无论是辽、西夏、金、蒙古(元)、还是后面的清。
都在整个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