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二十二:神秘面纱罩金牛

百年川菜传奇(1860-2010)之二十二:神秘面纱罩金牛

首页游戏大全金牛元帅苹果版更新时间:2024-04-22

记得还是青涩少年的时候,就听说成都西郊有座神秘的大型园林宾馆。偶尔路过,大门前的两个荷枪实弹的军人,让人望而生畏。眺望里面是庭院深深、草木浓郁,仿佛笼罩着一层难见真容的神秘面纱。直到1997年,这时的我已经早就知道,这是一座专门接待中央领导和外国元首与贵宾的没有星级标示的特殊宾馆。怀着敬仰和好奇的心情,当我真正走进金牛宾馆,才感受到它的神秘、秀美、大气、端庄和厚重,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

一进大门,金牛宾馆宽敞的院坝中央,一泓池水上,是一头闪亮的金牛托着一个清纯女子的雕塑,历经数载,默默地见证了这里发生的点滴故事。那金牛的雄健英姿与女子的窈窕沉静,似乎显示着这里所有的秘密,都隐藏在那大大的眼睛里。中国最早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深圳市的标志性雕塑,也是一座 《孺子牛》。然而,虽此金牛非彼孺牛,但两者之间似乎也有了某种默契的联系,让我们在这里触摸到了历史与伟人,以及过往岁月的跌宕起伏、悲喜沧桑。

金牛宾馆的标志雕塑

金牛宾馆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630多亩,宾馆内绿化面积很大,树林、草坪,总是那样充满绿色的生机;廊桥亭台、湖泊流水,莲荷水鸟、相映成趣;珍稀古木,枝繁叶茂,一株株棕榈树张开扇形的笑脸,成群的鸽子时而在林间飞翔鸣叫;园林中一栋栋略带洋气的独立别墅,朴实优雅,青灰瓦面与乳黄色的屋壁掩映在树木和花草之中,缕缕阳光散落在房屋和周围的草坪上。南方独有的园林景致,让人置身其间忘了这里是高级国宾馆。

晚上住在 芙蓉楼,显得特别的安静,没有人声的嘈杂,也没有汽车来往的噪音,躺在床上只听见外面悦耳的潺潺流水,催眠着人缓缓进入梦乡。早晨一早起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气息徐徐拂面,外面翠绿的风景犹如一块大幕,衬托着鸟儿此起彼伏欢快的歌唱,呼吸着清新、带有丝丝芬芳的空气,真有一种在世外桃源修身养性的感觉。

流连忘返于园林中,那些伟人们曾住过的一号至十号的几栋门闩紧闭的别墅,看着周边警卫的士兵,一下又让人有些许紧张的意识。 这里的园林艺术堪称四川乃至西南一绝,还特别保留着著名画家张大千早年曾在这里客居的画室,那些讲不尽道不完的轶闻趣事散落其间,倘若你去触摸它,就像不经意地打开了一本厚重的线装书……。

  金牛宾馆建立时,最初定名为四川金牛坝招待所,1958年因“备战”而改为成都市26号信箱,随后又改成省委第五招待所。1975年6月,尼泊尔国王来川访问时,又觉“招待所”之名太过俗套,遂又改成芙蓉宾馆。1978年1月,*出访缅甸归来下榻这里入住银杏楼。省委有关领导嘱咐宾馆工作人员,找个机会请小平为宾馆题写一个馆名。1月31日,小平午睡起来和家人一块儿到宾馆园子里去散步,陪同散步的服务员潘中林向他提到了写馆名的事。晚饭后小平回到办公室,进门一眼就看见办公桌上摆放着纸笔墨砚。他笑着说:“硬是要写嗦,我那字太差了,写出来见不得人。”邓琳在一旁热心地说:“人家宾馆给你服务那么多次,每次来就像回家一样,要写,你那字见得人的。” 小平又笑着说:“如果我取名题字,要是闹第二次文化大革命,又会遭打倒的。”为小平服务多次的潘中林,已和小平比较熟悉了,也开玩笑地说:“我们保证您不得遭打倒!”小平终于答应了,他拿起笔、蘸蘸墨、略一思索,便写下“芙蓉宾馆”四个大字,接着他退后两步仔细看了看,又提笔写下“金牛宾馆”,沉吟一下说:“嗯,我看还是‘金牛宾馆’好,老地方!让省委领导定吧。”当晚,省委就定下了“金牛宾馆”的名字。如今,宾馆门口的馆名就是小平当时亲笔题写的。

金牛宾馆大门

“大楼要修,就修高点,修好点”另外一件事情也让人记忆犹新。1980年7月,小平回川视察亦下榻金牛宾馆。一天下午,他午睡起来,按惯例喝了一杯服务员早就准备好的温茶,前往宾馆园子里散步。走到西楼时,望着对面的施工工地,小平问随行人员:“这里在修什么?”负责陪同他的省领导解释说,现在这里正在修宴会厅,以接待外国元首来访,下一步还准备修一幢5层高不装电梯的大楼。听完汇报小平果断地说:“5层楼,没有电梯哪个爬?大楼要修就修高点、修好点,10年不落后、20年用得上。”他还接着强调:“这里(指金牛宾馆)长时间不住人,要改变,开放或半开放嘛。”当时修建的那座大楼就是目前的东楼,按照小平的指示,一共修建了7层楼并安装了电梯。“当我们在东楼乘电梯仿佛一瞬间就到了7楼时,升腾在心中的除了感激,就是敬佩。”金牛宾馆员工的这番话情深意长。1986年2月,小平一家在金牛宾馆度过了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返京前小平又嘱咐:“金牛宾馆要逐步开放,不能老样子,搞封闭服务。”

金牛宾馆自1957年建馆以来,*曾9次下榻这里。他朴素的作风、慈祥的笑容、风趣的话语以及那浓浓的乡音,成为了金牛宾馆员工永恒的回忆。在金牛宾馆担任服务员工作近30年的潘中林深情地讲述到:“我接触了多位国家*,小平同志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我先后见过小平同志6次,接待了他5次。第一次和小平见面是上世纪60年代初,那时我刚工作,听说去会议室给小平送水,既激动又紧张。进了会议室,小平看见端水的我,笑着问:“好多岁啦?”22岁了,我拘谨地回答说。他笑着说:“你还早,我们是要见马克思的人了,你连列宁都还见不到哩!” 在场的领导都笑了,我大着胆子对他说:“您也还早呢!”小平听了一下乐了。潘中林还十分动情地说:“那年,电影《*》在四川上演,领导让我和其他两位当年招待过小平同志的服务员去观看。当看见银幕上小平同志不顾年老多病,天天工作到深夜,最后靠吃安眠药入睡的情景时,我伤伤心心地哭了。

回锅肉

*每次来金牛宾馆,都点名要吃回锅肉。这个从少年时代就离开四川的伟人,对乡风乡味依然十分眷恋。有时,他还到厨房跟厨师探讨回锅肉怎麽做才好吃,比如怎样使它肥而不腻,如何香美可口又滋味悠长。厨师听了他的意见,经过反复琢磨和实践,终于想出了让回锅肉肥而不腻的新招:先把肉切成三段放在大碗里、加姜葱,再放到蒸锅里蒸至七分熟,取出晾冷,把肉切成片放到锅里先煎,把肥肉中煎出的余油倒掉,再进行爆炒,这样就肥而不腻了,起锅时稍焖一会儿,使肉的香味更浓更悠长。这道菜叫“旱蒸回锅肉”,亦是川东包括小平故乡广安的做法。这种方式制作的回锅肉,比川西坝子用水煮,再回锅炒出的回锅肉更加色泽红亮,香味浓厚,回味绵长,多吃不腻。朱德、贺龙、陈毅元帅来金牛宾馆也最爱吃回锅肉,有时趁夫人还没上桌,就急不可耐地先尝几片,还偷偷地对服务人员说:千万不要告诉夫人哦!

1986年的冬天,*携家眷住进金牛宾馆,人还在北京,就特别告知想吃凉拌则耳根。寒冷的冬季,田地里一片荒芜,根本见不到则耳根的影子。于是宾馆餐饮部派出十几个服务员到宾馆外的田地里用铁锹仔细的挖掘,差不多整一天,终于挖到一大把埋在土里的则耳根茎。厨房的师傅仔细挑选最嫩气的部分备用。第二天中午,大师傅精心按乡村风味凉拌成酸辣味,小平吃得格外高兴地,他说:“好多年都没有吃过这种家乡风味的则耳根了”。还顺便特别叮嘱大师傅,晚上就不要再搞其他菜了,把中午这些菜全部烩成一锅就行了。大师傅一听就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小平又说:“这种烩菜荤素都有、味道齐全,很好吃”。厨房的师傅们只好照办。

凉拌折耳根

1964年初,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出访东南亚五国归来,在成都休息时,除了观赏金牛宾馆的园林外,还特意来到盆景园参观。在听了吴元圃介绍盆景发源、盆景三大流派的特点后,陈毅副总理非常感兴趣,他鼓励盆景园的工作人员说:盆景栽培是高等艺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又说:整个中国的盆景,苏派(又称海派)盆景为第一,川派为第二,给予了川派盆景高度的评价。

陈毅副总理参观盆景园时,对在盆景园务作花木,陪同参观的吴元圃印象较深。吴元圃并不善言,但朴实内向的花农说起盆景却如数家珍,陈毅对他印象很好。也就在这年的五、六月间,吴元圃不断地受邀到各地考察,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得知是外交部需要一批花工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通过陈老总的推介,要他到北京外交部报到。在外交部,吴元圃经礼宾司半月培训后,便被派往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任花工。

有一年,*、李先念、陈毅、康克清、帅孟奇等中央领导在省委第一*李井泉陪同下也来到盆景园,一进入小木门,便被开阔的园林吸引住。园内海棠红烛高烧,茶花如彤,杜鹃似火,珍贵桩头盆景多姿多彩。听了吴元圃等人的介绍,*等领导指出,这些花木珍稀品种在城市建设和园林名胜的保护发展中都需要。后来,市、区有关部门便指定金牛宾馆盆景园,为全市对外接待开放的唯一园林。1962年,朱德委员长来四川视察,听说盆景园有兰花名种后,带着三名随行人员便径直来到盆景园。朱老总坐在盆景园内石桌旁与吴元圃、李忠玉等人侃起兰草经来,在他俩介绍园中的春兰、夏蕙珍品时,深爱兰花的朱老总还不时作了记录,边听边品评兰草。后来朱老总还赠送了数苗墨兰珍品给盆景园,向杜甫草堂赠送了两盆墨兰。

时过境迁,不知道这些幽兰还在不在。但我一旦见到幽兰时,自然就会想起幽兰与伟人们来。如今,金牛宾馆园林内的幽兰品种更多,更为丰盛了,虽身居闹市,这些多姿多彩,素雅高洁的幽兰却不屑尘嚣,依然婉约清丽,恬静闲适,似乎若有所思地在缅怀那些曾留足院中,与他们会心相语的伟人们。

*曾下榻过的1号楼

1958年的春天,川西平原上麦苗儿青、菜花儿黄,中央工作会议(后称“成都会议”)就在风景如画的金牛宾馆里举行。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住在宾馆的一号别墅,在此度过了愉快的23天,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会议期间,*曾询问成都的由来,为什么叫成都?当时,在场的人都回答不出来。李井泉当即指示成都有关同志赶紧查阅,着手编印这方面的资料。于是经一些“老成都”分头到各图书馆和有关文化部门查找,最后汇集起来,临时赶编了《成都的由来》呈送*,并由会务组作为参考资料印发给全体与会同志。

*在成都金牛宾馆的日子,川西坝子怒放的油菜花、清幽的麦苗,让*十分惬意。他还专门去到郫县红光公社视察农业生产情况。因有“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著名诗句,他还特别要求品尝蒙顶山茶。于是,*在成都的这些别样的二十三天!若是撇开历史不谈,单是川西坝子醇厚可人的民风和同样淳朴的人间美味与甘饮,一代伟人必也印象深刻有所感触吧。特别是为照顾好主席的饮食,宾馆厨师班子得知主席尤爱吃红烧肉,便精心挑选上品五花猪肉,洗净后用沸水煮至半熟,改刀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再入热油锅中爆炒,以去除部分油脂,另备锅加油烧热,下少许川盐、加糖色、蚝油、酱油,下肉块炒和均匀,掺汤烧沸打尽浮沫,改为小火慢煨,保持滋汁微沸,最后装盘,收芡淋汁。主席品尝后,大加赞赏。其后,*还到城里的耀华中餐厅,以及前身为荣乐园的群力食堂,专门品尝了川菜,还逐一点评,亲切接见厨师。

说起金牛宾馆,还有一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跟它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他就是享誉世界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只不过大千先生不是下榻宾馆的贵客,而是像杜甫当年在浣花溪畔修建草堂寓所那样,是在金牛宾馆里,建有一所私人寓居的主人。

张大千和杜甫,两个相距一千多年的世界级艺术家和文学家,先后都把家建在成都这座城市的西部,恐怕这不全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从他们相处的时代来看,都正逢动荡和战争的年月,来到成都以后,都从内心深处感到川西坝子的平和安闲,是最宜人居的地方,加之秀丽田园、淳朴民风、温暖的气候,都让他们心旷神怡,从心灵深处激发了创作*,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大千先生跟杜甫的长相刚好相反,杜甫长得清瘦挺拔像一根苍劲的竹子,而大千先生长得虎背熊腰,虬髯飘飘,像是一棵临风的松树。两人都喜欢川西平原的自然风光,杜甫当年也曾沿着浣花溪走到乡间的农田里,跟田叟野老们一起谈笑风声、种菜插秧,观赏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天然景致。

大千先生依然是画家、美食家、社会名流、寓居成都的大艺术家,每每春暖花开,艳阳高照的时候,城里的政要、社会名流们便忍不住要跑到金牛坝来看望他。在他的乡间别墅前面,不时停满了小汽车、私家黄包车。从竹林掩映的寓所里传来谈笑声、宴饮声和人们对他画作的赞美声。这一点,张大千明显要比杜甫强。杜甫当年隐居在浣花溪的时候,也时常有官员文人来看望他,大家只能在简陋的茅屋里促膝而谈,或者让人临时去街上沽点酒,佐几样小菜,真也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若是穿越时空来一比较,张大千在成都的生活要比杜甫潇洒和舒适多了。

旧时的大千寓所在张大千离开成都以后,也跟杜甫草堂一样得到了妥善的保护。1957年筹建金牛宾馆时,人们并没有因为艺术家的离去而拆建,而是很好地保留下了它的遗址。其后金牛宾馆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扩大,最终又把张大千故居包容进去,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2001年,更是将这个珍贵的名人故居进行了精心的维护,让它见证一个伟大艺术家跟金牛坝的浓厚情谊。据说,流寓海外的张大千在其晚年写过一首真情流露的诗,表达他对成都的怀念,在这首诗中,画家奇怪地把“蜀山”称为自己梦中的“乡关”。由此可见,在成都金牛坝的寓居生活留给了画家多么深的印象与记忆了。

今日金牛宾馆

现今的成都金牛宾馆依旧是西南最大的园林别墅式宾馆,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政务接待基地和会议服务中心,被誉为四川国宾馆。作为成都最大的会议场所,会议厅功能完善,有40个15至100座的各类中、高档会议室,还有1126座的大礼堂及200座、400座的厅。现今的金牛宾馆设有会员俱乐部、广告中心、歌舞厅、茶园、放映厅、台球室、桑拿、保龄球馆、网球馆、室内恒温游泳池、商场、商务中心、美容美发中心、保健按摩室、浴脚等服务项目。

金牛宾馆有风格各异的中西餐厅、多功能宴会厅、会议餐厅共32个,最大的餐厅可容纳近500人。为宾客、会议及各种庆典(婚庆、生日等)提供精品宴、风味餐、冷餐、自助餐、西餐、及特色川菜、风味小吃、小火锅等服务。这里自然汇集了巴蜀各地的名师大厨,各类餐厅均由特级名厨主厨。从正兴园关正兴弟子周映南、蓝光鉴弟子朱维新、李世均,谢海泉弟子廖治仁等大腕名厨,先后主理厨政,担任总经理,到蓝其金、吴世洪等川菜大师、名师,故而享有“食在金牛坝”之盛誉。

金牛宾馆自改革开放后,便逐步按*的指示,褪去了那层神秘罩纱,成为完全对外开放的宾馆。尽管大门口仍然还有军人站岗,但寻常百姓亦可大摇大摆、随进随出。从某种功能上讲,金牛宾馆已经转变为各种会议、商贸活动、婚喜寿庆、餐饮聚会、游园玩耍的公共场所。尽管后院的独立别墅区依然有军人警戒,尚还保留着那最后一丝神秘,但于大众百姓而言能在其间自由自在的吃喝玩乐、照相摄影,已经是今非昔比了。真个是:雨后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986年*及夫人与宾馆厨师和服务人员合影

川菜文化学者《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老顽家文化顾问《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图文原创·江湖饕客 向东 2020.06.13 成都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