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眼界和思维,如何才能跟上新时代?

我们的眼界和思维,如何才能跟上新时代?

首页游戏大全人类绝不再败更新时间:2024-05-1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强烈时代感的政党。*同志曾强调,我们要跟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又一次面临着如何跟上时代的考验。新时代,意味着一系列重大宏观背景的变化与转换,意味着一系列重大目标任务的丰富与拓展。跟上新时代,要求我们拓展视野格局,调整思维坐标,从连续性与历史性飞跃的联系中、从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洞察和把握新时代之“新”:新的内涵、新的着眼点与着力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意义的深化拓展:从特殊性到普遍性

1982年,*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响亮提出: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我们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同志当年提出这个伟大命题时,突出的是在中国搞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的”,都是为了强调这一点。这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的。从一个方面看,改革开放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实践过程中,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往往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照搬照套前苏联的做法,其结果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并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优越性。*同志把当时的状况称之为“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为了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相区别,就必须从以往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另一个方面看,改革开放之初,对于实行改革开放,对于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党内外的思想还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国际社会也在观望和猜测。*同志的讲话,向全党向全国人民,同时也向全世界昭告,我们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但要“走自己的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里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意义、对“人类”的意义,具有丰富厚重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内涵。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同志当年曾指出:“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到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呼应这一深刻转变,在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性的同时,拓展对其普遍性内涵的研究,并把它与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运动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起来。因为,这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人类进步,都是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

主义与旗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为起点的。从这个起点开始,在经历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等挫折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探索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次提出,是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同志在大会政治报告中郑重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强调这是“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就正式开启了我们党更加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艰难而又伟大的历史进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三化”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同时,体现了其开放性和世界性。

党的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一思想鲜明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这一思想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意味着这是当今时代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面对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所构建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独特文明特征、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深刻凝结着当代中国人为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也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既是时间概念、又是空间概念,既指向当今时代、又指向当今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结合中国实际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还要开阔视野,加强对世界范围内各种马克思主义学说和观点的研究,加强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批判,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更充分地彰显出真理力量和世界影响。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与跨越:从小康背景到现代化前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社会思想延续了两千多年,指向的是建立在小生产、小农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封建世袭社会,追求社会生活稳定、治理有方、国泰民安。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同志1979年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的。*同志用“小康之家”来诠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愿景,将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低目标。此后,*同志又多次谈到“小康社会”“小康生活”。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要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从此,小康便成为我国政治和经济社会生活中影响殊为广泛而深刻的高频词。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新的战略安排,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节奏的加快,体现了现代化目标内涵的深化拓展。报告同时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小康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范畴和目标,现代化是一种世界现象和国际潮流。从小康到现代化,绝不仅仅是时序上的自然延续,更不是内涵上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跨越和飞跃。它有着新的特质、新的目标、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从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一直以小康为底色、为背景、为目标,贯穿其中的是小康心态、小康思维、小康话语。适应新的战略安排,我们在做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同时,应当自觉地有意识地实现由小康心态、小康思维、小康话语向现代化心态、现代化思维、现代化话语的转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从容更科学更有序地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与跨越。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从“快、多、大”到“高、全、强”

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是否及时准确,则决定了我们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能否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进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概括,符合那一历史时期我国的国情,为后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提供了逻辑基础,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面对的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深刻变化具体反映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就是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两个方面的情况与特征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广泛;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升,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正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这一根本性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政治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概括新表述,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认识前提,要求我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应当而且必须根据这一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多年来,我们着眼的是如何解决落后社会生产问题,追求的是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很显然,我们不能再沿用过去解决落后社会生产的理念思路和办法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也不能再沿用过去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理念思路和办法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某种意义上说,从实行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我们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是围绕“快、多、大”这三个字做文章。因为发展落伍,所以追求快,追求速度;因为短缺经济,所以追求多,追求数量;因为经济规模小,所以追求大,追求“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发展中大国”。而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我们应当围绕另外三个字做文章,即“高、全、强”:迈向新征程,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目标内涵是从社会主义大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认识到这一转变并为此作出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我们才能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

中国国际地位变化:从“球籍”之重负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1956年,*同志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讲话中提出要搞好建设,不然就会被开除“球籍”。1978年,*同志访问日本,在乘坐新干线高速列车时,深感中国与世界的落差,提出再不改革开放就要被开除“球籍”。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当时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与之相伴而生的是短缺经济。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方概括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当时的情形是,十亿人口,八亿在农村,而且基本上是靠手工搞饭吃;把矛盾的另一方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短缺经济、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背景下,这种需要其实就是基本生存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建设美好世界的崇高事业。早在1956年,*同志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贡献。改革开放初,*同志提出中国应当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球籍”之重负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是历史性的跨越和世界性的奇迹。从“较大贡献”到“更多的事情”再到“更大贡献”,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大担当,同时对我们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体上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在技术上,我们曾经是模仿者、引进者,而今天,我们已经从跟跑站到了并跑,并在一些方面成为领跑者;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方面,我们曾经在很大程度上是跟随者、执行者,而今天,我们要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引领者;在整个发展态势上,我们已经从追赶者跃升为赶超者。面对这样宏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要认识到,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对人类的贡献,不仅要体现在经济上,还应体现在软实力上,源源不断地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避免出现“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反差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大国心态、大国风范、大国责任和强国目标,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把好定位,在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办好、从迎来强的飞跃到实现强的飞跃的伟大征程中,推动人类命运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从正本清源到守正创新

**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向未来的使命担当,同时也隐含着过去一度时期党的建设并没有呈现出如此应有的“样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再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党更多致力于“正本清源”。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强化“四个意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开展学习教育,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整治“四风”取得历史性成就,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

踏上新的征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展现出“守正创新”的新气象新作为。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一词之变,宣示了更坚定的决心、更严格的标准、更强烈的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将原有党的“五大建设”调整完善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新布局。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同时,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即“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目标就是我们党所要追求的“大的样子”。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守正创新”,同时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创新”蕴含和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变与不变辩证关系。“守正”,守的是初心、是本质、是宗旨,这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是第一位的,它要解决的是立场问题、去哪里的问题。“创新”,是动力、是能力、是本领,是守正的实现路径,它要解决的是怎么去的问题。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面对时代跨越,视野格局是否足够宏大,思维坐标能否调整到位,决不是一个可以被忽视和轻视的问题。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充实完善提升自身的素养,我们才能把握新时代、适应新时代、跟上新时代、不负新时代,从而避免出现事业和身体进入新时代,而心态、眼界、思维和话语还停留在过去时的尴尬局面。

(作者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常务副主席)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