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时间计划表
结合工作目标作好时间计划表
注意:
- 60%有计划的工作
- 20%没有预期的行事
- 20%突发的行事
第二招:跳出时间陷阱
- 过多的电话
- 不必要的会议
- 不速之客
- 无意义的文件
应对方法:过滤
第三招:区分掌控的时间
二分法:区分可控和不可控时间

第四招:每日工作计划表
- 明天必须要做的六件重要事情,写下来。
- 相关工作一并完成。
- 不作预定表以外的工作。
第五招:保持自己的节奏并与他人协调
“打扰是第一时间大盗”
日本专业的统计数据指出:“人们一般每8 分钟会受到1 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 次,或者说每天50~60 次。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 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 小时,也就是约50%。其中80%(约3 小时)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同时人被打扰后重拾原来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钟,总共每天大约就是2.5小时。”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每天因打扰而产生的时间损失约为5.5小时,按8小时工作制算,这占了工作时间的68.7%。
加强流程管理: 要多用打扰性不强的沟通方式(如e-mail),适当的与上司沟通减少来自上司地打扰等; 是要与别人的节奏相协调,如:不要唐突拜访对方,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等。
第六招:今日事、今日毕
- 规定的事项一定完成。
- 今日不做,明天就后悔
- 拖延容易变的更困难
第七招:找出最佳工作时间
- 了解自己是夜猫子还是早起的鸟儿
- 安排重要的事情的在最好的时间
- 保证1-2个小时的免打扰时间
第八招: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
- 平时做事情注意养成节省时间的好习惯
- 袜子/长裤(先穿袜子再穿长裤,可节省5秒)
- 用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Key ?)
第九招:同时做两、三件事情
- 同时做两件事情:
刷牙、洗脸、洗澡/听新闻
等车或塞车时/看文件
开车听演讲或者有声音的录音带
- 同时做三件事情:
走路健身、听mp3学英语、上班
- 人脑一次能处理7件事情
第十招:决不轻易“迟到”
- 时间没有准时,只有提前
- 工作时间(20分钟精神)
- 业务洽谈
- 约会
- 上课
第11招:没定期限就不叫工作
- 设定期限(双方共同协议)
- 交办事项、定下期限,按时追踪
- 指使、要求、命令——书面化
- 按时追踪
- 承办事项、自定期限、限期前提报
- 主动提出进度报告。
- 力有未逮时,马上说出来
第12招:整理工作环境
- 桌面
清除不必要的东西——相片、饰品等。
有用物品定位、编号。
- 抽屉
立即处理的公文、正在实施的计划,分类、分组。
保留的公文,参考资料分别放置。
- 周围环境
一天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
清爽舒适、工作效率。
工作环境“5S”管理
- 整理: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 撤除不需要的东西;
- 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
- 清扫: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清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觉得整洁、
- 修养: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5S的倡导者相信,保持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条不紊,一目了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自己检查你的办公桌、文件柜、电脑、文件夹、档案夹、电脑磁盘、还有更多的其他东西,是否符合5s管理,是否方便你的工作。
第13招:各种文件只看一次
- 阅读技巧——30%花在阅读上
- 阅读前——选择阅读材料(1分钟200页)
- 阅读——改进阅读速度(1分钟500字)
- 阅读后——用色笔来标记
- 文件处理只看一次(今天决定不了的明天也一样)
第14招:没有淘汰就不叫档案管理
- 五分钟内找不到文件就不是好的档案管理
- 如果不见了会发生什么样的麻烦事?
- 如果不确定该不该“淘汰”?往垃圾箱丢吧
- 定期整理、 “淘汰”掉不用的文件
第15招:学会使用外脑
- 专家或朋友
- 好朋友
- 专家顾问
- 资源
- 图书馆。
- Internet
第16招:集合零碎时间做大事
- 化零为整
25分钟读书法——25分/20页/天×600页/月=24本书/年
- 每天固定时间沉思片刻/回顾与总结(思考周)
- 常规性工作放在零散的时间处理
第17招:勇敢说“不”
- 您有拒绝的理由,不必每次都要有理由。
- 拒绝太慢反而会造成抱怨太多。
- 轻诺寡信
人生的麻烦有一半是由于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比林定律 :美国幽默作家比林)
第18招: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 适当的睡眠
- 午睡15~30分钟
- 闭目养神 -小休片刻会更好
- 适当的休闲
第19招:统筹管理时间
- 并行管理
- 串行管理
第20招:使用管理时间的工具
- 笔 及时贴
- 手机、IPad记事本
- 笔记本
- 软件
有什么好的招数,欢迎和我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