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两次全城“寻耳”背后又有新进展,这件事还得到了他们点赞

衢州两次全城“寻耳”背后又有新进展,这件事还得到了他们点赞

首页游戏大全神秘之城寻物历险更新时间:2024-06-16

还记得去年底浙江衢州全城“寻耳”引发的关注吗?

2022年11月24日晚11点,一位3岁衢州女孩文文丢失了人工耳蜗外机的“寻物启事”引爆全网,收获了135万点击量。11月25日上午,记者分头出动、融媒合作开启“寻耳”直播,并通过多方合作,12小时接力寻回了“耳朵”。时隔一周,又一位听障儿童不慎丢失人工耳蜗外机,衢州再次全城接力,成功“寻耳”。

两次“寻耳”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听障儿童现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各界纷纷提供关心关爱。

如今,这件暖心事又有了新进展:今年3月3日全国爱耳日前夕,衢州市残联、衢江公安等部门联合启动共建共护“寻”耳公益行动,在人工耳蜗外机上贴上二维码。为方便联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衢江分公司专门向衢江残联免费提供了一部手机和热线电话。此举获得了市民和网友的一致好评。

这只“小耳朵”背后的举动,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的关注。

“衢州能够在全城‘寻’耳后快速启动共建共护‘寻’耳公益行动,做法非常好。”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通过电话连线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大概有10万人工耳蜗植入者,也时有发生“小耳朵”遗失的案例,而通过全社会共建共护“寻”耳公益行动值得提倡。

杨洋主席是一名重度听力残疾人。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人在首场“委员通道”见到了杨洋的风采,当时她的一席话令人动容:“被光照耀的我们,也能成为光照耀别人,被别人需要。”两会期间,她还提出了将助听器、人工耳蜗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

杨洋告诉记者,1995年,中国首次开展了成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成功过渡到听力残疾儿童领域。“这些年来,助听辅具和信息无障碍环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家推行的康复和融合教育取得巨大成效,‘十聋九哑’已渐成历史。”她感叹:“‘玻璃墙’正在一层一层被打破,最终使两端的人产生连接。”

不过,由于“小耳朵”体积较小,一旦遗失寻找起来特别麻烦,这件“闹心事”也牵动着杨洋的心。

“从我们前期调研情况来看,目前人工耳蜗厂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改进,比如设置了定位功能,可以通过耳蜗品牌配套的APP查询。另外一些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惠民政策,可以为听障儿童免费升级一次体外机。”

杨洋说,暂时没更换体外机的,也不要着急,建议在体外机上贴上手机号,有条件的也可以像浙江衢州一样的做法,联合当地相关部门一起,在体外机加上二维码。

“当然,我们也希望媒体多多科普宣传人工耳蜗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特别是体外机长什么样,多大面积,配上图片或视频,让大家知晓留意。因为体外机丢了,最怕误以为是垃圾,随手扔,或者一脚踩上去,就踩坏了。”杨洋建议。

与杨洋一样关注着衢州“小耳朵”事件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

“一边是市民的爱心接力,一边是多方紧锣密鼓的搜寻,然后是考虑更为细致周到的公益帮扶。平凡的善举促成了一次有益的探索。”2020年,吕世明曾率专家团队在衢州市调研,且对衢州在无障碍城市建设中体现的城市品质、人文价值印象深刻。他认为,“这是一座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的城市”。而“小耳朵”事件再次体现了“有礼之城”的良好形象。

在吕世明看来,“小耳朵”丢失引起的困扰是全社会共通的,“衢州有了大胆尝试,多方的合作,这种行为放眼全国都是很有探索和启示意义。”

吕世明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他建议启动志愿服务立法程序,助推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因此,他认为,共建共护‘寻’耳公益行动应该在衢州甚至全国形成常态,并发展为全民志愿服务,且要建立保护制度,让“关爱残疾人”成为良性循环,让生活有“爱”无“碍”。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