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潘文捷
编辑 | 黄月
《背叛》的开篇,主人公黑人男青年站上最高法院,要求恢复奴隶制并实行种族隔离。借助这样一场小人物的荒诞闹剧,作者保罗·比第揭开了美国社会的平等假面。他用高密度的黑色幽默,揭示了种族藩篱、性别不公、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种种社会问题。《华尔街日报》曾称这本书是一本斯威夫特式讽刺小说,“就像在一个拥挤的剧院里有人喊了一声着火了,比第在这个后种族世界里在你耳边来了一句’种族主义’”。保罗·比第则自称,他深受喜剧演员理查德·普莱尔、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和约瑟夫·海勒的影响。
《背叛》获得了2016年英国布克奖,比第也由此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布克奖的美国作家。因为当年的诺奖颁发给了鲍勃·迪伦,也不乏有“布克奖比诺奖更靠谱”的呼声。如今,在美国正在进行的“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背景之下,阅读这部小说或许有特别的感受。很多作者喜欢把种族问题设置在过去,但保罗·比第则喜欢让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他也不仅关注黑人的命运,在一次采访中他指出,好像现在美国的所有问题都是“黑”“白”之间的问题,但是像拉丁裔美国人、美国土著等边缘人虽然也有不公的待遇,却缺少人为其发声。其实,这些议题和每个人都有关系。
东北青年作家近年来的崛起令人瞩目。今年,我们的视线中又出现了一位东北作家——在本书之前,作者之前从未在任何平台发表过作品,不过她一出手,就写出了这本融合了青春、情感、悬疑等各种元素的小说。小说的内容是,在1999年的东北,两个破碎过的家庭重新组合,两个同龄的男孩女孩彼此产生了情愫。作者写出了女孩从少女到三十多岁的成人的成长历程,两个家庭、两代人的纠葛、二十年间东北的变化也在笔下展现。
在作者自述中,陈飞白提到,过去她总在写作和现实之间拉锯,首先得要工作,但是从写作进入到工作之后,心境就会全然变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写作进入到了自由的状态,制造了另外一个维度,写作成为了自己能量的出口。她在2018年开始动笔写作这个折磨了自己很多年的故事,它是“一种竭心的表达,直觉大于方法”。作者以“爱像划了一根火柴”为题,在小说中,爱曾经温暖和照亮那些绝望的人,却最终熄灭。或许,这本书也会照亮读者一段阅读旅程。
《*死一只知更鸟》已经出版了17年,帮助朋友杜鲁门·卡波特调查堪萨斯罪案也已经过去了12年,这个案件后来被卡波特写成《冷血》一书。哈珀·李终于准备再次提笔。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亚拉巴马州亚历山大城。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与牧师威利·麦克斯韦关系密切的六个人均意外死亡,牧师因此获得巨额保险赔偿金。在接下来的所有调查中,牧师通过代理律师的辩护而免罪。罗伯特·伯恩斯被控枪*了牧师,因而被民众视为英雄,庭审那天,同一位代理律师为他辩护,并使他免罪。当时,很多记者蜂拥而至,参与报道“邪恶的巫毒牧师和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士”的故事。哈珀·李也在庭审现场,并打算写下它。当时,公众想要知道的是凶手的结局。但是,判决结束的几十年后,人们关心的是,哈珀·李的书究竟写得如何了。
实际上,这本名为《牧师》的书从来没有问世,它一直在作家的公文包里。记者凯西·塞普通过查阅哈珀·李的资料和手稿,写下了这本《疯狂时刻:谋*、欺骗及哈珀·李最后的审判》,讲述了作家一生迅速成名又“没落”的传奇经历,也写下了这个案件以及《牧师》这本书的命运。
1923年11月的一个晚上,德国纳粹党仿效先前墨索里尼的向罗马进军,进行类似行动,试图推翻魏玛共和国。34岁的阿道夫·希特勒冲进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朝上空开了几枪, 宣告革命开始。政变失败后三天,希特勒被判叛国罪。他的一些同党被捕,一些逃亡海外。
《审判希特勒》讲述了希特勒和其他九名嫌疑犯被以叛国罪指控审判之后的过程。在审判之前,阿道夫·希特勒是个小人物,一个支持者不多的地方政党领袖。他们的行动也被《纽约时报》称为“巴伐利亚滑稽歌剧”式的运动。审判却让希特勒变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也为他之后的动作提供了舞台。审判之后,希特勒被判监五年,在在牢狱中,希特勒撰写了《我的奋斗》作为自传并宣传其政治思想。这次政变虽被镇压,却提高了希特勒的地位,让这个失败者得到了反败为胜的机会。本书作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大卫·金通过讲述为期四周的审判历程,探究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如何崛起。
都市传说是怎么来的?百事可乐里的老鼠尾巴、汉堡包里的虫子、饭店杂碎里的指头、巧克力公司大缸里的老鼠……都市传说反映了我们时代的一些焦虑,例如对产品污染的恐惧。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信仰故事中的超自然威胁越来越被现代科技产品所替代,出现了很多与电脑、微波炉、隐形眼镜等相关的故事。
在《白头鹰的隐形羽毛》这本美国民俗学的经典著作当中,美国民俗学专家、被誉为“都市传说先生”“民间侦探”的扬·哈罗德·布鲁范德不仅仅处理了都市传说的话题,还围绕口头民俗、习惯民俗和物质民间传统三大群类展开,分析这些传说是如何形成的。本书之所以命名为“白头鹰的隐形羽毛”,是因为白头鹰是美国的国鸟,其图案遍布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司空见惯的存在。本*载的正是遍布美国人普通生活的民俗,其中包括了历史记录、社会态度、心理观察等多个面向。
汤姆·温莱特在2010年成为《经济学人》的墨西哥记者时,他发现自己的报道领域包括龙舌兰酒贸易、石油工业和非法毒品交易。有的时候他上一篇文章是要报道汽车业务,下一篇报道就是毒品贸易。结果是,他发现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在墨西哥度过的三年中,汤姆·温莱特发现毒品产业使用的商业模式和大型专卖店和特许经营店的运作模式特别类似。比如说他们和“供应商”(种植古柯植物的农民)有着独家关系,即使在农作物生产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可卡因的价格保持稳定。就这样,汤姆·温莱特试图运用经济学知识,从供应链、垄断竞争、特许经营、法律规避、网络销售、业务多元化、人力资源、企业公关等多个方面揭示这个拥有2500万买家、年利润高达3000亿美元的黑金帝国的商业根基。
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是电影史上的名作,标志着世界电影艺术的长足进步和蒙太奇理论的进—步完善。影片讲述的是俄国1905年革命的一个著名片段——敖德萨海军波将金号战舰起义的历史故事,这也是1917年布尔什维克胜利的序曲。摄制时,爱森斯坦时年不过27岁。
本书源自艺术史家、哲学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2015年于“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进行的关于爱森斯坦的讲座,内容分为三讲,第一讲是历史与诗歌,从影片的纪实和抒情双重特质切入,追溯爱森斯坦的理论源头。第二讲标题为“剪切影像与近景眩晕”,关注的是“蒙太奇”与特写这样的形式技巧。第三讲的内容是氛围影像与远景眩晕,分析电影的诗性结构以及如何营造出史诗“氛围”。在本书中,迪迪-于贝尔曼的文字也呈现出了细腻、感性与诗意。
本书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是美国南部大学联盟环保研究员,博物学家、生物学教授。他经常在作品中融合科学、文学和对自然的哲思,其作品《看不见的森林》曾入围2013年的普利策奖。有别于《看不见的森林》专注于描述方寸之地中的林间生态,在《树木之歌》当里,作者描绘了世界各地的12种树木,观察每种树木与其他树木,与真菌、细菌、与之共生或将之毁灭的动物之间的关联,并展现人和树之间的联系。
虽然很多树木看起来生长在自然界当中,却也深受工业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哈斯凯尔也讲述了那些生长在远离自然之地的树木,如曼哈顿人行道上的豆梨、耶路撒冷的橄榄树,说明了自然其实就在人类身边。作者还指出,树木有很多值得人类学习的地方,比如如何与周围的物种相处,如何融入自然当中。就这样,他通过三个乐章,向我们演奏了一曲树木之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