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作者: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诵读时想象一下,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 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可以彻底放松。虽然“人不知”,却有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月华如水,涤荡胸怀,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全诗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① 选自《王维集校注》卷五(中华书局1997年版)。作者曾在陕西蓝田的辋(wā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这是 其中的第十七首。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王维(约701-76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水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唐代诗人、画家。
② [幽篁( huáng)]幽深的竹林。篁,竹林。
③ [深林]这里指“幽篁”。
④ [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何人深夜吹苗,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读时设身处地想象那种思乡的情景,感受全诗清新流畅、抑扬错落的韵味。
① 选自《李白集校注》卷 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洛城,即洛阳。
② [玉笛]笛子的美称。
③ [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④ (故园)故乡,家乡。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止。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然而,诗人并没有过多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而是振作精神,安慰家人。这里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回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用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① 选自《岑参集校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唐天宝八载(749),作者赴任安西节度使幕府*,这首诗写于赴任途中。人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② [漫漫]路途遥远的样子。
③ [龙钟]沾湿的样子。
④ [凭]请求,烦劳。
⑤ (传语]捎口信。
晚春
作者: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连那些“无才思” 的杨花榆芙,也都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面对即将离去的春天,无论是华丽的歌唱,还是朴实的表演,都会令人感动。诵读时想一想,诗人对“杨花榆荚” 的揶揄,是不是更深层次的赞许呢?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① 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这是作者《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都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 [杨花榆荚(jió)无才思]意思是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杨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才思,才气、才情。
③ [解]懂得,知道。
第四单元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阅读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作者:张中行
预习
略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这篇散文约2000字,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
略读一遍后,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并画出疑难的地方。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ª。”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①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 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2,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① 选自《读书》1990年第1期。有删改。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 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② [丁卯( mǎo)年]这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
③ [《左传》]记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懦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实际成书时间当在战国中期。
④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了语出《论语·述 而》。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⑤ [吕叔湘(1904-1998)]江苏丹阳人,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
⑥ [修润]修改润色。
⑦ [商酌]商量斟酌。
⑧ [东四八条)北京东城区的一条胡同,因在东四 路口东侧朝北的多条胡同中排序第八面得名。
⑨ [天坛]这里指北京的天坛公园
⑩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⑪ [已欲立面立人,已欲达面达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 别人事事行得通。
思考探究
一、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1.评价性的语句:“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表现在:修改文章(第③段),送客(第④段),复信(第⑤段)。
由此可见,叶圣陶先生“待人厚”是体现在这些日常的工作、生活小事上。
2.评价性的语句:“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已,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叶圣陶先生的“律已严”主要表现在: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评价性的语句:“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二、 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一些出来做品析。
答案: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却传来不幸的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
示例:“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此句中“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约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这里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值得品味。
三、 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
答案::叶圣陶的“写话”主张印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本文也具有这种“写话”风格,比如:“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用三个短向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
积累拓展
一、 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答案:启发示例:叶圣陶先生主张写文章要简洁,他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他强调的是字,主张“可简就绝不该繁"。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注意句段,也应该重视字的删改,使语言更加简洁。可选择自己最近写过的一篇作文,从字、词、句,以及标点等方面做些修改,使文章更简洁。
二、 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给人看稿一丝不苟,不仅要改正笔误,理顺词句,甚至要描清标点;为普及汉语言知识和语文教育教学所做的大量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迫于形势不得不应对一些责难和压力,并深切关心朋友们的安危;给吕叔湘先生送书法作品,并为其女的文章题诗,待人诚挚;和吕叔湘先生一同避暑和视察等等。本文所叙及的事情和课文一样都表现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为人师表,待人温良,倾全力专注于事业。除此之外,从此文还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在普及汉语言知识及语文教育事业中的巨大贡献;对友人关怀鼓励,充满文人情怀和雅趣;淡泊名利,不爱无谓的交际应酬,生活追求简朴等等。
解析:《怀念圣陶先生》讲述了叶圣陶先生一生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死,作者就是为了赞扬他的精神才写的,简单点说,就是记录了叶先生的精神,怀念叶先生。本题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读读写写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别扭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助词(一)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例如:
(1)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3)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4)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杨绛《老王》)
(5)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杨绛《老王》)
“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明确”“牧童”“极其郑重”“嘹亮”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得”则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
“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例如: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驿路梨花
作者:彭荆风
预习
课文的题目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可以把这首诗找来读一读。
略读课文,注意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事。之后再细读课文,想一想“梨花”有什么象征意思。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²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²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① 选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驿(yl)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
② [哀牢山]山名,在云南省南部,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云岭南延分支之一。
③ 竹篾(miè)]劈成薄片的竹条。
④ [火塘]室内地上挖的小坑,四周垒上砖石,中间生火取暖。
⑤ [麂(jǐ)子]一种小型鹿类动物,腿细面有力,善于跳跃。
⑥ [红河]中南半岛大河,发源于云南省西部。
[哈尼]哈尼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几个州县。
[修葺(qi)]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⑦ 〔菌(jùn)子]指蘑菇。
思考探究
一、 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 梨花
答案:“我”和老余:在大山深处的梨树林边,发现了小茅屋;在小茅屋中受到照料,得到了食宿帮助;第二天和瑶族老人一起为小茅屋房顶加草,挖排水沟。瑶族老人:打猎迷路,在小茅屋中得到照料,很感激;专门到小茅屋送粮食,方便过路人;和“我”、老余一起修葺小茅屋。一群哈尼小姑娘:照料小茅屋。解放军战士: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梨花: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照料小茅屋。他们都为小茅屋做出了贡献,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二、 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答案:文章以“我”和老余一晚一早所见所闻为顺序,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置了两次误会、三个悬念,分两个层次,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行走在深山里的“我”和老余,在淡淡月光下,穿过梨树林,发现了竹篾泥墙的小茅屋,房门外扣,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请进”两个字。“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自然产生疑问,形成第一个悬念,领起了全文。得到帮助的“我”和老余,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于是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可是瑶族老人说他不是主人,而是过路人。第一个悬念引出的第一次误会消除了。第一次误会的消除又引出第二个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谁”呢?瑶族老人说,他从一个赶马人那里打听到是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瑶族老人的讲述产生了第二次误会。到此,是小说的第一个层次。从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到引出解放军战士建造小茅屋的故事,是小说的第二个层次。“我”和老余、瑶族老人正在修葺小茅屋时,看见了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料想她就是梨花。瑶族老人也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表示感激之情。可小姑娘说不要谢她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第二次误会消除了,接着产生了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什么盖房子呢?三个悬念、两次误会,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到小说的最后,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述说,“我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解放军战士为了方便过路人,学习雷锋精神建造了小茅屋:梨花姑娘受感动,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帮助过路人,一直照料着小茅屋;梨花姑娘出嫁后,她的妹妹就接着照管小茅屋;瑶族老人、“我”、老余等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照料小茅屋。表达效果主要是: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 “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案:第一问:开头写老余惊喜的叫声"看,梨花!”,引出第一次对梨花的描写:“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描写梨花纯洁的颜色和盛开的姿态,并且点明梨树茂密成林。这是实写,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衬托。
中间有虚写:“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突出梨花香飘四溢的特点,并且把梨花同哈尼小姑娘联系在一起,衬托出哈尼小姑娘的美丽形象和美好心灵。
结尾再实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照应题目,点明中心,突出梨花的象征意义。对梨花的描写,使全文充满诗情画意。
第二问:“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也是梨花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自然而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积累拓展
四、 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
答案:【示例]感动。讲公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一些缺乏公德心的人,他们只顾一己之私,从不关心、帮助他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读读写写
寨 撵扛 驿路 迷茫 陡峭 露宿
竹篾 简陋 悠闲 修葺 晶 莹 折损
助词(二)
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例如:
(1)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彭荆风《驿路梨花》)
(3)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语气助词主要包括“了”“嘛”“啦”“吗”“呢”“吧”“啊”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例如:
(1)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杨绛《老王》)
(2)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杨绛《老王》)(3)山,好大的山啊!(彭荆风《驿路梨花》)
最苦与最乐
作者:梁启超
以设问开头,引出“最苦的事”, 使人思考。
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开始论述,有什么作用?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
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
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 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加重的了。
紧承上文,引出“责任完了” 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尽责方能得苦中真乐,照应题目。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
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对于责任,“解除” 或“卸却”, 结果迥乎不同。
① 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梁启超(1873-1929),字 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② (无人而不自得了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能保持安然自得。
③ [君子有终身之忧]语出《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君子有终身的忧虑。
④ [任重面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了语出《论语·泰伯》。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 遥远吗?
阅读提示
每个人都因所处立场和价值观不同,对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有着自己的认识。本文提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可谓别出心裁而又洞察幽微。“责任”一词重如泰山,或甘之如饴,或畏之如虎,趋避之间,最能折射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品格修养。作者对责任与苦乐关系的辩证认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旷达,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并从中获得超越小我的大快乐。读完文章想一想:你的责任是什么?你从尽责中体会到快乐了吗?
阅读时,注意把握本文严谨的思路,领会那种平实而又略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读读写写
揽 失意 达观 契约 监督 排解
循环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短文两篇
预习
“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查找资料,说出几篇属于这两种文体的文言作品。
认真阅读课文,参考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²。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 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② [名]出名,有名。
③ [灵]神异。
④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i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⑤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⑥ [鸿懦﹞博学的人,鸿。大。
⑦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⑧ [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⑨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① [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② [ {无案牍(dú)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 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
③ [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④ [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西蜀,今四川。子云、即扬雄(前53一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⑤ [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 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作者: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① 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② [蕃( fán)]多。
③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xùn)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诗人。
④ [独]只。
⑤ [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 “李唐”。
⑥ [淤(yǔ)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⑦ [染]沾染(污秽)。
⑧ [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灌,洗。涟,水波。妖,艳丽。
⑨ [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⑩ [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⑪ [香远益清]香气远闻更加清芬。
⑫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
⑬ 植,竖立。
⑭ [亵(xiè)玩]靠近赏玩。亵,亲近面不庄重。
⑮ [焉]语气词。
⑯ (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⑰ [噫( yī)} 叹词,表示感慨。
⑱ [鲜(xiǎn )]少。
⑲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⑳ [宜乎众矣]应当人很多了。宜,应当 。
思考探究
一、 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随至铭》;语言风格走研散结合,音韵谐美。本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体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除末句外,全篇都是骈句,都在偶句押韵。同是骈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之分。结尾的三言、四言句,是全篇仅有的散句,不押韵,并且是反问句,与全篇的句式、节奏、韵律、语气全然相违,给人一语千钧的突兀语感,这种“错综”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爱莲说》:语言风格是语言精练,骈散相间。全篇仅9句话,119个字,婉转曲折,摇曳多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又讽刺了世态,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感情深切而打动人心。其中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而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都是骈句。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二、 《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答案:①“何陋之有"引用了孔子的名言,原句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居住在这里,简陋的屋子也就不简陋了。课文则更加肯定了这种意思,也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能够安贫乐道,希望一直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的愿望。
②示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身居陋室的人很少。那还要不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高尚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立足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就不会被他人尊重,也就不能很好地生存于世,国家或社会也是如此。因此不管物质生活丰富与否,我们都要追求“惟吾德馨"。作者的这种高洁的情操,不仅适合安贫乐道者,同样适合物质丰富者。
三、 《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答案:①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②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与一般封建士大夫消闲遣兴的玩赏是迥然不同的,它表现了作者对崇高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在污浊社会中能保持高洁情趣的志同道合者的敬仰,对趋附权贵、追名逐利的小人的厌恶和鄙弃。一个封建士大夫力求“出淤泥而不染",本来就难能可贵,何况把自己的这种理想大胆而生动地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给人以力量的鼓舞和美感享受!
积累拓展
四、 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五、 “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有时用于标明前置宾语;
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属于哪种用法。
1. 何陋之有?
句意为:这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2.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句意为: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之:助词"的"。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句意为: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友人惭,下车引之。
句意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之:代词,代指元方。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句意为: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之:代词,代指学习。
写作
怎样选材
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各类人物,遇到的各种事情,都可以成为写作时的直接材料;而读过的书籍、文章等,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间接材料。当然,在所有材料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我们对它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写起来能得心应手。
生活中的材料很多,要学会围绕中心进行选择。同学们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毛病是,没有明确的中心,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从头到尾像一本“流水账”。文章的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中心无关的,舍弃不取;跟中心相关的也要分清主次,选取其中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展开,其他可以略写。游离中心选用材料,或材料使用详略不当,都会影响中心的表达。
请根据《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思考下面的材料与中心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作者相应的详略安排是否合适。
中心
阿长不无愚昧、可笑之处,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让“我”永远感念。
材料
阿长名字的由来
阿长喜欢切切察察
阿长睡觉摆“大”字
阿长正月初一早晨让“我”吃福橘
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和新颖。真实,是指选择的材料应该是自己亲历的事情,而不是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不要总以为自己的生活很单调,没什么可写,要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有意义的材料,为自己所用。新颖,是指新而别致,与众不同,不落俗套。新颖的材料应该是别人未使用过的,或者虽然已经有人用过,但自己又有新的感悟和体验。如果只是拾人牙慧,搬用老一套的事例、言论等来拼凑应付,写出来的文章必然缺少新意,也不会打动他人。
写作实践
一、 如果围绕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写篇作文,你准备表达什么中心?选择哪些能反映街道特点的材料?仔细思考,写出你准备表达的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
提示:
1.可以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要注意选取能反映街道特点(幽静、热闹、环境优美、有地方特色等)的事物作为材料,如街道的环境、两旁的建筑、街上的行人等。
2.也可以记叙在这条街道上发生的事,记事时要写出街道的特色,展现事情发生的环境,这样才不会跑题。
二、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2.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三、 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
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小雅·蓼莪》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上天无情,想要报答父母也没有机会了!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如果更进一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则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并敬爱老人。
阅读后面的资料,参照提示,全班策划、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
一、 征集活动方案
参考“资料一”,分小组制订一个“孝亲敬老月”活动方案,提交班级讨论。方案要包含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日程安排和人员分工等内容。力求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操作性强。方案要围绕一个具体主题展开,可以用一句凝练的口号概括这个主题。各小组提交方案后,召开班级专题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发表意见,丰富、完善该方案。
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为避免发言时重复啰唆,可以先打好腹稿,或简单写下自己的发言要点。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边听边记下别人讲话的重点或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
二、 分工合作,组织活动
根据拟定的活动方案,分工合作,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月”活动。可参考“资料二”,制作宣传海报,海报要突出活动特色和班级特点。邀请别班同学参加本班活动。活动实施阶段,要注意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 分享体会与感受
通过活动,你对“孝亲敬老”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的孝亲故事是不是也触动了你心底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结合“资料三”“资料四”,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次“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和思考。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资料一:“孝亲敬老月”活动计划
一、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2.积极参加孝亲敬老活动,培养心存感恩、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的美好品德。
3.学习制作活动计划、海报,提高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 活动主题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三、 活动步骤
(一) 宣传动员
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时间,向全校师生宣读《孝亲敬老活动倡议书》.号召全校同学开展孝亲敬老活动。
2.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布置宣传栏、黑板报,悬挂感恩主题条幅或制作“孝亲敬老月”活动海报,积极宣传,营造校园孝亲感恩的氛围。
3.各班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孝”的内涵,呼吁同学们“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二) 活动实施
1.小组搜集孝亲故事或相关名言警句,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展示。
2.开展“亲情作文”征文活动,组织评比。参考题目:《写给父母的话》《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今天,我为爸爸做顿饭》《妈妈,您辛苦了》。
3.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回家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孝亲之事,例如:送父母几句温馨的祝福,给爷爷奶奶讲一个开心的故事,帮长辈做家务,支持长辈的爱好,等等。
4.邀请校内老师或校外专家学者、作家名人做有关“中国孝文化”主题的报告。
5.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
6.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搜集素材,分别制作一期关于“孝亲敬老”活动的手抄报。
资料二:“孝亲敬老月”活动海报
感受亲情 孝亲敬老
我们被浓浓的爱包围却无所知……
我们习惯了被爱而不会爱人……
让我们唤醒心灵,感受亲情,尊敬长者,就从现在开始!
听——成长的声音:听父母谈孕育生命、抚养子女的艰辛与快乐,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
看——岁月的痕迹:找出父母年轻时和近期的生活照,从对比中触摸岁月的痕迹。
忆——关爱的点滴:回忆生活中长辈对自己点点滴滴的关爱,用心体会,心怀感激。
做——真情的回报:为家庭做一件事,感受父母的辛劳;与家人聊一次天,增进长幼间的情感;给长辈送一份祝福,表达美好的心意
资料三: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老部》)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资料四:网络上流传的一组孝心漫画
图案省略
第五单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
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
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这个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阅读
紫藤萝瀑布
作者:宗璞
预习
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景物?先不读课文,尽量去想象,试着把自己脑子里形成的画面,用三五句话“定格”下来。
阅读课文,看看有哪些描写引起了你的共鸣,并和自己读课文之前的想象比较,去感受那种“美的发现”。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982年5月6日
① 选自《铁箫人语》(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② [忍俊不禁(jin)]忍不住笑。
③ [终极]终点。
思考探究
一、 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繁盛、美丽,生机勃勃,尽情开放;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小心试探,谨慎开放。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辉煌、茂盛所吸引,从而驻足观看;结尾“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自己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受到振奋鼓舞。
解析:第一问: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眼前的紫藤萝:从文中第二段写“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是花的颜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是花的形;“还有淡淡的芳香”是花的味。第二段对花的描写突出了花繁茂的特点。第四段对花的描写突出了花的生机勃勃。过去的紫藤萝:从文中第八段“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第二问:本题考查主旨与句子的理解。抒情散文的主旨,一般在文末以抒情或议论的形式出现,作者由看花、忆花后得到的感悟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首尾两句话的含义结合语境与全文内容来看,含义各不相同。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表现作者被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所吸引;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作者从紫藤萝花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决定以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二、 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答案:运用动词“绽开”,赋予紫藤萝花以动态美,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并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时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
解析:该句作者用了丰富的想象,把“花”比作船舱,以及将开未开的状态比喻为“忍俊不禁的笑容”,运用动词“绽开”将静态的“花朵”盛开时的可爱情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化静为动,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2.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答案:这里运用了通感。将无形的“香气”化作可见的“浅紫色”,将嗅觉和视觉互通,花香也有了颜色,写出作者面对紫藤萝瀑布的愉悦梦幻之感。
解析:该句运用了通感。即人的多感官互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写出了紫藤萝香气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和愉悦之情。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答案:在眼前紫藤萝瀑布和旧日紫藤花的对比中,作者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
解析:该句物我交融,既写出了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流向人的心底”是流过作者的心里,焦虑和悲痛消失了,面对枝叶茂盛鲜花盛开的紫藤萝,心中的遗憾消去,而且充满了惊喜。
三、 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结合全文内容,可知这个句子作者是由花及人,写出自己由看花而获得的感悟,是本文的主旨句。通过对眼前紫藤萝花的描写以及记忆中那棵紫藤萝花遭遇的表述,作者意在表现花在遭遇到各种不幸后,都能重树信心,表现出无限的生机,那么人也应如此。根据这一理解来整理出答案。
积累拓展
四、 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和同学讨论交流。
答案:上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作者的志向和意愿。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还包括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五、 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答案:三篇散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丁香结》是作家宗璞的一部散文集,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也是本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燕园树寻》中,作者从花的衰与盛的转变与自身的经历中,感悟到“树木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这篇散文写景细腻而又有层次感,有色彩的摹画,有形态的绘制,又有芳香的捕捉,从外象写到内质,从视觉形象写到味觉感应,用墨丰腆,笔致多变。从描写的层次看,色彩的墓画重在先勾勒整体的轮廓推架,形态的绘制则重在泛写的画面上推出单个的特写。写色写形,重在外象,写香则重在内蕴,为画面增添立体感和深厚感。《好一朵木槿花》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一株生长在钢筋砖块中的紫色的木槿花,环境的艰难扼制不了它的生机,它就那样倔强地挺立着。在这里,木槿花俨然已成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一切困难的精神的化身。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身处逆境之中,能不自怨自艾,隐忍而坚韧,才能大有成就啊!
读读写写
瀑布 迸溅 挑逗 凝望 繁密 笼罩
枯槐 遗憾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并列短语
个子高 深受感动 演淡的芳香
垮下来 重视语文 谦虚而恳切
这些都是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的短语(也称“词组”)。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更多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例如: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你与他 土地和杂草 热烈而粗犷 表扬与鼓励
一棵小桃树
作者:贾平凹
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
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大,使我也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 不
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寻常的情景,寻常的情感。
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个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仙桃’;含着桃核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
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
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课文中一些描 写反复出现,比如多 次描写小桃树“没出息”。散文中这类地方,往往寄托着深意,要仔细体会。
因为它长得太不是地方,谁也再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了。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天一晚又让我们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于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
是什么使“我” 遗忘了小桃树?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²。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 ®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蜜水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而且树,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 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蓄着我的梦”的核桃真的长成了树,而且真的开了花。作者仅 仅在写花吗?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
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的情感在这里来了一个转折,你读出来了吗?
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了。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① 选自《平凹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有改动。
② [孱(càn)头]软弱无能的人。
③ 狠( wěi)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④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垂垂,渐 渐。暮,(时间)将尽、晚。
⑤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⑥ [摞 ( luò)]量词,用于重叠放置的东西。
⑦ [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一段,在陕西西安南。
⑧ [马嵬(wéi)坡了地名,在陕西兴平西。
⑨ [灼灼]形容明亮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
繁盛明丽的样子。《诗经·桃夭》里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句子。
阅读提示
同学们不妨数一数,作者在这篇散文里,一共用了多少次“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作者为什么如此执着地用这个称呼?因为在他看来,这株“野”的、“没出息”的、不美的小桃树,与自己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这深厚的情感从何而来呢?文章中叙述了小桃树的“身世”,同时暗写了作者自己的经历。原来,在作者看来,小桃树是他从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一“我的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因此,无论是他对小桃树的来由、发芽、长大、开花以至横遭风雨的叙述,还是各处的具体描写(例如写桃树在风雨里“哆嗦”“挣扎”,写花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都饱含着深沉的感慨和寄托,文章也就真情洋溢,感人至深。读完课文,想一想:本文与《紫藤萝瀑布》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案:作者一共用了七次“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
相同点: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都表达了作者的爱恋、怀念之情。
不同点:《一棵小桃树》是通过记叙抒情,《紫藤萝瀑布》是通过描写抒情。
读读写写
褪 忏悔 哆嗦矜持 执着 服侍 猥琐
渺小 魂魄 幼稚 颤抖 赤裸 血气方刚 轰轰烈烈 祸不单行
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作者: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未选择的路
作者: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① 选自《普希金诗集》(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戈宝权译。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② 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顾子欣译。略有改动。弗罗斯特 (1874-1963),美国诗人。
③ [萋(qi)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阅读提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这首诗自问世后被广为传诵,其中的诗句还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尤其是对“未选择的路”的感慨,读来耐人寻味。
两首诗写的都是对人生的思考,前者直抒胸臆,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后者则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这两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在这两首诗中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背诵。
读读写写
瞬息 怀恋 涉足 萋萋 幽寂
偏正短语
我们学了结构助词“的”和“地”,由它们把词连接起来组成的短语就属于偏正短语。你能从下边的例子中看出偏正短语的特点吗?
它的声音这样的地方精神的宁静最小的花苞好奇地问 不断地流着默默地生长千百次地挣扎
第一组短语由“的”连接,“的”后边的名词是中心语,前边的代词、名词、形容词等是定语:这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第二组短语由“地”连接,“地”后边的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中心语,前边的形容词、数量词等是状语:这是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也有不用“的”或“地”连接的偏正短语,
例如:
一泓泉水外国朋友、生日礼物第一场春雨
很委屈 更加坚强完全相信热烈欢迎
古代诗歌五首
预习
围绕古诗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²,独怆然®而涕下!
① 选自《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幽州台,即蓟(ji)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ī)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
②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③ (怆( 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④ [涕( t)]眼泪。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 选自《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漫游,故有此作。
② [岱宗)指泰山。
③ [齐鲁青未了(liào)]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 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④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⑤ 〔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 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
⑥ [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层”。
⑦ [决眦(zl)人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呲,眼眶。
⑧ [会当]终当,终要。
⑨ [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 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
③ [缘]因为。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① 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② [腊酒浑]腊月所酿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酒以清为贵。
③ [足鸡豚(tun]备足鸡肉、猪肉。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将近社日,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⑤ [闲乘月)趁着月明来闲游。
⑥ [无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 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已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已亥杂诗》。这是第五首。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 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②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③ [落红]落花。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思考探究
一、 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在古代,是那样寂寞地独自登台远望,瞬间感到天地无穷,人生有限。试试看,你能否进入并体会诗歌的意境?是否理解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
答案: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前两句是说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后世自当有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诗人却无缘相见。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跃然纸上。后两句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可见,面对茫茫的天宇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正是这种思考,赢得后人广泛的共鸣。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做此题要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完成。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伐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谋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官。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诗。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二、 你有过登山的经历吗?当你登高纵目,与云朵、飞鸟、山峦融为一体时,也许就会心气清朗,油然产生类似《望岳》与《登飞来峰》所写的那种感觉。反复诵读这两首诗,体会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
答案:《望岳》:结尾两句写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表现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诗句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结尾两句写登飞来峰的感想。表面看是即景说理:“我”登上峰塔的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浮云是遮挡不住“我”的视野的。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在古代诗歌中,曾被用来借代奸邪小人。联系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坚决斗争等行为,这可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解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将众山的小和泰山的高大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从而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这本是咏物抒怀之句,却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无论生活或学习,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三、 古诗文中某些名句往往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下列诗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答案:原意: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举目观望群山的低矮渺小。
衍生的意义:只有不畏艰难地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答案:原意: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是因为我登临绝顶身处最高层。
衍生的意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原意:山峦重重叠叠,河流盘旋曲折,正疑没有道路可走,(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了一个村落。
衍生的意义:这两句本用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原意:落花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化为春泥更把花儿养护爱怜。
衍生的意义: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旦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现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积累拓展
四、 背诵这五首诗歌,并用楷书默写下来。
五、 在写作中,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采,增强感染力。不妨自备笔记本,摘抄积累诗文名句,以备写作中引用。
主谓短语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大家唱歌
桃花红 心情好 她聪明 我们高兴
这两组短语都是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都属于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写作
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指的是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行文通顺流畅。读一读下面这句话,你觉得通顺吗?
“妈妈”,最简单的称呼,可是又不简单,简单之中包含最亲切、最有磁性的东西;“母爱”,最不平凡的爱,可是又平凡,平凡之中包含最伟大、最无私的东西。
应是“最平凡的爱,可是又不平凡",这样才能和上下文衔接通顺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一项基本功,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那么,要做到文从字顺,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语句表达要准确,避免因为用词产生歧义。比如“三个学校的领导”,就不如“三所学校的领导”或“学校的三位领导”表达那么清楚。
其次,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前后句子在意义上要有比较明确的关联,文意的承接转折要合乎事理,让人容易理解。下笔前,最好先有个提纲或打好腹稿;下笔时,应当一气呵成,避免断断续续;叙述的人称或角度也不要随意变来变去,以免令人感到混乱。例如:“新学期开始了,班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很多同学提议继续由张燕任班长,理由是她学习成绩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和其他班干部配合得很好,刻苦勤奋,待人热情,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踏实肯干。”这一段在陈述理由时,语序混乱,缺乏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妨碍理解。
最后,写完后要自己读一读,或请别人来读一读。凡是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就应修改。累赘的词语要删除,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不顺的要调整,这样改出来的文章才会文从字顺。
写作实践
一、 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注意语句的连贯、顺畅。
不少于200字。
提示:
1.注意观察景或物的特别之处,如形状、色彩等。
2.可以借鉴《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将写景或状物的片段扩展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扩展写作时,可以借鉴课文的写法,想好写哪几个方面,写出景物什么样的特点。
2、想好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没有包含思想感情的“纯写景”文字是难以打动别人的。
3.多改两遍,力求做到文从字顺。
三、 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写作前,可以查阅一些描写月亮的诗文。想一想:为什么那么多文人喜欢写月亮?月亮寄托了人们的哪些情感?这些情感寄托在别的事物上行不行?
2.在查阅和思考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写出你对月亮的感受。
3.写完后读一遍,认真修改润饰,做到文从字顺,抒情自然。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从一般人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高深,所以是不论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
——叶圣陶
第六单元
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 对自身的挑战。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而科学幻想,依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希望你能从中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并激发出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本单元还选有一篇文言短文,记载了北宋时期的活字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阅读
伟大的悲剧
作者:茨威格
预习
快速浏览课文。本文约4000字,请尽可能在10分钟内读完。浏览时,随手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浏览时,哪些段落打动了你?再读这些段落,体会其中展现出的精神力量。
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做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他们怏快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回来的路程危险增加了十倍,在前往极点的途中只要遵循罗盘的指引,而现在他们还必须顺着自己原来的足迹走去,在几个星期的行程中必须小心翼翼,绝对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在那里储存着他们的食物、衣服和凝聚着热量的几加仑煤油。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况且他们体内已缺乏那种初来时的充沛精力,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学能和南极之家的温暖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
当初,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超人的力量。而现在,他们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皮肤不受损伤、为了自己终将死去的肉体的生存、为了没有任何光彩的回家而斗争。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冰凌,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销蚀。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莽大胆的勇敢者。他们的脚早已冻烂。食物的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由于热量不够,他们的身体已变得非常虚弱。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他们中间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抱怨着他们所受的种种苦难有的是真的,有的是他的幻觉。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屠宰场营地”,重新找到了上个月屠宰的矮种马,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
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需的用品—燃料,他们必须尽量节省热能,而热能恰恰是他们防御严寒的唯一武器。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他们胆怯地睁着眼睛不能入睡,他们几乎再也没有力气把毡鞋的底翻过来。但他们必须继续拖着身子往前走,他们中间的奥茨已经在用冻掉了脚趾的脚板行走。风刮得比任何时候都厉害。3月2日,他们到了下一个贮藏点,但再次使他们感到可怕的绝望:那里储存的燃料又是非常之少。
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迸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天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唯愿上天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不过,他们还是拖着疲惫的身子,咬紧牙关,绝望地继续向前走呀,走呀。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于是病人只好用冻伤了的双腿踉踉跄跄地又走了若干公里,一直走到夜宿的营地。他和他们一起睡到第二天早晨。清早起来,他们朝外一看,外面是狂吼怒号的暴风雪。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一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像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3月21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20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使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遗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① 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舒昌善译。有改动。题目是编者加的。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② [拽( zhuāi)]拉。
③ [就像…一样]这是英国小说家笛福(1660-1731)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个情节。
④ [太古)最古的时代,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⑤ [怏( yàng)怏不乐了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 神情。
⑥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⑦ [罗盘]测定方向的仪器,由有方位刻度的圆盘和装在中间的指南针构成。
⑧ [毋( wù)宁]不如。
⑨ [吞噬( shì)]吞食。
⑩ [赢( léi) 弱]瘦弱。赢,瘦。
⑪ [告罄(qing)]指物资用完。罄,尽、空。
思考探究
一、 作者说斯科特的南极探险是“伟大的悲剧”。请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悲”在何处?“伟大”又指什么?
答案:悲在角逐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解析:“伟大的悲剧"中的悲剧是斯科特在暴风雪中覆没,行为是悲壮的。但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能在与灾难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心灵都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高尚。他们精神是伟大的,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二、 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答案: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的观点。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你认为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任务?)
答案: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为他人的业绩、为人类探险的胜利做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永远的尊敬。
3.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一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怎样理解“劳伦斯·奥茨……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解析:《伟大的悲剧》是犹太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著作之一,该作品通过描写斯科特一行人勇敢探索南极点,到达目的地之后却发现由阿蒙森为首的挪威探险队已经先于他们到达此地了,这让他们丧失了信心和来时的雄心壮志,最终因缺水,缺食物又缺热能而冻死在雪地里的事,赞扬了斯科特一行人为了祖国荣誉的不惜献身的精神和批判了发现他们自己已不再成功时的悲观。
三、 作者在创作时,参考了大量的原始文件资料,力求真实、细致地再现历
史;同时,在叙述和描写中,又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传记文学这一特点的理解。
解析:示例:传记文学的一大特点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纪实性是指所记叙和描写的人物必须是真实的,写作时要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艺术性是指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想象创作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这是一种虚构,是一种艺术真实,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再创造。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使文章既真实可信,又形象生动。
示例:传记文学的一大特点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纪实性是措所记叙和描写的人物必须是真实的,写作时要实事求是,感情真诚坦率。艺术性是指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想象创作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等细节,这是一种虚构,是一种艺术真实,是符合人物性格的再创造。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使文章既真实可信,又形象生动。
积累拓展
四、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冰冷的帐篷里,给英国公众写下了一封绝命书。下面摘录的是这封信的一部分,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有条件的,可在课外查找有关斯科特的其他材料),写一篇阅读笔记。
此次灾难的原因并不在于组织工作不当,而在于一切必须担当的冒险事业都可能遭遇的厄运。
世界上绝对不会再有比我们遭到的最后这个打击更不幸的遭遇了。我们来到离我们所熟悉的“一吨营”只有11英里路的地方时,剩下的只有煮最后一顿饭的燃料和两天的粮食。
四天来我们无法离开帐篷狂风在我们四周怒吼。我们身体虚弱,写字很困难。但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并一如既往那样,能以坚忍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的精神。我们明明知道有风险,但还是顶着风险干。是情况发生了逆转,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只有顺从天命;但还是决心尽力而为,至死方休。然而,既然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光荣而自愿献身于这项事业,我在这里向我们的同胞们呼吁,请大家对我们的遗孤加以适当照拂。
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遗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黄继忠译)
五、 五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还有不少精彩的传记作品,如《滑铁卢的一分钟》《黄金国的发现》《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等,课外可以找来阅读,进一步品味作家笔下的历史图景。
读读写写
拽绑搂 昔日 堡垒 辜负 凛冽
吞噬 疲惫 钦佩 鲁莽 毡鞋 保佑
厄运 拯救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语无伦次 海市蜃楼
动宾短语
眨眼睛 看电影 写文章 夸奖我 拜访他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出现故障 热爱祖国安排任务
上面这些短语,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称为动宾短语。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下面的语句出自《伟大的悲剧》试着找出其中的动词及其宾语,了解动宾短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
(1)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3)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太空一日
作者:杨利伟
预习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搜集关于这次飞船发射的新闻报道,了解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
这篇课文展现了航天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快速浏览课文,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火箭起飞了。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火箭逐渐加速,我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在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身体的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但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而且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① 选自《天地九重》(解放军出版社2010年版)。有删改。
② (大约6G的负荷)指约6倍于人体自身体重的负荷。
③ [聂海胜]中国航天员。2005年10月,他和费俊龙成功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④ [整流罩]飞行器上罩于外突物或结构外形不连续处以减少空气阻力的流线型构件。
我看到了什么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因为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的飞行轨道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我们平常在地理书上看到的球形地球照片,是由飞行轨道更高的同步卫星拍摄下来的。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有图可依,一目了然。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些国家。
飞经亚洲,特别是经过中国上空时,我就会仔细分辨大概到哪个省,正从哪个地区上空飞过。
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道,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曾经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
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是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叮嘱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地球上的任何单体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大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不知道那些是什么,我认为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并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些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作为首飞的航天员,除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会遇上许多。
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
在地面时没人提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击声。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未能发现什么。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也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的调姿一一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的“调头”。
“制动发动机关机!”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
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离地面100公里,逐渐进入稠密大气层。
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仍然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后,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力。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让我紧张以至惊慌的却另有原因。
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剥落,并在剥落的过程中带走一部分热量。我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一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后的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我的汗出来了。这时候舱内的温度也在升高,但并没有高到让我瞬间出汗的程度,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紧张。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在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当时我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吗?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先是右边舷窗有裂纹,当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过头一看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儿了:哦,可能没什么大问题!因为如果是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回来后我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以前每次进行飞船发射与返回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体内亲眼看到,谁都不会想到有这种情况。
此时,飞船正处在黑障区®,距离地面大约80公里到40公里。当飞行到距离地面40公里时,飞船出了黑障区,速度已经降下来,上面说到的异常动静也已减弱。
一个关键的操作一一抛伞,即将开始。
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²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6时14分,距离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到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也带出来,减速伞使飞船减速下落,16秒钟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述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
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①。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稳之后心里却真是踏实-一数据出来了,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我知道,这伞肯定是开好了!
距离地面5公里时,飞船抛掉防热大底,露出缓冲发动机。同时主伞也有一个动作,它这时变成双吊,飞船被摆正了,在风中晃悠着落向地面。
飞船距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接着飞船“嗵”的一声落地了。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① [黑障区]当飞船、卫星等以高速返回大气层时,在一定高度区域,与地面的通信联系会中断,这个区域被称为“黑障区”。
② 〔屏 (bing)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
③ [无虞(yú)]不用忧虑。虞,忧虑。
思考探究
一、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答案: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心理活动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心理活动或举动:靠意志克服错觉,最终身体适应这种情况。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活动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活动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活动或举动: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解析:《太空一日》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本题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二、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解析:作者通过观察,发现在太空中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将要登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能看到单体建筑物。对太空中出现的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以各种办法模拟神秘声音,试听一年多,总觉得不像,所以就一直未签字确认。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三、 结合课文,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答案:杨利伟熬过了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让人们松了口气,指挥大厅紧张的气氛得以缓解,因此才会有人”大声喊",才有所有人的鼓掌欢呼。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答案:分辨不清的灰白,以及夜晚的红晕,是祖国的首都,是自己的战友和亲人所在的地方,是自己登上太空后非常挂念的地方。深沉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
答案:平安回到地球、回到祖国,喜不自禁。悬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积累拓展
四、 通过学习课文,你明白杨利伟为什么被称为“航天英雄”了吧。假如杨利伟到你们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
读读写写
弧 炽热 轮廓 俯瞰 模拟 遨游
严谨稠密 概率 烧灼 五脏六腑
千钧重负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带上她的眼睛
作者:刘慈欣
“眼睛”还能被人带走?开头就设下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
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
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兴趣。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
我问她想去哪里。
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
“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
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
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
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
“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
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
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
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 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
小姑娘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奇怪?
“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
“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
...........
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间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为旅游者准备的一间小旅店,只有一个迟钝的老式机器人照看着旅店里的一切。
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
我睡眼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我伸了个懒腰,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吗?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
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哼了一小段后,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直到一个小时后我回去躺到床上,她还在哼着《月光》,那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的梦中飘荡着。
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草原笼罩在蒙蒙的小雨中,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
“看不到日出了,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很长时间后,我想起洗那些那次旅行时穿的衣服时,在裤脚上发现了两三颗草籽。同时,在我的意识深处,也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 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无 意识的,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黄昏时站在天桥上,看着夜幕降临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当这种变化发展到让我觉察出来时,我又想起了她。
如何理解“我”精神上的变化?
也是无意识的,在闲暇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的脑海中出现,那封闭窄小的控制舱,奇怪的隔热太空服……后来这些东西在我的意识中都隐去了,只有一样东西凸现出来,这就是那在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不知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支铅笔总在我的眼前飘浮。终于有一天,上班时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那支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脑海里出现。
我发疯似的跑上楼,猛砸主任办公室的门,他不在,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小房间,他果然在里面,看着大屏幕。她在大屏幕上,还在那个封闭的控制舱中,穿着那件“太空服”,画面凝固着,是以前录下来的。“是为了她来的吧。”主任说,眼睛还看着屏幕。“她到底在哪儿?!”我大声问。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 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谜底逐渐揭开,前面的种种疑问和悬念都有了答案。
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
“落日工程”是一系列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他航行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
第一次太空飞行一个半世纪后,人类开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险,“落日”系列地航飞船就是这种探险的首次尝试。
我记得“落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如小太阳般的火球,当火球暗下来时,“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只在潜入点留下了一个岩浆的小湖泊,发出耀眼的红光。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震动。
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员们能看到无限的太空和壮丽的星群;而地航飞船上的地航员们,只能从飞船上的全息后视电视中看到这样的情景:炽热的岩浆刺目地闪亮着,翻滚着,随着飞船的下潜,在船尾飞快地合拢起来,瞬间充满了飞船通过的空间。飞船上方那巨量的地层物质在不断增厚,产生了一种地面上的人难以想象的压抑感。
对地航飞行的想象,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令人感到真实。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 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 飞船显然误入了地核区域。“落日六号”立刻紧急转向,企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当飞船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失去发动机的飞船在地层中失去了动力,“落日六号”在液态的地核物质中向地心沉下去。
现在的地航飞船误入地核,就如同20世纪中期的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信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联系。在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仿佛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后来,航行组中的另外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不久相继去世,从那以后,在“落日六号”上,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
是第一,更是唯一。孤寂!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6000多公里深处,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① 文由作者根据自己的同名小说改写。
② [德彪西(1862一1918)]法国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创者。
③ [心有灵犀(xi)]指彼此心意相通。
④ [镍]读niè。
阅读提示
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阅读时,不妨先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线索。
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课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你还读过其他科幻小说吗?课外可以阅读一些科幻小说名作,比如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等。
读读写写
点缀 漫步 迟钝 蒙眬 闲暇 凸现
拍摄 蔚蓝 合拢 吟唱 孤零零
不期而至 心有灵犀 天涯海角
补充短语
我们前边学过结构助词“得”,“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时,常常引出补充性成分,“得”就成为这类补充短语的标志。
例如: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热得难受 密得不透气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阅读时需要仔细辨别。例如:
吓/跑了 升/起来了 放松/下来
热/死了 湿/透了 漂亮/极了
活板
作者:沈括
预习
《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其中记载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阅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
参考注释,留意某些词在不同语句中的不同意思。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 土,用讫 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① 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沈括(1031一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活板,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
②〔板印]指雕版印刷。
③〔冯瀛王]即冯道(882-954),字可道,瀛
州景城(今河北沧县西)人,历仕后唐至后周,死后被追封为瀛王,我国古代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首倡者。
④〔已]同“以”。
⑤〔板本]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⑥〔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
⑦〔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⑧〔毕昇(?一约1051)]蕲州蕲水直河乡(今属湖北英山)人,北宋工匠、发明家。首创活字印刷术。
⑨〔钱唇]铜钱的边缘。
⑩〔和(huò)]混合。
⑪冒]覆盖。
⑫[范]模子。
⑬[持就火炀( yáng)之]拿它靠近火烘烤。就,
靠近。炀,烘烤。
⑮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⑮〔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① 〔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
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①[自]另自,另外。
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
②[具]准备(好了)。
③〔更( gēng )互)交替,轮流。
④[就]完成。
⑤〔以纸帖( tiè)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意思是,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 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帖,标签,前一个用作动词。韵,指韵部,韵书
⑥[奇字]生僻字。
⑦[木理]木头的纹理。
⑧[燔(fán)] 烧。 。
⑩ 讫 ( qì )] 完毕。
⑩ [殊]根本
⑫ 群从(cóng)]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⑬ 宝藏( cáng)] 珍藏。
一、热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程序的。上,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制字:1.(活字原料)胶泥。
2. (活字厚度) 薄如钱唇。
3. (与雕板不同之处) 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
4. (活字如何成型) 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排版:1. 先设一块板。
2.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 持就火炀之。
5. 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印刷:1.一板印刷
2. 一板已自布字。
3.更互用之。
二、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答案:《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特点:活。体现在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为:使用。 句意:唐朝人还没有广泛使用。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为:被, 句意:他的字印被我的子侄们得到了。
(2).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印:印刷, 句意:从五代时冯道雕版印《五经》开始。
其印自落 印:字印。 句意:字印就自然落下
(3). 火烧令坚 火:用火 句意:用火烤使药熔化。
用讫再火令药镕 火:用火烤 句意:用完以后再用火烤使药熔化。
(4) 持就火炀之 就,靠近 句意:拿着放在火上烘烤。
瞬息可就 就,完成 句意:瞬息之间就可以完成。
(5)则以纸帖之 帖:用标签标出 句意:就用纸贴好标签。
每韵为一帖 帖,标签 句意:每一个韵的字作为一个标签。
四、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简要地说给同学们听。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的发明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区。
难点:读懂课文,能够理解并理顺活板制作顺序。翻译如下: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五代时才开始用雕版印五经,此后,重要书籍都是版印出来的。
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模,(字)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着。想印的时候,在铁板上放一个铁框子,(然后)就密密地排满字模,排满了就成为一版,(再)把它靠近火边烤,(等到)松脂和蜡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每一个字都备有几个字模,像“之”“也”等字,每一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防备它们在一版内有重复的。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是,木的纹理疏密不匀,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印,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抹,字印自然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松脂等物)弄脏。
毕昇(毕升)死后,那些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辈们得到,到现在依然被珍藏着。
【知识点】
1、原文: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2、原文: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翻译: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原文: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翻译: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
4、原文: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翻译: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
5、原文: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翻译:如果只是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6、原文: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7、原文: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不使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8、原文: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翻译: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文章内容
1.全文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即时间顺序来写,其中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即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突出活版的主要特征“活”字。“活”字体现在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印刷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做法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拆版是活的——“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2.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刻字),所用的原料是(胶泥),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令坚)
3.活板排版六个步骤:答:设置铁板→纸灰冒之→板上置铁范→密布字印→持就火炀之→按平版面
4.全文突出了活版的主要特征在“活”字,这个“活”字贯穿活版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分别是哪些方面?
答:字活:每字为一印;排版活:密布字印;印刷活: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做法活:奇字旋刻。拆板活:火令药熔。
5.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用原文回答。
答:(1)更互用之。(2)每一字皆有数印。
6.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答:刻字——制版——排版——印刷。
7.用文中词句回答: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薄如钱唇。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字平如砥。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极为神速。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活。
8.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大量印刷速度快; ②排板速度快; ③添补新字速度快; ④拆板速度快。
9.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答: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详细介绍毕升发明的活板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10.说说“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的原因是什么。
答:如果只印刷两三本,那么,刻字排版的时间跟雕版印刷的功效是类似的,不能体现活字印刷的优越性。
11.用“燔土”做字印的优点有哪些?
答:优点是:质地均匀,表面平滑;不易粘连,容易拆卸。原文:“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文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分别把各个步骤的名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对象:活板。顺序:程序顺序 步骤:设置铁板→ 纸灰冒之 → 板上置铁范 → 密布字印 → 持就火炀之 →按平版面。
13.文章在介绍活板之前,先用第一节文字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有什么作用?
答:文章在介绍活板前,先用第一节文字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版印刷术作了铺垫。
14.主题:课文通过介绍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作者简介
沈括(公元1031-公元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写作背景
活板是与唐代的雕版相比较而言的一种印刷技术,这可以说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梦溪笔谈》的记载,是有关活字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
课文通过介绍宋代发明家毕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越的创造精神。
通假字
【例句】板印书籍。
“板”同“版”。
【例句】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同“以”。
【例句】若止印三二本。
“止”同“只”。
【例句】文理有疏密。
“文”同“纹”。
古今异义词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冒】
古义:涂盖,敷上
今义:向外透,冒失,冒充等
2、一板已自布字【自】
古义:另外
今义:自己
3、文理有疏密【文理】
古义:木材的纹理质地
今义: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
4、药稍熔【药】
古义: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
今义:药品
5、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衣服的一种
6、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范】
古义:框子
今义:规范
词类合用
1、板印书籍
【板】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五代时始印五经
【印】名词作动词,印刷
3、火烧令坚
【火】名词作状语,用火
4、再火令药溶
【火】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5、木格贮之
【木格】名词作状语,用木格
一词多用
【以】
1、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用来)
2、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用)
3、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把)
【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使用)
2、皆为板本(是)
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介词)
4、未为简易(算是)
5、又为活板(发明)
6、每字为一印(刻)
7、不以木为之者(刻制)
8、满铁范为一板(当作)
9、极为神速(助词,加强语气)
【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指铁板)
3、则以一平板按其面(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毕昇的)
【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代词“这”)
3、冒之/持就火炀之/更互用之(代指“铁板”)
4、以纸帖之/木格贮之(代指不用的字模)
5、旋刻之(代指“奇字”)
6、不以木为之者(代指活字模)
7、以手拂之(代指字模)
【已】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通“以”,介词)
2、一板已自布印(已经,副词。下文“第二板已具”中“已”同此)
【板】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用雕板,名词作状语)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雕板,名词)
【印】
1、若止印三二本(印刷,动词。下文“板印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欲印”、“若印数十百千本”、“此印者才毕”中“印”同此)
2、每字为一印(字印,名词。下文“乃密布字印”、“每一字皆有数印”、“每字有二十余印”、“其印自落”、“其印为群从所得”中“印”同此)
【火】
1、持就火炀之(用火,动词)
2、火烧令坚(用火烤,名词作状语)
【可】
1、瞬息可就(可以)
2、高可二黍许(大约)
【若】
若只印三二本(如果)
不若燔土(像)
【帖】
1、则以纸帖之(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类)
【就】
1、持就火炀之。(靠近)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完成)
【自】
一板已自布印(另外)
其印自落(自己)
特殊句式
省略句
1、火烧令坚。(省略宾语“字印”)
2、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省略介词“于”)
被动句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为……所”表被动)
河中石兽
作者:纪昀
预习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阅读课文,看看作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参考注释,留意某些词古今不同的意义。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①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纪昀(yùn)(1724一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
② [沧州]地名,今属河北。
③ [河干( gān)]河岸。
④ [山门]佛寺的外门。
⑤ [圮(pǐ)]倒塌。
⑥ [阅)经过,经历。
⑦ [求]寻找。
⑧ [竟]终了,最后。
⑨ [棹(zhào)数小舟]划着几只小船。棹,划(船)。
⑩ [曳(yè)铁钯(pá)]拖着铁钯。曳,拖。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
⑪ [设帐]设馆教书。
⑫ [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⑬ [是非木杮(fèi)]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柿,削下来的木片。
⑭ 〔湮( yǎn)]埋没。
⑮ [颠]颠倒,错乱。
⑯ [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⑰ [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⑱ [河中失石)落入河中的石头。
⑲ [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⑳ 〔啮(niè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21 [坎穴]坑洞。
22 [不已]不停止。
23 [遂)于是。
24 [溯(sù)流]逆流。
25 (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 断,主观地判断。
思考探究
一、 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答案1: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案2: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办事凭自我经验,没有实际调查研究的错误。石兽掉进河里,寺僧以为水能漂物,石兽一定被冲到下游去了。讲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兽深陷进河沙里。只有老河兵凭着他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的关系,得出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
解析:《河中石兽》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和尚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二、 文中老河兵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有人提出疑问,认为这个推断过于绝对。你的看法呢?请与同学讨论。
答案1:我同意提出的疑问。因为做任何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考虑不同事物的特殊规律,做出正确的判断。
答案2: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
解析:《河中石兽》是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全文层次分明,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节简单、语言简练,读来却耐人寻味。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
积累拓展
三、 背诵这篇课文。
四、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答案:.经过,经历。
3.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答案:终了,最后。
4. 尔辈不能究物理。
答案:事物的道理、规律。
4.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答案: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五、 五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例: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湮没无闻)
1.尔辈不能究物理。(追根究底 )。
2.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是可忍,孰不可忍)
3.一老河兵闻之……(闻所未闻)
写作
语言简明
看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因此,可以改成下面这样: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也就是说,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啰唆,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那么,怎样做到语言简明呢?
首先,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请看下面这段话:
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已悄然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我拿出了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店里,想给妈妈买支眼霜。各种品牌的眼霜看得我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更让我感到囊中羞涩。我想,眼霜那么贵,利润一定很高,看来卖化妆品能挣不少钱呢!最后,我只好失落地走出了商店。
这一段写“我”去商店里给妈妈买眼霜,表现“我”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文中画线句子偏离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不明了,应该删掉。
其次,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下边这两个句子就有些啰唆,请和同学讨论,看看应该怎样修改。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座城市发掘出来。
再次,还要注意不要堆砌词语。有的同学以为词语特别是形容词用得越多,写出来的作文就显得越有水平。其实不然。
例如:
1.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敦实健硕。
2.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
这两个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意思相近,放在一起,给人堆砌、累赘的感觉。
鲁迅先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一创作要怎样才会好?》)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
写作实践
一、 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余晖之中。
提示:
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二、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0
字,写完后小组内交流。
提示:
1.概括主要内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中心和要点,删减旁枝末节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简明,也要保持连贯通畅,避免因过度追求简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跃。
三、 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请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威胁和灾难。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如果能像《带上她的眼睛》那样,设置一些悬念和伏笔,那就更好了。
3.写完后多读几遍,根据语言简明的要求,做进一步的修改。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各种书籍报刊、街上的招牌广告、门口的对联、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网络等。语文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
全班同学可分成三个大组,分别开展下面的活动。
一、 正眼看招牌
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眼睛”。好的招牌,能吸引人的注意,还能引起人们购物的兴趣。到街上走走,会看到有的招牌设计比较讲究,风格独特,有浓浓的文化感。可能也有一些招牌比较粗糙,没有特色,存在用字不规范、有错别字,或者汉语拼音有错漏等毛病。
(一)调查访问
1.同学们可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各选择一条街道,记录下所有商店招牌。可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采用不同的记录形式,如文字、绘画、照片、视频等。
2.留意招牌中有无错别字,是否违反书写、拼音的规范等。若有类似现象,请记录下来,向店主反映。
(二)整理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统计表,整理、统计在招牌中发现的错别字及其他毛病。小组间进行交流,补充、完善自己的资料。
2.各小组合作将记录下来的招牌进行分类,比如杂货店类、饭店类、书店类、服装店类、饰品店类等,然后简要分析各类商店招牌的语言特点。
3.选择一个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商店招牌,在全班交流,说说你对这个招牌的评价。
调查访问时,要提前准备好询问的内容,注意交流的方式和态度若对招牌拍照,要向店主人说明自己的意图,取得店主人的许可。向店主人提出相关问题时,要有礼貌,态度要诚恳。
二、 我来写广告词
提起广告,你首先想到什么?或许是看电视节目时被广告打断的懊恼,或许是某个夸张搞笑的画面。相信很多人可能是因某句妇孺皆知的广告词而将一个广告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仔细回想一下,哪些广告词让你印象深刻?它们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一)分小组搜集不同媒体的广告,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路牌、电子屏幕等。记录三条你喜欢的广告词。
(二)就搜集到的某一条广告词思考:
1.这条广告词的目的是什么?
2.这条广告词是否精彩?精彩在何处?
(三)下面是四则广告词,前两则是茶叶的广告,后两则是图书馆的公益广告。自选角度赏析,说说你的看法。你最喜欢哪一条?仔细品味,模仿这类广告的语言风格,为你喜欢的商品或某一公共场所写一则广告词。
1.闻香知好茶。
2.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
3.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4.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凝思。
三、 寻找“最美对联”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名胜古迹,还是市井闾巷,我们常常会发现对联。这些对联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充分体现出了汉字的奥妙、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意蕴。
(一)分小组查找有关对联的资料,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查找过程中,注意摘抄相关知识,并制作对联知识卡片。每张知识卡片上列一个对联知识,如对联的历史、对联的种类、对联的格律要求等。
(二)各小组广泛搜集对联。同学们不仅要利用书刊、网络,还要注意实地搜集身边的对联,比如居民住宅门口的春联、当地景区的对联等。搜集后,各小组可以根据对联的种类,如春联、寿联、名胜古迹联等,分类整理,形成一个汇总表。
(三)分享交流,评选“最美对联”。小组间分享各自的对联知识卡和对联汇总表。设置若干评选栏目,如“最有趣的对联”“最巧妙的对联”“最长的对联”等,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出相应的“最美对联”。
名联欣赏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宅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自题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杭州西湖联)
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做空头文学家 (蔡元培挽鲁迅联)
岳军振难撼威名,扫敌在指顾间,奉诏班师成遗恨:秦贼施摧残毒计,加罪以莫须有,尽忠报国复何人。(杭州岳王庙联)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 快速阅读
凡尔纳预言的实现似乎还远远没有到头,但我们面对
风尔纳选量 这一切,已经惊讶不已,难怪乎有人断言:“二十世纪的海底两万里 一切努力都不过是把凡尔纳的预言变为现实的过程而已“
—徐知免
他的积极方面包括对科学的可能性的痴迷追求。对活生生的地理学的一往情深,对自由的始终不渝的向往和对受压迫者的无限同情、对他生活的时代的政治现实的洞察,以及对一个好故事的孜孜以求。
—奥尔迪斯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
在人类还没发明电视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观看影像化的新闻;
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
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
………
这个人就是儒勒·凡尔纳(1828-1905)。他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而事实上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如此先进的潜艇,更没有人潜人过深海底部,这不过是凡尔纳的幻想。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①(诺第留斯]拉丁语Nautilus的音译,意思是鹦鹉螺。鹦鹉螺内部有许多小室,潜水艇的结构与之相似。
读书方法指导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握全书的内容。特别是像《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科幻小说, 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读者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或者人物的结局,这时不妨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先把小说读完再说。
快速阅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要全神贯注地读,尽快弄清作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有哪些人物,等等,对小说有个概括的了解。
二、以默读为主。要培养默读的习惯,并达到一定的速度。初一阶段,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应不少于400字。同学们不妨拿《海底两万里》中的某一章做一个试验,测测自己的阅读速度到底是多少。
三、眼睛的视域要宽。读的时候尽量不回视,尽量扩大扫视的范围,在短时间内把尽可能多的内容收揽眼底。可以从少到多进行扩大视域的训练,如从一眼扫几个字过渡到扫一行字,再从一行字扩大到多行或者全段,这样速度就能不断提高。
四、善于抓住书中的关键信息和主要线索,有所取舍。如《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全书的核心人物,也是故事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涉及他的语段就需要格外关注。而对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写、知识介绍,或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先跳过去,回头再根据需要和个人兴趣补充阅读。
专题探究
全班共同阅读《海底两万里》,然后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也可以另外设置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
专题一:写航海日记
先绘制一份简单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线路图,标明时间、地点。从小说中选择某几个关键的时间点,结合小说的内容,写几则航海日记。
专题二:介绍尼摩船长
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请你根据作品内容,以最后返回陆地的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的身份,给一个亲密的朋友写一封信,向他介绍尼摩船长其人。
专题三:绘制潜水艇简易图
小说中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是什么样子的?是根据什么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以什么为动力?内部构造如何?有什么功能?请你绘制一份“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简易图,标明其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并写一篇简介。然后查找资料,分析这艘科学幻想中的潜水艇和今天的潜水艇有什么异同。
本书值得探究的地方很多,如小说中的海底世界、科学知识等,都可以成为探究的题目。有余力的话,可以再读一下凡尔纳的其他科幻小说,看看其中还预言了20世纪哪些科技成就,哪些已经实现,哪些至今还没有实现。
精彩选篇
这个小房子,说得正确些,就是诺第留斯号的军火库和储藏衣服的地方。墙上挂着十二套潜水衣,等待海底散步者穿戴。
尼德·兰看到这些潜水衣,觉得十分讨厌,不愿意穿。
“你可知道,老实的尼德·兰,”我对他说,“那克利斯波岛的森林是海底下的森林呢!”“好嘛!”鱼又手失望地说,因为他吃鲜肉的梦想幻灭了。“阿龙纳斯先生,您自己也要套进这种衣服里面去吗?”
“当然,尼德·兰师傅。”
“先生,您高兴穿您就穿吧!”鱼叉手耸一耸两肩说,“我可不干。除非强迫我,否则我决不套进里面去。”
“人家并不强迫你穿,尼德·兰师傅。”尼摩船长说“康塞尔也冒这险去打猎吗?”尼德·兰问
“不管到什么地方我都跟着先生去。”康塞尔回答
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那些不完备的有缺点的潜水衣,例如十八世纪发明的被人称赞的树皮胸甲、无袖外罩、入海衣、藏身箱等,跟我们眼前这套完美的潜水衣比较,实在是太相形见绌了。
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臂力过人,像赫克留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入枪膛中。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尼摩船长,”我说,“这支枪十分好,并且便于使用。我现在真想试试它。不过我们怎样到海底下去呢?”
“教授,此刻诺第留斯号搁浅在海底下十米深处,我们只待动身出发了。”“我们怎样出来呢?”“您不久就知道。”
尼摩船长把自己的脑袋钻进圆球帽子里而去。康塞尔和我照着他的动作,各自戴上圆球帽,我们又听到加拿大人讽刺地对我们说了一声“好好地打猎去吧”。我们潜水衣的上部是一个有螺丝钉的铜领子,铜帽就钉在领子上。圆球上有三个孔,用很厚的玻璃防护,只要人头在圆球内部转动,就可以看见四面八方的东西。当脑袋钻进圆球中的时候,放在我们背上的卢格罗尔呼吸器,立即起了作用;就我个人来说,我呼吸很顺利,没有困难
我腰间挂着兰可夫探照灯,手里拿着猎枪,准备出发。但是,说实在的,穿上这身沉甸甸的衣服,被铅做的鞋底钉在甲板上,要迈动一步,也是不可能的。
但这种情形是预先料到的,我觉得,有人把我推进跟藏衣室相连的一个小房子中。我的同伴,同我一样被推着,跟着我过来。我听到装有阻塞机的门在我们出来后就关上,我们的周围立刻是一片漆黑。
过了几分钟,一声尖锐的呼啸传进我的耳朵。我感到好像有一股冷气,从脚底涌到胸部。显然是有人打开了船内的水门,让外面的海水向我们冲来,不久,这所小房子便充满了水。在诺第留斯号船侧的另一扇门,这时候打开来了。一道丰明丰暗的光线照射我们。一会儿,我们的两脚便踏在海底地上。
现在,我怎能将当时在海底下散步的印象写出来呢?像这类神奇的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就是画笔也不能将海水中的特殊景象描绘出来,语言文字就更不可能了。
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间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般。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们排去的水的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我不再是一块呆立不动的物体,差不多可以说能够运动自如了。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是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炫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入所有的水层中。如果我肯定地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我们踩着明亮的沙层走动,足足有一刻钟;它是贝壳变成的粉末构成的。像长长的暗礁一样出现的诺第留斯号船身,已经渐渐隐没不见了;但它的探照灯,射出十分清楚的亮光,在水中黑暗的地方,可以指示我们回到船上去。人们只在陆地上看见过这种一道道的十分辉煌的白光,对于电光在海底下的作用,实在不容易了解。在陆地上,空气中充满尘土,使一道道光线像明亮的云雾一样;但在海上,跟在海底下一样,电光是十分透亮的,一点也不模糊。
我们不停地走动,广阔的细沙平原好像是漫无边际。我用手拨开水帘,走过后它又自动合上,我的脚迹在水的压力下也立即就消失了。
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些东西,虽然形象仅仅在远方微微露出,但轮廓已清楚地在我眼前浮现。我看出这是海底岩石前沿好看的一列,石上满铺着最美丽的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我首先就被这种特有的景色怔住。
这时是上午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曾觉之译)
① 甲胄(zhóu)]盔甲。
② [相形见绌(chù)]跟另一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③ [赫克留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
④ [阿基米德(约前287一前212)]古希腊物理学
家、数学家。文中提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即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自主阅读推荐
阿西莫夫《基地》
你幻想过人类乘着先进的太空船,在具有高级智能的机器人的帮助下,向其他星球“移民”的场景吗?到那时,人类社会将演进到怎样的形态?人类自身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呢?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他的三个重要小说系列一“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基地系列”中,以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想象和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沉思结合起来,试着回答这些问题。这三个系列的小说彼此关联而又相对独立,时间跨度以万年计,展现了一幅幅奇伟瑰丽的未来图景。
《基地》是“基地系列”的第一本,包含五个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故事,描绘了在遥远的未来,当“银河帝国”步入暮年,即将衰亡之际,以谢顿为首的一群“心灵史学家”在帝国边缘建立基地,以保存人类文明,为迎接未来的复兴做准备的初期过程。在这曲折的过程中,基地上的人们历经多次危机,但都凭借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这也正寄寓了阿西莫夫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和莫大信心。
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翻开这本书,你的身份就变成了“麻瓜”。
无疑,这是一个魔法的国度:壁画中的人物可以打牌聊天,城堡的楼梯能够调转方向,书本可能会咬人,小宠物也许在说话。神奇的咒语和魔药使得这个世界生机勃勃。同时,这又是一个真实的天地:有为准备巫师等级考试而焦头烂额的学生,有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的教授,还有祝福和嫉妒相互纠缠的友谊。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停靠的列车,载着一群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生,驶向既精彩纷呈又险象环生的旅程。
“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魔幻小说系列,《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作为此系列的最后一部,记叙了主人公哈利和朋友被迫流亡在外,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最终与黑魔王伏地魔展开惊心动魄较量的故事。小说探讨了爱和拯救、忠诚和背叛、善恶共生等话题。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主线下,信任与宽容、恐惧与迟疑等情感波澜围绕着主人公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人物性格的多面化被着重刻画。语言方面,英式幽默贯穿全书,罗琳总不忘让读者在提心吊胆的时候还能莞尔一笑。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后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亡国之音,其实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 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古诗中常有感慨家国兴亡的主题, 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像这首诗,就将对历史的咏叹与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为亡国之音。委婉深沉。阅读时注意寓情于景的手法,体味一下那种兴亡之忧融入悲凉意境的沉重感。
① 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文学家。
② [商女]歌女。
③ [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贾生
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即贾谊,西汉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政,却遭谗被贬,郁郁不得志。后来汉文帝召还贾谊,曾在宫殿正室和他谈话。诗人写的就是这件事。首句的一“求’ 一“访”,似乎能够表现汉文帝的诚意。次句赞美贾生才华横溢,无与伦比。这样的“高人”,难怪皇上也要垂问于他。可是到第三句笔锋一转。皇上问询到半夜,谈着谈着,双膝都挪到贾谊跟前,似乎很是虚心倾听的。其实,汉文帝要垂问的哪是关切百姓的国事,他问的不过是神鬼的事罢了。这首诗写的是汉代,其实是托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阅读时注意欣赏本诗先扬后抑、议论精警的特点。
① 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 (中华书局1998年版)。贾生,即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 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② [访]咨询,征求意见。
③ [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④ [逐臣]被放逐的大臣。这里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⑤ (才调)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⑥ (无伦)无人能比。
⑦ 可怜可惜
⑧ [虚]徒然。
⑨ [前席]指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⑩ [苍生]指百姓。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作者: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诗人早行在崇山峻岭中,充分领略着游历山野的乐趣。因为心情闲适,感受更为空灵、独特。首句以否定的形式提出论题,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人们往往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因为行走 在万山深处,即使一座山“放过了你”,还有无数的山在“拦”着你呢!生活的道路何尝不是如此?所以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去的意思。克服困难,履险如夷。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灵动活泼,幽默诙谐,意趣横生,读时可仔细体会。
①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三十五(中华书局2007年版)。这个题目下有六首诗,这是第五首。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晨炊,早餐。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
② [賺(zuàn )得﹞骗得。
③ [错喜欢]空欢喜。
④ [政]同“正”。
⑤ [围子]圈子。
④ [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约客
作者: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从季节和天气写起:“家家雨”,写出“黄梅⑧[时节”的天气特征;“处处蛙”,写出江南雨季的特别景致。这样颇具闲情的散淡诗句,又和“约客”有什么关系呢?诗的第三句点题,我们才明白其中的原因:绵绵不绝的雨,一定让友人出行非常困难;耳边不断的蛙声,又多多少少增添了诗人的烦闷。在这样一个寂寞孤独的夜晚,“有约不来”,诗人又将怎样排遣自己的情怀呢?诗的结尾,通过写一个小小的动作,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态。多少怅惘,多少无奈,尽在这“闲敲棋子落灯花”中。这是一首构思精巧、描写细腻的小诗,诗中的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细致入微地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读此诗,我们也可以约略感受到古人的生活情趣。
① 选自《清苑斋集》(《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赵师秀(1170-1219),字紫芝、灵芝,号灵秀、天乐,水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② [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 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③ [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