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游戏就停不下来?不吼不叫,运用心理学家的暂停法

孩子玩手机游戏就停不下来?不吼不叫,运用心理学家的暂停法

首页游戏大全熊孩子是不可能停下来的更新时间:2024-05-01
该不该让孩子玩游戏

电子游戏背后往往一大群专家,研究的就是怎样让用户沉迷。孩子很容易就不能自拔。

根据我的观察,我身边有很多大人都喜欢玩游戏,甚至有一部分人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都有迷恋网络游戏的经验。就算是为人父母了,参加工作了也依然热衷于玩网络游戏。

但是大部分成人都能处理好游戏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玩电子游戏?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不该。因为玩游戏会让孩子玩物丧志,失去控制力。

但也有人说应该让孩子玩。因为不能只看游戏本身带来的坏处,还要看到它背后的社会结构。

现在游戏的普及率这么高,别人的孩子都玩,我们家孩子不玩,那孩子可能就会不合群,会被彻底孤立啊。

我儿子昨天就跟我分享了他们同学之间的谈话,一群男生在一起讨论“吃鸡”游戏,有人问我儿子玩吗。我儿子实际上没有怎么玩过,他玩得比较多的是单机游戏,比如“汤姆猫跑酷”,他知道玩游戏的坏处,但是他还是勉强回答同学玩过,然后转移话题离开了那个讨论的圈子。

这个过程可以观察出孩子的心理其实是很复杂的。如果沉溺于游戏,会带来负罪感,会有自责的不良情绪,这不利于孩子的自我评价。但是完全不玩游戏,他也要面临比较特殊的社交压力。

所以,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玩游戏,答案显而易见,该,但是要引导。

一个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从开始接触、探索,到沉迷其中,到觉得游戏无趣并从中摆脱出来,前后差不多会有两年的时间。

所以,每个养育孩子的家庭,父母都要做好心理准备,和电脑游戏同行一段岁月。

在这段岁月中,父母持什么态度,或许部分决定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父母面对的是游戏的背后的专家

父母的对手从来都不是孩子,而是孩子面对的困难。

孩子为何会沉迷于游戏,并不能单一地把问题抛向孩子不自制或者父母陪伴孩子时间不够。

游戏之所以吸引孩子,因为游戏设计背后有一群心理专家,人类学专家。

孩子玩游戏就完全停不下来是因为玩游戏很开心,游戏的设计顺应人性,不消耗意志力能量。

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获得三种能量:

第一,获得愉悦感。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游戏很好玩,玩游戏时有声音刺激,画面刺激,不断地闯关后,可以获得愉悦感。在这个层面上,游戏是一项简单轻松的放松工具,可以让孩子开心,让孩子减缓压力。

第二,获得成就感。

相对于学习,比如语文学习需要从字,词,句,文,阅读等方面综合下手,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收获成绩。

游戏里的任务则是简单而具体的,尤其对于新手玩家十分友好,去什么地方拿什么武器打败什么怪兽,就可以通关。刚开始低级玩家很容易通过。

当孩子通关时游戏还会给孩子及时反馈,游戏的设计理念是小任务快反馈。这样的设计之下,孩子很容易就获得继续玩游戏的动力来源。

第三,获得人际归属感。

现在很多游戏需要组团完成,时下流行的很多网络游戏里都有社交功能,不论年龄性别,孩子们都可以在游戏的世界里开着麦克风和队友们边玩边聊天。

当孩子在游戏当中获得更多的认同,更多的尊重,那孩子就能收获更多的人际交往的自信。

而在线下,游戏的经历也成为孩子之间的社交话题,不管喜不喜欢,为了不被视为异类,很多孩子都会选择试一试。

所以,游戏设计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孩子沉迷,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个游戏上面,父母要对抗的是游戏背后的逻辑,而不是孩子。


停下游戏需要意志力

有趣的是,孩子开始玩游戏不需要消耗意志力能量,但是停下来却需要耗费大量的意志力。这就好比骑自行车下坡,下去毫不费力,但是你想要停下却需要努力。

除了外部原因——游戏本身的吸引力,从内部分析,孩子一玩游戏就很难停下来,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两个原因。

生理上,青少年的前额叶还没有发育成熟。

额叶与自我控制关系密切,前额叶被认为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而这个区域的发育是比较缓慢的,一般要在20多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身体不断的长大,但是他还要等很久,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去控制自己的行为。

所以,青少年在面对游戏时,因为前额叶还未成熟,很难有自制力和能量去告诉自己停下游戏。

心理上,不仅因为叫停游戏需要耗费相当大的意志力能量,很多时候父母错误的叫停方式也让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我侄子从一年级就开始玩手机游戏,表弟发现后,先是给手机加密,很快被男孩子破译;把手机藏起来,不让孩子接触手机,孩子可以找人借来玩;表弟气得不行,暴怒之下将侄子打了一顿。

结果呢,男孩便经常去他的同学家玩,以至于夜不归宿。眼看孩子念初一了,父母两个急得抓耳挠腮,为此相互指责,吵架斗气。

表弟我哭诉:“为什么要发明网络游戏啊,真是太可恶了,不晓得害了多少孩子!我家的崽崽,为了玩游戏,家都不回了,这下真是要被毁掉了!”

“别想得那么极端,”我平静地说,“小孩子玩一下电脑游戏,并不是世界末日。偶尔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恋,也是正常的,慢慢地,热情会变淡的。你要努力让自己习惯你们家的新伙伴——手机游戏,他是你儿子的一个重要玩伴。

父母不要把玩游戏看做一个大问题,因为在孩子眼里,玩游戏是解决他们无聊或者解压的手段,并不是问题。


让孩子放下手机——试试暂停法

孩子对网络游戏的沉迷,是孩子在某个特定时期产生的心灵需要。

这种需要和探索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等其他心灵需要一样,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能量,如果不能被满足,心理能量得不到疏泄,就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所以,如果父母不能以稳妥、理性的方式处理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问题,既可能会严重影响到亲子关系,也极有可能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造成破坏。

对于青少年刚刚开始玩手机游戏,父母可以使用暂停法,通过两个步骤来让孩子暂停游戏。

第一,不要抱怨,不要指责,制造轻松的氛围,用轻松的语气让孩子从游戏中暂停下来。

比如,让孩子喝杯水,让孩子吃个零食,让孩子帮个小忙拿个碗。但是不要用继续学习这样的事情叫停。要用孩子不排斥的事情,任何和学习无关,孩子不那么反抗的事情。

做什么不是关键,关键的是用轻松的语气去影响孩子。

第二,当孩子停下后,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时,当完成这件事情后再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安排一些轻松的任务,比如我儿子玩完游戏,我会先让他看看书,或者练几个字,写几道口算题。

轻松的任务有助于孩子把注意平缓地过渡到学习上。

父母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游戏是学习的敌人,其实学习也是很消耗意志力的,也是很违反人类天性的。


结语:如果方法无效,先改善亲子关系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当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家长可以用暂停法方式引导孩子放下手机开始学习。

这个方法很适用于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如果孩子已经不断地突破底线,让你感到无能为力,你不妨停下来思考下先如何改善亲子关系,打开沟通的渠道,给孩子更多的信任,更多的选择空间。

当孩子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控制感,而不是强制孩子去改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