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工匠后继无人?浙江这个镇让古建行业焕发青春

古建工匠后继无人?浙江这个镇让古建行业焕发青春

首页游戏大全闲置僵尸避难所汉化版更新时间:2024-06-1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晨 陈久忍 台州市委报道组 卢靖愉 陈耿

汇溪工匠修复后的紫阳街。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从台州府城墙到北京清华园,从尼泊尔的中华寺到马来西亚槟城的张弼士府邸(蓝屋),这些名胜古迹修复的背后,离不开一群来自临海市汇溪镇的古建筑修复团队。

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古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娴熟工匠动辄月入过万,但从业者老龄化严重,年轻人难得一见,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然而,在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汇溪镇,当地人纷纷投身古建行业,从业者发展至3000余人,占全镇劳动力20%,主持修复了400多座古建筑,有50余人被评为中国传统建筑名匠、高级古建营造师等,并吸引了一批年轻人投身其中。2017年以来,住建部评选的中国古建名匠名单里,浙江省有25名,汇溪镇占了13名。

中国古建筑工匠如何破解传承之困?日前,记者来到临海实地踏访找寻答案。

汇溪工匠修复后的台州府城墙。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蒸蒸日上 工匠青黄不接

曾经修复过的宁波天童寺,几经风霜,瓦片上垒起厚厚的青苔,每经此地,73岁的工匠黄大树感慨万千:“这是我们汇溪人参与修复的第一个古建,首战告捷,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循着记忆,追溯回1978年,汇溪浚头村村民黄大树还是个泥瓦工,他首创压力注浆法、角梁预应法、木檐调平法、砖壁镶接砌筑法等“古建修复四法”,在业界声名鹊起。他带领一批批徒弟们走南闯北,在国内修复、建造了许多“中国第一”的工程。

其中,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有着大片木结构的仿唐建筑,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的建筑群;湖州市的飞英塔是我国修复的第一个宋代砖塔,堪称我国最复杂的高塔之一。

随着汇溪工匠声名远扬,修建重任接踵而来。1992年,坐落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清代大使馆张弼士府邸被当地政府批准修复,一群汇溪工匠踏出国门,远赴槟城。但这座破败的建筑,因年久失修,斗拱霉烂,戗角朽蚀,修复困难层出不穷。

行家都知道,断壁残垣即历史,轻易不可破拆,现状保存得越多,文物价值才越高。

于是,在这些工匠眼里,残损构件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为尽可能保留原有的风貌,他们对斗拱、戗角按照原样进行拼接,对开裂处,用针筒压入桐油灰浆,使砖缝严丝密合,稳固坚实,让新老梁木衔接自然。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这座府邸风采重现,被马来西亚官方誉为:亚洲不可多得的杰作。

杰作的背后,饱含汇溪工匠的从业热情。“当时,在生产队一天只有3毛钱,修古寺一天有1.2元。”在汇溪的年轻人,几乎都跟着黄大树学习如何盖筒瓦、做栋脊、修斗拱,热情格外高涨。几经磨炼中,汇溪工匠将技术修炼得如火纯情。

如果说入行是讨生活,那守业渐渐成了情怀。汇溪工匠修复的台州府城墙,据考证是北方长城的“蓝本”;建造的尼泊尔中华寺,不仅成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标志,也在2015年,经受住了8.1级大地震的考验,成为了当地居民的避难所。

这些大半辈子雕琢古建筑的老者,也被古建筑所雕琢。雕梁画栋间,产业蒸蒸日上,工匠却代代老去。“我们这一行,50多岁,都算‘年轻人’,甚至还有70多岁的工匠。”黄大树的一句话,道尽了行业的辛酸与困顿。40多年来,尽管随着各地保护意识的提升,古建市场在扩大,收益在提高,但多为户外劳作的古建行业青黄不接,出现人才断层。

5年前,汇溪镇的黄郑强刚大学毕业时进工地,一眼望去都是老师傅。“我们这行重体力,学起来难、干起来苦、研究起来累,当时,大部分同龄人都不愿意来。”

如何将年轻人重新吸引到古建筑保护传承的产业上来?成了中国古建筑工匠发展的困局。

年轻工匠吴宇航正在研究倒挂狮子雕刻工艺。

传承专业技艺 延续文化精髓

古建修缮行业,寂寞而辛苦,兴趣非常关键。

“汇溪当地许多年轻人,在耳濡目染中,对父辈从事的古建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汇溪镇常务副镇长李信法表示,镇里提倡“师徒制”传承,更像是“共同生活制”,重视情感熏陶,重视文化影响,学生躬行践履、知行合一,激发职业向往。

2016年,22岁的汇溪青年黄郑强便回了“家”,师从黄鸿飞,去广东参与修复观音寺。兴致勃勃的他一到目的地便傻了眼,这里没水、没电,也没信号。离不开的手机成了闲置品,跟着师傅学习砌砖、叠石。“虽然辛苦,也有成就感。”历经5年的“修炼”,他成为独当一面的项目领班,先后参与修复了杭州永福寺、上天竺寺等十多个古建筑,“但入行越久,越感觉知识的匮乏。”

中国古建筑,就好比一部沉甸甸的史书。修复古建,涉及建筑学、材料学、化学等多个学科,还需要宗教、文化、传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精髓,延续人文脉络,是责任,更是良知。

“古建筑来自不同朝代,有民居、宫廷府邸、宗教性建筑等不同分类,材料、结构和布局各不相同。要想修旧如旧,必须对古建筑文化十分了解。”黄大树说,以古建筑色彩艺术为例,宋代喜欢清淡高雅用色比较单纯稳重,明清时代建筑色彩等级严格分明,一旦有错,就会贻笑大方。

但走访各地的古建筑,“张冠李戴”、古迹“换新颜”、修缮变损毁等情况屡见不鲜,令人愕然的现象背后,是从业者专业文化知识的缺失。

“人才培育,依然要回归学校。”汇溪镇党委*冯震宇感慨,但纵观国内本科院校、职业学校,鲜有古建专业,即使是对口专业的毕业生,却缺乏一线的实践基本功,而跟着师傅自学成材的从业者,往往不具备系统的古建筑文化知识。

如何破解产学脱节之困?临海,率先展开了尝试。2013年,在当地相关部门支持下,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与临海海商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办学,设立古建筑修缮专业,通过系统性教学,培养古建修复的专才。

“当时,我们是浙江唯一一所设立古建筑修缮专业的职业学校。学校邀请黄大树等专家,来学校授课,并让学生到当地古建筑公司进行实践。这些年共培养了1000多名古建筑修缮专业学生。”临海海商职业技术学校常务副校长屈军红说。

2018级毕业生王伟涛加入了工匠行当,今年,他和同事一起完成了温州雁荡山净名寺的修缮工作。“进行一项古建修复工程前,我们都会去了解它的历史背景,走访当地的老人……”谈及修复工程,他滔滔不绝,眼中泛起光芒。他还告诉记者,如今,临海海商职业技术学校的古建筑专业颇受00后追捧,身边有不少弟弟妹妹准备报考。

“年轻化”在各个古建筑项目的施工队伍中渐渐显现,贵州铜仁古城施工的临海市广顺源古建公司的一支项目施工队,80、90后雕刻工人的占比达到了30%。85后项目经理黄明利用3D打印技术机刻牛腿和雀替,提升了生产效率,让这个颇有历史韵味的行当也注入科技魅力。

汇溪工匠修复后的台州府城墙。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地化”传承 搭建古建全产业链

2018年7月,公益性质的“古建技艺学堂”在汇溪镇浚头村开讲,吸引了许多当地村民、古建筑修复工匠,以及各高校大学生前来听讲。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美院建筑学院古建筑专业的实践基地,每年都有200余名师生来这里实操练习。

从学堂开始,重拾传承与地方的融合,汇溪镇已开始了新的尝试。

人口2.1万、耕地面积仅9905亩的汇溪镇,创造出近10亿元的古建筑产业年产值。但古建行业面临的发展瓶颈,也显山露水。

“产业虽独树一帜,但企业单打独斗、创新不足等问题阻碍了行业长远发展。”冯震宇分析说,目前汇溪走出的大部分古建企业体量小、底子薄,工匠流动性较大,行业企业之间融合度不够。

2018年,汇溪镇组建“汇溪镇古建筑行业协会”,开展古建筑行业沙龙,组织在外从事古建行业的知名匠人,不定期回乡为古建筑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政府搭平台,旨在给汇溪古建筑人才搭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增加企业、学校、政府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古建筑人才的培育,促进产业发展。”临海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王芸芝说,近年来,临海市高度重视工匠人才培育,相继出台了《临海市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临海市第八届拔尖人才管理办法》等政策,给予古建人才公费学习培训、经费补贴等,帮助攻克技术、管理难题。

市里出台的新政,给汇溪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建设思路——“古韵汇溪、生态小镇”应运而生。“40年前,村民走出去揽项目,个体施工队不计其数,古建公司也比比皆是,甚至有人开起了古建筑原料厂、加工厂,可以说,一条古建筑营造与修复的产业链初具雏形,却分散在外。40年后,要将他们引回来,做强古建小镇。”冯震宇计划着,外塑古建小镇颜值,挖掘内在文化底蕴,还要将汇溪镇打造成产业“根据地”,集中构建古建全产业链,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行业发展难题。

近年来,古建精品一条街、古建打卡绿道、荷花仙子桥等“在地化”项目陆续推出,新项目也吸引了原本走南闯北做项目的汇溪工匠的目光,他们纷纷认领、投入建设。村民黄开昌把古建设计公司开在了浚头村,村里的年轻人在家门口便实现就业。

今年7月,22岁青年吴宇航大学毕业后,便从天津回乡,入职了浚头村的华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镇里古建项目不计其数,氛围越来越浓厚,还有这么多技术一流的老前辈,古建筑,越研究越有意思。”一早,吴宇航便来到镇古建文化广场施工现场,与施工队学习、讨论着木材选用事宜。“不同木材,性能不同,价位不同,要兼顾稳定性和经济性。”从分辨木材到学习手艺,从画图纸到跑工地,他热情饱满迎接着一个个新挑战。

“接下来,我们还要在村里建古建筑装配式制造生产厂,制作古建构件,再运出去组装,让更多的当地人就地授业,不出门也实现增收。”汇溪镇正着手完善政策,吸引上下游产业的回归,搭建一条古建筑营造与修复的全产业链。

【专家说】

中国科技史学会建筑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郭超

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只有通过保护和修复好现存在古城、古镇、古村落的唐、辽、宋、金、元、明、清七个朝代的各类古建筑,才能真正研究和传承中国建筑文化遗产。

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需要古建筑理论和古建筑技术的支撑。“修旧如旧”,即修复哪个朝代、哪个时期的古建筑,就要用那个朝代、那个时期的古建筑规划、古建筑技术和古建筑材料。

要做到“修旧如旧”,就需要古建筑理论与古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然而多年来,一些高校建筑史专业研究古建筑理论的学者不少,却偏于建筑设计,真懂得古建筑技术的不多;而古建筑修复产业的技工,又很少钻研古建筑理论,专业技能基本来自师傅的传授,50岁以下很难出现“匠师”。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建筑史学大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杨鸿勋先生生前曾提出过:“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要在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古建筑技术方面做出贡献,应创立“中国营造书院”,开设古建筑技术培训班,培养古建筑技术人才”。

目前,中国科技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正起草方案,计划联合各界,筹建中国营造书院,希望通过这个平台,面向全国培养高水平的古建修复人才,为古建筑修复技术传承,为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做出贡献。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