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皮皮(大连)
两天的短期游,将近1200公里,不算近的路程。主要目的是去感受一下号称东北第一漂的刺激--抚顺红河谷漂流,顺便领略、了解一下大清朝早期的历史。过程较简单、景区景点较少。所以简单回顾一下,留个纪念。
行程安排:2018年7月28-29两天。包车前往,19个正坐,考虑路途较远,三个边坐就没再安排人员参加。
第一天:7月28日(周六)
早上6.00大连市内出发。统一乘坐中巴前往。
上午:大连到清永陵527公里,5小时50分,走沈大高速转沈阳绕城高速、沈吉高速、抚通高速、201省道。不进抚顺市内, 为节省时间,中午自带食品在车上用餐。
下午: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关外三陵之首—清永陵。其他两处为沈阳的北陵(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东陵(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
然后继续游览国家AAAA级景区赫图阿拉城, 距离永陵仅6公里。
之后奔赴红河谷晚餐、住宿。清永陵到红河谷50公里,1小时20分。第一天共590公里。
第二天:7月29日(周日)
上午清源红河谷漂流,2.5小时。下午返回大连。红河谷到大连550公里,6小时10分。走沈吉高速、沈阳绕城高速、沈大高速。
2天总行程为将近1200公里。
7月26日 清永陵、赫图阿拉城。晚上到达红河谷,农庄住宿。
中午大家在中巴上吃午餐,路上打滚子。
抚顺市,素有"煤都"之称,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市区位于浑河冲积平原上,三面环山,是一座美丽的带状城市。是一座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
1384年,明朝在高尔山下兴建抚顺城,明成祖朱棣谕赐"抚绥边疆,顺导夷民","抚顺"一名由此得来。抚顺是清王朝的发祥地,清王朝在这里奠定了康乾盛世的根基,
抚顺市是多民族杂散居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共有39个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其次是朝鲜族
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省抚顺市辖区,位于辽宁省东部,抚顺市东南部, 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战国时为燕国地。秦时隶属辽东郡。
公元一五八七年努尔哈赤在新宾永陵赫图阿拉城建立女真国。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四年)春在赫图阿拉城即汗位,建立后金。
新宾满族自治县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搭界,南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为邻,西与抚顺市相连,北与清原满族自治县毗壤。
永陵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脚下,在新宾县城西21公里。距永陵镇2公里。东南距兴京故城赫图阿拉约5公里,西距夏元行宫约3公里。
永陵坐落在呼兰哈达(满语,汉译烟筒山)下,苏克素浒毕拉(满语,汉译鱼鹰河,今称苏子河)北岸。尼雅满山岗(今称启运山)南麓。
清永陵,满语称"恩特和莫蒙安",是努尔哈赤父亲、祖父、曾祖、远祖及伯父、叔叔等皇室亲族的陵墓。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始建。清天聪8 年(1634年)称兴京陵,顺治16年(1659年)尊为永陵。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观永陵最具特色的坐龙、四祖碑楼、木栅栏门等,走启运路,过启运门,参启运殿,倾听启运神树与永陵来历的故事。
永陵是著名的清初关外三陵之首。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清永陵在建筑形制、布局、造型、工艺上都有自己的建筑特点和艺术特色。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永陵早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就选择了尼雅满山岗(即乔山、启运山)之阳做为家族墓地。
清永陵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体系较完整的封建帝后陵寝建筑群。整体建筑由陵前参拜道、下马石碑、前院、方城、宝城、省牲所等几部分组成。陵前参拜道南北长840米,以黄沙铺垫。参拜道南北两端之左右各立下马石碑一甬。
清永陵主要特点是"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永陵选择在启运山南麓背风朝阳,窝风藏气的龙脉正穴之前营造宝鼎正殿。并由正穴向南修筑一条长约1公里的笔直通道,称"神路",是陵寝的中轴线。也是陵寝的坐向线。享殿启运殿就建在中轴线北端,有"居中当阳"之意。启运门、正红门都在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开,即有层层拱护正殿的作用又有突出中心,强化皇权的寓意。
永陵祭祀除正常按制祭祀外尚有清帝东巡谒陵祭祖之举动。自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入关以后,在清朝长达268年的过程当中,先后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共九次亲临永陵祭祖。
清永陵的门票50元,为更好地了解一下历史,我们特意请了一位解说为大家讲解。
赫图阿拉故城,门票60元,在永陵找工作人联系那边的农家,每人省了15元。
快到赫图阿拉城时,有个努尔哈赤的雕像,往左面拐。
赫图阿拉故城,第六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图阿拉故城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即平顶小山岗。
赫图阿拉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拥有400余年的历史古城。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这里登基称汗,建立了大金政权,史称后金。由此,赫图阿拉城成为后金第一都城,清太宗皇太极尊赫图阿拉城为"天眷兴京",昔日满族"八旗铁骑"就是从这里走向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大清王朝。
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登基称汗,创建了史称后金的大金国;1619年,努尔哈赤在这里指挥了关系到清朝命运的萨尔浒大战。为以后逐鹿中原,统一华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汗宫大衙门西侧,一处深潭,面阔水幽,荷香四溢,金鲤满池;东侧陡坡下,还有一泓清澈的池水。西潭东池景色恰人,汗宫大衙门好似龙头,两弘碧水左右辉映,恰如龙目,故"神龙二目"之誊。
赫图阿拉城分内外两城,方圆十里,参观汗宫大衙门、汗王井、正白旗衙门、启运潭、塔克世故居、文庙、启运书院、满族风情园、记载满清300余年兴衰的满族文化长廊、满族历史博物馆、满族老街让自己做一次清朝人。
明万历,努尔哈赤始建城堡于此。两年后,又增修外城。内城周2千米,努尔哈赤及其亲族居住。外城周4.5千米,居住精悍部卒。外城北门外,铁匠、弓匠分区居住。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即汗位,建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定都于此。今仅内、外城城墙有部分残存,城门遗迹尚清晰可辨,其余建筑已荡然无存。
1616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这里登基称汗,定国号为后金,年号为天命。
中华满族风情园位于赫图阿拉城东侧,是我国示满族民族发展历史的综合性浏览区,园内有满族历史文化长廊、满族博物馆、地藏寺、显佑宫、商贾一条街、赫城湖、跑马场等旅游景点。
建议游玩时长2个小时。可惜当天温度太高,热的实在受不了,所以很多地方没去。
2点,开始表演节目,努尔哈赤登基大典。
后面是汗宫大衙门(俗称金銮殿)和汗王寝宫位。
汗宫大衙门外形呈八角形,重檐攒尖式建筑,是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地方,始建于1603年。大殿正中央摆设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宝座,努尔哈赤在这里运筹帷幄,发号施令,治理国政,研究军机,接纳降臣,为进军辽沈统一东北女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焚香告天,誓师伐明。第二年(1619年2月),明朝派八万兵马号称47万大军围攻赫图阿拉,当时努尔哈赤仅有6万兵马。权衡敌我后,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以少胜多打败明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大战
主要建有汗宫大衙门(俗称金銮殿)、正白旗衙门、汗王井、关帝庙、满族民居、塔克世故居、八旗衙门、协领衙门、文庙、昭忠祠、刘公祠、启运书院、城隍庙等一大批古建筑群及遗址等。外城东西1,335米,南北1,352米,占地约155.9万平方米,外城墙周长5,230米。主要遗址有驸马府、铠甲制造场、弧矢制造场、仓廒区等。外城外(中华满族风情园)建有显佑宫(玉皇庙)、地藏寺、满族民俗博物馆、满族老街、满族历史文化长廊等古建筑群,东南有堂子,西北有点将台与校军场等遗址。
汗王寝宫位于汗宫大衙门东侧,四间建筑,东一间是汗王和大妃的寝室,西三间是汗王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正白旗衙门地处汗宫大衙门东侧高台上,是一处青砖瓦硬山式四合院建筑。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正白旗衙门是正白旗旗主处理旗内军、政等事务的办公场所,昔日皇太极领正白旗。现存正房五间是遗存下来的原始建筑。室内明间恢复了原貌,东西次间、稍间为皇太极与孝庄文皇后展。东厢房展八旗甲胄与满族兴起,东厢房为满族工艺品展。
汗王井位于内城中部,正白旗衙门岗下西南方。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清澈见底,清爽甘甜,严冬不封,酷暑清凉。被誉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汗王井。此井为赫图阿拉故城内唯一一口水井,自古以来,城内军民皆用此水。因努尔哈赤在此城"建元称汗",故得名"汗王井"。关于此井有诸多神奇的传说。经历了500来年的风风雨雨。是中国罕见的明代早期木结构泉水井。古井位于城内最低处,井水甘甜,长年不竭,是内城唯一的一口水井,至今当地人仍在饮用。
汗王井略呈长方形,以色木、柞木成井字叠压,自井底至地面,井内径1.1米,柪木直径20-30厘米,井口以四块木板围成长方形井裙1.21×1.3米,高出地面约30厘米,裙板厚约8厘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十分罕见的一眼古代木构泉水井。
塔克世故居是努尔哈赤的出生地,1559年努尔哈赤就出生在草房的正房里面。
整个建筑体现满族民居的特点,"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出在地面上"。口袋房是东面开门,进屋之后往西走整个房屋就像口袋一样,这主要是为了让室内保持恒温状态,万字炕这样南西北三面相连的炕,这种炕不仅可以解决居民坐卧起居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很多的炕面,使室内温度提高。
"故居"展示了昔日的满族人日常生活用品,其中以"三大怪"最具特色,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第二怪:养活孩子吊起来;第三怪:大姑娘叼烟袋。
热乎炕头坐坐
汗宫大衙门西侧,一处深潭,面阔水幽,荷香四溢,金鲤满池:东侧陡坡下,清水粼粼,鱼荷斗胜。西潭东池景色怡人,汗宫大衙门好似龙头,两弘碧水左右辉映,恰如龙目,故有"神龙二目"之美誉。
满族民俗博物馆 是我国第一家以展示满族民俗为主的博物馆,它坐落于风光旖旎的赫城湖畔,与后金皇家寺庙显佑宫和地藏寺相毗邻。馆内主要展示独特的满族历史民俗、文物资料等。
满族历史文化长廊,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中华满族风情园内,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半封闭式壁画长廊。长廊全长560延长米,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有503幅画面。包括满族源流,女真各部统一,努尔哈赤崛起;大清帝国建立,清军入关,统一全国,明王朝的灭亡。展示了努尔哈赤一生中的丰功业绩和满族发展的恢宏历史画卷。
满族老街坐落在赫图阿外城东南全长150余延长米,是后金时期周边地区商贾与建州女真进行集市贸易的场所。目前是赫图阿拉故城景区内最大的一处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商业活动区。街内两侧牌匾林立,商号旗幡飘扬,茶馆、酒肆、皮张店、马具店、鱼庄、米店、满药铺、绸缎庄、丝棉店,宗教用品店、铁匠铺、杂货铺、马市热闹非凡,有野山货,松籽、蘑菇、山梨、山里红、榛子、核桃一应俱全,满族小吃琳琅满目。
赫城湖,天太热了,没下去游览。
从赫图阿拉城出来,前往红河谷预定好的农庄。经过一段山区、走了一段山路,4点到达。
我们原来定的是山坡上的小木屋,每人住宿30元。由于农家院几个负责人协调问题和一批游客临时加住一天的原因,临时安排我们住在离农庄2百米外的一处新建的旅店那,有双人、三人、多人间。整个一层正好被我们包了下来。原本这里对外收费要高于小木屋,但由于是他们安排的原因改变了住所,所以我跟他们谈,不管是什么房间,每人一律按照原来的定价,30元收费。
我们的住处.
这里的好处是安静,门前开阔停车方便,也不像山上小木屋那么潮湿。后院也很大,有小径、亭子,还有野炊的灶台等等,但收拾的不好,可惜那大片林子和草地了。整个农庄包括小木屋那里房间都没有单独淋浴间,都是公用的。我们配套设施不好,淋浴没有热水,好在天气热,冲澡也不凉。山区白昼温差大,晚上很凉快,甚至睡觉开窗有的群友还喊冷。店家告诉我们,这里没有蚊子,的确没有。到处是各种昆虫,对我这个喜爱动植物的人来说倒是挺好。
7月28日 红河谷漂流,返回大连。
早上起来,在后院散步,院中建有小亭子
定的8点半开始吃早餐,上饭菜耽误了一会时间,好在也不用着急,时间还早。早餐上馒头和粥、四个菜。吃完饭等了一会,领了手牌,交押金,每人20元,包括手牌和水枪,中午还可以凭手牌领盒饭。
从住处溜达,去吃早餐。
环境还是很好的
山坡上的小木屋
吃完饭,交完押金。景区的大客车来接,将住处的游客统一拉到漂流的起点。进去后,大家自行挑选救生衣,因为有好多绳子都坏了。
在大棚里排队等待是件很痛苦的事,虽然不晒,由于温度较高,游客都大汗淋漓,热的受不了。10点30放游客进去开漂,据说得等上游放水的时间,
每天少则几千、1万,多则一天2、3万人。游客进入岸边开有5个通道,小门非常窄,仅容一人通过,现场十分拥挤,也很危险,很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果带孩子去,就更危险了。应该统一设置迂回型通道,分流人群,维护秩序,靠几名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根本无济于事,也听不到。看来景区管理有一定的问题。
进入小门,领取水枪。我们8个人一艘橡皮筏子,开始漂流,还没等咋的,游客们们便迫不及待的打起了水仗。
在这里,给准备去抚顺漂流的朋友们提供一下注意事项的参考:
1、漂流项目游客互动水上互动,打水仗,漂流途中可能发生落水、翻船等特殊情况,一定要安全第一。注:上船后一定要坐在船里,水流急,遇到急流很容易被甩出去很危险!河底有石头注意不要膝盖跪到船底容易磕到。
2、进入景区流程:准备好零钱,每人25元,包括10元的水枪押金(水枪不收租金)、10元的手牌押金,5元的托运费(在把起点的衣物运到尾点,托运是按照件数算的,所以最好拼成大包。一般住住宿农家都会统一安排)。带上小盆,大厅内也有卖的,用于打水仗和从筏子中往外舀水,因为过急滩时,有时水会一下就把船舱灌满水。
3、领手牌,多次用,别弄丢了,衣物托运、贵重物品寄存等唯一凭证。刷手牌进入景区,换救生衣,领水枪一定要检查好。不要买铁的水枪,带不进去,也取不回来
4、一个皮艇坐8个人是最好的,一定要把住水枪、水盆保护好、水上混战很容易被抢走。每到急流下坡的时候都有敲锣的,这时你要坐下或蹲下,抓稳了。
5、快到终点时,会有人给照相,记住照相的时间,出景区到停车场那可以选。两张起选,每张15元。是那种7寸的,塑封的。
6、漂流出来后,还水枪,每把水枪给你一张票,是退10元押金的。换下救生衣,领托运包,换洗的地方人非常多。凭手牌去二楼餐厅领盒饭。
7、建议带两套衣服,下身要泡在水里2个半小时。漂流时穿短裤为好。漂流后换洗的衣服要从里到外全套的,最好是在家带个雨衣,防水,景区的贵质量很差。带个合适的帽子,既防泼水,又防晒。随身的物品带个跨脖的防水袋,一定要质量好的。也可带泳镜,保护眼睛。
注意穿凉鞋要带带的,防止冲走。
8、请妥善保管现金、照相机、手机、手表、首饰、车钥匙等物品,最好不带上船,以免漂流途中浸水或落水丢失给您造成损失。容易脱落的物品如眼镜、耳环等物品请自行绑扎牢固。如要带贵重物品、手机,带个跨脖的防水袋,一定要质量好的,绳子也是要质量好的。可以在起点处买防水袋。
清原满族自治县隶属于辽宁省抚顺市,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与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辽宁省的东大门。远在清代曾为各县边境之地,匪贼常出没于此,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建县设治时,为正其本,清其源,故命名为清源,后因与山西省的清源县重名,便于一九二八年改“源”为“原”。含有“大地清平”之意。
红河峡谷漂流是清原红河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一部分,经过两年开山凿石,铺路架桥,在连绵起伏崇山峻岭中硬是开出一条路来。在25公里长的峡谷中部按国家AAAA级标准建起服务区,修建了上岸码头、更衣间、沐浴室、餐厅、住宅、休息室、购物中心等,为游客提供周到服务。
红河谷漂流以"北方第一漂"著名东北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清原县城23公里,距抚顺市区116公里,距沈阳166公里,距吉林梅河口市110公里,主要交通干道有沈吉高速公路和202国道。
漂流期从5月20日开漂到“十一”黄金周过后停业。 但太早、太晚水会比较凉。真正旺季也就2个来月吧。
2004年7月1日正式漂流对外开放。红河峡谷漂流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漂流,红河峡谷贵在纯真与自然,因为它开发的时间非常短,使用高强度像皮筏漂流,每只筏乘8人左右,因为红河峡谷迂回迭荡,所以水流有缓有急,缓时如平静之湖面,需要划浆才可以前行,橡皮筏会上下颠簸,轻则让游客全身湿透,重则会让人落水。 红河峡谷浅滩处只刚刚没脚,深处则有2米左右,浅滩处橡皮筏上的游客可以用水盆、水瓢等物品盛水相互嬉戏,无论老少,玩这种游戏均兴奋异常。 红河峡谷两岸呈丘陵地势,山不高,山势迂缓漫延,两岸青翠树木郁郁匆匆,夹杂着山间清新空间和当空的骄阳,偶然间还会看到有山间的溪流飞瀑,非常适合大都市紧张的人们放松疲惫的心情。
由于在水里没拍,网摘几张,感受一下。
红河峡谷系长白山余脉岗山支脉经多年切割而形成的“U”型峡谷,素有东北小三峡之称。谷内河水丰盈清澈,急缓交错;两岸山川锦绣,怪石林立,300多种动植物竟相繁衍,
红河峡谷漂流从大苏河乡沙河子屯起,至腰站沟沟口,漂流区段长12.8公里,河道宽20-50米,漂流用时2.5小时。河道内平均水深0.8米,有急流段和缓流段各20个,
峡谷内天工雕琢的“迎客壁”“鸡冠岩”“双龙艄”“兽山奔海”“双乳峰”“滴水壶瀑布”“雷劈岩”“和平滩”“白石湾”“变色河”“回水涡”“小龙门”,大自然鬼斧神工,神奇造化。
这里的水域能捡到好多财宝
开始的时候都挺猛,一会你就会发现,平时不锻炼臂力的结果了。至于装备,在水里就有当地人卖(说明景区管理不严),自己上船前准备30~50元零钱。入口处那里白钢小盆5元个,外面10元才能买1个。这盆必须买,一是攻击别人,二是可以防身,三是从船舱里往外舀水。自己带盆也可以。
漂流中途有很多河段有当地做生意的,站在水里,喊着上来休息一会吧,如果想靠岸,他们免费用绳拽船到岸边,主要目的是卖碗面和零食等吃的。
在漂流快结束的河段有景区照相的地方,(镜头在河的左边,注意要摆好姿势)漂流结束后,到终点后景区有照片冲洗的厅子。15元一张还必须选两张,景区规定有些霸王条款许多游客表示很无奈。终点有免费洗澡的地方,人很多,可以简单冲冲,换身干衣服就吃饭,饭菜一般。
这次还仗着景区拍摄的几张照片,虽然没有过险滩的惊险照片,留下一些纪念也不错。
但大家都集中精力对付打水仗、对付沿途的险滩、所以对周围的景色很少能顾及上,更别说拍照了,着实有点可惜。在网上摘了几张照片供大家欣赏。
我带了手机,放在群友的密封袋里,主要是为了上岸后和负责的人联系取衣服包以及退押金用。在漂流途中也不方便拿出来,否则就会进水。
沿途有20个激流险滩,水流大的时候,筏子剧烈起伏,倾斜角度很大,水从头往下灌,前后左右也瞬间涌入,立刻将筏子灌满水,筏子里的水有30-40公分深。还没等舀多少,过一个激流滩,水又一下子就灌满了。不少人在颠簸中跌坐在灌满水的仓里。其实这里有技巧,要抓牢,不然有可能掉入水中,水虽然不深,但水流很急,撞到石头上可不是好玩的。身体随着波涛起伏,保持好平衡,即使是坐在船帮子上也不会跌落。但为了安全期间,还是坐在舱里好。
经过2.5小时开心、刺激的漂流,1点多上岸,大家开始领包裹,淋浴换衣服,吃盒饭,购买照片。加上等其他团队的人员,景区统一安排车辆把我们送回住处。耽搁了不少时间。
等景区的车接我们回去
服务区休息,采购食品。
回去已是下午3点多了。3点半左右,我们踏上返程,晚上10点到达大连高速口,结束了2天的快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