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与如此】CPR流程呼救节点设计背后的旁观者效应考虑

【原来与如此】CPR流程呼救节点设计背后的旁观者效应考虑

首页游戏大全重返现场首发版更新时间:2024-04-16

接受过心肺复苏(CPR)培训的人,在那个必须烂熟于心的流程中,有一个节点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呼救”,在呼叫的行为中,按照标准,你往往会被要求作出一个动作:在人群中指出一个具体的人,然后呼叫。比如,你会在围观人群中,指着一个陌生的女人这样说:“穿绿色风衣的那位大姐,请你立即拨打120叫救护车”。

为什么要如此具体指向某个人?你一定认为这样更准确更有效率,从结果来看,这确实是一个理由,但后面的机制或许隐含了对“旁观者效应”的考虑。

什么是旁观者效应?来看一个案例

1964年3月,《纽约时报》一则报道:一位叫吉诺维斯的女士,凌晨3点回到公寓时,遭遇到一个持刀歹徒的侵犯。当时她发出了惊恐的尖叫,并且大声呼救。她所在的公寓有38户邻居。很多人被惊醒了,有人走到窗前观望,有人打开电灯,但没有人报警。歹徒看到对面楼上有灯光,一度打算放弃袭击,可因为没人报警,他又回到现场继续行凶。吉诺维斯在歹徒手中挣扎,过程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直到歹徒离开,才有一个人报警。但吉诺维斯已经身亡。这篇报导震惊了全美。这么多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让罪恶发生了。而哪怕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悲剧就可以避免。当时媒体评价纽约市民:“冷血”。

这个案例,成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旁观者效应的起点。社会心理学家纳塔奈和达利,做了一些列旁观者干预实验(烟雾弹实验等)。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做的:

研究者邀请大学生进入一个房间,填写问卷。在隔壁另一个房间播放录音:好像有人在那里,接下来播放急促的呼吸声和轻微的呼救,好像是癫痫发作,然后传来椅子突然倒地和一位女士的惨叫声……目的就是看这个大学生会不会出手干预。 这个实验重复多轮,积累了6000人左右的数据,结果发现:当大学生是独自在房间里填问卷,90%以上的人听到声音都会跑去隔壁看看,或者报警。但如果是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在一起,提供干预的概率就降到了30%以下。这个惊人的结论是:旁观者之所以不作为,就是因为人数太多了。当我们置身于人群中,我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会变得更加无动于衷。这就是旁观者效应。也就是说,正因为吉诺维斯有38户邻居,才没有任何一个人帮她!

为什么会这样呢?纳塔奈和达利认为,人群中的人们决定是否干预一个危险的情况,是一个决策过程,这个决策过程三个步骤,分别是注意、解释和行动。每个步骤,都有可能因为旁观者数量多而产生不干预。

一:注意。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会变“窄”,不容易关注到环境中的变化。如果连问题都看不到,当然也就不会提供帮助了。

二:解释。当我们不确定事态有多严重时,只能参考身边其他人的反应。而如果你看到旁边的人没什么反应,你也会想,他们那么淡定,事情肯定不大,如果就我一个人大惊小怪,我就太没有见识了。于是,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平淡,也就对别人释放了“一切正常”的信号,在群体当中形成了相互的强化。

三:行动。因为在人群中的人不只你一个。你很可能会想象:可能会有人采取行动了。就算所有人都没有行动,你也只是跟其他人共同分担“不行动”的责任。但如果你做了什么,你只能一个人承担“行动”带来的后果。万一你判断错了呢?万一这件事背后有什么风险呢?毕竟,与众不同的行动就是一种冒险啊。有了自洽的解释后,我们就没了行动的可能性。

人们的迟钝超出你的想象。如果你是那个需要获得帮助的人,你就要警惕:不要因为身边人多,就认为自己天然地总能获得帮助。而如果你在人群中,需要获得帮助,你必须明确指定一个对象。让他知道你需要“他”,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帮助,同时,向这位特定的对象求助时还要消除解释上的模糊性。

所以,作为人命关天的紧要关头的施救者,当你在人群中需要帮助的时候,最好盯着某一个人,喊出他的具体特征,给他下达准确的指令。比如,你指着人群中的一个陌生的女人,大声说:“穿绿色风衣的那位大姐,请你马上拨打120叫救护车”!

资料参考来源:《责任分散效应》;《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通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