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欢乐到!马上就要过2023年的兔年春节啦~
每逢春节时期,最开心的莫过于小孩子们了,街头巷尾,总有孩子们拿着新玩具快乐玩耍的身影。
那你一定不知道有种叫做泥叫叫的儿童玩具吧?快来随我来认识认识吧!
在西安有一位叫杨帆的大师,他是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化“泥叫叫”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
他所传承的非遗泥叫叫有各种不同的造型,丰富多样的色彩,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如果是第一次看见它,你一定会被它的美妙声音和精巧外形所吸引。
兔年春节即将来到,杨帆老师制作了兔年生肖吉祥物——兔娃这个泥叫叫作品来迎接2023兔年春节的到来。
杨帆制作的兔年生肖兔娃形象“泥叫叫”
“编钟会敲吗?”
“会啊,那就太好了”
“那恭喜你可以获得一个‘泥叫叫’啦!”
这是国风冒险解谜游戏《纸嫁衣2》奘铃村其中的一个章节,玩家可通过敲击编钟获得物品“泥叫叫”。相信很多游戏爱好者第一次了解泥叫叫这个物件就是从这里吧。
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怎么做的?相信这是很多玩家第一次看到这个东西都会发出的灵魂三问,那今天就给大家揭秘“泥叫叫”!
游戏中的“泥叫叫”就是上图中的这个物件,你肯定会好奇这个鸟形的物品的尾巴怎么和哨口很像,没错!他就是一个哨子,可以吹响的用泥做的哨子。
“泥叫叫”又叫“娃娃哨”,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的工艺品,游戏里它是解谜的线索,但在现实中主要兼具两种功能——儿童玩具和民间祭祀。
它的外形也不止鸟形这一种,鱼形、鸡形都可以,还可以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各路神佛,《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等等,几乎任何你看到过的东西都可以做成“泥叫叫”。
泥叫叫的制作也很有趣,手工艺者在制作的时候会先想好想要创作的形象,然后和泥,当然这泥可不是普通的随便找哪挖一块,要用的泥必须要粘性好,而且不能被污染,然后手工艺者用灵巧的双手,做出想要的形象,通过晾晒和烘烤后,给哨子上好颜色并罩油,这样,一个泥叫叫就做好啦。
拥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玩具,你一定是幼儿园里靓的仔!
“泥叫叫”技艺非遗传承人杨帆
鱼化“泥叫叫”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杨帆,通过与父亲学习交流和自己多年深度研究,他将泥叫叫做成了底部扁平,可以直接站立的一种形象,同时,在原有的单音单孔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性的做出了多音多孔的泥叫叫。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泥叫叫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收藏玩具。
视频:杨帆老师介绍泥叫叫及展示泥叫叫制作过程
杨帆大师的不断探索与努力为“泥叫叫”这门非遗技艺的传承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新鲜血液,“泥叫叫”玩具逐渐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据杨帆介绍到,“泥叫叫”的出现与秦腔有一定关系,在秦腔最兴盛的时候,那时候人们没有录像机,而“泥叫叫”就成为了记录戏曲人物和戏曲故事的不二之选。
杨帆制作的兔年兔娃形象“泥叫叫”
“泥叫叫”作为一种典型民间非遗技艺,它是普通人民群众的艺术结晶,也反映出我国民间艺术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保护好、传承好是对这项非遗技艺最大的尊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项非遗技艺也必将在这个时代大放光彩。
END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