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篮的诞生,你知道多少?

扣篮的诞生,你知道多少?

首页体育竞技篮球扣篮更新时间:2024-05-06

当篮球从简易的果篮演变成正规的球场和球筐、球网、篮球架之后,扣篮便孕育而生。相比较简单地将球投进篮筐或是平淡的上篮,扣篮或许更能让球员们找到激情。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总有一些人与众不同,他们渴望挑战和创新。当然,也会有一些墨守陈规、死板教条的前辈,自己的老派思想不允许后辈们来质疑和反驳。不过,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相同的,任何讽刺和打压都无法击败那些勇于创新的人们,在看似了无希望之时峰回路转,开创了属于他们的一个全新的时代。

扣篮,就是在这样的故事中,诞生的。

鲍勃·克兰特

上个世纪初,美国还没有任何一个职业篮球联赛。而篮球主要是在大学校园中盛行,美国印第安那州一些大学的田径队和橄榄球队的队员,刚刚接触篮球的时候,发现这不过是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游戏,只需要把球放进篮筐里。那么为什么不把篮筐升高呢?于是几个门外汉开始了他们自己定义的篮球比赛,升高篮筐,然后凭借自己的身体素质,在篮筐下一跃而起,把球轻松地放进篮筐。虽然这个动作在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上篮,但正是这种进攻方式,逐渐演变成扣篮。

鲍勃·克兰特,第一个在正式比赛中完成扣篮的球员,曾随美国队获得过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金牌。克兰特身高达到210公分,并且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在1945和1946两年间,克兰特就读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他也是球队中的主力中锋。他在NCAA的主要得分方式就是扣篮,并且还经常上演那时候并不常见的反手扣篮。

鲍勃·克兰特

克兰特的球风颇受球迷的瞩目,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比赛中扣篮,一些人认为他的表演给比赛注入了活力,使它颇受观赏性,可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的这种表现是无法让人理解的。在40年代,在比赛中,扣篮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是对对方球员的一种轻蔑。另外一个原因,在NBA刚刚成立的1946年,职业球队对球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多的高个子球员成为当时篮球赛场上的主流。而在当时,篮球的普及以及受关注程度极低,超过两米的高个子球员通常会被人们看做“畸形”。纽约的一位著名体育评论员以《两种意义的两分》为题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在文中他阐明了自己对扣篮动作的反感:“扣篮完全不需要任何技术,如果在比赛中扣篮,就好像在看一场‘畸形秀’,这样会影响到篮球的发展。”但在美国各州的篮球场上练习扣篮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NBA刚刚成立的1946年,职业球队对球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引发了一阵对于篮球运动的批评热潮。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职业球员都对扣篮退避三舍。

乔治·迈肯,NBA早期最优秀的、最有统治力的中锋。联盟曾因为迈肯的存在,多次修改规则,只为了限制迈肯在禁区的一人独大。可是迈肯在NBA的所有得分中,没有一次是靠扣篮完成的。“我会扣篮,许多跟我同时代的球员都会扣篮,但我们不在比赛中扣篮,那无异于向对手示威。”迈肯回忆道。但是迈肯的队友,与迈肯一起入选NBA50大巨星的吉姆·波拉德,他可不这样想。每个年代都会出现一些异类,这类人会受到来自教练、联盟管理层的批评,但是会成为球迷眼中的红人。波拉德身高只有1.98米,他垂直起跳高度达到1.02米。在50年代没有专业的测量数据,波拉德迫切地想知道他自己到底能跳多高,因为他能在空中做任何动作并完成扣篮。波拉德将直尺立在墙上,直尺前面摆好一张桌子,然后波拉德每跳一次就在桌子上摆放一个砖头,依次向上叠加,直到最后起跳的高度没能超过砖头。波拉德是NBA最早出现的扣篮王,“弹簧人吉姆”这个绰号就是最好的证明。

“弹簧人”波拉德

张伯伦引领扣篮狂潮

乔治·亚德里,身高1.96米,是NBA历史上的第一个扣篮王。他曾在1953年到1960年先后效力于韦恩堡活塞队(今底特律活塞队)和锡拉库斯民族队(今费城76人队)。亚德里被人们称为“大鸟”,因为亚德里在比赛中对扣篮的热衷。尽管联盟并不提倡扣篮,但是他还保持着每场比赛至少有一次扣篮的习惯。不过亚德利并没有开启NBA的扣篮风,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亚德利更让人们铭记的,是他那花哨的球风。说到真正引领扣篮狂潮的球员,威尔特·张伯伦当仁不让。

1958年,21岁的张伯伦离开堪萨斯大学,准备加盟一个职业联赛赚钱。不过由于年龄不符合NBA规定,张伯伦无法加盟。最后,哈林篮球队以一年5万美元的合同与张伯伦签约,这在当时已经算得上天价。1959年,张伯伦进入NBA。因为曾跟随哈林篮球队演出的原因,张伯伦在进入联盟最初的几年,经常是以扣篮结束一次进攻。张伯伦的扣篮有多么疯狂,我们能看到的影像资料凤毛麟角,但是从联盟为了限制张伯伦修改的规则中,不难看出张伯伦扣篮之可怕。

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身高臂展,使得张伯伦扣篮更加轻松。

除了我们了解的扩大三秒区、干扰球等规则外,不准传球超过篮板上沿、罚球时不准在罚球线起跳扣篮、不准空中接力,这些都是限制张伯伦通过扣篮来轻松取得得分。对于罚球线起跳扣篮,很多球迷认为这只是对张伯伦的过度吹嘘。毕竟在那个年代,影像资料少之又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后,更是没有任何资料来证明张伯伦曾在罚球时起跳扣篮。不过,张伯伦罚球线扣篮确有其事。

洛杉矶时报的作者斯科特·奥斯勒在1989年2月12日的一篇报道中写道:“关于罚球线起跳扣篮,因为大帅罚球很差,为了提高命中率,他直接从罚球线起跳扣篮。于是‘罚球时不准从罚球线起跳扣篮’的规则应运而生。”前NBA传奇教练拉里·布朗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张伯伦不用助跑就能从罚球线扣篮,所以联盟规定只能在罚球线投篮,不准在罚球线扣篮。”关于扣篮这件事,张伯伦如是说:“我那个时候上了罚球线都是这么玩的——罚球既然不能超过罚球线,那我就从罚球线后面直接起跳扣篮,他们宣告我这样罚球时非法的。”

当NBA进入60年代,人们发现,原来扣篮不仅仅是将篮球放入篮筐那么简单。当面对防守球员,当对手极力想去封盖你,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完成扣篮,也是一门技术活儿。同时,联盟也发现,扣篮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从那时起,扣篮不再被限制,也不再被批评,剩下的只有惊呼和掌声。

哈林篮球队

1926年,哈林篮球队成立,他们需要别具一格的比赛动作,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他们在眼花缭乱的控球之后,用一传一扣来结束表演,这其中就有空中接力。他们是扣篮的缔造者,他们的扣篮表演也激发了人们对篮球的兴趣,在1951年,哈林篮球队在柏林奥林匹克球场举行的比赛,共有75000名球员进入球场观看,这在当时创下了篮球比赛观众人数最多的吉尼斯纪录。

张伯伦参加哈林篮球队演出。

扣篮禁令

1967年夏天,美国大学生和中学生体育管理协会规定——比赛中严禁扣篮。这下使得UCLA的对手们倍感欣慰,因为拥有UCLA不再成为人们惧怕的对象。在扣篮禁令颁布之前,一名来自UCLA名叫刘易斯·奥尔辛多的中锋球员,几乎成了NCAA赛场上的篮下霸王。每一次进攻,他都不顾一切地将球狠狠地砸向篮筐。奥尔辛多从不担忧是否会伤及对手的面子,对他来说,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自己的统治力。他也从不害怕外界对他的批评,只要他能够进球,只要他的球队能赢球,这就够了。扣篮禁令颁布之后,当UCLA的对手准备庆祝的时候,却再次感到一种失落感。奥尔辛多练就了一手贤淑的勾手能力,如果说之前的扣篮还有封盖的机会的话,那么身高2.18米的奥尔辛多用勾手,让对手的封盖成为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奥尔辛多进入NBA后,成为伊斯兰教的教徒,改名为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不久之后,扣篮禁令也变成了一张废纸。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