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草船借箭
在三国时期,东吴与蜀汉联合抗曹。在一次战斗中,东吴的水军需要大量箭矢,但短时间内难以筹集。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心生一计,命部下鲁肃迅速准备20艘草船,每艘船上堆满干草,准备发动突袭。
与此同时,东吴的谋士诸葛亮早已料到周瑜的计划,并制定了一套周密的策略。他告诉周瑜,今晚将出现大雾,东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突袭,同时安排士兵在岸边点燃火把,吸引曹军注意。
当晚,大雾弥漫,20艘草船悄然驶向曹军阵营。曹军发现东吴水军来袭,立即向船只射箭。由于大雾阻挡视线,曹军无法分辨草船与普通战船的区别,纷纷向草船射箭。草船上的干草迅速被箭矢扎满,东吴水军趁机迅速撤回。
诸葛亮安排的士兵在岸边点燃火把,吸引了曹军的注意力。曹军误以为东吴主力将从火把处发起进攻,纷纷向火把处集结。此时,东吴水军已经满载箭矢返回营地,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取胜原因:诸葛亮和周瑜利用天时(大雾)和地利(草船与火把),巧妙地削弱了曹军的战斗力,从而实现了以弱胜强的目标。通过巧妙的布局,他们成功地迷惑了敌人,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