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亿万》第2季的亮点是不肤浅,没套路。
故事情节密实圆厚,平中见奇,与中国画的深景式表达相似。
1.
调查对冲基金波比公司的违规现象,是纽约联邦政府检察官罗德斯的正常工作。
随着取证深入,惹怒了波比,反击凶猛凌厉,罗德斯也被带出强势节奏。
有罗德斯在位,波比如坐针毡,卯足了劲要把他赶下台;见到波比逍遥法外,罗德斯也气不打一处来,一心要把他送进监狱。
轮番出招,此消彼长,波及自身,搞得二人都挺惨。
罗德斯被约谈,被属下质疑;波比买球队被拒,交易停顿,……。
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变成二人厮*的零和博弈。
说博弈似乎不恰当,但两败俱伤,已经是一副要拼命的架势。就看谁先绷不住,应力断裂。
依据雷德.海斯蒂的说法,“与一个胜利的将军相比,失败的将军发起冒险行动就显得更为明智。军事冒险的失败并不能说明失败方的决策能力低,恰恰相反,对于即将要失败的一方来说,进行冒险显得更为‵理性′。”(《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P16)
简言之,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二者都把这一条视为上策。
2.
罗德斯妻子温迪是波比创业之初的心理医生,也是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罗德斯不满温迪晚上跟老板出去加班;波比又感觉温迪把核心机密透露给了罗德斯。
温迪夹在中间,说不清,道不明,理还乱,认为他们都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尊重。
我一独立女性,不属于公司,也不属于家庭,我只属于我自己,不是谁的私人物品。
她毅然与罗德斯分居,并向波比递交了辞呈。为矛盾升级又添一把火。
3.
波比在赛马场坐了好几个晚上,想出一招。
买通罗德斯经年判案中的127个被告人,让他们发起诉讼,状告罗德斯渎职。
接到法院传票,媒体跟风发布新闻,惊动了检察长,罗德斯前程堪忧。
华盛顿直接派员来质问罗德斯。
罗德斯知道是谁搞的鬼名堂,虽不慌张,但职业生涯即将画上句号,也是人生大事,不得不搁置波比案去应付。
律师给罗德斯出了个主意。
把平时没人敢接的,尘封已久的大案要案重新翻出来查。
关键是要牵涉检察长的,以此迫使上头处理他时有所顾及。
报告递上,说博伊德妨碍司法公正案有了硬核线索,并把细节抛给了媒体。
果然让步。
现在让你走人,会留下口实,说政府在袒护博伊德。给你几个月时间,只要案子有进展,你就能活下去。如果发现拖延时间耍花枪,立马滚蛋。
律师是罗德斯同窗,也在检察长手下吃饭,能给他出这主意,撺掇他破釜沉舟,不会拿去谄媚检察长?
罗德斯不计较,这帮八爪鱼搞乱了世界,也把世界链接在了一起。听之任之吧。
开局不顺,线人推翻承诺,说他没办法拿到博伊德操控财政部投标的证据。
紧接着博伊德也知道自己被钓上了,找波比出点子。
波比毫不客气:我被揪住不放时你躲得远远的,现在好意思让我帮你?
博伊德懂得。
开出优惠条件,波比捐弃前嫌伸出援助之手。
好吧,有关仕途,不成功便成仁。罗德斯迎战。
4.
罗德斯苦苦挣扎,仕途和家庭一团糟。
可他不但不噤声,还一如既往斗志不减,对波比放狠话,作穷途末路困兽状。
很多人不明白,包括罗德斯自己也不透彻。
不是已经坐在纽约联邦监察办公室负责人的位置上了吗?不稳着点,稀里糊涂地一意孤行,落到众叛亲离的田地。
也许……,也许那是另一码事。
压在心底的。有关信念的。或者被称之为潜意识的,冥冥之中指挥着他的大脑。
“从我取得律师从业资格,在每个审判日的清晨,我就对自己说,绝不屈服于强权,绝不屈服于敌人貌似势不可挡的威力。”
这种飞蛾扑火的执念,在低潮期,罗德斯只能对不相*古董书店老板说说。
标出4万美元书价的老板很妙:对这套丘吉尔《二战回忆录》4卷本,你可以说这番话,永不言弃。我为你保存到4月古董展会出售前,但要加收保管费。
丘吉尔在1941年哈罗公学的演讲在罗德斯大脑里反复回放:无论什么,无论大小轻重。永不言弃,永不,永不,永不。
罗德斯是准备好了,要跟博伊德和波比的联合战队恶斗一番?
错,他在反思。
我为什么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判个案子堵死所有的路。
试一试放低身段,与博伊德见面,请求帮助如何?
最后一举几得,迅速圆满结案。
媒体发了博伊德公司几只虾米不法行为的报道;博伊德答应向检察长美言,放过罗德斯;博伊德清理了门户,每个离职员工少给6个月补偿金。
最主要的是,罗德斯办公室的几个年轻检察官,重新燃起了斗志。
更主要的是,他获得了不同于过去的解决问题办法。
极其主要的是,他的呼吸好久没有如此畅通了。
5.
反观罗德斯的吃力,多半来自内部。
波比把手伸向政府部门,本来站队罗德斯的,多数跑到波比一边,剩下看戏的,吃瓜的,平时被罗德斯的坏脾气掘回去此时正好下药的,…能有三分之一支持罗德斯就不错了。
大部分人对他唯恐避之不及。
加上华盛顿来的调查员德克在检察官队伍里软硬兼施,分化瓦解,三位得力助手由此摇摆不定,各怀想法。连布莱恩都差点动摇。
老父亲不久前给罗德斯看了一段录像,画面是德克跟布莱恩单独在会面。
罗德斯什么也没说。自身难保,年轻人摇摆在情理之中。
他相信,如果布莱恩跟我是同类人,他终会成熟,明白胜败乃兵家常事。
布莱恩一直佩服罗德斯的正义果敢,但当罗德斯内外交困时,他看不到前程,犹豫是跟华盛顿来的德克合作,还是跟罗德斯继续干。
甚至忍不住去找了老师咨询——那位给波比作法律顾问的教授。
布莱恩全程参与调查博伊德后,又与德克见面,说以后你不要烦我。
不要谎称调查罗德斯的材料是我提供的。你行你就证明给大家看,就像罗德斯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一样。
罗德斯毛病是很多,但他的转换打法,让布莱恩除了放下指责,奉上佩服还会怎样。
罗德斯又不是圣人。
就像谁都知道波比使用贿赂手段,但是把公司运行得风生水起,养活一大堆人,你说员工除了鼓掌,还会怎样。
波比也不是神。
但这并不证明使用不入流的手段,就应该,就正确。只证明了在时代的复杂性面前,既要自律,也要适当转圜。
不怕反噬,不怕秋后算账的另当别论。
6.
波比从起步开始就喜欢冒险。
他像赛马者,闷头冲锋,不断越过前行者,快速接近终点。
可以俯瞰芸芸众生了,冒险却成了常态,刹不住。
他习惯让人眼前一亮,必要惊艳,时时高光,永远要赢。即使被踩住尾巴,也要蹦三蹦,永不言退。
当波比发现克拉科夫公司欲聘辞职的温迪做人力主管时,就很不舒服,觉得克拉科夫在挖他墙角。
其实,干他什么事。
还连忙去找温迪,说需要她回公司上班,温迪开了私人小诊所,一口拒绝。这加深了波比对克拉科夫的憎恨,必须要施以颜色。
在每年一次的阿尔法杯扑克牌赛上,纽约上层悉数到场,波比启用一个实习生打败克拉科夫,拿到冠军,让克拉科夫颜面尽失。
罗德斯要买丘吉尔《二战回忆录》的消息传进波比耳朵。
他出大价钱截胡,可只是在拆包时翻了翻,就叫女秘扔仓库里了。
我就是要你罗德斯买不着,哪怕是我不需要的。
他又要秘书把世界各国二手书店的丘吉尔《二战回忆录》都购回,特别是有蒙哥马利签名的第一卷本,要丘吉尔《二战回忆录》在市面上踪影全无,绝版。
秘书的恭维是做出惊讶表情:那要多少钱?
波比洋洋得意:幸运的是,我有的是钱。
连站在旁边的心腹瓦格纳也感觉这副模样十分丑陋,大失水准。
如果女秘与古董书店老板有了委托,那就又是一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金牌案例。
你说,第一桶金事关存亡,打擦边球,偷税*,搞内幕都能理解,有同情空间。
可到了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时候,还是一副别人干嘛,我就要干嘛,而且非要超过别人的偏执。
这种纯属小孩子斗气的举动很是狭隘。这是一个大佬*事吗?
逆袭奋斗路走到这里就歪掉了。
难怪心理学博士温迪会辞职,亲属应规避调查只是个由头;聪明到奇点的泰勒离开波比公司也是早晚的事情。妻子莱拉已经察觉波比越来越不可理喻的虚伪和张狂。
律师数次提醒波比要低调收敛,因不管用而放弃,反正又不是花我的钱,硬要入坑,谁也拦不住不是。
波比参加了属于慈善捐赠性质的橄榄球联盟投标,他希望拿到一支球队的特许经营权。
第一轮被淘汰。
知情人告之,要转变大众对你911挣黑心钱的不良印象,要洗心革面,不要老是得罪政府监察。
第二轮耍手腕逼退几个投标的,进到前三。
信心满满地与联盟主席会面,把手相谈甚欢。第二天照片流出,新闻登在报纸的头版头条。
联盟主席很不悦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举动,直接打电话拒绝了波比公司的捐赠。
甚是诧异:你们是要放弃我波比的最高竞价吗?
话一出口被教训:体育特许经营权是国家和人民的重要纽带。你有哗众取宠,不诚实的行为,不符合标准要求。你钱多吗?一个强盗资本的钱,我们不稀罕。
啪,挂了。一点面子也不给。
以为崇尚金钱,是美剧时时处处要表达的主流价值观。
但是,还是有更大的大佬把华尔街大佬怼得哑口无言。
格局是个“坎儿”,决定行为方式。
这是波比渡过奋斗期后要过的“坎儿”。
说格局是“坎儿”,不是问题,是因为问题好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别人可以代劳。
格局属于思维范畴,这个“坎儿”只有亲自去“过”,举众人之力也没用。
讲大佬需要转变思维,是写着写着就写到这儿了。是有些不自量力,但当真就是这么认为的。
7.
罗德斯最不待见老父亲赤裸裸地谈论晋升,他要驾着 “正义”的马车奔仕途。
墙倒众人推,罗德斯陷入孤立无援。
此时的他却告诉下属,真遇到事情发生,这个世界上谁都可能伤害你,同事、朋友、爱人、上司、老板。力挺你的只有你父亲。
确实,老父亲一直为罗德斯骄傲,即使罗德斯走投无路,也不认为他处于劣势。而是在经受考验。
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意思。
为了政绩,罗德斯不遗余力找证据。甚至违背婚姻信任原则,悄悄打开妻子温迪的电脑,复制了波比有关贿赂警察的谈话资料。导致温迪提出分居。
“你是打算一个人继续个性自由下去,还是准备做州长夫人?”
老父亲窜出来劝温迪不要逃避,赶紧让罗德斯回家,不要给我儿子雪上加霜。
以为老政客力挺儿子是坚持正义,或出于父爱?
很小一部分是,绝大部分是为了他们查克家族政治世家的声望和荣誉。
当然,这也没什么对,或是不对。
就像罗德斯要扳倒波比,是夹杂了私心的。但你能说他个人野心实现之时,正义没有实现?
8.
罗德斯的老父亲认为,纯粹的理想、信念、目标和手段什么的,都不存在。
纯粹是装在混沌里的。
也就是说,纯粹和混沌基本是一个意思,程度不同而已。
举个例子。
雷德.海斯蒂先生坚持,“想要做出最好的判断,并且对他人公平,就必须克服不使用数字信息的坏习惯。”(《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P69)
但他也“然而”。
然而什么呢?
“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神秘性依然存在”。(《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P69)
这种对新旧东西都不肯定的思维回环,在书里好几处闪现。虽然不起眼,一旦捕捉到,窃喜涌现。
比如,看到“理解了非理性并非一无是处”(P192)时,你就又回到熟悉的原点。
嗯,人就是这么进一步退两步地没出息。
不过,这是雷德老师对未知世界的尊重。
当我们也保持对未知世界的足够尊重时,就会理解罗德斯老父亲的意思。
从纯粹出发,逐渐混沌,又从混沌重新出发,逐渐清晰。经过混沌,经过清晰。时而清晰,时而混沌。这就是我们需要认识的未知的客观世界。
在《亿万》中亮相的政客中,政治直觉超老道的,显而易见是罗德斯的老父亲。
End
图片为腾讯视频截图,谢谢原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