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再减肥?延时的焦虑只会超级加倍

吃饱了再减肥?延时的焦虑只会超级加倍

首页休闲益智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更新时间:2024-05-11

以前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不吃饱哪来的力气去减肥。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大家晚上聚个会一起去玩一玩,决定晚上吃烧烤。朋友中一个声称自己要减肥的朋友却是全场吃的最欢的,我没忍住低声问她,“你前几天不是才说要减肥的吗?”朋友回我一句,“害,没力气怎么能减肥,我得先吃饱才有力气减肥。”

几天后,面对自己没有下降的体重,朋友再一次因为吃多了烧烤向我抱怨道,当时不应该吃烧烤,就算吃,也应该少吃一点。然后那一天剩余的时间里,朋友都因为烧烤事件懊恼不已。如果朋友吃烧烤的时候是完全开心的,那么这份开心最多持续了一个小时,因为在吃完以后,朋友就已经开始懊恼自己没有节制,直到这种焦虑懊恼的情绪达到顶峰。

我作为旁观者,很自然的观察到朋友短暂的快乐和因为那短暂的快乐而产生的长时间的内疚、懊悔、以及焦虑。

但当我用这种视角审视自己时,我发现我和朋友一样,而且更加焦虑,只不过焦虑的问题不一样罢了。

说实话,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的很难不产生焦虑。

每次看到网络上很多厉害的人,我首先会感叹其优秀,其次就是不可避免的焦虑。

比如会边敬佩为什么这个人年纪比自己还小,却靠着自己赚下了那么多的钱的同时,又因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像游戏里的NPC而难过;又或者看着健身博主的视频,又开始焦虑自己的身材;有时候又会焦虑于自己一段时间的努力根本看不到任何效果。

我会像我的朋友吃烧烤时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一样,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去推迟自己的计划。

我的理由一般都是“今天都这样了,不如先继续玩一天,后面的时间我一定多学习几个小时,把今天玩掉的时间补回来。”虽然我为了防止自己这样做,给自己每个时间段做了明确的规划,比如几点到几点起床。说起起床,我在日程里这样写道:七点起床。可惜的是关了闹钟我眯了一觉,大约睡了半个小时或者更久。这样我的计划第一步就已经失败了。这个时候我会给自己一个看起来合理的理由“既然今天起床都起晚了,计划日程看来不适用了,那还是明天开始吧。”你看我总有办法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去逃避。

在晚上反思的时候,又会自责自己,为什么又要浪费掉一天。然后开始计算浪费掉的时间和进度又需要以后每天用多长时间以及要多少天才能把浪费的时间还掉。算出结果以后暗暗告诉自己,明天一定要把计划做完。

但是大家都知道,拖延这种事情就和出轨一样,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和无数次。于是一天天的时光又虚度了,一天比一天焦虑。这样做导致的结果就是玩的时候会想着“哎,我还有好多书没有看,怎么办?”但真正让我坐下来去完成日程中记录的事项时,又会忍不住继续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哎,反正我现在已经开始玩了,要是看书也静不下心来。如果没办法专心做事情的话,效率会很低的。不如把今天玩过去,正好给自己放松一下。”

不断的给自己找理由,把那些要做的事情不断延后,去做一些看起来很快乐的事情。但要问我自己快乐吗?答案是否定的。我既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娱乐项目中,又浪费了一天又一天。每一次玩手机时,心里有个声音都在告诉我,还有事情没有做完。于是拿着手机的我不免焦虑,我知道不对,但我好像停不下来。

事情不会因为拖延就消失掉,当我拖延了一天又一天时,有些事情不得不做。很显然我只能匆匆忙忙的赶在截止日期前解决掉。可明明一开始,我的计划不是这样的啊。[泣不成声]明明应该是一步一步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不是这样狼狈不堪的结束。

我把那些让我害怕的、觉得困难的、让我焦虑的东西,都放到了最后,只想享受当下。却忘记了,带着刺的当下根本享受不了一点,甚至会带着一身伤奔向终点时,又看见了那些我逃避的东西,这时候的我所面对的远远不止我决定逃避时的那些东西。

我陷入了一个怪圈,我明明知道应该怎么做,却没办法做到。比如明明知道读书很重要,却抑制不住玩手机的渴望,所谓的看书五分钟,玩手机一小时的梗大概就是这样来的。“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同样的是一个安慰自己享受现在,却在享受以后不断后悔的例子 。

我知道这个事情不对,但是我一直在做。我尝试靠自律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效果并不显著。我只想做一下简单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但大家都知道这不可能。简单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现在AI就能做,而且做得更好,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我清楚知道不动脑筋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因为脑子不用,是真的会生锈。思维会变得迟钝,记忆力会下降,而这些会进一步加深我的不安感。

我内心告诉我不能继续这样下去,我迫切的尝试去改变,但似乎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大数据让我有更多机会看到更多东西,我会打开一个个干货视频和文章,收藏起来然后放到文件夹吃灰,也许永远不会打开。但我心里会因为这浪费时间又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有一种隐秘的满足感,似乎知识顺着这种行为流过我的脑子,被我吸收了一样。

我会尝试在读书平台加很多书,收藏很多书单,完整读下来的寥寥无几。毕竟我不是一目十行的天才,没办法做到快速看完一本书就吸收里面的精华内容,甚至我慢慢读也不一定有收获,这让我很挫败。下面是我一小部分书单和加书架的书籍,我似乎什么都想学,最终却什么都没学会是我那个时候最真实的写照。

于是我又开始找读书方法的视频,收藏了一大堆,却很少有打开看完的,而且所看的那几个还不一定适合我。走投无路的我决定靠数量取胜,花在读书上的时间从一个小时,增加到两个小时,觉得不够,又继续增加。

阅读的时候也没能静下心来,只想着我一定要看完,我要在读完以后变得不一样。以至于看完一本书以后,竟忘了七七八八。如果我是张无忌,我会很开心。张无忌的忘完意味着他会了,但我不是,我忘了意味着我耗费了时间和精力,收获了一颗芝麻,和我看书时的想法可谓是天差地别。这种巨大的落差感,真的很让人难过,当时信心满满要干一翻大事业的自信心被打击的片甲不留。坚持下去的动力顷刻间崩塌,于是我又想把读书任务拖延下去。

后面我开始尝试和自己和解,也确实让我找到了一些方法。知识确实能提升人的视野和思想。一些书里的描写很能引起我的共鸣,这让我知道我不是独一份,有人和我一样被这种清醒的放纵折磨着。

我们都享受着这种触手可及的快乐,比如疯狂摄入垃圾食品,在体重飙升以后开始减肥,又希望立刻能够瘦下去,一天将自己 称个七八遍;又比如知道经常玩游戏不好,但还是忍不住开了一局又一局;明知道熬夜会对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依然在爬上床以后打开手机,等放下手机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距离自己想的早睡早起更远了一步。

这种快乐就像泡沫,一戳就破不说,还会炸你一脸的泡沫渣子。人的是内心深处总是向往安逸、喜欢简单、逃避困难的,同时在遇到问题以后,又会不切实际的希望立刻解决掉这个问题。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显然想要过这样的日子,不如做个白日梦来得实在。毕竟在梦里,什么东西都会有。

对于这些情况,在不安中放纵的我们,第一件事情就应该是开始,就好像学习永远不晚一样。如果一件事你从未开始,失败是注定的。哈兰德戴维·桑德斯在62岁前的人生可谓一团糟,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有着疯狂星期四的肯德基。

只要你比前一天的自己好一点点,都应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愿我们一天一天变得更好。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