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探险,堪称冒险题材的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当人们巨大的好奇心无法在现实世界里得到满足,就将希望寄托于神秘的文明古迹上。很多人认为古人拥有超越现代的智慧甚至超自然力量,而如今人们的想象力通向过去未知神力的“桥梁”,就是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墓。
1
上世纪80年代,好莱坞经典系列电影《夺宝奇兵》曾激发了一代人对于古墓冒险的兴趣,很多有着悠久历史乃至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遗迹在电影中变身神迹,个个都隐藏着改变地球命运的秘密,等着主角们去发现。
但是想要找到神迹、获得宝物并不容易,想要成就一位出众的好莱坞冒险主角,一定要有贪婪却头脑不太好使的反派,以及一个只有主角能瞬间想出机关破解秘诀的古墓。
比如这位挥舞大刀的武士,就帮助主角成就了影史经典一幕
在《夺宝奇兵》带来寻宝热潮之后,《古墓丽影》、《木乃伊》等经典古墓冒险类系列电影大行其道——如果无视它们全凭编剧导演想象制造的古墓细节,这些好莱坞电影的确为该题材走红做出了很大贡献。
《夺宝奇兵4》中,墨西哥玛雅文化奇琴伊察金字塔被搬到了秘鲁,且电影粗暴地用外星人来作为“谜底”
而中国本土题材的古墓冒险作品同样深得人心,关于“古墓”的设计却孑然不同。作为盗墓题材小说的开山之作,《盗墓笔记》、《鬼吹灯》在具体的细节上都要细腻许多。
在小说的世界里,墓室机关除了伏弩、流火等常见机关外,你还能看到很多极富想象力的奇门遁甲。
例如海底沉船墓中可以移动的房间、可以致幻的巨大青铜树、埋在地下能扰乱罗盘的大磁龟、如同“鬼打墙”一般走不到头的悬魂梯......
在盗墓小说写作者的想象中,古人具备异于现代的智慧和技艺,所以他们的墓中世界别有洞天,封存了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魔法,也引发了很多读者对文化旅游以及考古研究的兴趣。
但要说到这,现实古墓的“骨感”也足以让你扫兴一把。
2
在大部分的盗墓作品里,解释不了的东西最后总会归结于“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话当然也不假,但大部分艺术作品已经把这句话带偏了。
在中国历代的古墓中,的确存在着很多机关。但古人的工艺水平受到包括冶炼等技术的限制,除非真的是超能力,否则想要达到文艺作品中的水平几乎没有可能。
一个令人放心的事实是,建国后,我国考古工作者基本没有因为挖掘古墓机关而引发的伤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值得敬佩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所谓机关没有那么玄幻。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古墓主人或是设计者可能根本没心思在墓穴谜题设计上捉弄后来者,他们仅仅想尽可能安宁地享受后人的祭奠与礼谒。
而影视作品中钟爱的元素,例如伏弩,流火等等,这些对机械要求很高的机关无视古代使用机械的科学技术水平,基本是纯属臆想得到的产物。
在这类作品的常见元素中,还有一个与实际情况相差甚大的地方——可以通过解谜破解的机关门。一般古代墓穴设计目的在于永久封存,而很多影视和小说中解谜开门的提示就直接写在墓室中。
且不说墓主人会不会愿意给来者留下生路,这些艺术作品中最常见的自动开合门就压根不存在。国内古墓中的门基本上都是无法重复开合的,一旦关上不用特殊方法就无法打开,这也符合墓主人永久封存的期望。
关于门,古代墓葬中倒是有不少封闭门的装置,例如明清两代墓葬流行的“自来石”。自来石简单来说就是堵门的石条,一般情况下一端抵在地上制作好的坑中,另一端则抵住门。和常见的墓门类似,自来石把守的墓门关上也就没办法从外面推开了。
在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中,陵墓的石门就采用了这个装置,高达3.3米的石门背后被长达1.6米的自来石抵住。
不过破解这个机关倒也不难,考古人员当年利用拐钉通过门缝将自来石抬起,门就被一点点打开了。
如果要说到比较凶险的机关,那么“火坑墓”算是其中典型。《长沙古物闻见记》曾对火坑墓有记载:“磷火由隙内喷出,高达五尺,嗤嗤作响,斯时,满坑皆火,窑工俱葬身火窑”。这一段是盗墓者描述墓室中不明易燃气体引发火灾的情况。听起来是挺恐怖,实际上极为罕见。
不过现实中还是有案例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在挖掘过程中,人们曾遇到一股气体突然从地下涌出,遇到干燥的木柴直接燃起,此事一度让施工人员陷入恐慌。
这个听起来很凶险的机关,并不是出自人为。研究人员推测,火坑墓形成是由墓穴内有机物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导致。后来对带回实验室的墓穴内空气进行成分分析后得到,墓室的甲烷含量可达到正常空气中的1000多倍,再加上其本身就是煤气的主要成分,具有易燃属性,配合一定温度及开墓时的空气强对流、撞击等因素,很容易被引燃。除此之外,这样异常成分的空气还会让人产生头晕、恶心等不适感。
在艺术作品中,这种“气息”会用于塑造古墓的神秘感,但在现实里出现这种情况,反而可能说明整个墓穴保存的比较好,对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来说是喜事。
针对后人比较常见且有效的机关,要数“积沙墓”——原理就是将沙子炒过后,与碎石一起填埋在墓室上方,贼人挖墓道过程中一旦挖到流沙和碎石,就会被直接活埋,确实属于比较让盗墓者头疼的方式了。
河南省驻马店的郭庄楚墓有2400年历史,考古挖掘发现墓中遗存的保存状况基本良好,其中出土的战国时的青铜编钟和大鼎,为该时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但人们又在周围发现了几十具非原墓下葬的人尸,其中不少有被沙子活埋的迹象。通过他们衣服判断,应为各朝代至今的盗墓者。可见,积沙这招在算计盗墓贼这事上确实比较好用,不过也已经在是墓葬被破坏后了。
然而积沙墓也非万全之法。后来贼人摸到墓穴的位置,会绕路让自己挖的墓道躲过积沙坑,从墓室下方薄弱处进入。总之,再好的机关也难防有人惦记。
其实墓葬被后人惦记无非就是看中自己墓葬中的那些陪葬品,可历代王公贵族偏又酷爱厚葬。近代慈禧太后下葬东陵时,大太监李莲英的侄儿在《爱月轩笔记》中描述慈禧的陪葬品甚为奢华,说她头戴珍珠凤冠,脚踩粉红碧玺莲花,口中含夜明珠,身旁还放着翡翠和宝石制作的瓜果蔬菜、佛像、罗汉、珊瑚树、骏马等等。
当然,下葬能带这么多宝贝,哪里还能不被人觊觎。此后,东陵就频繁遭到了各方打劫。在她下葬20年后,军阀孙殿英开掘东陵,彻底将慈禧这一身的宝贝给搬空了。
为此有些古人就想得比较明白,推崇薄葬或是建立疑冢,以低调应对。三国时期曹操曾立下遗嘱,要求后代“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意思即为不要在坟墓上建什么坟丘、也不要修什么纪念性建筑。
后世还传言曹操有七十二疑冢,以此解释曹操墓没被发现的原因,暗合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不过如今曹操墓已经被发现,百年间的种种谣言也逐渐散了。
有趣的是,一些建造疑冢的古人也算“通情达理”,他们特意在疑冢中放一些不算特别值钱的器具,例如工艺简单的陶瓷器等,希望盗墓贼在拿到这些物品后误以为得手,就此“乘兴而归”。
到了近代,所有的古代墓穴都面对着“时代变了”的问题——再厚的门,再厉害的机关,总归比不过一通炸药的本事。当然,由于盗墓贼只图方便使用的炸药等开墓方式可能会损害文物,在真正的考古挖掘中是不被允许使用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古墓都一定得落得被人“蹂躏”的下场,对于一座墓穴来说,最劝退的机关除了为墓葬精心选取的地理位置,恐怕就是它自身的规模了。
埃及谚语说“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关于这点,想破坏它的人最有发言权。12世纪末,阿尤布王朝第二任苏丹阿齐兹·奥斯曼曾试图拆除金字塔,他从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小的一个孟卡拉金字塔拆起,结果耗费8个月,只在金字塔表面留下一个难看的沟。
可惜,修建这种规模的金字塔并不是历任法老都能办到的事。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重要帝王陵墓——帝王谷,就遭到了长期的破坏。且不论有着千年历史的陪葬品,连用王公贵族遗体制成的木乃伊,也作为宝藏被“搬”到了世界各地。
再例如秦始皇陵,千年来无人不觊觎它,但根据当今考古人员勘察判断,秦始皇陵有很大概率没有遭到人为破坏。不过,即便现今人们都想看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陵墓究竟如何夸张,如今考古工作者们仍然不打算让它重见天日。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现场文物保护技术遇到的难题:兵马俑表面丰富精美的彩绘层会在接触到外界空气后迅速氧化褪色、开裂脱落,对此我们还没有理想的现场保护方案,所以目前来说,存于地下不见天日或许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所以不难看出,古墓冒险本身与现实差距甚大,那并非什么现代人未能探索的远古未知领域,而是需要保护的历史丰碑。而我们所期待的地下世界,大多时候只是考古工作者一把土一脸灰的枯燥工作罢了。
3
恐怕有人要问了,明明墓穴中没有这些东西,为何国内后世古墓探险类艺术作品能想到那些玄乎其玄的机关和神怪故事?
这往往来自古人的艺术创作。像唐代有本志怪小说名为《酉阳杂俎》,其中“尸穸”篇专讲丧葬故事,提到了很多贼人在墓穴里的遭遇。毒气、流火这类机关,乃至灵异现象都在小说中出现过,写得也都神秘诡谲,引人遐想。
到了如今,古墓探险题材根据时代需求改变,探险变得更加惊险刺激,地下世界甚至掌握了超越地上的技艺能力,早非当初毒气、流火这类机关能相比。同时在此基础上人物故事和关系不再沦为陪衬,使整个故事更具有戏剧张力,古墓探险题材作品再次重回人们眼前,且收获巨大人气,其中《盗墓笔记》可谓是典型代表。
作为一个古墓探险题材作品,《盗墓笔记》系列分别讲述了多个不同地点不同风格的古墓,各种墓穴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为一个以人物为主的小说,它又塑造了“铁三角”主角团以及其他有血有肉的配角,让无数人在现实中为之意难平。
作为以摸金为主的小说,众人从七星鲁王宫到张家古楼,一路寻宝,也一路探寻故事背后的真相。其中古墓构造奇绝,令人惊叹,而蛇眉铜鱼、鬼玺、金缕玉衣、八重宝函等书中详细描写的作为墓穴宝藏乃至故事线索的奇珍异宝,让读者大开眼界。
多年来,《盗墓笔记》热度和关注度依旧不减当年,依旧有大量读者为其心绪难平——每年西湖西泠印社,长白山等书中提到的地点,都会有很多“稻米”(《盗墓笔记》书粉)自发集合,只为寻找和自己和书中世界的一点联系。
每年8月17日,大量“稻米”会聚集在书中的西湖、长白山等重要区域自发举行活动
而现在,进入书中世界的机会来了——在《新盗墓笔记》手游中,你可以与“铁三角”一起去探险。
作为MMOARPG游戏,《新盗墓笔记》给予了玩家一个庞大的地图,让玩家扮演老九门未来继承人继续去探险。除了MMOARPG常备的系统玩法外,游戏还增加了古墓冒险的核心玩法体验——寻宝。游戏的藏品系统给予玩家寻宝的过程,玩家可以通过“龙脉寻宝”消耗材料“洛阳铲”来进行探穴,另外游戏机制鼓励玩家进行三人组队挖掘,培养“铁三角”默契。玩家还可以通过去潘家园淘沙寻漏,获得珍贵的藏品。
小说中重要线索藏品会有专门的背景介绍
通过游戏中的藏品,玩家不仅可以重温小说中的经典桥段,还能够了解到这些宝物的背景,有机地将游戏、小说、文化、历史融合了起来。
在对原著的还原方面,小说中不少经典的场景在游戏中都有出现,玩家可以亲身来到西沙海底墓、云顶天宫、新月饭店这些经典地点。同时那些书中描绘的奇异生物,也会和故事一起重新展现在玩家面前,唤醒那些关于原著的记忆。
另外,在这里玩家不再是旁观者,你和原著“铁三角”之间将互帮互助,一起面对艰难险阻,见证属于《盗墓笔记》的友谊。同时作为多人游戏,你还可以和朋友们组建自己的“铁三角”,开启寻宝之旅。正如游戏宣传语所说“世界险恶,幸好有你”,和朋友携手走过地下世界,才是《盗墓笔记》“对味儿”的关键。
《新盗墓笔记》手游已于9月12日全平台公测,或许在游戏中探寻现实中不存在的地下世界,是书迷和古墓探险题材爱好者的一个好选择。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