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7月8日刘伟老师与马春树老师的直播《家庭教育中,如何使用绘画改善关系?》,内容有删减。
今天跟大家分享家庭教育中的安全感。
经常有人说“我缺少安全感”,所以寻找安全感成了生活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两性关系中,经常有人跟你说“我缺少安全感”,甚至把这个当成一个理由,让对方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更多的让步,或者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
作为父母,我们也特别强调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在心理咨询师的学习中,包括在家庭教育中,很多老师都在大谈说“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安全感”。
到底什么是安全感?
我是一名催眠师,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讲“安全感”到底是什么?
比如温暖的拥抱,说“我爱你”就是有安全感吗?
稳定、持久、可靠的已知状态带来安全的感觉。
我们可以从潜意识的角度来理解什么是安全感,下图是我们大脑的模型。
上面一部分是人的意识,相当于我们大脑前额叶的部分,有逻辑推理的能力、有分析能力、有做决定的能力、有自主的意志,这部分后天发展出来的能力占大脑功能的12%。
其他更原始、更早期的部分,是潜意识,我们所有的记忆、情感、冲动及其灵感都来源于潜意识,这一部分占大脑功能的88%。
潜意识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它是通过定义联系和反应的方式在学习,人类学习的基本模式就是如此。
通过定义-联系-反应,知道这是什么,我和外界的事物建立一系列的联系,然后我会对它产生一系列的反应,这些事物就是已知的事物,已知的事物包括消极的、不喜欢的东西,也有积极的、喜欢的东西。
已知的就是通过定义-联系-反应的事物,没有经过定义的100个事物,也就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就是未知的,对于潜意识来讲就是不安全的,因为我们没有接触过,这是人类一个基本的行为模式。
所以,定义-联系-反应的模式里,已知的 known就是安全的,因为我们学习过、了解过,未知的就是unknown,是不安全的。
在未知和已知之间,尽管是有些东西是消极的,只要它是已知的,也算安全的。
比如,我下楼的时候看到一条狗会很害怕,我会躲着它走,这个反应是消极的,因为我害怕狗。但是既然我知道这是邻居家的狗,这就是已知的,虽然不愉快,但也是安全的。
为什么有些老师上课之前要先批评学生一番,同学们对这个事情已经很习惯了,虽然他不喜欢老师这种方式,但这是已知的,也就是安全的,大家觉得很正常。
如果某一天这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一下子和蔼可亲了,同学们可能会惴惴不安,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虽然老师的态度和蔼起来了,虽然这是一个积极的事情,但是没有经过定义的一些反应,我们没有经历过他这么和善的时候,对于潜意识来讲也是不安全的。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希望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你就知道安全感并不代表只是发生一些美好的事情,而避免所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而是在孩子内心里建立起一个“家长是很稳定的、很持久的、很可靠的”这样一种信念,要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有信心,也就是对自己也开始有信心的话,首先要让孩子对家长有信心,家长是已知的,家长是稳定的,可靠的,这样就是安全的。
比如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周末一个小时的手机游戏时间可能是固定的,晚上10点必须上床睡觉,这也是一个固定的、基本的纪律要求,像城墙一样可靠,坚不可摧,这就很稳定。
孩子当然不会简单地服从父母的要求,所以家长对孩子进行稳定、持久、可靠的管理,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挑战父母,因为你要求了,我就会不同意,每一个孩子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挑战所有的规则、各种各样的条例,挑战你的这些规定。
为什么孩子要试探这些规则?因为基于潜意识底层的战斗-反应原则,既然稳定、可靠的规定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感,但是孩子的工作是不断地尝试,试图打破这种规矩,创造各种未知,体会到新鲜的、强烈的不安全感,这就是家庭教育工作中的悖论。
你提供了安全感,他反而要追求那些不安全的东西;如果太没有安全感了,他就开始寻求安全感。
创造未知,体会到新鲜的、强烈的不安全感,这是提供了安全感以后的追求,对于未知的追求和探索是一切创造力的来源。
所以当父母建立了安全感以后,这种安全感就会内化,成为孩子对自己的要求,这时候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了增强,有了强大的自我控制能力,就有不断探索新世界的创造力,这样的孩子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标准的良性的自我。
所以,安全感并不在于你制造了一个永远美好、没有规则的环境,答应孩子的所有条件,而是你的规则很明确,你很坚持、你很稳定。这种状态之下,孩子知道你是很可靠的,而且事情 a发生了,一定b也会发生,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有稳定的安全感。
有了这种安全感之后,他才有可能去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突破你的局限,突破你的规则,这个时候他的创造力、他的战斗能力才能不断被激发。
家庭中父母常犯的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行为
有哪些方式能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翻过来就可以了。
父母常犯的错误,就是以过度安全的环境来破坏安全感,父母通过制造极为安全的环境,不给孩子任何多余的事情。
过于安全的环境就在于“只奖不罚”,过度安全就是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没有危险的。
你把房子点着了,我只能说“房子点着了,火真大,着的真好看,下次不要这样了。”这是过度的安全感,没有基本的、负面的后果,孩子做了错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罚,这种安全感就是有害的安全感。
有奖有罚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熊孩子是怎么诞生的?经常是由于没有后果。我们看到过一个120多斤的四年级孩子,把4个月的孕妇推倒,他只是因为看电视上说孕妇摔了会流产,想看看自己推倒她会不会流产?
可以看到孩子探索精神是足够了,但是核心问题出现了,有没有被罚?当然这个孩子是被惩罚的。到四年级了还做这么幼稚的事情,就是前期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规则,也就是他太过安全了,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去惩罚他,不会想到做事情的后果。
没有后果,反而会破坏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因为他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他就得不断地去试探,不断试探的过程,反而制造了大量的焦虑。
所以我们对孩子过度的满足,反而经常引起很多的问题。
破坏安全感的一个方式,就是过度安全,甚至事事关心、时时关心,把孩子的生活营造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这种生活就像监狱一样,反而会让孩子过度的焦虑。
另一个父母常犯的错误,就是时时满足会破坏孩子的创造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是有需要吗?我们要马上满足他。”
如果孩子还是婴幼儿的话,如果他还要需要你时时地照顾的话,你这样说是对的。
当孩子成为一个儿童,尤其成为青少年之后,如果孩子的要求一直被满足,比如“我要一个更新型号的手机,我要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也能玩手机,我想打游戏就能打游戏。”
如果孩子的要求一直被满足,这种满足就会带来苛求,孩子开始步步紧逼,他躺在那里玩游戏,你不能打扰他,因为这是他的权利,因为这是他的手机。这种苛求会带来各种各样的不满足,因为你无法永远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这种不满足其实会让孩子并不开心,这是我们经常发现的一个特别奇葩的事情,我们特别努力地满足孩子几乎所有的要求,但孩子却越来越不开心,因为孩子很不满足。我们很努力了,孩子却并不开心,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
因为很简单,有一个需求就被满足,他产生需要的能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弱。
如果*得到满足,孩子就会变得没有*了,因为*是一种能力,产生*就是潜意识当中战斗力的转化,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基本的、生存的本能,不断去需求、去产生*,这是一种能力。
我们经常谈为什么要去延时满足?
因为你过快地满足,孩子最终产生*的能力就没有得到锻炼,甚至他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获得自我的实现。
所有需求都被家长满足了,他有的是玩具、有的是游戏、有的是吃的,他需要任何事情都瞬间可以被满足。有太多的节日、太多的生日,你需要什么都有,最后孩子只能是“我也不知道”,他已经没有什么真正需要的东西。
如果他只停留在被满足的阶段,他自身的创造力,也就是创造出自我、满足自己的能力,就完全会被破坏。
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孩子压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
这种时候他是没有自我满足性的,没有自我的存在,没有喜欢的东西,没有想要做的事情,他的自我感觉越来越差,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地学习,让他写作业这种事情,简直是一场灾难。他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虽然在生活上、在物质上被巨大地满足了,但他的自我却消失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些孩子在疫情之后开始发生连环跳,为什么这些孩子这么容易就此生无可留恋。因为他的自我感太弱了,所以他开始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去确定自己。
因此我们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让他们有自我的感觉,这种自我的感觉就是他自身的自信心。这个自信心来自于他知道哪些是固定的东西,而且知道自己可以去挑战它,同时知道即便挑战了,它也会很稳定,就会继续把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升华。
所谓的升华就是他知道你也不会给他手机看,但这个能力一直有,你没有把它打消,这种战斗能力进一步转化。刚一开始他会跟家长斗,跟家长争取权利。家长如果很稳定,不去回击,不去把它打消,而只是安全地接纳住他这种反应。
你把孩子的手机拿走了,他们不高兴,不写作业。我们可以说“你生气就生气,这很正常。”而要他不生气,要他知道自己有多错,只是我们家长能够接受这种负面情绪的话,这种负面情绪就会慢慢得到转化,就不会越演越烈。这种转化就会导致“那也没什么事,反正他也不会给我,真烦人。”
所以孩子写完作业没有手机可看,家里很闷,电视也不让看,只有这些书,买了很多也没看过,随便翻翻吧。这个时候他的战斗力才能慢慢转化到各种有创造力的事情上,只好唱唱歌、弹弹琴、看看书,因为太闷了,没有别的事情,这个时候能不能找其他人出去玩一下?这样他的社会关系、学习能力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转化出来,而不只是在低水平的战斗上。
我们看到这些孩子的连环跳,多数是因为这种自我感觉被破坏,所以自我就变得没有价值了,因为没有什么是我的,所以让自己消失可能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惩罚。
如何真实了解孩子潜意识的状态?
现在很多时候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有什么问题,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青少年感觉到的问题和家长注意到的问题不是完全对等的,家长很容易忽视孩子的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在什么样一个状态?
当然你可以找老师,包括来做催眠,我们给他做个测试,用各种机器的测试、行为的测试、量表的测试,了解这个孩子的状态。
但作为一个家长,包括咨询师,你还可以用更多的方式来了解。
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是相互映射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指现存的物理世界跟你内心的境界是相关的,同时我们知道潜意识是你身体的表达。你的书法、你的绘画作品、你的衣着、你的行为,都是潜意识的表达,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表情、语言、姿态来观察和评估他。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可以通过他的绘画来分析他,了解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在画画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发现,“怎么这么一张大纸,我的孩子就在这一个角里画画?”
然后家长就会说,“你别只往这个地方画,你看这么大的地方,为什么不往那里画?”
有些孩子只用特别单调的颜色,家长就抱怨说,“你不要这么画了,你看这么多好看的颜色,你用这个颜色。”
你会发现家长发现了问题,急于去纠正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通过这幅画来了解孩子现在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状态。作为孩子的生存环境的父母,对这个状态要负起多大的责任?
所以通过一幅画,通过孩子的绘画作品来了解潜意识的功能,这也是我们此次直播要讲的主要内容。
文字整理 | 梓菌、relenien
编 | 不加糖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