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怼”亲戚
过年,本该是回家团圆的喜庆日,漂泊的游子可以享受家的温暖,远游的儿女可以承欢膝下。
然而,这个团圆日还有一门必修课:走亲戚。
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有对象了吗?”“工资多少?”“准备什么时候买房买车”……总是百般滋味在心头,不管何种回答,一定会有下一句等着你。既然躲不过,那就见招拆招。
学业篇
不管你是几年级,始终要坚信:
你,就是高学历人才,拿出你饱腹诗书气的自信。
“哎呀,这不是大侄子吗,几年级了呀?考试怎么样啊?”
这时候,莫慌!亮出你蒙娜丽莎般的微笑:你猜,猜对有奖哦。
不奏效?拿出你伍迪艾伦式的勇气:我参加了一次存在主义的考试,一个答案都没写,结果得了一百分。
夸张了?放出你爱因斯坦的睿智: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而有的小伙伴可能超出了三姑六婆认知中的受教育年龄,“多大了呀,还在上学?”这时候,慢悠悠地长叹一声,想象你被庄子附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如果一紧张把你的才情瞬间消失了,请务必记住这个绝*技:阿姨,吃菜~
事业篇
不论何时,你都要有李嘉诚的自信,谈到同事叫partner,谈到老板叫boss,谈到可有可无的早餐叫brunch。
“哟,大外甥来啦,一表人才的,工作咋样啊,工资多少呀?”
如果你工资不高,请记住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我只想现在过得精彩,无所谓好坏。
如果你不想说实话也不想说大话,那就用托尔斯泰般清醒的头脑喊出来: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更加悲哀。
如果你日进斗金,堆金如玉,又志得意满,
那……以上当没说。
催婚篇
到底为什么还不谈对象?为什么还不结婚?多大年纪了?你自己心里头没点数吗?
不好意思,讲真话了。但是,不管怎样的拷问,都不能让你单身贵族的信念受到动摇。
毕竟,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钱钟书先生早就说过: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面对亲戚的“友好关怀”,你不能推脱拒答,也不宜实话实说,那就展露出你莎士比亚的理想:不如意的婚姻好比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
“那XX家姑娘不错,要不你们哪天见见?谈不成也能多个朋友。”
终于还是要走上曾经不屑一顾的路,但内心还是想拒绝的。
这时候,千万不要隐藏你王尔德的伤痛:男女之间不可能存在友谊,有的只是爱恨情仇。
催生篇
“结婚有一段时间了吧,什么时候要孩子呀?”刚结婚二人世界还没过够,“孩子是婚姻的纽带”?不存在的。
作为21世纪的文明人,时刻牢记着莎士比亚的教诲:每一个婴儿的降生都是对文明人的一次野蛮入侵。
必要时,也要拿出你罗素的勇气和才情与他们辩论一番:爱情、孩子和工作是增加个人与世界接触的主要源泉。在这三者当中,爱情,当居首位。
爱情只是借口?那事业呢?用你罗丹式咆哮告诉他们: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更是幸福之所在。
“家里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准备什么时候给娃添个伴儿?”这时候,请马上切换模式——
李碧华式多愁善感:见过婴儿心花怒放之笑,只觉成长格外悲凉。
“你看看隔壁那XX家孩子多好……”这种时刻,谨记戒骄戒躁,默念: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姨父,您也多吃点。”
五亲六眷要开始放大招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过年嘛,宜喜不宜怒,不要忘记你也是有王尔德的才智: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还有一个终极绝*:我理解您话语中的愤怒,但我听不懂您在说什么。
但是,整个过程,请不要忘记:笑!
不论是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还是假笑男孩的标准微笑,
毕竟,卡尔·施皮特勒的修养告诉你:微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妈,这个特别不错,您尝尝”。
春节自救不仅要靠智慧,更需要彼此间的爱,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人生,
不管有多大的分歧,团圆才是我们的话题。
来来来,麻将搓起来~
作者: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