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们而言,玩具是最亲密的“战友”,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存在。
好的玩具,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早期潜能,全方面提升其审美能力、智力发育、音乐素养、空间认知能力等。
但如今儿童玩具市场发展迅猛,各种儿童玩具五花八门,质量又良莠不齐,各位家长在给孩子挑选时可要擦亮眼睛,警惕一些“变味”玩具带坏你家孩子。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开关藏在两腿中间的玩具”前段时间,有位美国妈妈送给了女儿一个《魔发精灵》Trolls角色玩偶当礼物,这个玩偶有五颜六色的头发,圆溜溜的大眼睛,穿着彩色的蓬蓬裙,看着就很受小女生的欢迎。
不过等回家打开玩具一看,发现里面“暗藏玄机”——有个按钮藏在玩偶两腿之间,用手一按,娃娃立马做出回应,发出一些令人尴尬的声音。
这位美国妈妈顿时有些气愤,认为这款玩具会给孩子不好的引导,并且将这件事分享到自己的社交账号,希望超市尽快下架这款玩具。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我们周边也时有发生——
“变味”儿童玩具层出不穷,孩子防不胜防1、“XX拆拆球”:玩偶衣服变“成人衣服”
之前网络上就爆出过一款流行的儿童玩具XX拆拆球,它有点像现在流行的盲盒。
拆一拆,可以拆出不同的娃娃和配饰,十分令人上头,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玩。
可不同于普通盲盒玩具,商家为了增强玩具吸引力,往拆拆球上面增加了一个“彩蛋”环节,即将娃娃加热或者降温,它就可以实现变装,而且变的还是满足某些人恶趣味的“成人衣服”。
试想一下这画面,一个小宝宝模样、叼着奶嘴的玩偶,身上却套着布料很少的衣服,是不是挺恶俗。
2、“趣味”游戏卡牌:内容充满不当暗示
之前有位家长向“12345”投诉,在当地超市买到过一款内容不可描述的游戏卡牌。
里面包含真心话和大冒险两大类,不过内容有些低俗露骨,例如“采取什么避孕措施”、“解开男生裤子拉链”之类的。
最为关键的是,这套卡牌包装上写着适合年龄14周岁以下,但包含的内容却多是成人话题。
另外,除了儿童玩具,市面上还存在很多消费儿童,输出“软SQ”价值观的东西,如:
A:儿童零食成人包装。如“卫生巾棉花糖”、“套套糖果”等;
B:儿童表情包成人化。多是可爱的小女孩被配上一些不当言论的字,中国青年报曾发微博公开批评过这种情况泛滥成灾,侵犯了儿童的人格权。
C:小女孩跳“擦边舞”。某些短视频网站上,有很多穿着清凉的未成年女孩直播,内容有“一字马”展示、或者是带有暗示性的舞蹈。
而且这些多半是父母发过一次之后发现“流量密码”,之后便一次比一次过分,让自家孩子出镜,明明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为了迎合粉丝需求,穿着打扮和动作都模仿成人,下面的评论区更是不忍直视。
一次又一次的“出界”,让人不免反思,孩子们的世界原本是纯粹又美好的,为何却要被推到风口浪尖,感受成人社会满满的恶意。
为何这种情况屡禁不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曾公布过一组数据,统计发现2019年,几乎一半的未成年网民,都直接或者间接接收过不同类型的网络不良信息。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网络世界中,消费儿童的软SQ信息都在流窜,而且屡禁不止,这是为何呢?
1、降低成人的罪恶感
心理咨询师冰千里表示:
把羞于启齿、不好的需求,通过弱小的孩子来发声,会降低人们内心的羞耻感和恐惧。
有些成人担心异样的眼光,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不敢表达自己作为成年人正常的需求,商家把一些东西做成“可爱的儿童”形象,往往就会减轻大人们的罪恶感。
2、“禁果效应”的体现
即使现在已经是21世纪,但大人们依旧“谈两性色变”,尤其是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地方,更为严重,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出现反抗。”
很多时候,家长越是对两性知识遮遮掩掩,孩子们越是想知道,甚至是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来知道,有些商家抓住了这一商机,为孩子们做一些奇怪的玩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变味”玩具对孩子的影响1、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孩子成长过程中过度暴露出来在性化环境中,往往会损害其自我认知能力、自信感。
这对其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将来甚至可能会患上焦虑症、抑郁症等,而且也会影响他们以后对伴侣的正确认知。
2、影响孩子的三观
孩子好奇心旺盛,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经常接触一些“变味”玩具,可能就会导致他们的三观受到不良影响。
例如那位美国妈妈给女儿买的玩具,孩子如果经常去按藏在隐私部位的按钮,往往会让他们误以为触摸别人的身体是件有趣的事情,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父母应该怎么做?1、学会甄别
家长们在给孩子挑选玩具时需要仔细甄别,选择正规的超市去购买,往往比较保险。
另外,儿童受法律保护,商家向儿童出售“变味”玩具,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必要情况下,父母可以采取法律措施保障孩子的权益。
2、正确引导
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平时可以通过科学绘本或者是故事书,向孩子们科普正确的两性知识。
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博物馆或者是科技馆,有相关的讲座和展览,可以带着小朋友们去体验一下。
3、不可极端主义
对待两性,咱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两性知识并非洪水猛兽,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了解的内容,家长不可过于极端,谈之色变。
例如之前就有家长举报某教科书上有关于两性知识的科普内容,担心教坏自己的孩子,这是完全没必要的行为。
【今日话题】你有对孩子进行过两性教育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