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格人”走进新时代
人们习惯把写稿喻为“爬格子”。虽说自己忝列“爬格子”一族,但终究无所建树,既有负于40余年所耗费的宝贵时光,又对不起被糟蹋掉的笔墨纸张。不过,与大家也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亲历、亲身感受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
由于我入伍时是的高中毕业生(尽管徒有其名,但这在文革后期的农村尚属稀缺),加之入伍前担任过一段初中语文教师(尽管滥竽充数但也足以蒙人),1976年12月,即入伍当年的年底,我就被团政治处抽调去,在新闻报道组边学习,边实践。同任何“学徒”一样,初到政治机关搞宣传报道,对新闻知识一无所知,在那里充其量不过是为新闻干事当“抄文公”——人家写好后,替人复写。那时,一次复写五六份,6张稿纸夹上5张复写纸,足有1毫米厚。抄写时要“力透纸背”,必须使出吃奶的劲。尽管如此,最后一份还是字迹模糊不清。而且常常因为一个错白字就得彻底返工。通常一篇稿子抄下来,腰酸背痛,手指发木,眼睛发花。这段历史,真叫人不堪回首。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三年后,我也“荣升”为一名新闻干事。虽然那时团机关添置了“现代化”办公用品——铅字打字机。但这是团司(司令部)政(政治处)后(后勤处)机关近二十个股(室),七、八十名干部的共用设备,大伙全指着它。打字机旁边待处理的材料堆得一尺多高,打字员“劈哩啪啦”地忙个不停,每天只能打一两份材料。我们的新闻稿在这里根本排不上号。记得有一次,军里的新闻干事在我团采访后写了一篇稿子,嘱咐务必当天打印出来,晚上去北京,送到《解放军报》社。尽管经团里主管宣传的副政委签字“急打”,但打字员就是不买账。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宣传股长出面解围说:“你买火车票去吧,打印的事我来解决。”果然,我把车票买回来时,稿子已经打印好了。原来,股长知道打字员不久要探家,便特意将全团唯一一部新款120海鸥照相机和一个胶卷送上门去。打字员心花怒放,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但这种情况毕竟是特例,手抄材料(稿件)仍然是机关干部的“家常饭”。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办公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那年,机关购置了一台电脑,出于好奇自己也开始涉足“高科技”。在打字员的耐心指导下,随着我的双手敲击键盘,一个个神奇的汉字“跃”然“屏”上,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字号、变换字体。当时,一种“文”奴翻身得解放之感油然而生。一时间,写稿打字简直成了一种张扬,一种奢侈,一种享受。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又学会了在手机上写稿。现在,每当到新闻单位送稿时,一些年轻人看到我这年近花甲的老头儿竟然会用“五笔字型”输入法打字,连连称奇。
新闻稿写就后,还面临如何往外发的问题。幸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爬格子”的问题解决了,就连发稿子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深刻变革。过去是靠信函邮寄,后来出现了传真,再后来出现了人们延用至今的网上投稿,通过电子邮箱,你的稿件天涯海角任驰骋。如今,微博、微信等现代通信手段,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投稿、发稿的平台。对外发稿越是方便快捷高效,“爬格子”者的热情越高,劲头越足,希望越大。
新时代解放了“爬格子”者,“爬格子”者纵情讴歌新时代!
艾立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