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率啊!没想到她现场能演这么炸,好久没这么爽过了

草率啊!没想到她现场能演这么炸,好久没这么爽过了

首页休闲益智穿越疯人院更新时间:2024-06-21

Sir好久没这样爽过了。

过去48小时,Sir满脑子都是一个“疯子”。

和她喊那句台词:

“别以为我没看过那部电影!”

哪部电影?

你们也都看过,《飞越疯人院》。

197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不少影史经典的启蒙作。

14年后的《死亡诗社》、19年后的《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里的学校、监狱,也是“疯人院”——以绝对,不可反抗的标准,困住一群又一群“疯子”。

如今,2021年3月,她来了。

带我们穿越一座“现代疯人院”。

Sir选了四个关键词,层层剥开。

01

口罩

主角戴安娜。

一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家庭主妇,已经出现自*行为的她,将接受ETC电击疗法。

她真的疯了吗?她会逃出生天吗?

这个陷入绝望与恐惧的女人,是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近乎正常》的女主角。

上周四Sir专程去上海看了首映,就被巨大的情感力量按在座位上,被撞击,比想象中更狠。(《近乎正常》中文版由国内很牛的品牌“七幕人生音乐剧”制作,19年Sir还去看了她们另一部音乐剧《玛蒂尔达》,现场也很炸裂)

忍不住再写一篇。

二次安利,因为冲击,更因为音乐剧在大众心理层面门槛高,关注少。

Sir亲自感受过后,可以打包票——不要小瞧它,更不要小瞧自己感受力的潜能。

上一篇,Sir主要聊《近乎正常》的文本亮点:

“正常”与“不正常”之间无限接近,又非常脆弱的边界感。

这一篇,Sir想先聊聊自己观剧时的小感受。

比如,什么叫“哭戏”?

电视剧我们看多了,总以为“哭”就是张大嘴巴,大口喘气,用力把眼泪憋出来。

不对。

Sir坐在第三排,终于感受到那细腻又极具冲击的“哭”。

眼眶滚动着泪水,而泪腺又被人性设置的“路障”形成鲜红的眼圈。

越想哭,越用力“不哭”。

这才是成年人“正常”的崩溃,生活不允许嚎啕大哭。

那是戴安娜和她懂事的女儿。

比如,什么叫“共情”?

台上,表情里每一块肌肉都灵动有戏。

肢体,突然风*扭动的臀部,妖娆的腰肢,是努力想讨好丈夫,假想自己还是青春少艾的妻子。

还有恰到好处的台词被清晰、情绪饱满地唱出来。

台下,在相对封闭的剧场里,形成一个共情的“疗愈室”。

每个观众终于可以不被打扰地把自己翻出来,在光影中接受与作品的对话,互相倾诉和表达。

再比如,什么叫“成年人”?

舆论总说成年人的崩溃无声无息,瞬间排山倒海又迅速偃旗息鼓,因为我们不被允许,这样不体面。

真是这样?

也有例外。

恰恰,Sir就无意中捕捉到两个细节。

Sir左边两位女士,隔着口罩都听到她们的抽泣声。

右边一位男士,倒是没哭,但是看到剧情紧张,尤其是涉及到家庭争吵时,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Sir想起开场前,从他身边挤过去要落座时,注意到他正在通过手机看英文邮件,还有一些看不懂的曲线图。

开场后,他也摘下了生活中那个必须体面的,与身份匹配的“口罩”

聊这两个细节不是八卦。

而是《近乎正常》这部音乐剧,作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最成功的原创音乐剧之一,托尼奖、普策利奖拿到手软,又被国内最一线的主创团队精心演绎。

它对成年人的软化。

整个过程,Sir觉得剧场里所有人头顶上都飘出一个词,两个字:

自己。

这就是经典作品最应该达到的效果:

让观众看的不仅仅是故事,欣赏的不仅仅是制作一流的舞美,而是借由这些路径,*个回马枪,通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02

十分钟

是,从故事上看,《近乎正常》是一个很戏剧性的国外文本。

再简单概括一下剧情:

妻子戴安娜,40岁出头的高知女性,大学建筑系才女,因意外*被迫中断事业,与男友丹成家,生下儿子加布。

不幸,加布在八个月大时夭折。

戴安娜陷入自责,患上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时而亢奋,时而抑郁。

导致儿子加布以幻象的形式,“长”到十八岁。

她与丹的婚姻也暗涌不断。

丹努力把她拉回正常轨道,包括性生活。后出生的女儿娜塔莉感受不到母亲的关照,也担心自己青春期后会“发疯”。而丹呢,作为全家看起来唯一正常的成年男人,一直不肯面对的是,他同样无法接受儿子去世,只不过他把压力转嫁到妻子身上,他要证明自己是正常的,也要让妻子正常起来……

故事听起来跟你无关?

剧场中哭泣的女士、叹气的男士就证明,你想错了。

如果说《疯人院》是标准的人性寓言,衍生出如此多经典佳片。

那么,《近乎正常》中的精神疾病,躁郁症,对于更多的现代人而言,更是一则不得不面对的隐喻。

它并非一部关于躁郁症的“病相报告”,完全,也没有必要在它身上去寻求治病救人的具体案例。

它志不在此。

相反,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都努力指向另外一个方向——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就是你我日常。

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夫妻间的“仪式感”

还记得最近待在热搜好几天的话题:福原爱疑似出轨。

谁背叛,谁夸张,甚至谁在掩饰?Sir无意评判。

两个细节倒是很有印象。

首先是,福原爱的笑——新年伊始她发的拜年视频,依然是露齿咧嘴,但是跟数年前还是少女的笑容比,僵硬、程序化。

其次,有人翻出他们两口子上综艺时说的话——夫妻之间有一个约定,每天要亲100遍,看到这句话你一定以为是福原爱提出的。

错了,是江先生,他提出要求,“让福原爱每天亲自己100遍”

好甜,磕到了?

现在再看,细思极恐吧。

《近乎正常》一开场就呈现过这样的“仪式感”,还是“床戏”。

凌晨三点,戴安娜跟不存在的儿子对话,丈夫问,你在跟谁说话?

妻子赶紧掩饰,大声说:我马上陪你睡觉。

丹夸张地像个毛头小子,兴奋地上楼走进卧室。

第二天起来,丹说他很爽,戴安娜嘟囔了一句:就十分钟……

她更关心,变冷但很美的九月天气,可丈夫不想跟她聊天气,说永远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只要能一起睡觉,睡完起来做早餐,就是正常生活。

这是剧中两夫妻的仪式感。

更是我们一部分夫妻,用以维系婚姻的“仪式感”——并不值得炫耀的“十分钟”和早上没有任何交流的废话。

缺乏互动和理解,情感只可能沙化。

剧中,心理医生有一句台词这样说:

那些性压抑的家庭主妇

对生活丧失热情

与“病人”戴安娜表现的症状是殊途同归

不能说一针见血。

但对于身处婚姻中,或徘徊在婚姻外的现代人,哪个听完不会脊背发凉?

被仪式化,而缺乏真实情感交融的家庭生活只会让人乏味、压抑。

而性之外,更严重。

03

该吃药了

第二个,回到Sir说的关键词“自己”。

在Sir看《近乎正常》最牛的地方:

让台上台下所有人,逼出自己。

自己是什么?

——对大多数被社会毒打中的成年人来说,就是证明自己活着的情绪

什么情绪?

在《近乎正常》的场子里,有人才会“放心”抽泣,哪怕隔着口罩,也有人敢放出深深叹息声,这是一种。

其他时候呢。

看过太多的成功学金句,要么是职场中一定要记得跟情绪稳定的人共事、生活中一定要跟情绪稳定的人恋爱结婚,而自己也一定要做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对吗,对。

但都片面。

当我们强调片面,而忽略更细微、变化中的真实时,这些金句也因为缺少具体背景,和对人性更具体的体恤,而产生逻辑错误——错在绝对,错在整齐划一。

它加重了我们对情绪的误解。

“稳定”只是相对的,它代表在某个时期中呈现出主流的状态;绝对的反而是不稳定,感受到什么,情绪上变化,这才是人啊。

很遗憾,通过大量的信息传播,当下成年人的“情绪”似乎已成为原罪。

不是Sir危言耸听。

从以控制情绪为体面……

到以掐灭情绪为骄傲……

再到,以展露情绪为耻……

多米诺牌最后一块将如何倒下?

看《近乎正常》中的男主人,丹——他一直觉得自己在保护戴安娜和家庭,只要戴安娜显得“不正常”,就催她去看病吃药;甚至对女儿也释放自己的担心,只要女主人吃了药,表现正常就天下太平。

“控制情绪”,逐渐发展成一种压力转嫁的自私行为。

另一方面,丹也忘不掉夭折的儿子,却压抑他,看不见他。

他把一切悲伤、纠结、痛苦的情绪视为自己和家庭的敌人。

这是普遍现象。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是看到很多以正能量为名对于一切“丧”“残酷真实”的斥责。

所有举动都源自于:

我们害怕面对情绪的变化和立体。

只有阳光,而完全没有黑暗的一面,像闪着刺眼光芒的刀面。

这也是为什么《近乎正常》能让平日坚硬的成年人软化。

——它利用一个“疯子”作为棱镜,折射出真实而多样的人性。

从而,还我们一个完整的“自己”。

04

避孕套

剧本,表演,临场感受,Sir都说完了。

最后聊聊事后的回响。

为什么像开头说的,Sir一直在心里重复那句台词:

“别以为我没看过那部电影!”

戴安娜说的,一个大家眼里的疯子,也是自己眼里的“疯子”。

那么,她知道自己疯吗?

不对。

——她知道自己“有病”。

所以当你复盘整部剧会发现,那个最疯的人,最“接近正常”。

正如剧名“近乎正常”。

Sir一直在想,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后来Sir联想到最近一位“网红”哲学教授写的书。

里面有句话很接近:

如果说人生是电影,那它很大程度上像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有一个大概的纲要,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务实,除此之外还必定有许多即兴的成分,美国哲学家麦金泰尔说过:“美好的人生就是一生都在追求美好人生的人生”。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回到《近乎正常》:

如果说普通人正常的人生,即一生都在“接近正常”的人生。

那个“即兴成分”是什么?

情绪。

此剧本质上,是在给情绪正名。

不抬高,不踩低——它在强调,情绪,是一种中性的存在。

故事中大概的纲要就是“正常”:夫妻恩爱、女儿优秀争气。

实际上呢。

丈夫是个混蛋,女儿是怪胎,而妻子生病了。

那是不是就此放弃,堕入他人和自己的地狱?

并不。

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方法引导情绪,并产生积极或消极的结果。

它或许是破坏,但也可能是激励,证明自己活着。

Sir对戴安娜的几次幻觉印象深刻。

一次,戴安娜去看心理医生,幻想自己和医生是一对拍档,两人在合作一出华丽摇滚秀。

这黑色幽默背后也是她渴望重生的勇气。

甚至戴安娜还幻想出,与身穿礼服,白衬衫加领结的儿子一起跳舞,不是恋母。

实际上,这是她与理想的她的心灵共舞。

如果可以,她愿意与恋人跳一出从容的毕业舞,然后带着热情奔向建筑学的创作中,而不是被没有及时赶到的避孕套打破一切。

回到现实,你可以怪罪“避孕套”吗?

不,因为避孕套是中性的,无罪的;情绪也是,它的好坏在于人怎么与之相处。

剧目结尾的设计意味深长:

每个人都沐浴在一道光芒里。

丹看到了儿子,也决定去看看心理医生;女儿放弃枯燥的古典乐,弹奏起爵士,并且跟嬉皮士男友相恋;不存在的儿子也告别了;戴安娜最后提着行李箱离开家,她要尝试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定期治疗。

那道光是流动的。

越来越强。

不是大光明,它或强或弱,可能一瞬间被黑暗吞噬,也会因人的信念点燃,激发。

最后,允许Sir再次强烈安利音乐剧《近乎正常》。

去看吧。

在你追求“正常”的疲惫生活里,挤出那么两个小时。

去感受那道“光”。

不是感受它的明亮、温暖、炫目……

感受它在你身体里的流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