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恢复了这张脸的出厂设置,就再次站上美貌之巅?

她只是恢复了这张脸的出厂设置,就再次站上美貌之巅?

首页休闲益智成语文曲星红包版2023更新时间:2024-04-18

被岩彩艺术家莲羊历经182天绘制出的古代女英雄群像图震撼到了。

©莲羊

她们本是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棉纺织家、医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却被冠以xxx之妻、xxx之女的代称而埋没。

‍‍‍

合葬纪念墓碑上消失的姓名、故乡纪念堂里缺失的雕像,这般被刻意抹*于历史长河之中。‍‍‍‍‍

《国家宝藏》清代天文学家王贞仪

连好不容易留下姓名的李清照,也被质疑她的词是否“过誉”。

如今,这些饱受非议、被消失的古代优秀女性,重生于现代女艺术家的画笔下,跨越千年再度为世人带来智识与美的震撼。

©莲羊 | 李清照

在‍《且向花间留晚照》之前,莲羊就因《会向瑶台月下逢》中描绘的国风仕女群像出圈过。

画作主旨在于传播曾像岩彩画一样落寞的汉服文化。如今汉服审美复兴,岩彩艺术也慢慢回归大众视野。

©莲羊 |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次出圈的《且向花间留晚照》,旨在让那些被消失的优秀女性、在艺术作品中得以重生,重新被铭记。

曾经在各个重要领域里熠熠生辉的她们,也带着各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文化,串联起世人对美的全部想象。

因此,即便我们从未见过她们,也能于艺术作品细微间的呈现,感受到深刻的、对美的共情。

美人意向与艺术的结合对美育的传承向来都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聊聊这些。

©莲羊 | 女版文曲星

7位被消失女英雄的重现‍‍

女英雄齐聚的美,该如男子那般、是戎马倥偬的铁血恢弘吗?

并不是。

《封神》2023

她们是“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诗意浪漫。

‍‍

不要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么能因为吝啬钱财而忽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酒局上的美人们,美得柔软又轻盈。

正如女性自身的特质那般,看似怜弱、实则坚韧。

她们带着技艺与故事而来,被各自时代的传统文化元素充盈,勾勒出符合大众审美想象的艺术形象。

作为史*载的最早女书法家,蔡文姬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

她著作的古乐府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主题就是文姬归汉。‍

《文姬归汉图》

岩彩画中的她,身穿用紫水晶 碧玺描绘的衣裙,其上点缀着来自东汉的四叶花纹,手里抚着父亲赠予的名琴焦尾,再也没有飘零四方。‍

而抛开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书法家王凝之之妻名号的谢道韫,仍是当之无愧的东晋才女。

她的林下风气与咏絮之才,让今天的我们在冬至之际,仍能想起关于她的《咏雪》。

‍‍‍‍‍‍‍‍‍‍‍‍

这位诗酒风流、能文能武却命途多舛的美人,在千年之后被赠予一场新雪。如此静谧安定的氛围里,她本该执卷的手,再也不用被迫执刃。

管道升,擅梅竹的元代女画家。

身为赵孟頫之妻,在彼时三妻四妾的年代写出《我侬词》来捍卫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可叹的是这样忠贞坚韧、极具才情的美人,最终连姓名都没有出现在与丈夫合葬的墓碑上。

‍‍‍‍‍‍‍‍‍‍‍‍‍‍‍‍‍‍‍‍‍‍‍‍‍

为她铭记一切且不辜负于她的,只有伫立千年仍环抱她的竹子。

于是,我们得以在画家笔下、于霞光缝隙之间看到管道升本该留下的姓名。

黄道婆,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世界级的古代科学家。

出身贫苦、被卖作童养媳的她,一生都致力于让众人不再囿于严寒困苦。

黄道婆因传授纺织技艺、革新棉纺织工具、推广棉花种植而被世人誉为“先棉神”

‍‍‍‍‍

从此,棉花指代的美人就有了化身。‍‍‍‍‍‍‍‍‍‍‍‍‍‍‍‍‍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的身份是对她最大的“误解”。谁让她是冒着牢狱之灾也要把前夫告上公堂,几经朝堂波折劫难仍‍‍写出“此花不与群花比”的桀骜佳人。‍

《李清照》1988 | 刘雪华版

“私下就是烟酒都来”的她,有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豁达。

因此,李清照的美是“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洒脱。

谈允贤,明代女医学家。

擅为女子诊病,更著有彼时中国医史上唯一的妇科专科医案《女医杂言》。

《女医明妃传》2016 | 诗诗版谭允贤

她的衣袖上绘有益母草 桔梗花的花纹。

象征着母爱与耐心、真诚永恒且无悔的花语,正是谈允贤一生悬壶济世、大公无私的写照。

王贞仪,清代天文学家、数学家,诗人。

与才女中的才女、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的班昭齐名。‍‍‍‍

所以,她身旁有从紫金山天文台云游而来的小龙,身披精致华美的蝴蝶云肩,研磨自落陨橄榄石的色彩装点出独属于她的九霄云外。

如此这般,才配得上在所谓的、被男性垄断的理科领域里,给他们带来亿点点学霸震撼的王贞仪。

数学与天文学著作

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医学、天文学、数学...这些文理兼备的才女们传播的不仅是智识,更有各个领域所蕴含的、不同特色的美学文化。

同样,岩彩艺术也只是展现美的一种方式。

但它也让人见微知著,从一类艺术的呈现里,看到传播美学教育的本质。

岩彩艺术背后的美育传承

岩彩画的历史,可追溯至半坡时期原始古朴的彩陶艺术。

西汉马王堆以浓郁的帛画和漆画为其赋彩,随后发展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

但好景不长,于原始人类随意涂抹的岩彩画,一度被元代以后兴起的文人画、水墨画排挤为边缘画种。

再到如今后两者式微、传统画技不得不另寻出路的背景下,岩彩画在当代艺术家的笔下重换生机。‍‍‍‍‍‍‍‍

©陈文光

岩彩画曲折的发展过程,也代表着艺术美的创新与变革,于身处流量时代的我们再看美学传承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①艺术传承基点

世界艺术史上伟大的石窟绘画艺术——敦煌壁画,创作它的过程延伸出矿物色的使用。

广义的岩彩画泛指一切以矿物色为主要用色的艺术作品,狭义的岩彩画则是使用粗细颗粒不同的矿物色表现的绘画作品。

©东白 |《腹有江山气自华》

玉石等矿物质的天然色彩与颗粒质感,让画作于细微之间美的精致且生动。

这也是岩彩画质感无可替代的稀缺美。‍‍‍

②人文传承锚点

从千百年仍不褪色的青铜器,到或传说或真实、流传至今的人物IP,都被当下主流意识形态赋予了被时代认可的、得以广泛传播的艺术美形象。

譬如莲羊笔下的女财神扎基拉姆,她诞生于画家于创作瓶颈期开启的静心之旅。

汉藏文化结合下的扎基拉姆异常灵验,却长着一张狰狞恐怖的脸。

相传她本是一位汉家女神,因过于美貌遭人嫉恨、在宫斗中被毒死。后来灵魂跟随超度她的西藏高僧回到藏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财神。‍‍‍

这样的故事背景,激发了女艺术家为其还原美貌的动力。

并在后面的每一年,都用不同的面孔、服装、矿物色彩去祭奠这位女神。‍‍‍‍‍‍‍‍‍‍‍‍‍‍‍‍‍‍‍‍‍‍‍‍‍‍而女性财神这种身份,也贴合当下年轻人追逐崇拜的美学意向。

在这个过程里,得以救赎的不仅是被污名化的女财神,还有曾迷茫失去前进方向的女艺术家。

‍‍‍‍

自此之后,又多了一位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画作技艺的美学锚点。

©莲羊

③宣传风向嘲点

就如古代女英雄「被消失」一样,重现美好女性的女艺术家莲羊,甚至不配在热搜词条上拥有姓名。

直接的、好好的承认她们的强大与用心,有这么困难吗?

‍‍‍‍‍‍‍‍‍‍

正是这种讽刺现实,更激励我们要坚持不断挖掘、不断传承女性美的驱动力。

就像曾处在时代交替之际的王贞仪,在她短暂又绚烂无比的29年生命里,始终都坚持践行自身才德观。

顶着“才非女子事”的封建思想成为擅骑射、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文,通医理的女科学家。

‍‍

所以,欧洲古老的明信片上印有她的面孔,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也在2014年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命名为“王贞仪”。‍‍‍‍‍‍‍‍‍‍‍‍‍‍‍‍‍‍

如此,才不算辜负她们一边操持家务,一边还刻苦学习传播智识的努力。

她们努力呈现出的不仅是文化美的多元,更是人性美的不屈。

所以,看到郁郁不得志却始终坚定向前的她们,让我们在抱有对其强大的赞誉之外,还产生了对其遭受不公待遇而愤懑的共情。

这种共情能力,正是人类美育发展的重要基石。

不同领域的优秀女性带来的美学共情

关于人类高阶审美的共情能力,李泽厚曾在《美的历程》里这样解释过:“人的审美感受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性的感官愉快,正在于其中包含有观念、想象的成分在内。

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意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这也是羊再三强调的。

直给的「术」固然也美,可若没有进阶到富有魅力的「态」,这种直给也就因匠气而无趣,也缺乏了让人深入联想的内涵。

金小妹 | 吉永小百合

是否具备区分浅表深里的感知力,也是男女性于审美层面最大的区别——前者大多是理性的视觉生物,后者则是感性的知觉生物。

因此,比起男性受视觉刺激才能激发的美感体验,女性更擅长自发加滤镜的颅内满足。

‍‍

就像聊冬天的雪,女性不仅会想到雪花、在雪地里凹身材曲线的美人,更有几成意境、多说就会破坏其美感的氛围。‍‍‍‍‍‍‍‍‍

她们轻易就能从细雪之美、共情到早逝的落樱,再到如花隔云端的绝世佳人。

因“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的脆弱易逝而伤情。‍‍‍‍

《细雪》1983

正因这份能身临其境般体会到情景合一的移情能力,才让女性被视作感性的知觉者。

‍‍‍‍‍‍‍‍‍‍‍‍

在这个过程里,也展现了中国美学的要义——移情说。

作者牟春 | 复旦大学哲学系女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它是我们抛开自身专业技能与见识阅历的限制,仍能理解不同领域优秀女性之美的核心关键。

也是《且向花间留晚照》岩彩画背后的创作故事,之所以会让人潸然泪下的原因。

7位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女性划时空而来,谈允贤注视着谢道韫身上的雪,被咏唱过的雪还落在管道升的梅枝上、成为她翠玉笔尖的颜色。

蔡文姬手抚的名琴焦尾、其琴弦延伸到黄道婆手中,成了她纺织的丝线。

‍‍‍‍‍‍‍‍‍‍‍‍‍‍‍‍‍‍‍‍‍‍‍‍‍‍‍‍‍‍‍‍‍‍‍‍‍‍‍‍

由她织就的传说沿着王贞仪举起的望远镜,眺望着李清照手中托举的明月。‍‍‍‍‍‍‍‍‍

她们跨越千年,共同构成此方天地间智识与美的化身。

是普照人间的月,也是寂寞千年的雪。‍‍‍‍‍‍‍‍‍‍

《题玉泉溪》唐·湘驿女子 | 又是无名才女

并在岩彩艺术家笔下展现出审美领域的「赋比兴」——在怀揣着英雄梦的优秀女性组成的酒局上,展现出不同风格特质的美人情致。

并以此暗喻女性立世之艰难,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祭奠本不该“被消失”的伟人。

《长安三万里》2023 | 裴十二

彼时的才女因报国无门而伤情,因身为女性惨遭埋没。

‍‍‍

现在的我们因共情这份无奈被触动,并激发自己去挖掘、去展示,去抗争。

‍‍‍

如此,才拥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纯良。

‍‍

由女艺术家画创作的女英雄群像,本就具备深刻的美育内涵。这也让普通女性感受到一场从内到外的、积极正面的审美涤荡。

缺失半边天的美育,注定无法走的长远,更得不到大众真正期待的结果。

破除被垄断的审美壁垒,才是我们应尽的权利与义务。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