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思量怎么说,最后还是按了删除键”

“反复思量怎么说,最后还是按了删除键”

首页休闲益智锤子粉碎更新时间:2024-05-09

作者 | 甜品狮LeO

为你制作补充精力的知识点心

本文 3203 字,建议阅读时间 6 分钟

公司开会老板向大家提问的时候,通常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但我都会像是回到小学课堂一样,心跳加速,头脑里快速搜索着答案,感觉耳朵的温度越来越高

结果,话还没憋出来,已经到下一个话题了。

有时候跟别人聊微信也是,本来有很多想回复的话,但是打出来几句觉得不妥,删掉改了几次,最后变成了一声“嗯嗯”……

有时候觉得,我头脑里可能住了一个拿着锤子的批判者,明明头脑里已经酝酿出很多话了,但是一到话要说出来的那一刻,就会被批判者一锤子砸得粉碎,消散在空中。

别人是用3年学说话,用一辈子学闭嘴,我大概是用了30年学闭嘴,然后才开始学说话。

为什么会这样,今天想自我剖析一下,也许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01 “要么不说话,要么一鸣惊人”

我是个胖子。

哦不,我曾经是个胖子。一个从幼儿园到初中体重增长曲线绝对处于大牛市的胖子。

一般胖子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开朗外向的胖子,不觉得自己的胖是个问题,乐于交朋友,也敢于展示自己。

还有一种是死胖子,喜欢躲在角落里装死,祈祷着最好不要被发现,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当一个胖孩子就好。

我?我可能是那种装死技能练到顶级的类型吧。

毕竟,不装死就会经常受到伤害,因为总会有人问我各种奇怪的问题,比如“你一顿吃几碗饭呀”、“你是吃激素长大的吗”……

而且,胖子自带行动减缓效果,是那些调皮的同学捉弄的绝佳目标,因为想打回去也追不上啊!

所以,这事经历多了,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信念:只要关注少一点,伤害就会少一点。

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想要被认可的,完全不被关注也受不了。

当时的我能想到最好的策略就是,在每次我需要发言,或者说需要被很多双眼睛观察的时候,一定不能出错,最好是能一鸣惊人。

记得小学5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猜灯谜的课外活动,只要猜对灯谜,就可以获得礼物。

当时的我每次看到有思路的谜题,都会三思再三思,确保无误再举手回答。虽然回答次数很少,但是命中率极高。

老师看着我说:“小胖子,原来你是那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类型啊”。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可以说,当时我头脑里那个批判者,手里拿着的锤子就是「正确」

用「正确」作为说话的原则,会怎么样?

02 “有什么问题吗,我说的又没错”

你有没有被一些很“轴”的话气到过?

“我这是在跟你讲道理”

“你这么说不符合逻辑”

……

反正我以前经常说类似的话气到别人,然后还用一脸“有什么问题吗,我说的又没错”的表情看着对方。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你会觉得我很淡定,就算有人说了很过分的话我也不会生气,但其实是因为我的反应慢了半拍。

因为我的大脑里一直在运转的是:“我接下来应该说什么”、“我要说什么才不会错”……

那些不符合「正确」原则的话,比如可能伤害对方的话、可能损害我形象的话、没有证据的话,通通都被批判者的大锤子粉碎掉了。

你也知道,吵架的话过了那个时机就吵不赢啦,这时候我就只能笑而不语了。

久而久之,这些说话方式会越来越熟练,变成了我的风格甚至是性格。

虽然说了这么多坏处,但是用「正确」作为说话原则,在另一方面又给我带来了好处。

03 “虽然我吵不过你,但是我可以写呀”

看到这里你应该就发现了,虽然我嘴巴慢,但是我脑子转得快呀。吵架吵不赢人家,我可以写文章呀!

而且,为了让自己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内容符合「正确」的原则,驱动着我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事情背后的原理

当自闭症康复师的时候,研究自闭症形成的原理、研究语言训练和感统训练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当情商训练师和乐高老师的时候,研究情绪是形成的机制、研究心理学、研究教育的方法;

当课程产品经理的时候,研究大家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研究问题背后的原理,研究解决的方案。

如果你看过我之前的文章,就会发现里面各种分析,引用各种理论,经常出现各种实验案例。因为这些,才是符合「正确」原则的内容。毕竟自己的经历、故事很可能只是个例,不能说明问题。

特别是在圈外当课程产品经理的时候,接受了一套标准:“能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才有价值”。每天都会带着这条标准做课程,头脑里的批判者就更严格了,有些“正确但没用”的话也被锤子砸碎了。

即使憋出内容了,也经常自我“吊打”:表达不清,失败;逻辑不通,失败;论证不够严谨,失败中的失败。(可以脑补周星驰的配音)

这套标准在做课程的时候帮了我很多,所以在我开始正儿八经运营自己公众号的时候,也继续沿用了。但是我渐渐发现,这样的标准虽然可以保证我的内容不出错,但也成了我的「包袱」

一方面,我判断文章是否有价值的维度很单一,很狭窄,这让我把大量选题都直接否决掉了,觉得那些内容“不值得写”。

另一方面,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方面可以保证,但是总觉得温度差了那么一点,趣味性差了那么一点,会给人感觉是在“端着”。

所以我开始留意、探索,有什么办法可以突破这个局限,最近在一本书里,似乎找到了答案。

04 “说动,才是我想要的价值”

《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里提到传播学有三个层次:说清、说服、说动;让我重新理解了什么是写作的“价值”。

1)说清

回想起我最开始学写作,都是在学怎么把事情说清,把知识点说清。

在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要做到主题先行,像是把要说的话装到一个“盒子”里,先交给读者,然后再慢慢地往盒子里装相关的解释、故事。

还要考虑表达的内容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存在重叠,是不是翻来覆去都在讲同个东西。

而且还得注意「知识的诅咒」,也就是各种“我很熟悉但是读者不熟悉”的东西,如果出现了要讲清楚。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我,会把说清当做「正确」的标准。

在渐渐掌握之后,我发现只是说清还不够,还要让人信服。

2)说服

为了让内容可以让人信服,我在一开始几乎每写一句话,都会自我“吊打”一番:

“这个结论有什么根据?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这个理论最开始是谁提出的,完整的实验是什么样的?”

“这里面还有没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信息?

这个阶段就是把「说服」当标准,不断地“人格分裂”,自己问自己各种问题。

后遗症就是,有时候一天都写不出几百字。为了考证一句话,可能查了半天的资料,最后发现证据不够充分,只能放弃那句话了。

这个阶段,我停留了很久。

直到我看到《超级符号》里面说:“以说清、说服为目标,我们就很难聚焦于说动这个目的”,甚至还说“要说动,不需要经过说清和说服”,我才意识到,可能过去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南辕北辙的。

无论是说清、说服,最后不都是为了让人能够有能量动起来吗?所以,说动才是最根本的呀。

3)说动

说动,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情绪上的触动,第二层是行动

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其实一直都是在做教育,我觉得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所以我希望的不是看我文章的你点点头说“我看明白了,你说得对”,然后关掉文章还是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

我希望的是你有所触动,哪怕只是带来一点点影响,让你有能量行动起来,开始改变现状。

看的文章类型、接触的人越多,就会发现越多可以让人有所触动的方式,比如真实的故事,比如同伴、环境。

但是过去我写作时总是追求严谨、符合逻辑,一直用说清和说服当做「正确」的锤子。

明白到这一点,我身上的「包袱」才真正放下。我知道,是时候放下拎了很久的那把「正确」的锤子了。

这就像是突然把我封印了多年的表达欲解封了。最近在我的社群不忙星,我已经持续更新了40多篇我的思考、感受,正是有了这些天的沉淀,才有了今天的这篇文。

接下来,我也会尝试用更多的方式来分享我的想法。

05 结语

每个人的头脑里,也许都有一个拿着锤子的批判者,只是锤子各不相同。有的人是「正确」,有的人是「幽默」,有的人是「有用」。

这些锤子,可能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偷偷地藏在你的头脑里,影响着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文字。

这些锤子都有自己的使命,可能是为了保护你不受伤害,可能是为了帮你赢得一些东西。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回顾它们是怎么出现的,可能就会发现,其实现在的自己已经不一样了,不需要这样的锤子了。这时,身上有一些包袱,可能就可以放下了。

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说的:“人生,就是不断放下的过程”。

- End -


和LeO唠一唠:

这篇文有哪些话让你有触动?我很想知道,留言告诉我好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