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张雨绮为爱(男朋友)分手(芒果台)的热搜大家还记得吧,当时张雨绮控诉节目组恶意剪辑决定退出录制。
这不,正片出来了,大人特意去看了一眼事件原貌到底是啥样的。
芒果台的剪辑确实容易让人误会李炳熹,他只是想让张雨绮给自己一些职业上的建议。
但张雨绮表示,我的不一定适合你。
正片里张雨绮特意对镜头澄清,在和李炳熹认识前,他就已经开始拍戏了。
认识之前他曾在在《来电狂响》里饰演一名外卖小哥。
这下网友才发现张雨绮被冤枉了。
她还是那个人间清醒。
不过张雨绮恋爱、事业看得透彻,但在护肤变美方面是频频翻车,最著名的就是左前脚猪蹄面膜,大人印象太深刻了。
这一般护肤小白都不会信了吧?!
但是除了这种低级的很不可信的营销内容,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充斥着很多一看还是那么回事儿的各种割韭菜营销。
想理发被Tony忽悠。
哪怕是买牙刷这么小一件事都被坑。
有时候只是损失一笔钱。
严重的就赔上了健康。
但是我们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广告,广告是如何套路我们的?如何让自己不那么容易被割韭菜?
植物奶的营销套路
大人今天给大家讲讲植物奶是如何通过营销成功地黑了牛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
观察一下超市的货架,这两年植物奶的占比开始多了,比如豆奶、椰奶、杏仁奶等。
尤其星爸爸的燕麦拿铁,大人身边很多人都说比牛奶做的传统拿铁好喝。
这一改变和瑞士生产燕麦奶的品牌Oatly 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它凭借洗脑的营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Oatly公司也因为燕麦奶的成功营销,今年5月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1994年的时候,一个瑞典科学发现了一种工艺,可以让燕麦变成燕麦奶,刚开始大人也很好奇,后来发现它和咱们磨豆浆一个思路。
资本抓住这次机会成立了Oatly公司,定位是牛奶的替代品,也想解决部分人群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初心是好的,也有市场,但是市场很小,尤其欧美人从小喝牛奶,乳糖不耐受人群不是很多,公司发展自然不会好,甚至可以说很平庸。
到了2012年,公司换了个新的CEO Toni Peterson,他想改变现状,就想了个办法——抹黑牛奶。
他从下面几个方面开始黑牛奶,对营销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他的套路是不是和今天国内品牌互撕的套路很像:
大肆报道奶农虐待奶牛的黑幕
这些素材来自其它一些博主的爆料,他们暗访奶牛养殖基地,拍摄了很多工人强迫母牛*,奶牛产奶太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出现站不稳的情况等等。
Toni Peterson 把这些爆料统一汇总大肆推广,精准地踩在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雷点上。
于是很多人开始游行善待奶牛,素食主义者也看到了机会,开始游行抵制喝牛奶。
渲染牛屁对环境的伤害
2009年一份报告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报告显示51%的温室气体来自畜牧业,其中牛屁就贡献了41%的甲烷,最后得出结论,牛屁会使全球变暖。
不久,又出了一份报告说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比运输业多18%,牛羊放屁打嗝产生的温室气体就占了40%
紧接着又有畅销书说“成年人喝牛奶违背了自然基本原则”,更多“科研”结果开始证明喝牛奶既不环保也不人道等,几乎喝牛奶就是罪大恶极。
不管这些结论有多奇葩,但是很多人都信了,投资燕麦奶的资本一看这是好机会呀,就抓住这个点广泛宣传,继而催生出了更多类型的植物奶。
夸大燕麦奶的好处
有了上述铺垫,Toni Peterson 就开始打广告吹嘘燕麦奶,比如在产品包装上就直接说“和牛奶很像,不过是给人喝的”。
还专门委托环境保护期刊发表文章说相比牛奶,燕麦奶的生产过程减少了80%的温室气体排放,60%的能源消耗等等。
同时放上营养学数据,比如牛奶会让人长痘痘而燕麦奶不会,牛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人的血脂没好处,而燕麦奶不会有这方面的威胁。
最重要的是对乳糖不耐受人群很友好。富含膳食纤维、零胆固醇、低脂低糖这几个词更是把牛奶按在地上摩擦。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燕麦奶在欧洲销量直线上升,但也惹毛了瑞典乳制品公司,Oatly公司被乳制品协会告上法庭,最后败诉。
但败诉的Oatly开始到处煽情,营造一种自己太弱小被乳制品公司欺负的形象,销量又增加了45%,乳制品公司虽赢了官司却输了民心。
自此植物性食品短短10年间开始向全部食品出手,肉、芝士、冰淇淋、蛋、奶都可以植物化,资本对植物性食品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Oatly做大后又把目光瞄向了中国,营销方向主打健康、减肥。
同时营造燕麦奶是高端消费的象征,第一件事就是和星爸爸合作搞了燕麦拿铁,就是把拿铁中用的牛奶换成了燕麦奶。
虽然它在国内的营销还没成气候,但是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了,除了星爸爸,瑞幸、KFC、麦记都有燕麦拿铁了。
燕麦奶真有那么好吗?
其实也不用多么深的专业知识,咱们从基础的营养和健康角度来分析。
首先,燕麦奶蛋白质含量就远低于牛奶,而蛋白质是人体必须的三大物质,不管是健康还是变美都需要。
此外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更容易吸收,就算在植物奶中做对比,燕麦奶的蛋白含量连豆浆都不如。
其次,植物奶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确实更低,可是牛奶中的饱和脂肪酸并没那么糟糕,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它。
胆固醇也是身体必须的元素,只是需求量比较少,肝脏在必要的时候会自己合成胆固醇供身体使用。
最后植物奶宣传的低糖也被营养师推翻了,因为在相同量下,测出来植物奶的碳水总量比牛奶高。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方面植物奶比不上牛奶,比如维生素含量较低,钙也比较少,还得人工添加等。
大人不是说植物奶不好,而是说它没有广告宣传的那么好,它的膳食纤维确实对肥胖和高血脂人群好,只是这事得冷静看待。
如何不被广告割韭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知识虽然增加了,但是营销广告却一直在想办法让我们丧失判断力。
面对这些广告如何不被带偏,还能保有一点理性呢?大人介绍一个最常用的社会学验证方式,多用用搜索功能就能识别了。
查信息资料是谁、什么机构发布的?
很多广告里都会引用来自XXX机构或协会的研究证明,这时候你可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所有合法企业及协会的成立都需要在国家系统备案,如果没有,很可能就是非法机构,发布的信息也不可信。
或者发布的信息和自己登记备案的范围是否相符,如果超范围,信息可信度也值得怀疑。
其次看发布信息的人,可以上天眼查去查他相关的工商信息、是否有处罚记录,甚至可以根据他提供的社会关系去查。
Oatly公司借用来攻击奶牛污染环境的调查报告就遭到了科学界的广泛质疑,数据和论证方式都站不住脚,这也是它打官司败诉的主要原因。
有些媒体也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做不合理的宣传,比如英国卫报就曾发布过韩国泡菜是世界第五大健康食品。
像这类口碑不太好的媒体,不用登陆官方网站就能看到大批网友唾骂它们,那么它发布的信息就要谨慎吸收。
论证逻辑是否正确?
这个可以从广告中的数据着手去质疑,比如说奶牛放屁贡献了41%的温室气体这个说法就很可笑。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会放屁,人也是,放的屁里都有甲烷,奶牛放屁的总量占所有哺乳动物的比例是多少?
▲大肆鼓吹奶牛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二氧化碳是最大的温室气体,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有科学论证。
而人的活动不仅也会产生这些东西,还制造很多释放二氧化碳的交通工具,相比较而言奶牛的危害真的小多了。
这里插播一个小知识,我们在做全麻大手术时医生会强调空腹8小时,除了防止呕吐,还有个原因是防止术中放屁。
因为屁里有甲烷,术中医生有时候会使用一种叫“电刀”的工具,通过电流让电刀头变热,甲烷遇到它就会被点燃。
相信被时间验证过的产品
更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去查验,连大人自己都会掉坑里,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被时间验证过的产品,新兴的产物暂且围观。
就拿现在都知道的“吸烟有害健康”来说,这个共识用了将近100年时间,几千万人死于肺癌才被大家认识到。
最初,烟草公司也是各种花式营销,比如最早为香烟代言的是医生,广告牌、影视剧里都有香烟的植入。
最夸张的是宣传香烟可以让人更有魅力、更健康、能集中注意力等等。
最后也是医生们发现这玩意儿很可怕,开始做研究、做调查花了很多年时间才让吸烟有害健康成为共识。
牛奶当年爆火也少不了乳制品公司的营销,但是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验证牛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
所以童鞋们,和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食品类东西一定不要盲目跟风。
希望大家再面对天花乱坠的广告时,多动动小手去查一查,就能减少自己被割韭菜的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