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骡子》被引进至国内上映,年近90岁的伊斯特伍德上一次自导自演还得追溯至2008年的《老爷车》。
在他身上不存在服老与退休,他认为拍片很有趣,可以永远学到新东西,所以打算一直拍下去,直到自己真的不能拍了为止。
今天咱们来讲一部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作品,也是在豆瓣上他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电影手册》更把该片选为1993年年度最佳电影。
《完美的世界》
故事似乎从一个美梦开始,主人公在温暖的阳光里躺在草坪上,微风拂过,身边有一个可爱的鬼脸面具,还有散落的钞票,怎么看,都是一个温馨和煦的场景。
似乎能对应的上片名中的“完美”,但接下来几乎所有的故事,都与完美无关。
生长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菲利普被母亲管束的很严格,因为宗教信仰的缘故,他甚至从没参加过一次万圣节“糖果或捣蛋”的游戏。
而菲利普家附近州监狱的两名罪犯越狱成功,在逃亡路上掳走了他当人质。
两名罪犯,一个莽撞愚笨,一个是天生的犯罪专家,两人对于菲利普的安置问题也发生了分歧。
在同伙准备要伤害菲利普的时刻,布奇毅然枪*了同伙,带着菲利普开着车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车一路开往德克萨斯的途中,布奇也与菲利普产生了别样的友谊,他们不再是绑匪与人质的关系,而更趋近于父子亲情了。
这两个人都在对方身上获得了久违了家庭感。
两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缺乏“父亲”这一角色的存在,菲利普与保守、沉闷的母亲一起生活,恪守宗教信仰的约束,从没尝试过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应该体验过的乐趣。
不过生日,不办派对,没有吃过棉花糖,没去过游乐场也没有坐过云霄飞车。
而布奇则自幼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元素的环境中,母亲是妓女,父亲是个经常对身边人拳脚相向的惯犯,布奇8岁时就*了一个要伤害母亲的人。
可以说菲利普和布奇的成长环境虽不相同,但都一样的压抑,他们都没有享受过无拘无束的自由与快乐。
所以,开往德克萨斯的路虽然是逃亡之路,却也两个人的自由之路。
菲利普玩了一次自己羡慕已久的“糖果或捣蛋”游戏,还享受了一次简易版的云霄飞车。
这种带有不正义的快乐像是偷来的一样,可越是被压抑,这种快乐也就越深刻,所以菲利普和布奇产生了别样的友情,即使布奇不愿意承认,但行为还是出卖了他。
当他拉起菲利普的小手时,就真的把他当作了儿子,菲利普也真的把身边人当成了父亲。
这并非是斯德哥尔摩,我更趋向把它理解成为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构想,这是逃脱于社会秩序之外的两人在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建立起的独属于自己的“完美的世界”。
在这个完美世界里,我们能看到导演伊斯特伍德对于生命与生活的理解,比如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伊斯特伍德是好莱坞著名的“硬汉代表”,《荒野大镖客》三部曲是美国人心目中的江湖梦,伊斯特伍德亦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堪称是完美的代表。
而《完美的世界》里,伊斯特伍德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各种的不完美拼接了一个另类英雄。
这部电影在本质上来说是一部公路片,而公路片的内核是成长,布奇这个另类英雄的成长是电影的主题。
导演先借由角色说出一句核心观点:
顾家是男人最伟大的成就。
后续为了补充这个主题而做了许多设置,在伊斯特伍德的电影里,一个人的成长路上总有个精神指引者,《神秘河》、《老爷车》、《百万美元宝贝》里均有体现。
而在这里,菲利普和布奇互为精神指引者,在电影里被表达为“船长”和“领航员”。
他们在德州的时光旅行都是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哪怕其间犯过很多错误。
布奇不可触碰的点就是在于成年人对孩子的伤害,他在电影中一共生气过3次,皆是这个原因。
第一次是同伙想要伤害菲利普,于是他枪*同伴,令人以为他是个*人不眨眼的恶魔。
第二次是他目睹一位母亲怒斥孩子,才使得他下定决心抢了他们一家人的车。
第三次是他看到爷爷对孙子随意动手,所以非要冒险教训爷爷一次。
布奇肯定不是一个好人,但他依然在电影中富有魅力,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导演在人物塑造上有所摒弃,布奇这个角色越边缘化、越偏激,观众就越有思考的空间。
伊斯特伍德弱化了整体大环境,没有怎么显现越狱和挟持人质之后的混乱局面,而更侧重于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动与关系,环境背景只是一个前提,个人单体的情感才是重点。
他倾向于撇开虚妄的制度、主义,而关注人,朴素但却深刻、真实。
电影并没有给这对临时父子一个好结局,他们最终也没有去到心向往之的阿拉斯加,但布奇还是用自己的命给菲利普换来了一个可能的完美世界。
用坏人来构建一个完美世界,这是伊斯特伍德的温柔,也是他的残忍。
故事的最后,菲利普对着布奇说“你不是坏人,对吧?”,可能对于全世界来说布奇都是个坏人,但对于小菲利普来说布奇一定是他的天使。
电影的最后一幕与开场呼应,布奇一个人躺在草坪上享受着微风,此刻,他一定已经到达了自己梦想中的阿拉斯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