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扳格子

儿时游戏——扳格子

首页休闲益智搭木板争夺赛更新时间:2024-05-11

敬请关注“七画真言”公众号,以便阅读他的全部文章。

扳格子是小孩子争输赢的游戏。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没有不会玩的。

老家人把用力扔或摔称为扳,如扔砖头称为扳砖头,摔了一件东西称为扳东西,即使摔了一跤也称为扳了一个跤子。

格子用纸叠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方形,用两张纸叠成。十六开大小的纸每张短边对折,再沿长边分成三等份折成“U”形,然后将翘起的两端折成三角形,叠好的两张纸十字形相摞,四个翘起的三角形再连环相压,便成一个薄薄结实的四方形格子。还有一种是三角形,用一张纸叠成。

叠格子的纸一般用写过字的作业本,或旧书本。那时的作业本都是用草作原料的劣质纸,五分钱一本,黄唧唧软塌塌,书本又舍不得撕。胆大的小孩就去撕《*选集》,毛选的纸光溜溜硬嚓嚓,但没人敢要。只要你用毛选纸叠格子,小孩子准说你是反革命,躲得远远的。曾有人不小心用毛选纸当草纸用被人告发,又批又斗,还被判了刑。

其实,小孩子最喜欢的是香烟盒叠的格子,红红绿绿,特别好看。那时的香烟盒都是软包装,外层纸印上精美的图案,一层蜡油光光的亮。里层是防潮纸,讲究点的用锡箔纸。比较常见的香烟有大公鸡、丹江、游泳、鸿雁等。每次拆开香烟盒都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到现在我也说不上来是啥香味。

扳格子既可俩人对玩,也可多人参与,简单粗暴,没啥技术含量,即使输赢是一张废纸也极易激起小孩的好胜心。每人的格子先扔到地上,和板排出先后顺序,排在第一位的小孩捡起自己的格子看谁的格子看相好或容易掀翻,就进攻谁。玩法就是用自己的格子对准别人的狠狠地扇下去,格子着地和手臂产生的定向气流将对方的格子在地上翻转一个面,被掀翻的格子就归自己所有,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被掀翻的人重新放一个格子于地下。如掀不翻,则轮到下一位小孩玩,依此类推,直至玩到不想玩为止。

有些小孩为了增加胜算,每次都会将格子四周折一下,形成凹陷,格子在扇下去的时候就会兜风,也有的小孩在扳之前拼命用嘴向格子哈气,谁也不知道是否管用。我曾因为用力过猛,中指戳在地上,鲜血直流,至今想想都疼。尽管如此,小孩子还是乐此不疲地玩。有些小孩输急了就使假,不是用力去扇,而是用自己的格子去挑别人的格子,甚至乘人不备用手翻,往往就会引起纠纷。轻者吵几句,重者俩人扭打在一起,你抓我脸,我揪你头发。结果就是眼泪与鼻涕齐飞,上下与泥巴同色。俩人几天互相不讲话,说是和你死气了(断交的意思)。

有的小孩光顾着玩,也不知道肚皮在唱空城计,家里一窝男孩,多一个少一个也没人管。等扳格子散了伙,几个如狼似虎的兄弟早把锅子里的饭吃了个底朝天,连一碗臜胡椒也吃得一点不剩,锅底那点可怜焦糊的锅巴,也有人抢着用锅铲在灶沿踮起脚哼哧哼哧卖力地铲。那姆妈就笑:你是饿死鬼脱生啊,铲破了锅子小心打断你的腿。正说着呢,扳格子的人回来了,做娘的吃了一惊,也不问儿子吃没吃,立起身伸手就打儿子的屁股。还说:你还晓得回来,饿死你!哪真的让他饿,拿出一只碗递给儿子说:到三爹家看看,有剩的先借一碗,明日夜饭还给他郎。

也有的小孩格子赢得鼓鼓囊囊装满两裤兜,兴高采烈地回得家来本想炫耀一番,却被母亲当头一顿臭骂:你赢那些格子回来是能当得饭吃?还是当得柴烧?有那精神头不晓得帮屋里干干活。也有的小孩输得精光,就剩神龛上四本毛选不敢撕了,便去打那没写字的作业本的主意,父亲气得一巴掌就扇过来,还骂道:狗日的,你老子是沈万山的家当啊?这父亲也是气糊涂了,自己的儿子咋成了狗日的呢!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