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良行为”的真正原因之打碎瓶子

孩子“不良行为”的真正原因之打碎瓶子

首页休闲益智打碎瓶子更新时间:2024-04-21


不指责、不评价、不讲大道理,将处理事件的责任还给孩子,信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孩子也必定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当孩子打碎东西或者做错事情以后,内心往往是很恐慌、很紧张的,这时我们需要做得第一件事应该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我们是在养孩子而不是在养物品,不管摔碎的是什么物品,在那个当下,最重要的是孩子,而不是物品。

遗憾的是,这个浅显的道理大部分家长却不懂,在孩子打碎东西(或者做错事情)时,我们的关注点立马集中到东西或者责任上了:“你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要小心一点,你怎么就不上心呢?”

孩子打碎东西以后,自己必定也被吓了一跳,心里也懊悔得不行:“我刚才怎么就不小心呢?如果刚才我换种方式拿瓶子,那就不会摔碎了,哎,我怎么这么笨呢?”

在孩子懊悔伤心的时刻,如果再被人指责,那么必然会减少他这种内省的力量,这时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会想方设法替自己找借口;一种则是孩子更加畏惧,由于情绪无法外流,那便只好向内压,进入潜意识中。

有人说:“我知道该理解孩子的情绪,可是我当时都被气死了,哪里还顾得上那么多?”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在打碎瓶子的同时不小心扎到了脚,你会怎么做?只怕你会忙不迭地处理伤口吧,再糟糕的情况也有更糟糕的可能,孩子只是打碎瓶子但并没有扎到脚,从这个角度想,父母是多么庆幸啊!

再说,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为人父母一项重要的功课,养育孩子其实就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当我们忍不住想要发火的时候,当然我们可以发火,但同时也需要自我觉察一下:“我到底为什么发脾气呢?真的仅仅是因为孩子这件事做的不对吗?还是我有什么内心的隐痛在作祟?”这样的觉察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当我们在锅碗瓢盆间时时刻刻带着觉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本身并没有那样容易让人生气。

因为有人会担心这样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不知道这件事是他的责任,就没办法学会对事情负责了。事实上,这是对儿童心理的巨大误会。当事情发生以后,无需任何人提醒,孩子立马就会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知道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当然,当这个教训与孩子的天性相违背时,孩子是不会吸取的,比如跑有可能会摔倒,但一个孩子能不跑吗?他只是会在跑的时候更注意一些,却不可能保证以后不再摔倒)。而且这个教训是他自己总结出来的,这要比成人硬塞给他的道理好得多。

至于对自己做得事情负责,每一个孩子都有被人认可的需要,也都有能力处理和解决自己的事情。当你理解了他的情绪以后,他自然会对整件事情负起责任来,而且他会比被指责的孩子更有能力负责。

因为当孩子被指责时,他的内心力量是分散的,他需要拿出他的大部分能量来应对你的指责,这种分散会极大的削弱孩子内心的力量;相反,当孩子情绪被接纳、被理解的时候,他的力量是集中的,他只需要解决自己内在的问题即可,不需要想办法应对成人的指责,当他的情绪完全表达出来以后,他也就有足够的能力为这件事情负责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