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又或者,你是否正在感同身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数据引发广泛关注。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了,47.1%的受访青年感觉自己词汇量匮乏、表达单一。一边是层出不穷,甚至堪称“日新月异”的造梗、玩梗;一边是部分年轻人一旦脱离了互联网语境,就陷入开口词穷的窘境。表达能力的背后,反映的是学识和积累,体现的是思维和认知。当代年轻人为何时常“词穷”?我们不妨进一步追问,在跟上时代步伐的同时,谁来维护汉语的尊严?
▲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一个个“书童”手持竹简高声朗诵古诗词。记者 龙帆 孟俊吉 摄/视觉重庆
流行之后,不要只剩下一地鸡毛。“OOTD”“YYDS”“年终总拮”“老师 菜菜 捞捞”“清汤老大爷”“玉米几几”“春山学”“顶凉柱”“发卖”……如果不使用网络搜索,你知道上述这些新近网络热词的真正含义吗?互联网时代,流行语也是一种社交货币。如今,网络流行语不再简单地停留在文字这个媒介之上。它往往还与表情包、搞笑GIF图等结合在一起。一旦蹭上热点事件的流量密码,能够以“病毒式”传播的方式,“攻城略地,深入人心”。流行语也好,表情包也罢,无须打压甚至抹*年轻人的创造性。能够合理地造梗、玩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汉字本身所具备的丰富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它在当下依然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调适能力。但值得警惕的是,一旦脱离网络环境,在需要进行规范化,乃至严肃性表达的时候,让我们扪心自问:这些浅表的语言还能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它对我们提高个人的表达能力究竟有没有裨益?9年前,央视综艺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向网友征集最不想在2015年央视春晚听到哪些令人反感的网络流行语。其中,“萌萌哒”“做个美男子”“画面太美我不敢看”“那么问题来了”等当年的流行语纷纷上榜。9年后,我们依旧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裹挟在流行语的洪流中。哪怕你不喜欢、不跟风,它仍然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产生影响。比如,媒体为了“接地气”,在标题和内容中用上流行语;诸如“卖萌”“点赞”等新词,被收录进了《新华字典》……把网络流行语当作一种“轻娱乐”的表达工具,对它适当地使用无可厚非。但切不可耽溺在流行语的“温柔乡”里无法自拔。说到底,流行语终究只是一道“饭后甜点”,难以成为营养丰富的“主食大餐”。
▲2023年4月19日,重庆八中渝北校区,初2025级诗词大会现场。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短平快的时代里,不要被短视频所“驯服”。
“3分钟来读一本书,今天来读……”如果你是这位短视频创作者的粉丝,相信你对他的固定开场白不会感到陌生。碎片化、浅阅读的时代里,“XX分钟读完一本书”“X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XX分钟了解东西方哲学史”等等,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诚然,短视频能够带来“简单粗暴”的满足感。海量内容被精简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它凭借着明快的语言、简明的叙事、直观的图像影像,辅以符合情绪的BGM(背景音乐),成了简单化、可视化的“电子榨菜”,极大降低了阅读的成本。短视频阅读身上并非没有可取之处。时代在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但要走向“深阅读”和更加广阔的“蓝海”,就不应只在“浅阅读”的“沙滩”上嬉笑打闹。比如,如何从“一斑”中看到“全豹”。对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类严肃文学,短视频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缕清人物关系,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但阅读本身也是一场耐力跑,深度参与带来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是短视频所无法替代的。比如,如何识别猎奇与媚俗的伪装。短视频创作者的水平各有高低,出发点也不尽相同。一些读书博主或为了博眼球出位,或为了引流带货,在短视频中加入耸人听闻、移花接木的内容,误导视听。对于读者而言,本是为了增长见识,不料到头来却喝了一碗“假鸡汤”。比如,如何从“我看过”升级为“我懂得”。短视频在求快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陷入浅表化的思考惰性之中。1.5甚至2倍速的解说速度,声光电充分配合的情景再现,带领你走向创作者预先设定好的结论之中。没有对信息的“反刍”,只是灌输式的“填鸭”,表达能力从何提升呢?
▲南岸区精典书店,线下作品分享会吸引不少年轻人。记者 刘旖旎 王海贝 摄/视觉重庆
维护汉语的尊严,从来都是一场“双向奔赴”。
宏观层面来看,提升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既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从更具操作性的微观层面而言,要让年轻一代不再“词穷”,跳出“爱你在心口难开”的表达困境,离不开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应试之外,语文教学能不能多一点共情?近段时间,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在社交媒体再度走红,让不少网友感慨:“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不只是这篇课文,《赤壁赋》《滕王阁序》《项脊轩志》等多篇古文,都曾引发过广泛讨论。与其说语文教育具有滞后性,不如说它具有前瞻性。这些入选教材的古文,篇篇经典。要真正读懂它们,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但是,能不能在教学阶段,让古人的“声音”穿透历史,与今天的学生共情,也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数字时代,别忘了公共阅读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要进一步消除他们与优质内容之间的壁垒,畅通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如,2022年出台的《重庆市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就对健全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去年9月底,重庆市普通中小学生(幼儿)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卡免费开通启动仪式举行。这项工作惠及全市400余万中小学生(幼儿),共享图书2000余万册。在“书香重庆”品牌的号召下,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在“悦读”中丰盈精神世界。
▲秀山开往重庆北的5610次公益性“慢火车”3号车厢列车书屋,搭乘火车的中学生们正在阅读学习。记者 万难 摄/视觉重庆
走出“词穷”,还得回到线下来“碰一碰”。语言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运用。如今,不少年轻人在网上玩梗、斗图都很“溜”,一旦回归线下,语言反而变得苍白无力。尤其是对于尚在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而言,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加强引导,强化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2023年,重庆全市开展基层阅读活动超8000场次,参与群众1300万人次。在开州区,“蒲公英梦想书屋”乡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走进郭家镇中心小学;在江北区图书馆鸿恩寺馆,家长与孩子共赴“格林童话之夜”,寻觅纯真与诗意……德国教育家、语言学家洪堡说过一句话,发人深省:“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人们的任何想象。”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这把“钥匙”,不仅为我们找到文化自信,打开了通往过去的历史之门,也为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赋予了可靠的底气和保障。愿每个年轻人都拥有走出“词穷”舒适区的勇气,找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表达能力。
来源:重庆瞭望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网梗不断的年轻人为何开口词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