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征服的秘密:只喜欢玩重骑兵加冲冲冲,蒙古为何能横扫欧亚?

游牧征服的秘密:只喜欢玩重骑兵加冲冲冲,蒙古为何能横扫欧亚?

首页休闲益智动物冲冲冲更新时间:2024-04-26

编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两年前的一篇《骑射真的那么无敌吗?蒙古铁骑靠骑射征服欧洲》里,曾辟谣了“蒙古骑兵靠骑射击败欧洲骑士”的谬论。本文就来说一下蒙古重装骑兵到底是什么样的。

蒙古骑兵的装甲变化

早期蒙古人虽已具备冶铁技术,但缺乏铁器,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称“他们当中的大异密的标志是:他的马镫是铁制的”,由此可见当时蒙古草原铁资源的匮乏。早期蒙古人以鲛鱼皮做成可抵御流矢的护甲,直到金国统治河东后才逐渐有铁钱流入蒙古,铁资源才得到弥补①。早期蒙古人延续历代游牧民族的传统已经有着甲作战的习惯,《元史·太祖纪》里莫拿伦就担心儿子们无甲不能胜敌②;根据《蒙古秘史》里札木合的说法,在铁木真统一蒙古时期的战士就已经穿着战甲,并携带长枪、环刀和弓矢③。任何擅长骑兵的民族,只要有机会得到足够资源,就一定会重装化。

在与金国、西夏、南宋作战过程中,拥有了大量的铁等金属资源以及各种工匠之后,蒙古人的武器与戎装逐步升级换代,其皮甲升级为铁甲,并且有了甲、盔、盾全套的防御器。按照阿彻·琼斯的说法,蒙古人拥有一支非常类似安息人的骑兵部队,其中大约五分之三是带有备用弓和三袋箭和至少一匹备用马的轻型骑兵,五分之二是重型骑兵。

蒙古重骑兵在伐金期间就已经基本成型了,耶律秃花在大胜甸、成吉思汗在野狐岭、客台在皂河都曾经以少敌多击败金军,迫使金国不得不发展出花帽军、忠孝军等新生兵种。而在伐金之初的野狐岭之战与墨谷口之战中,也都有蒙古军利用长矛重骑兵冲阵的记载。

加利西亚-沃伦编年史在1252年条目下描述丹尼尔·加利茨基(Daniel Galitsky)的一队士兵时写道:“德国人对鞑靼人的武器感到惊讶:马戴着铁面具,全身披挂皮革护甲,这支团队在军队里的地位一定很高,因为他们的武器闪闪发亮。”

▲13至14世纪初全副武装的蒙古骑兵

虽然觐见过蒙哥汗的鲁布鲁克称在陪同他的20个蒙古人中只有两人身披铠甲,但这只是和平时期旅行的情况,据出自13世纪前期的一手史料奈撒维《札兰丁传》所载,在攻克奈撒时,“所有鞑靼人都穿上了盔甲,在夜间冲进堡垒”。

接下来介绍蒙古(元)军中的各种甲胄:蒙古的皮甲分为长短两种,短甲无披膊。披膊去掉后类似裲裆甲,在肩部用皮带连接;长甲有披膊,在披膊还罩有皮革制成的披领。蒙古也使用类似皮背心式的皮甲,优点在于比金属甲柔软、轻便,当然强度低于铁甲。蒙古的皮甲也不是单纯用皮做的铠甲,而是在皮甲中间嵌入钢丝,皮铠胸部位置的表面排入银丝和花片,以此增加皮甲(铠)的强度。内蒙古黑水城遗址出土的锁子甲由铁丝制成。将帅穿的锁子甲,以金银装饰来美化,增加铠甲的美观。铁罗圈甲内村六层牛皮,外层为网状铁甲,甲片连缀如鱼鳞状。元代骑兵盛行,铁制的柳叶甲和皮制的罗圈甲成为主要的防护装备。

▲蒙古铁罗圈甲,特点是多了一个喉部护甲

布锦甲以厚实的布料或丝锦为甲面,甲面底下裹有铁甲;还有的不衬铁甲,纯用布料,把多层布锦紧密地缝合在一起。按照有些说法,箭头很难穿透这种丝绸布锦甲的绸衣,只是会连箭头带衣服一同插进伤口,医护人员只需将丝布拉出便可将箭头从伤口中拔出。而由布锦甲衍生出的布面甲是元代的轻型铠甲,在长袍的外面缀以金属甲泡,重要部位缀有铁甲片。袍子是布质的,轻而柔软,穿着舒服,缀以金属泡钉之后,增加的分量有限,但抗冲击力却大大增强,明后期与清朝基本上都采用这种甲衣。

据《元史·孙威传》载:“善为甲,尝以意制蹄筋翎根铠以献,太祖亲射之,不能彻,大悦。”

▲蒙古兜鍪,征日元军遗物

按照柏朗嘉宾《蒙古行纪》的记载,部分蒙古士兵所骑的马也配有护马甲,马头、马背两侧,马屁股,马的前胸,都有护甲包裹④。

蒙古人的战马与行军蒙古草原本身就有充足的马匹资源,而后在攻金战役中又数次掠夺金国的群牧监,使得战马储备成为世界之最。还由于大部分的蒙古战马都是母马,而蒙古士兵也习惯于依靠喝马奶生活,这也减轻了军队食物供应的负担,同时也使蒙古军队的机动性大大增强。

蒙古人行军以急速著称,以蒙古第二次西征为例,据俄国史学家记载,1236年春2月,蒙古军从额尔齐斯河和阿尔泰山西麓出发,这一次蒙古军所经过的地方饲草和泉源很多,所以五、六月之交即达伏尔加河,之后在此驻夏,至秋才向伏尔加人发动进攻。后来在征服北俄罗斯时平均每天推行85至90公里,之后拔都在萨莱休整了一年多以稳固统治后于1240年进军南俄,平均每天55到60公里。1241年,速不台指挥的蒙古军只花了3天时间就从鲁斯卡山口经过沿途覆盖积雪的崇山峻岭越过喀尔巴阡山脉,来到多瑙河流域的格兰附近,行程180英里(约合290公里)。

这是由于在长途行军的过程中,蒙古军携带着大量马匹,使得骑兵每天的行军距离激增暴涨。蒙古军的每位骑兵平均拥有三到五匹坐骑以供经常更换以保持快速的调动,即使有一两匹坐骑丢失或耗尽体力也可以一直奔袭,如碰到了紧急情况,他们可以十天不踏到地。马低了头啮草,人就在马背上面酣睡。饥渴时,就把酪干化开了喝着;没有酪干时便刺马出血,就了创口吸饮。据马可·波罗的记录,在必要的时候驿卒通过换马从日出至日落可奔驰200至250英里(约等于402公里)。

据伊本·艾西尔的《历史大全》所载,这种马用蹄子刨开地面去吃草根而对大麦一无所知。在第一次西征的时候,哲别与术赤率领的2万军队于1219年隆冬突入帕米尔和天山山脉之间的谷地,在深达5英尺的积雪中行军,在4000米的高山中前进。柏朗嘉宾在基辅准备横越大陆谒见贵由汗时,此处的贵族曾建议他换成蒙古马,否则马匹可能因为无法在积雪中挖草吃而饿死。

▲蒙古军翻越帕米尔蒙古马的体型就世界标准而言矮小而多毛,其外观和速度都远不及阿拉伯名马。然而蒙古马由于不论严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持久耐劳能力极强,虽长途跋涉,不定时饲食,缺乏休息时间,仍能保持着充分的体力。必要时,可以连续数日不进粮草,甚至能在相当短时间在最险恶的地形上行进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距离。

不过由于马匹是由牧草喂养,所以蒙古人需要保护牧场。通常蒙古人会做好安排以确保牧草供应充足。现有的牧草数量决定某个地区能驻扎的士兵数量。蒙古人的武器和战术蒙古军的长兵器主要是长矛,他们用捆在长矛顶端的绳索将长矛挽在胳膊上,长矛的铁颈有可以把人从马鞍上钩下的钩子,类似于中原军队的钩镰枪。据《黑鞑事略》所载,蒙古人“有长、短枪,刃板如凿,故着物不滑,可穿重札”。

▲元代铁矛头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时期,蒙古军就已经有了精锐的长矛骑兵进行持矛冲击,合兰真沙陀之战中,成吉思汗就曾派兀鲁兀惕和忙忽惕两部的将领作为先锋冲*⑤。而随着战事的发展,以骑射为主的游牧战士越来越重视以突阵为主的重装骑兵,在野狐岭之战中,木华黎就曾“率敢死士,策马横戈,大呼陷阵”,而据《元史》称活了105岁的将领札八儿火者也有“每战被重甲舞槊,陷阵驰突如飞。尝乘橐驼以战,众莫能当”的记录。窝阔台攻宋期间,张柔“率死士十余,奋戈大呼,所向仆踣,执俘而还。”而即便到了元朝前中期各汗国内战时,也有月赤察儿“被甲持矛,身先陷阵”的记载,类似的记录在《元史》不下十处。蒙古人的短兵器主要是轻薄锋利略弯的环刀,骑兵作战也常用斧头、短矛等武器⑥劈砍流畅的环刀和长矛一样,也是在统一蒙古时期就数次被并列提到的常见武器⑦。

在近战的战术方面,可以将东西方的记载进行对照。柏朗嘉宾声称“如果他们可能不这样行事的话,那他们不会自愿(与敌人)进行肉搏战,但当人马都被箭射中时,他们就会与敌人直接交手。”而彭大雅则称蒙古军摧坚陷阵都靠三成的披甲重装,双方交锋开始常以一支骑兵纵队径直冲击敌阵,如一次就让敌阵松动,则这支部队无论兵力多寡都会长驱直入,如果不松动该队就横过让出位置,下一支骑兵部队继续冲撞,如此反复,当战士完全包围敌人后,则最后到的人发口哨,四面八方的敌人协力响应,同时冲击⑧。《黑鞑事略》所记载的这种战术在迦勒迦河之战里被充分利用,当时蒙古军一连退却了9天(一说12天)将罗斯—库曼联军引进迦勒迦河的包围圈,然后先是利用骑射放箭和重骑冲击打败了库曼骑兵使其逃离,在敌军防线上造成缺口,随即蒙古重骑兵持矛冲击穿过这个缺口,猛冲罗斯军队,而配合的侧翼骑兵也随即将敌人包围使其无法布阵,最终取得了胜利。

蒙古军的战术在观念上是僵化的,但执行很灵活。战斗队形由五排组成,骑兵中队被很宽的间隔隔开。前面两排部队是手持长矛和环刀的重骑兵,后面三排的骑兵以弓和标枪为主要武器。在作战时利用强大的机动能力,先是让轻骑兵诱敌深入打乱对手阵型,当两军接近时,后面的队伍会穿过间隔走到队伍的最前面,并把箭雨和标枪射向敌人。然后,当他们打乱敌人阵形时,他们就退到间歇区,前排的队伍负责进行决定性的打击。在1241年的里格尼茨之战中,蒙古军就是这样通过假撤退将波兰士兵引入包围圈,然后先是轻骑兵放箭打乱敌军阵型,随后重骑兵平举长矛发动冲击,先是消灭了被分割的波兰骑兵,随后击溃步兵,使得亨利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⑨。

蒙古骑兵不常装备盾牌,如果需要时常用柳条或树枝等编成的盾牌,有时候蒙古军就会臂团牌下马步射。在黄陵冈之战中,木华黎面对金军转变策略,让骑兵下马步射,大败金军。当然这种战法并不是蒙古人的强项,柏朗嘉宾曾带着轻蔑的口吻记录:“这种盾牌除用在野营里,在夜间保护皇帝与诸王外,我们再也想不出,它还有什么其他用途了。”在端平入洛时,蒙古军曾以团牌为掩护与缺粮四天的宋军作战,结果双方不分胜负,宋军*伤蒙古军四百余人,夺得团牌三百余只⑩。

蒙古重骑兵绝非天下无敌,在蒙金战争后期他们就数次被金国的忠孝军击败,而且无论训练还是装备,蒙古传统的重骑兵都不如埃及的马穆鲁克,所以他们开始编入亚美尼亚与格鲁吉亚的重骑兵。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在早期帝国中出现的蒙古传统具装骑兵不再被各汗国接受,因为体型较小的蒙古马无法负担更重的甲来更好的对抗埃及马穆鲁克骑兵。伊尔汗国逐渐开始大量装备重装骑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蒙古马与更高大的波斯马种结合,来更好的负担重甲与兵器。实际上,蒙古军的主力依然由占比更多的蒙古骑射手组成,并在征服途中积极吸收降兵降将,掳自中原的汉人与中亚的工匠(蒙古军团对外征服,往往屠城*戮,唯独对工匠网开一面)组成攻城部队,南宋降将为蒙古提供海军知识,以及上文所提到的亚美尼亚与格鲁吉亚提供重骑兵部队等。蒙古大军在这支多元大军中找到合适的战士、武器与战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战况,搭配上严格的纪律以及统帅的优秀战略。在政治、军事方面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才是蒙古帝国成功的关键。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鞑靼之人皆勇悍善战,近汉地者谓之熟鞑靼,能种秫穄,以平底瓦釜煮而食之。远者谓之生鞑靼,止以射猎为生,无器甲,矢用骨镞而已,盖以地不产铁故也。契丹虽通其和市,而铁禁甚严。及金人得河东,废夹锡钱,执刘豫,又废铁钱,由是秦、晋铁钱皆归之,遂大作军器,而国以益强。② 莫拿伦诸子闻之,不及被甲,往追之。莫拿伦私忧曰:“吾儿不甲以往,恐不能胜敌。”令子妇载甲赴之,已无及矣。既而果为所败,六子皆死。③出自《蒙古秘史》的第106节:“我祭了远处能见的大纛旗,我打了用黑牤牛皮制有冬冬之声的战鼓,我骑了黑色的快马,我穿上坚硬的铠甲,我拿起钢做的长枪,扣好了用山桃皮裹的利箭,我上马前去与合阿惕·篾儿乞惕厮*!”又说:“我祭了远处能见的高军旗,我打了用犍牛皮制做有沉重之声的战鼓,我骑了黑脊的快马,我穿上用皮绳系成的铠甲,我拿起有柄的环刀,扣好了带箭扣儿的利箭,我要和兀都亦惕·篾儿乞惕拼个死活!”④《蒙古行纪》的第六章非常详细地记载了蒙古人的武器装备:每个战士至少必须带有下列武器:弓两张到三张,其中至少有一张好弓,3个装满箭的大箭筒,斧子一把,还有拖炮用的绳子。富家子弟佩带尖顶、一面锋利、略作弯形的剑;他们还有装甲马,保护小腿的护甲,盔与甲胄。有些士兵备有甲胄及革制的马护甲,护甲制法如下:他们取一些宽度和手臂差不多的牛皮条或别种动物的皮条,三四根皮条放在一起灌以树脂,然后将好些皮条用皮线或绳子联结起来,上面的皮条用绳子结在下端,而下面的皮条则将绳结在中间,就这样一一联结起来;因此当下面的皮条弯曲时,上面的皮条就会翘起来,这样联结在一起的皮条在体部围有两三层后。他们将马的护甲分为5部分:马的两侧,一边一块,从尾部直延伸到头部,在鞍子旁、鞍子后面背部与颈部都加以系结;在薦骨上安上另一块护甲,此处有两块联结在一起,护甲上有一个孔,可让马尾穿出来;在胸部再安上另一块护甲。各部分护甲皆延伸至膝或小腿关节处,额前则置一铁条,从颈的两侧与上述各块护甲联起来。甲胄也分四部分:一部分是从大腿上直到颈部,适应着人的体形制成,紧压着胸部,自手以下则成圆形紧围住身体;在背后另有一块贴在薦骨上,从颈部起直到与紧围住身体的那块相连;肩部一前一后两块,用扣子固定在两肩的两片铁条上;两手上部各有一块,从肩部起直到手腕处,手腕以下就没有掩护,每个膝盖上各有一块;所有各块全用扣子连接起来。盔帽上端用铁或铜制成,但围住颈部与咽喉的那一部分是革制的。革块也按上述方法联结起来。有些人的甲胄、护甲之类按如下方法由铁制成:他们制了许多一指宽、有手掌那么长的细长铁条,每一铁条上开了8个小孔,铁条内塞进三根致密结实的皮带,铁条一片片叠起来,铁条与皮条用细皮线穿过铁条上的小孔结在一起,在上部他们再缝上一根皮线,这根皮线与别根皮线缝在一起,使铁条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许多铁条仿佛构成了一根皮条,然后再按上述方法一块块连接起来。他们所制的这种铁甲用来武装人或马。他们将这种铁甲擦得铮亮闪光,人们可以从上面照见自己的脸。⑤出自《蒙古秘史》171节:主儿扯歹说:“我们兀鲁兀惕、忙忽惕,为合罕打先锋厮*”。说罢,主儿扯歹和忽亦勒答儿两个人,在合罕面前,集合了兀鲁兀惕和忙忽惕人,列阵以待。这时,以只儿斤氏为先锋的敌军已经到来。于是,兀鲁兀惕和忙忽惕的人们迎着冲去,战胜了只儿斤。在追赶间,土绵·土别坚的阿赤黑·失仑冲来交战,忽亦勒答儿被阿赤黑·失仑刺落马下。于是忙忽惕们都拥在忽亦勒答儿的跟前了。主儿扯歹率其兀鲁兀惕们冲上,战胜了土绵·土别坚。乘胜追袭中,斡栾·董合亦惕迎面冲来。主儿扯歹又战胜了董合亦惕。追击间,豁里·失烈门·太子率领一千扈卫队冲来了。主儿扯歹又胜了豁里·失烈门·太子。追袭中,桑昆未经王罕同意,径自上前冲来应战,结果胭脂颊部中箭落马了。因为桑昆中箭落马,全部客烈亦惕们围护着桑昆列阵了。出自《元史》卷121:畏答儿奋然曰:“我犹凿也,诸君斧也,凿匪斧不入,我请先入,诸军继之,万一不还,有三黄头儿在,唯上念之。”遂先出陷阵,大败之,至晡时,犹追逐不已,敕使止之,乃还。脑中流矢【此事当以秘史的中枪为可信】,创甚,帝亲傅以善药,留处帐中,月余卒,帝深惜之。⑥《蒙古行纪》:下面就是全军各将士起码要备有的武器:两到三张弓弩,或者至少要有一张良弓;三个装满箭支的箭囊,一柄大斧和一条为拉军械使用的绳索。【富者】佩带有犀利的剑,单刃和略呈弯曲;他们还备有一匹披挂马甲的战马,马腿同样也要保护起来;此外还有盔甲。【某些人】所披挂的甲胄,甚至包括马甲都是用皮革作成的。以上是耿昇与何高济的译本,【】中的两个限定词,吕浦译为“富有的人”和“有些兵士”,余大钧译为“富家子弟”和“有些士兵”。。⑦出自《蒙古秘史》195节:札木合说;“听说他们追赶有长枪的好汉,剥取染血的财物;追着、打翻、*死有环刀的男子,夺取其财物。他们是,兀鲁兀惕、忙忽惕们。如今他们不是欢欣鼓舞地尥着蹶子*来了吗?”。⑧其阵利*,不见利不进。动静之间,知敌强弱。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摧坚陷阵,全藉前锋衽革当先,例十之三。……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径突敌阵,一冲才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撞。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方其冲敌之时,乃迁延时刻,为布兵左右与后之计。兵既四合,则最后至者一声姑诡,四方八面响应齐力,一时俱撞。⑨ 有种说法是条顿骑士团也参与过里格尼茨之战,骑士长奥施特恩率领的骑士与蒙古具装骑兵们格斗,蒙军一度被条顿骑士“站立式夹枪冲锋”战术打得退避三舍,但这个观点早已在西方史学界被质疑,据波兰学者的调查,记载此战的《编年史》中出现了概述与细节不一致的情况,而进一步考证出后者所称有条顿骑士团参战的内容是在作者去世后才被添加进去,此战应该只有极少数的圣殿骑士参加。里格尼茨之战在虽然有时被粉饰为虽败犹荣的战役,声称给蒙古军带来了巨大损伤,但随后这一路蒙古军依然长驱直入波西米亚和奥地利边境劫掠并成功与拔都军会师,详见冷研之前的文章《蒙古西征曾遭欧洲人夜袭,黄金家族王子被*?这可能只是一场史诗级碰瓷》⑩《齐东野语·卷五》:初二日黎明,北军以团牌拥进接战,我军分而为三,并*四百余人,夺团牌三百余,至午不解。而军士至此,四日不食矣。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英美游园情,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