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壹点丨锚定“两创”,硅元为何要为大师们打造这样一个平台?

深度壹点丨锚定“两创”,硅元为何要为大师们打造这样一个平台?

首页休闲益智打造大师更新时间:2024-09-22

记者 胡允鹏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时代风潮下,“两创”的淄博陶瓷实践正迎来硬核支撑。

刚刚过去的上周,位于淄博高新区柳泉路286号的硅元公司尚瓷文化馆再度被各方聚焦。

是日,一场由淄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齐文化研究院指导,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主办的、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硅元大师厅启用仪式暨董善习大师从艺50周年艺术作品展在此如期举行。而身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董善习也成为该大师厅启用后的第一位办展者。这一刻,距离董善习开始从艺已经过去了50年,距离硅元创立已过64年。

那么,走过60多年光辉历程的硅元为何在此刻启动上述展厅?这背后有何目的?后疫情时代,这对于正在加快从工业产品向文化创意产品转型的淄博日用陶瓷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大师级”平台

再冷的冬天,也挡不住前进的步伐。

12月9日上午,淄博高新区,气温骤降,大雾弥漫。作为淄博高新区内最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硅元科技(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的大楼若隐若现。但这样的天气并未阻挡一众嘉宾的到来。上午10:30分,随着硅元大师厅启用仪式暨董善习大师从艺50周年艺术作品展的举行,这里再次成为行业的焦点。

这意味着,学、政、企、媒等各方的关注下,经过长达数年的准备后,硅元瓷器潜心打造的硅元大师厅正式启用。

同时,这也表明,作为淄博陶瓷的重要“坐标”,硅元瓷器在积蓄60多年的力量后,实现了为行业打造一个“大师级”平台的夙愿。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台已聚集了十几位陶瓷艺术大师,他们分别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希文,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李林等等。

而被业界誉为“德艺双馨”的董善习也成为上述展厅启用后的首位办展人。

据介绍,身为硅元的艺术顾问,已过古稀之年的董善习于1972年2月进入淄博瓷厂,开启陶瓷艺术生涯,截至目前,其从艺已经高达50年。

其间,他与硅元联手研创了“刻瓷烤彩”“硬笔陶瓷彩绘”两项科研成果:前者解决了刻瓷艺术赋彩的缺陷,后者则让钢笔画艺术风格与中国陶瓷完美结合。

2018年,董善习曾将其创作多年的216件陶瓷艺术作品捐献给了中国陶瓷琉璃馆。

而此次作品展,他带着“最后的存产”——近70件作品而来。它们有刻瓷作品,也有钢笔画作品以及手绘作品等等,且多数作品为首次露面。

当首次露面的大师作品遇到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的大师平台,平台打造者——硅元备受关注。

为何是硅元?

在拥有陶企数目繁多的淄博,为何是硅元有此行动呢?

作为淄博陶瓷领域的优秀代表,硅元成立于1958年。过去60多年,肩负“弘扬中华陶瓷文化,开创现代陶瓷未来”使命的它用事实、用数据、用荣光一次次证明了“在文化之路笃定前行的硅元一直站在当代陶瓷行业前端”的深刻命题。

其中,自上一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起,在硅元老领导沈惠基的带领下,杜祥荣、张儒岭、刘凯民……一批怀揣行业复兴梦想、拥有青春家国情怀的淄博陶瓷“造梦人”相继汇集于此。在俯身耕耘、接续造梦的他们的带领下,硅元创造出了滑石瓷、高石英瓷、合成骨瓷等“五朵金花”,挺起了淄博“当代国窑”的脊梁,改变了“自古北方无好土,名瓷名窑出江南”的被动局面,为淄博乃至山东陶瓷在中国陶瓷五大产区中赢得了地位与尊重。

60多年间,一批批硅元人以梦为马,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一直致力于为国家重大国事活动提供最高规格用瓷。自1984年一举夺得了“国庆接待用瓷”后,国庆35周年、国庆50周年、国庆60周年、国庆70周年以及建党10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刻,硅元瓷器都是见证者,当然也拥有一个品类繁多、各具特色的国瓷“国家队”。

日用陶瓷领域,硅元硕果累累。对于艺术陶瓷领域,这家陶瓷企业同样表现亮眼。

40年前,硅元人从汉代先人的铜蓝釉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集窑变、结晶和开片于一体的艺术珍品鱼子蓝。从此,作为中华文化的使者,它走向青岛上合峰会,走入北京的中央国家礼品文物管理中心……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硅元那个星光璀璨、人才济济的大师“阵营”存在直接联系。

已故的陶瓷大师陈贻谟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硅元这个平台上,见证了淄博乃至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兴衰荣辱的他创意设计出了很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

这些作品有从故宫一块瓷片一抹明黄中找到灵感,多次代表中国宴请世界的“中华龙”国宴用瓷,也有蕴含着无限的内在力量,直击人心的黑陶艺术作品《衡》……

这是硅元的“光”,交融着其三代科技工作者心血与汗水,也照耀着他们前行的路。

从民瓷、到国瓷、再到“用国瓷的标准重塑民瓷的新标杆”,一路走来,无论时代风雨如何变幻,不管行业怎样沉浮,专注、倔强而坚韧的硅元人始终秉承创新传递着东方美学,静心坚守成就国瓷典范的发展要义,创作了从国风“中华龙”、到“儒风”、再到“泱泱齐风”的“东方体系”产品。

两大目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如何以瓷载道,传播文明?怎样“弘扬中华陶瓷文化,开创现代陶瓷未来”……这是硅元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从中央到地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发展战略的当前。

在硅元人看来,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淄博又是齐国故都,齐文化的发祥地,“齐鲁大地深厚的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比较优势为他们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据此,他们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守正创新,用发现故乡之美的情结呈现国家审美的情怀,用看世界的眼光形成我们的民族风和中国派,方可塑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陶瓷作品。

“作为一家有责任的陶瓷企业,硅元不仅要探索好的陶瓷材料和工艺,更要努力提升我们陶瓷产品的创新设计水平,这也是我们打造硅元大师厅服务平台,聚集更多优秀大师的重要目的之一。”山东硅元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董事长殷书建表示。

在他看来,一件好的陶瓷作品离不开“三创”:主题“创意”,这需要在文化上下功夫,让作品有内涵、有故事、易传播;设计“创新”,这需要设计师用美的心灵塑造美的作品;制作“创造”,这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而无论哪一个“创”,都离不开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打造大师厅的另一个目的是让优秀的老师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和徒弟。只有更多的年轻陶瓷设计师加入到陶瓷行业中来,创意设计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我们陶瓷事业才更有未来,我们那个关于‘中国陶瓷重新走上世界舞台中央’的梦想才能有更多的支撑。”他说。

一边是深厚的历史积淀,一边又是新时代下,面临的“两创”命题。在以殷书建为代表的硅元人看来,作为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经营为一体的专业性的陶瓷企业;身为一家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以及多个国家级陶瓷技术中心,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首批工业设计中心”和“山东省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文创企业,他们有责任、有义务打造一个共担、共享、共赢、共创、既面向企业又面向社会乃至时代的艺术创作共创平台。

按照殷书建的设想,在这一平台上,不仅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创造出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更多优秀的大师、设计师也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意设计出代表这个时代的优秀陶瓷艺术作品奉献社会。

相合相拥

陶瓷文化,薪火相传,在当代新生,更应在未来新生。

“我们祝愿陶瓷艺术家们在这个平台上用艺术呈现匠心与突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向时代致敬……”这是硅元打造这一平台的初心。

在硅元方面看来,时代迅疾,但“两创”发展战略是他们的指明灯。

当上述“灯光”遇到我们无法回避的数智时代,以殷书建为代表的硅元人认为,他们必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各种要素跨界融合中,在“生态+平台+自我经营体系”的创建中, 在“平等互补的参与和协作”的关系构建中,拿出硅元的行动。

并且,这样的行动必须与“两创”下的淄博、山东乃至中国相合。

“它不仅有宏大的叙事背景,也有鲜活的、记录时代变迁的微观切片,同时,还要有可以期待的未来……”硅元方面表示。

因此,结合所处的陶瓷行业,走过60多年风雨的硅元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守正创新,用发现故乡之美的情结呈现国家审美的情怀,用看世界的眼光形成我们的民族风和中国派,方可塑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陶瓷作品。

基于此,以前述大师展厅为依托,硅元大师级平台就此打造。

这也迎来了业内的一片赞声。

其中,原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党委*、主任赵鹏就认为,硅元大师厅汇聚了行业内众多知名陶瓷艺术大师以及优秀作品,硅元公司对陶瓷事业的这份执念,使得陶瓷文化在当代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可以说,硅元大师厅的启用对于进一步激发创作活力,传承优秀陶瓷文化,展现新时代陶瓷艺术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义深远,激荡着陶瓷行业的“一泓碧波”。

碧波荡漾,淄博陶瓷,这个一开始就把“守正创新”扛在肩头的行业,这一次,又将如何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