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的边境城市二连浩特,有几张广为人知的“标签”。
一是守卫。作为我国最北国门,昔日的大漠驿站如今已成为中欧班列“中通道”的重要节点。
二是寂寥。常年的风沙呼啸而过,夏日酷暑,冬日严寒,生存环境恶劣。全市户籍人口仅3.5万人,常住人口不足7万人。
第三,则是魔力。一个环境如此艰苦,医疗、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小城,却成为许多人的魂牵梦萦。无论是离开的、留下的,没有人不深切地爱着它。
渐入二连浩特的沿途戈壁
裸露的沙土地、被风卷起漫天飞舞的黄沙、零下40℃的天气仿佛哈一口气都能迅速结冰……这些明明丝毫算不上“可爱”。可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宁车辆段二连运用车间(以下简称“二连运用车间”)的年轻人,却与灯红酒绿的笙歌背向而驰,选择将根深深地向下延伸,直至紧紧融入这片沙土地。
“摘星之旅”
在二连浩特(以下简称“二连”)有一句笑谈,“二连每年起风两次,一次风吹半年”。这里常年风沙肆虐,冬夏两季温差近80℃。
2002年,刚从呼铁司机学校毕业的李刚,被二连的现实环境给了个下马威——10人一间宿舍,睡的是上下铺,连个像样的可放置行李的储物柜都没有。老式二层小楼的单层玻璃根本抵不住风沙。窗外不分日夜的风声呼啸而过,留下屋内顺墙滑下的沙子示威。
二连沙尘暴
这些还不是最痛苦的,最难挨的时刻是在夜班作业时。二连的冬日长达七个月,零下40℃的天气里,李刚身着皮帽、皮裤,围着脖套,却依然冻得发抖。列车停站时,他要第一时间前往户外检车,弯腰、俯身、钻车底、探摸,待一整辆列车一套完整的流程下来,皮袄内脖颈上套着的脖套早已被汗浸湿。但这恰恰是危险的事。列检完成返回休息室的路程2公里不止,这段徒步的距离,足以蒸发掉所有热气。裸露的皮肤冻得失去知觉,身上裹着湿漉漉的汗衣,脖子上微湿的毛巾早已在冷空气中结冰变硬。
每晚如此,每列亦如此。
那年的春节,李刚是在忙碌中度过的。白天车多,一趟接着一趟,李刚未及歇息,待到返回休息室时已是下午两点。当年单位还没有食堂,他也没时间做饭,是泡面解救了这个饥肠辘辘还无比想家的游子。“但来都来了,也没想过抱怨。”李刚日复一日地努力着、适应着。
2004年,父亲去世。弟弟正就读中专,母亲是家庭妇女。养家的重担落在了李刚尚且稚嫩的肩膀上。每月800元的工资,雷打不动地,总有400元寄回到家里。在现实的重击下,没有悲痛与消沉的时间,李刚只得比以往更加努力、严谨。因为“犯了错、漏检了,是要扣钱的”。
人到了一定年纪,自己便是屋檐,无处躲雨。
2008年,李刚被提升为准轨丙班工长。2010年,他获得“全路优秀共青团员”“全路新长征突击手”称号。扎实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让李刚脱颖而出,被集宁车辆段抽中参加铁路局职业技能比武。
训练时,每日李刚第一个到达训练场,最晚一个关灯离开。那段日子,他走过夏日夜晚无人的街道、经历过能见度不足20米的沙尘暴、抵御过零下40摄氏度的风雪、目睹过跳出地平线时震撼的日出。
比武前,所有参赛选手封闭集训7天。没日没夜地背题、演练,连续三个夜晚,李刚都睁着眼度过。“一闭上眼,冷不丁就冒出来一道题。脑中迅速寻得正确答案,但开始了便不可收拾,一道又一道、一题又一题,直至天明。”第四天,李刚把习题全都撕碎了。他知道,现阶段最大的难关,是自己的心。他强迫自己站在大厅的正衣镜前,不顾旁人投注的目光,一遍遍大声地练胆。他要求自己坚定、铿锵,不可眼神闪烁,不可停顿卡壳。这一刻,无关竞争,无关名次。这一刻,是这个年轻人对内心怯懦与畏缩的宣战。
光阴总是不忍亏待勤奋又执着的人。2011年,李刚在全局职工技能比赛中获得货车检车员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年,又在春季全局技术比武中摘得第二名,直接晋升为检车员高级技师。
生活并非总是被光亮围绕,但“白日不到处”并不总唱绝望的诗。人一旦有了想要抵达的远方,便不会被踌躇与顾虑困囿。
伸手摘星,即便一无所获,也不致满手污泥。
“黄金一代”
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作为中欧班列通道唯一的出入境口岸,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二连浩特更大的历史意义。
同年11月,“集宁车辆段青年人才培养基地”在二连运用车间挂牌,规定每年入路的新职工前往二连开启职业生涯的“第一课”,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锤炼技能,完成角色转变。
观摩培训基地站场沙盘
苏峰和李俊生便是来到这里的第一届青工。
在来到二连以前,他们对“落后”是没有概念的。“医疗、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在他们的耳中,仿若“这里的风很大”一样,仅仅是句陈述句。
对这句话的感同身受,是一次次震惊积累的清醒。
李俊生的同事因为腹痛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拍片、会诊后,医生向其下了诊断:“你应该是阑尾炎,需要做手术。”如此“语焉不详”的态度引发患者强烈的危机感,连续吊水三天,症状仍无丝毫好转。在手术的前一刻,患者终是“临阵脱逃”了,忍痛驱车近三个小时抵达呼和浩特就医。在呼和浩特,医生诊断——“尿结石”。
单位一年一度的体检,一位近50岁的老员工在系列检查后,被医生请进办公室谈话。“他对着我的CT片子,左转右转看了许久,面色凝重地对我说:‘大哥,跟您说件事,您别激动。您好像没有长胆。’”
因智齿发炎导致牙痛,前往医院就医时咨询可否拔除。医生一本正经地说:“像这样的手术,咱们这里不具备条件,你去大城市吧。”
林林总总,哭笑不得。这些与大城市严重脱节的,是生存的必备基础;亦是这些,让二连成了人人都想逃离的“闭塞小城”。
但苏峰和李俊生却格外珍惜这份稳定的工作,没时间抱怨,他们甚至没空去考虑这座城市的好与坏。为了弄懂车辆管系通路走向,下夜班后苏峰独自跑到练功场趴在车底琢磨,中午回到房间后,才发现裤子挂破了好几个洞,手掌冻得像个馒头,连杯子都拿不起来。
苏峰技检列车
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李刚此时已转做行政管理工作,但他仍坚持亲手带训。“每次见到苏峰和俊生他们,我都会临时想出几个考题请他们作答。空余时间稍多时,还会布置实操作业让他们练习完成。”李刚笑着说。
严苛的“老师”,终是听闻捷报。2016年,呼和浩特铁路局春季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苏峰获得车辆系统货车检车员组全能第一名;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举办的春季职工职业技能比赛车辆系统货车检车员组全能赛上,苏峰再次夺冠。其后几年间,苏峰先后荣获全国铁道团委“尼红奖章”“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内蒙古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李刚(右二)组织学习业务知识
韧者笃行,韧则行远。心无旁骛,终至所归。
这一届青工,也被称为“黄金一代”。他们把宽敞的作业场作为施展抱负的人生平台,用手中小小的检点锤谱写了铿锵有力的青春乐章。
不弃微末,不舍寸功。
“相同的选择”
如此艰苦的条件,如何能留住年轻人、培养好年轻人呢?这成了摆在李刚面前的现实难题。
硬件设施落后?车间班子申请建成了现代化电教室一个、实训练功车一台、车钩模具和货车轮对一条。
自然环境恶劣?由于土地沙化严重,绿植成活率低,车间班子近年坚持从50公里外的牧区拉来肥沃土质种植。如今,车间有榆树、丁香、刺玫等绿植4500余株,成为“戈壁荒漠中的一颗绿珠”。
娱乐设施匮乏?车间建成占地200平方米的篮球场,在职工书屋增设各类图书500余本,定期组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活动。
李刚尽己所能地为年轻人提供了所有自己未曾享受过的福利,但年轻人到底是如何被留下来的?他们却有着不同的回答。
墙绘
2018年,计喆峰从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毕业,以全系唯一被招录的优异成绩来到二连。
计喆峰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二连报到,面前一座低矮破旧的三层小楼,二楼是员工食堂,三楼幽暗的过道两侧,便是计喆峰们被分到的宿舍。三个人一间宿舍,整层楼公用一间洗手间,没有淋浴洗澡的地方。上述每一条对“富二代计喆峰”都应是不小的考验。“他来咱们这儿干吗呀?明明什么都不缺。”“他肯定待不久就要走了。”“家庭条件那么好的人,一定吃不了苦。”背后的议论声自计喆峰出现后便再未停止。
计喆峰不辩解。自2018年来到二连至今,4年间,计喆峰在工作中未出现一次事故。2019年,计喆峰接手二连运用车间团总支*一职,面对团支部台账不健全、制度不规范、活动开展不顺畅的现状,他一手建立起完整的团员档案。近几年,团支部在安全生产、经营创效上不断作出新成绩,2022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
入团宣誓
“我们支部共有团员81名,任意一位团员的档案、基本情况,我都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找到。这些是我一手建立的档案,它们的位置早就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讲起团支部的发展历程,计喆峰一脸自豪。
几年间,计喆峰对团的组织工作投注了大量的心血与热情,那些质疑声早已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为“当年”的笑谈。
“二连是怎么留住你的?”面对这个问题,27岁的计喆峰感叹道:“在这里,我学技能、学说话、学做人。在这里,他们像是我的家人一样帮助我、包容我,允许我试错,允许我去闯。二连的环境是苦,但这里,有世界上最宝贵的真心。”
今年,将是计喆峰在二连的最后一年。在青工实训基地的锻炼年限已满,不久他将调回呼和浩特重新分配。即将离开待了四年的二连,那些曾经觉得他“很快就走”的哥哥们,却在酒后搂着他的肩膀落了泪。
眼泪大颗大颗地砸在计喆峰的腿上,也砸进了他的心里。“再重来一次,哪怕明知会吃很多很多的苦,我依然会坚定地选择来二连。”计喆峰的眼睛里亮晶晶的。
这四年,二连浩特的风带着粗糙干涩的沙砾,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刻下一圈圈年轮。
无数青工仿若一张白纸一样来到这里,历练、成长,待到写满成就再各自离去。“说没有不舍是假的。从二连走出去的每一位年轻人,都是优秀的、值得信赖的。不管他们人在哪里,听到他们都好,便够了。我相信他们,无论在哪都能发光发亮。”李刚笑意盈盈,眼中却全是不舍。
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
离开?离不开
2021年入职的梁一晨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
8月,梁一晨等8人作为2021届青工入职二连运用车间。满院青翠,领导亲和,同龄人众多。他难以想象那些“一阵风刮过,床上、脸上全是沙子”的日子。
起初,他们只觉得无聊。入路的前半年是学习时间,半年后通过考核方可定岗。工作并不繁重的学习阶段,因为二连缺乏娱乐设施,“最大的乐趣便是去广场租8辆碰碰车。”去得多了,老板甚至给他们办了VIP套餐——坐二送一。
平静又幸福的日子,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打破。
2021年11月,二连浩特突发疫情。为了保障中欧班列的顺利开行,二连运用车间实行闭环作业流程,将作业区隔离起来。由于人手不足,梁一晨等新入路员工不得不进入闭环作业,以实操带学习。闭环实行30 14 7 9工作模式,即:在隔离区封闭作业30天,转运至隔离酒店集中隔离14天,再经由7天居家隔离后,剩余9天休息。
由于业务不熟悉,正常检车一遍即可的流程,因为带着新员工,时常要走两遍。在经历两个闭环后,梁一晨终于上了手。
由于闭环来得突然,李刚总是格外担忧,生怕“兄弟们”在闭环内受了委屈。每两日便往闭环内各工长处拨个电话,每接通必反反复复唠叨:“有没有什么需求和困难,一定要跟我说。一定要多关心身后的兄弟,环外有我们,遇到任何事都不要自己硬抗,在环内着急上火。”
于是,梁一晨们没有来得及置办冬日的棉衣,李刚协调了一批军大衣和皮裤送了进去;环内吃得单一,李刚自费购买了一大堆吃食送至环内;在朋友圈看到李俊生8岁的儿子过生日,李刚第一时间购买了蛋糕送至其家中,向家人送去祝福与歉意;年夜饭时,手把手挑选物资,对接资源,将手把肉、炖牛排送至环内。因为他“当年吃过的苦,绝不会让孩子们再吃一遍”。隔离酒店他一家家亲自跑去,查看环境、问询饭菜、协调入住隔离事宜。青工隔离入住后,他又自掏腰包送了一堆水果请志愿者代为分发。
纵然梁一晨由于进了闭环,已经许久没见到自己同届的朋友;纵然他在隔离酒店“待得快要发了疯”;纵然他看着门上的锁链,觉得自己像是个“被看管的犯人”。但一腔委屈,终是被李刚涓涓细流般的体贴融化了。他知道,李*是真的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知道自己的成长、付出,都能被看到、被珍视。
尽管事无巨细,闭环仍是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由于闭环无法照顾家庭,李俊生的妻子不得已从药店辞了职,毕竟“总要有一个人带孩子”;计喆峰养的三只猫,因为得不到好的照顾,疯狂脱毛;李鹏宇异地恋的女朋友因太久无法见面,已痛哭着提了三次分手。李刚虽然人在闭环外,但没有一日是轻松的,压力大到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只能靠安眠药入睡。
这所有的一切值得吗?“值得的。”
作为欧亚大陆桥和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城市,2013年12月,由二连浩特发出的第一列中欧班列开行,进一步畅通中蒙俄经济走廊。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国产汽车、机械设备等货物,在二连口岸站集结,随后开出国门、驶向欧洲,帮助更多中国制造厂商拓展海外市场。与此同时,俄罗斯亚麻籽等货物搭乘中欧班列,经二连口岸站一站式抵达我国内陆,为粮油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二连口岸站场一角
中欧班列拉着琳琅满目的“国货”和“洋货”从二连口岸站不断进出,昔日大漠驿站华丽变身为中欧班列“中通道”的重要节点,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了突出贡献。
青年们逐渐意识到,在偏远的最北国门,自我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深度绑定,这里不仅是实现梦想的作业场,亦是个人价值的试金石。志之所趋,穷山俱海。他们正将个人梦想融入家国情怀,将个人奋斗融入祖国的伟大事业中。
2013年12月中欧班列“中通道”开行至今,经二连口岸站进出境的中欧班列达9800多列,运行线路达50多条,国内始发城市辐射郑州、成都、厦门等40多座城市,境外目的地覆盖荷兰、俄罗斯等10个国家60多个城市,商品涵盖了轻纺产品、机器配件、通信设备等上百种,“钢铁驼队”正以新速度适应新趋势、融入新业态,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从丝路古道上的驼铃阵阵到中欧班列的风笛长鸣,从国际联运开通运行到口岸运量连破纪录,北疆经济带上的二连浩特正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节点,这座火车拉来的“斑斓之城”以独特的魅力绽放着光彩。
“吹惯了二连的风,习惯了这里淳朴的温情,就再也离不开了。”李刚说。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