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病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发病会对仔猪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仔猪患病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是阻碍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养殖户应加强对此病的重视程度。针对此病有多个治疗方法,然而部分养殖户并不具备防治此病的基本常识,疾病控制能力不足。
一、病因分析
猪沙门氏菌是导致仔猪副伤寒病的病原体,主要危害60-70日龄的仔猪。该病属于传染性疾病,有急性与慢性发病之分,急性发病时会导致仔猪患有败血症,慢性发病的显著表现是出现坏死性肠炎。饲养环境不佳,气候变化显著或管理方式不当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长途运输或是仔猪自身抵抗能力发生变化情况下,仔猪疲劳度增加或处于饥饿状态也会导致此病发生。此外,如感染了寄生虫也会引发仔猪副伤寒。
二、流行特点
此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限制,通常春冬两季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带菌仔猪及病猪进行传播。也可通过病猪的排泄物或分泌物进行传染。健康猪接触或进食被污染的饲料或饮用水会引发此病,且会传染给其他动物。如气温骤降或饲养环境潮湿也加剧此病的流行。
三、临床症状
1、急性症状
病猪体温会异常升高,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振,病猪的胸腹部、四肢以及耳根等处的皮肤会呈现出紫色。发病之初病猪存在腹泻现象,会出现败血症,体温在短期内快速降低进而导致死亡,发病至死亡仅为4天左右。
2、亚急性症状
发病后病猪最显著的症状是腹泻,会排出有腥臭味的浅黄色或灰褐色粪便,且伴有血液及部分粘液。胸部、腋下及耳部等部位皮肤呈现紫色。腹部皮肤可见浆性覆盖物,为绿豆大小,破裂后会出现溃疡现象。病猪体温异常升高,最高可达41.5℃,病猪精神萎靡、畏冷,且伴有呕吐与咳嗽症状。眼部可见脓性眼屎,肋部呈凹陷状,发病后身体快速消瘦。
3、慢性症状
病猪进食量下降或拒绝进食,易口渴,身体异常消瘦,体温不稳定,高低不一。通常伴有腹泻症状,部分病猪存在大小便失禁现象且有便血现象,发病后14-27天左右即会因衰竭而死亡。
4、病理剖检
亚急性发病的病猪大肠可见粘膜肿胀现象,皱襞难以展开,且质地变硬,颜色偏灰白,切面为叠在一起的肥肉状。病猪的淋巴滤泡异常肿大,粘膜表面覆有一层纤维蛋白膜,易剥离。慢性发病的病猪呈现出大面积类白喉性粘膜,上有痂块,为鳞片状,且出现灶状类白喉性变化。淋巴滤泡及集中淋巴块逐步开始出现浅溃疡现象,部分病灶会出现圈套样的块片,肠段质地变硬。溃疡底部有炎性反应,颜色偏红,且上有坏死物,呈糊状,触之柔软,包裹于突起的粘膜堤之内,可发展成为疤痕。圆肠中也可见到这些变化。肝脏中有米粒状坏死病灶,脾肾、淋巴结等结构上有不会钙化的酪化病灶。
四、实验室诊断
1、涂片镜检
在无菌环境下取病猪病料制成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放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无荚膜及芽孢的杆菌,中等尺寸,两侧呈钝圆状,身周可见鞭毛,即可确定其感染的是沙门氏菌。
2、细菌分离鉴定
将新获取的病猪脏器材料研磨成环液,利用接种环蘸取悬液后,利用划线法在琼脂平板培养基上进行接种,于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可观察到表面光滑且为圆形的乳白色菌落。再经过涂片镜检,可确诊病猪所患的是仔猪副伤寒病。
五、仔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
1、抗生素治疗
按每千克病猪体重50-100mg药量将土霉素,新霉素用药量为每千克5-15mg,分成2-3次喂食给病猪,连续喂服三天左右,之后酌情降低药量,通常减半使用,4-7天后病情可治愈。也可按每千克2-5mg的药量将强力霉素一次性喂给病猪。
2、大蒜治疗
取5-25g大蒜捣烂后喂给病猪,每日三次,连续用药3-4天即可。
3、硫酸黄连素治疗
用100mg硫酸黄连素进行病猪的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续二日即可治愈。也可用穿心莲进行治疗,药量5ml,每日一次。
4、中药治疗
分别取15g黄连与15g木香,将各为10g的白芍与槟榔加入其中,再加入25g滑石及10g甘草,分成四份,以水煎服,每日两次。
六、
仔猪副伤寒是致死率较高、仔猪易患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散发性及地方性流行的发病特征,除了及时隔离与治疗以外,养殖户还应加强检疫、做好消毒,优化饲养环境,以达到对此疫病的有效预防。还应做好免疫接种,于春季及秋季分别进行一次仔猪副伤寒单联苗或三联苗的接种,并与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联合应用,以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作者:赵立伟 兽医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