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宫灯产业破浪行

庄浪:宫灯产业破浪行

首页休闲益智丰农消一消更新时间:2024-06-18

庄浪县宫灯产业园里灯笼的“海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 摄(组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周尚业 张革文 王占东 田丽媛 牛巧丽

提起庄浪,许多人会想起闻名全国的梯田。

然而新时代的庄浪,又有了新名片——宫灯。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水洛镇吊沟村,村口处、道路边,大红灯笼高高挂,将掩映在绿水青山的村子装扮得喜庆、吉祥。向着灯阵更大、更密的方向行进,在一处现代化工厂的门前,“庄浪县宫灯产业园”的牌匾赫然而立。进入园区,五彩斑斓、造型各异的宫灯让人目不暇接,仿佛一片宫灯的“海洋”。

“大家好!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款宫灯共有四个系列:‘爱我中华’‘吉祥如意’‘阖家欢乐’‘恭喜发财’,可单购、团购,也可定制化下单……”在宫灯展示大厅一角,直播员郭茁苗正在直播卖货。“订单不少呢,我们的产品销到了全国各地。”郭茁苗说。

庄浪灯笼从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多地。

穿过琳琅满目的宫灯展厅,记者来到产业园二楼,工人们正在认真扎钢丝、粘底座、缝灯罩……一个个大红灯笼很快组装起来。

组装现场,水洛镇郭堡村60岁的马秀珍老人正在认真操作。她告诉记者:“这个活儿不太累,一天能挣上百元呢。”据了解,今年5月产业园开园后,吸引不少村民到这里务工。

村民们在家门口从事灯笼制作工作。

随后,记者来到宫灯原材料生产基地。拉丝车间、印花车间、注塑车间比肩而立,扎灯笼的钢丝、套灯笼的布罩、灯笼基座等配件,在现代化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印着“年年有余”“吉祥如意”“财运到”等图案的红布灯罩整齐排列,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

灯笼灯罩印染车间。

如今的庄浪,宫灯产业为何“火”了起来?

这要从一个人、一件事说起。

2017年底,从事电商的吊沟村村民宋小霞,在订购年货时发现灯笼的订单火爆,他便在网上联系对接生产灯笼的石家庄市藁城区屯头村,订购了一批货。灯笼买回后,宋小霞反思:庄浪县民间一直就有手工制作宫灯的传统,咱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制作宫灯呢?

2018年春天,宋小霞前往屯头村学习考察,他发现宫灯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工厂工时安排灵活,当地村民可在家门口就业。“如果咱们村也搞起来,这可是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宋小霞想。

看准的事,说干就干!

当年,宋小霞就投资100万元在水洛镇吊沟村创办了全县第一家宫灯厂。前三个月,她除了给务工的村民发工资外,还额外发放补助,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务工,宋小霞的宫灯厂很快打开了局面。

2019年7月,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水洛镇借助吊沟村闲置校舍,扶持宋小霞建办了平凉市第一家示范性宫灯扶贫车间,并成立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产值达到400万元,带动周边100人实现就业,年人均收入3万元。2021年,吊沟村宫灯扶贫车间升级为宫灯厂,这也是全县第一个宫灯厂。

2021年5月,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时期,庄浪县委、县政府把宫灯作为加工制造业强链延链补链的主要抓手,在水洛镇吊沟村宫灯厂基础上,依托庄浪县工业园区原有厂房,建成了集研发、加工、组装、销售和展示为一体的庄浪县宫灯产业园,带动全县9个乡镇建办24个宫灯厂。

如今,在朱店镇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园,宫灯加工生产成为独特的风景。今年6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入住示范园,带动当地两个村从事宫灯生产,日均生产宫灯500个,已累计生产宫灯3.6万个,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往浙江义乌等地。

村民们在家门口的宫灯生产车间务工。

庄浪县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营、村社主办”的思路发展宫灯产业,与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采取村集体入股、联合租赁生产设备和企业自行筹建等形式,整合10个村集体发展资金1000万元,购置设备和原材料,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实现了产供销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庄浪县宫灯产业园内的生产机械。

“现在除布料从江苏进货外,生产宫灯的其他原材料都实现了本地生产。”宋小霞自信地说,“如今我们从宫灯采购商变成了供应商,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目前庄浪县宫灯产业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群众按件计算收入,人均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2022年全县预计生产宫灯20万件,实现产值1亿元。

“宫灯产业实现了企业、群众及村集体三重收益。到‘十四五’末,我们力争将‘小灯笼’发展成‘大产业’,努力把庄浪县打造成西北地区最大的宫灯生产基地。”庄浪县委*陈景春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