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德龄
德龄公主眼中的光绪皇帝他是一位有理想,有政治抱负的人。
他对人态度和蔼,有时还会开上一些玩笑。
他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
他有着阳光、活泼的一面,但是在慈禧面前却沉默寡言,一味地顺着她老人家的心思去做,当然,他也只能如此。
他也热爱学习,希望接触到新思潮,寻求一些强大国家的办法,并且希望他能亲自以君王的身份领导完成这些事。
他在对待大清国的领导权上有着极大的隐忍。
他对乐器也有着很好的天赋。
闲话光绪
像光绪这样的热血青年,若不是生在帝王家,晚生几年,必是一位胸怀大志,能为国家独立富强而奋斗的革命者。当然,要不是生在政治的中心,或许,他在政治方面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抱负,只不过历史强硬的要求他站在傀儡皇帝的身份上,还逼迫他谋求复兴大业罢了。要是生在一般的书香人家,读读书,做做学问,培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见盼来个帝王命未必幸福,平常百姓倒可活的十分潇洒。
她对皇宫里大大小小的礼仪、规矩全部了然于胸。
她对人和善,和一般女官们也能打成一团。
她和慈禧能得上是皇宫中女性里文化素质较高的了。
她对做女工也是相当擅长的。
她对宫女们的小心眼儿,从不计较,能够坦然视之,宽容待之。
如果历史给她一个机会,她必定能够母仪天下。
她对皇宫外部的世界也有相当的了解,甚至对国外的一些典故也能略知一二。这或许源于三点:
1、未出嫁前,听家中的父辈们的闲谈。
2、曾和光绪皇帝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有过讨论。
3、因为识字,也能从有关书籍上有所了解。
处事老道
残忍毒辣
能够恰当的洞悉慈禧的心思
对慈禧的好恶,早已是了如指掌,也总能恰如其分的投其所好并深得慈禧的信任
她是个相当聪明伶俐的人,不仅对外国的礼仪十分熟悉,也对中国皇宫里繁琐的规矩和礼仪制度能够运用的十分裕如。
她在国外几年的功夫,学会了英法两门外语,会谈钢琴,还拜著名的邓肯为师学习舞蹈。在国外的生活,使她大大开阔了眼界,能熟悉国外的文化,也很适应国外的生活方式。
她与皇宫里其他的女官不一样,她的想法很单纯,在服侍老佛爷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的服侍她。在心里没有怨言,这说明她对别人很是真心。
她也不喜欢勾心斗角,对待别人的嫉妒,她一方面,不予理睬,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避免做出一些失误的事来,让别人笑话。
她善于学习,也关注细节,很快地就能掌握慈禧太后喜好与厌恶的东西。
她总是谨慎行事,避免失误,还能乐于求教,以便尽快的熟悉一切。
她希望以真诚来对待慈禧太后,以获得她老人家的青睐。这样,她总是显得很讨喜。
她也能用她的聪明才智,恰当地做着每一件事,这些是与她的聪明才智分不开的。
她还是清朝末期的女翻译官。
她秉承父志,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慈禧,接受新事物。当然,她尽量避免刻意如此,她希望把自己在西方国家的一些见闻告诉慈禧太后,来增进她对西方国家的了解,以便能够进一步接受进步的思潮。
作为一名见识过先进科学文化的大清女官,她担负着促成改变国家命运的历史职责;作为一名命运掌握于他人手中的弱女子,在那“女子无才也是德”的环境里势必要大大限制她才能的发挥。
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尘埃早已随着东南西北风飘向那杳渺而不知所踪的仙境;一百多年后,我们要感谢德龄,她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把一种别样的清末宫廷生活向我们娓娓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