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一触即发”,30秒完美解释居家隔离如何发挥防病毒作用

公益广告“一触即发”,30秒完美解释居家隔离如何发挥防病毒作用

首页休闲益智火柴多米诺更新时间:2024-04-29

“居家隔离”是防控肺炎病毒COVID-19社区传播的有力手段之一。美国俄亥俄州的迈克·德万(Mike DeWine)是率先采取积极措施的州长之一。他心急如焚地向公众呼吁:“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战斗中。我们不需要上战场,我们只需要待在家里。”

当涉及到树立公众舆论时,形象而简洁的视觉案例可能比文字和数据更具有说服力。近日,美国俄亥俄州卫生管理部门(Ohio Department of Health)用乒乓球和老鼠夹制作了一则创意十足的公益广告,来解释“居家隔离”如何防控COVID-19病毒传播。

这则公益广告极佳地展现了如何与大众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广告时长:30秒

文案:阻止病毒散播,唯有居家隔离;只需要保持一点距离,我们将会安全很多;平缓新增病例曲线。

主题:一触即发

创意概述:

第一组画面开始,成千上万的老鼠夹整齐的排列在一起,相距不足5公分,每个老鼠夹上本是放诱饵的位置换成了一只白色的乒乓球。一只乒乓球从天而降,落入老鼠夹方阵。

掉入的乒乓球触发了其中一个老鼠夹弹起上面的乒乓球,弹起的乒乓球接着马上又触发了另一个老鼠夹上的乒乓球弹起,几乎就在眨眼之间,整个老鼠夹方阵分崩离析,四处炸起,犹如灰飞烟灭。

第二组画面切入,同样是成千上万的老鼠夹整齐的排列在一起,然而彼此间隔却有50公分以上,当有一只乒乓球从天上掉下方阵,落在了留空的地方,并没有触发到任何老鼠夹,一切风平浪静。

我从广告片中截除了几幅关键帧,给大家感受一下画面。

开篇就是一个装载了乒乓球的老鼠夹方阵

随后,黑色背景出现一只乒乓球,从天而降:

镜头俯视,可以看到乒乓球渐行渐远,向老鼠夹方阵直冲下去

就在乒乓球一触碰到老鼠夹的机关,落点位置的老鼠夹瞬间弹飞起来,随后像一圈一圈的冲击波,把本来平静的方阵搅得天翻地覆一般,一片狼藉:

急促的背景音乐突然收住,画面切入到另一个老鼠夹方阵,这个方阵当中老鼠夹与老鼠夹之间的相距很远,非常稀疏,气氛平静:

一只乒乓球从远处投入,然而由于有足够的空间,在几次弹跳当中乒乓球并没触发任何老鼠夹,没有出现破坏和混乱的场面:

画面一前一后出现两段文案:

这则广告有几个优点:

1.诉求点准确。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出人群密集很容易让病毒传播“一触即发”。既让观众产生了惊恐,也提供了解决方案。

2.联想巧妙。广告创意重在“联想”,而老鼠夹的触发开关与病毒传播“一触即发”的创作立意关联性很强。

3.熟悉 意外。用常见的老鼠夹和乒乓球做道具,制作成本并不高,但却很好地实现了创意。

正所谓,大创意小制作,让人过目不忘。通过一则广告非常轻巧而有趣地实现了对观众的说服与劝导

不过,广告一推出之后,这个创意马上受到了挑战。有人认为这也许只是一种后期制作的效果而已。

情况到底如何?

有一名电视媒体的记者决定试一试。他找到55个老鼠夹和乒乓球,模拟出镜头之中的方阵场面,看看是否真的会引发混乱的景象。

这名记者做了一套装置。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制作一个大大的“鱼缸”,里面布置好老鼠夹(上面有乒乓球)。而且需要在上面盖上一块板子,以免乒乓球周围乱飞。

他严格按广告创意分两种情况放置老鼠夹方阵。

第一次测试,果然“灰飞烟灭”,所有老鼠夹都弹起来了,方阵荡然无存,无一幸免。

第二次测试,有一半的老鼠夹没有弹飞,还有幸存者。(可以理解的一点是,由于是在封闭的“玻璃缸”里,扔进去的乒乓球在有限的空间无规则弹跳,增加了触碰老鼠夹开关的几率,所以并不像广告画面那样可以做到“安然无恙”)

这名记者的挑战,再一次告诫大家,创意非儿戏,真的很“现实”,很“残酷”,居家隔离的作用不容轻视,不然后果很严重。

然而,关于“居家隔离”的公益广告并非只有这一个。其它的媒体还曾经制作过另一则防病毒的“多米诺火柴人”公益广告

他们的广告创意是,将众多火柴按“多米诺骨牌”的形式排列,当点燃了第一根火柴时,挨着很近的火柴便接二连三被“传染”(点燃),只有当其中一个“火柴人”离开了“多米诺骨牌”队列,才阻止了身后的队列被继续“传染”。

这一则广告的创意则逊色很多。其中关键有三点:

1.立意偏了。“多米诺火柴”广告的立意在于“隔离”,而“一触即发”的立意在于“触发”。“多米诺火柴”将手段当成了目标,而“一触即发”则将“结果”推演出来,强调了“密集”与“触发”的关联性

相比之下,“一触即发”的创意更精准。由此可知,抓的诉求点不一样,则创意的质量也就不一样了。

2.视觉冲击力太弱。“多米诺火柴”的画面仍然给人一种有序发生病毒传播的感觉,而“一触即发”的画面则带出了混乱而让人惊吓的感觉。

恐惧是人性的弱点,“一触即发”广告更好地利用了这种情绪。当然,“混乱而炸裂”的场面更吻合病毒传播的“不确定性”。

3.创意的关联性不强。“多米诺骨牌”的形式并不新颖,而且“引燃”的方式关联度不强,火柴摆在一起固然相互间能引燃,但如果摆的是“多米诺蜡烛”呢?则未必有说服力,你表达不出“避免密集”的诉求点,更加不用说能否接受“挑战”,可能别人都没兴趣“挑战”,引发不了二次传播。

而“一触即发”的老鼠夹开关就非常吻合“触发”的创意,关联性更强。再加上乒乓球的无规则弹跳,更能带出病毒传播的“无序感”

各国各地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严重性认知不一致,甚至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所以,倒逼着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在与公众沟通方面不断地追求更多手段。

近日,印度尼西亚有一个“吓人”的创意。他们竟然用“裹尸鬼”(pocong)来把居民赶回家。在一处叫Kepuh(吉普)的村庄上,很多当地人屡屡违反政府的“居家隔离”限令,四处游逛。

出于无奈,一些志愿者便裹着白布化装为“幽灵”在路上巡逻,时不时从毫无防备的路人身后跳出来,然后飘走,不明真相的居民吓得四散而逃,躲在家里不敢外出。

村长普里亚迪(Priyadi)说:“当地居民对如何控制这种病的传播仍然缺乏认识。他们想过正常的生活,所以很难按照指示待在家里。”

印尼截止4月15日有4,939例确诊的冠状病毒患者,其中459例死亡,政府部门正在为这一数字会大大增加而担忧。印尼大学(University of Indonesia)的研究人员发出警告,如果不采取更严格的行动限制,到5月份可能会有150万人患病,14万人死亡。

“扮鬼”这种超自然的策略似乎有点过于戏剧化了。可想而知,这并不能长久。最终需要民众能够真正理解病毒的危害性以及“居家隔离”的必要性。

发布“一触即发”公益广告有着积极的一面。截止4月15日,美国俄亥俄州(Ohio)约有6,975例感染病例,还不到规模类似的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和伊利诺伊州的三分之一。这不能不说是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的态度的一种体现,也难怪他们会有这么好的广告创意诞生。

众所周知,防控COVID-19并不能仅靠着一两种手段便可见效。社会动员当中,思想工作永远都很重要。从“一触即发”的广告当中,我们确实看到了来自各方面发自内心的努力,呈现出了与公众沟通的极佳案例。

一则“一触即发”的广告,更像是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这比“扮鬼”吓人,好太多了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