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编辑|喜多 文 | 曾鼎
现代社会,狩猎是一项富人的运动。
《经济学人》杂志曾报道说,在英国,猎捕被人驱赶的松鸡,每人每天的花费高达3000英镑。而此前,中国商人马云等人曾被媒体曝光豪掷数万英镑,在英国过了一星期贵族狩猎的生活。他们租用了直升机,往来于当地的大型狩猎园区,在一周的旅程里共猎*了17只鹿。
自从人类摆脱了单纯为寻找肉食的原始目的后,狩猎便逐渐发展成一项社会顶层的生活方式。在历史学家托马斯·爱尔森写作的《欧亚皇家狩猎史》一书里,他对欧亚大陆皇室的狩猎历史作出了一次百科全书式的记述和解读。从中可以寻见狩猎的神秘性和吸引力,找到皇家狩猎何以经久不衰的原因。
一部千年皇家狩猎史
早期狩猎解决温饱问题,但贵族的狩猎游戏作为政治和生活的一部分,涵义远为丰富。在欧亚大陆的皇家贵族处,狩猎绝非只是追求蛋白质那么简单。
最早关于王室狩猎的记载之一,来自中国商代的甲骨文。此后的周朝和汉朝统治者也都会进行狩猎,狩猎场景更是成为汉代器皿上常见的艺术主题。
对于中国大众来说,最为人熟知的王室狩猎恐怕是在清代。满人极其热衷狩猎,尤其是在清朝统治的前半段时期。在北京周边,清代皇室兴建了大片包括园林与狩猎场的建筑群。
△木兰围场
狩猎是一项庞大、严密、花费高昂的形象工程。据18世纪初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记载,当时康熙皇帝几乎每年都会去猎鹿。一系列面积巨大的狩猎场,遍布着宫殿、道路、湖泊、休憩处。
其中以热河的狩猎场尤为宏伟。这里的整片建筑群被称为木兰围场,周长约1300里。马国贤记述,康熙曾有一次率领3万人的军队与随从在热河狩猎,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9月底。而另据传教士利玛窦记载,康熙仅在1711年的一次“小型狩猎”活动中,就带了13000名士兵外出。
即使来自不同的文化,这座狩猎场也被西方国家的贵族阶级接纳和赞颂。来访的英国使节乔治·马嘎尔尼曾骑马在康熙的一座狩猎场中跑了几个小时,仍未能将园内的景色尽收眼底。他把这里描述成“乐园”。狩猎场“具有自然风光,植被繁茂,山峦绵延,地形起伏,内有各种各样的鹿,而且其余的猎物大多也不会对人造成威胁。”
清代狩猎场占地广袤,狩猎活动频繁。很多国人是通过郎世宁所绘的乾隆狩猎图形成了对满清的最初印象。在电视剧《还珠格格》这样的流行文化里,总有皇室在狩猎中与平民百姓相遇的故事桥段,而在实际的皇家狩猎活动中,这并非不可能。康熙皇帝的确至少一次,曾在狩猎的场合遇到喊冤的平民。
△《还珠格格》剧照
“狩猎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平台,让统治者和民众得以相遇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国王可以展现自己的公正、和蔼、人性与宽恕。这些都是人们期待国王应有的举止,而有的时候,国王的确也可以满足这些期望。”托马斯·爱尔森写道。
《欧亚皇家狩猎史》一书几乎事无巨细地描述了欧亚大陆各历史时期狩猎的状况。托马斯·爱尔森指出,在欧亚,狩猎场作为用于狩猎与享乐的私人区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喜欢举行皇家狩猎的不仅是大清帝国,从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到中亚突厥诸汗国,再到中东的波斯帝国和欧洲的皇室们,出于各种复杂的考量,欧亚大陆上的统治精英们无一不热衷于举行大规模狩猎活动。更重要的是,他们彼此之间还进行攀比和交流,从而使之成为一种国际化现象。
每当皇家贵族决定出巡狩猎时,宫廷里的后勤部门都要大忙特忙。首先,要准备足够的食物,对于这个庞大队伍而言,狩猎所捕获的那点猎物远远不够,另外还要额外运输饮用水。最需要花费力气的则是用于安顿皇家狩猎队伍的精致宫帐,每一个宫帐都包括巨大的伞帐、地毯、灯火等。
16世纪,印度莫卧儿帝国阿克巴大帝出巡狩猎时,每个宫帐需要配备100头大象、500匹骆驼、400辆马车、100名脚夫、500名士兵。这样的数字也许会让今人感到夸张。
不仅如此,托马斯·爱尔森还谈到,一些皇家贵族为了将一个狩猎场与另一个狩猎场连接起来,而专门大修路网。在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统治者为了将自己在法拉哈巴德的狩猎场同其他地区的城市连接,花费多年在里海沿岸的沼泽地上修建了许多石桥和堤道。
狩猎是一种王权的象征,也被赋予了王权的意义。欧洲大陆的皇室狩猎风气经久不衰,皇家狩猎也成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家狩猎至今也是经常被西方文艺作品演绎的题材,颇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对权力的窥探欲。在风靡全球的美剧《权力的游戏》里,国王劳勃嗜酒、爱好狩猎,荒于国事,最终在一次狩猎中被野猪重伤致死,才引发后来的争夺。贵族独享的游戏,改变了整个世界。
狩猎为何流行?
至今,狩猎仍是西方国家富裕阶层流行的运动。每年8月12日,是一些英国人最期盼的日子。它标志着英国的松鸡狩猎季开始。松鸡能够俯冲、急转,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80公里,如此棘手的猎物,引得众多猎手的钟爱。每年松鸡狩猎期,猎人们竞相闯入松鸡生活的荒野高原。
这是英国传统的狩猎项目之一。除了猎*松鸡等鸟禽,还有猎狐、猎鹿等。作为一项上流社会的活动,每到合适的季节,狩猎者们会云集在英国各大猎场。他们身着猎装,头戴毡帽,穿上紧身马裤、齐膝皮靴,在猎犬的簇拥下,策马飞奔,追逐猎物。
△威廉王子和王妃凯特·米德尔顿在英国王室御用的温莎园打猎
这种文化或许跟长期的贵族背景有关。皇家与贵族的狩猎活动在漫长的历史里,构筑了持久的影响力。后人在英国乡土的荒野与丛林间,踏寻着祖先的足迹,享受狩猎的乐趣。
近代,很多名人也都是狩猎的拥趸。英国王室历史上,多任国王和女王都爱好狩猎,包括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乔治六世、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当今的菲利普亲王。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是著名的狩猎爱好者,他还曾为来访英国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安排过松鸡狩猎。
《欧亚皇家狩猎史》一书也记载了不少这样的历史片段。纳粹的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是德国的狩猎大师。他曾居住在一个占地10万英亩的禁猎区。他从冰岛进口猎鹰,并邀请宾客与他的宠物幼狮玩耍。从各个方面看,这位帝国元帅和狩猎大师都遵循了欧亚政治精英这项共享的悠久传统。
提起皇家狩猎的动机,中国读者可能倾向于认为,像清代皇室,主要是为了让皇子和八旗子弟们不忘初心,保持战斗力,不能丢掉骑射这一立国的武技。这是皇家举行狩猎的目的之一,但在《欧亚皇家狩猎史》一书的解读中,这也仅仅是皇家狩猎的一个次要面向。
△乔治莱特(George Wright )英国狩猎画家 (1834 - 1934)
狩猎是生活,是政治,是展现品性的舞台,更是贵族的秀场,王室特有的制度。在托马斯·埃尔森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场大型涉猎活动如何搅动整个政权和社会。
皇家狩猎的规模通常很大,更多的是一种展示统治力的行为,其涉及的猎场规模、日常维护、协助狩猎需要征集的军队和普通民众人数,无不需要巨大的资源组织和调度能力。
狩猎园本身就承担着展示功能,作为皇家居所,狩猎园象征着中央权力向郊野的延伸。统治者通过狩猎园展现出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与通过祈祷、祭祀等仪式与天地交流相比,狩猎显然更容易彰显天子的威力:人们可以控制、威慑、驯服、训练甚至*死动物。
托马斯·埃尔森总结了狩猎流行的几点原因:皇家狩猎活动可以提供娱乐消遣,能够使人恢复健康并逃避令人不悦的社会境况。皇家狩猎活动是一种衡量人的方式,是社会地位的标识,可以借此进行政治嘉奖与惩罚,以及改造人们的行为;皇家狩猎活动为出行提供了基础设施,是进行巡视的幌子;皇家狩猎活动被广泛用于军事准备,可以展现立场,传递外交信号;皇家狩猎活动可以用于镇压匪患,保护民众,控制肆虐的自然;最后,皇家狩猎活动可以创造意象,阐释意识形态概念并宣示正统性。
△乔治莱特(George Wright )英国狩猎画家 (1834 - 1934)
皇家狩猎活动遗留下来的传统,也可以在现代部分地继承。
欧洲上流社会延续了贵族狩猎的传统,利用狩猎活动来彰显自己对自然的控制力,以及自己驯化荒野与延续文明的能力;他们通过狩猎展现自己发现、调用与组织资源的能力,并以此来宣传自己对大片自然空间的掌控;最后,狩猎活动成了野外的剧院,人们在其中检验、证明和赞赏英勇。
这种认为成功的猎手可以主宰自然,并且由此认为人类也可以主宰自然的观点,在英属印度等地直至19世纪时依然非常常见。
至今,狩猎仍是身份和品性的象征,就像中世纪的西方一样,人们认为“狩猎活动具有令从事者贵族化的效果”。无论中外,狩猎活动是展现上层社会地位人士最好的方式之一。
一部狩猎史,也是文明史。在欧亚大陆的皇室贵族处,狩猎早已与它最初的生存意义无关,它是一个统治者的舞台,如书所述,“这场表演在各处移动,使边远乡间也能够欣赏”
| 好文精选 |
●●●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1716156429@qq.com.
文章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