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 展
阿舍的新作《阿娜河畔》是一部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小说。小说从穿越大漠戈壁的阿娜河铺展开来,聚焦阿娜河的生态变迁与时代变化,以遥远的山河岁月为经,三代拓荒者的人生故事为纬,通过一个边疆农场沧桑变化的故事始末,讲述一代代中国边疆建设者的命运沉浮,由此延伸出一幅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画卷。
作为一位维吾尔族作家,阿舍生长于新疆大地,她的故事亦自此跋涉而出。在她笔端,童年记忆与成长经验,似乎总能为人物、情节与主题提供生动详实的素材,而作者铺陈小说故事同时,也未曾忘怀书写血脉故乡的热忱。如其所言,这片土地“表面的荒芜偏远之下伴随着波澜壮阔的历史,沉闷单调的日常生活之下萌生着汹涌不息的心灵动荡”。可以说,为了建立起文学同土地、父辈与时代的深层联结,《阿娜河畔》是一次重返历史深处的写作。
小说从明双全一家为代表的建设者生活经历开始。明家人生活的茂盛农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他们犹如屹立大漠的千岁胡杨,以血肉之躯扎根荒凉大地。建设者队伍中,有戎马一生、南北征战的军队战士,有培育农业、勘探水文的技术干事,有支援建设、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些人来自中国大地的天南海北,个性分明,性情迥异,但他们凭一腔热血和憧憬,甘愿来到杳无人迹的大漠边疆,将这片土地视作倾洒青春血泪的热土故乡,立志将荒漠建设为瓜果飘香、大树成荫的绿洲。面对戈壁滩的茫茫天地,农场是所有人安身立命的寄托,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亲如手足、血脉相通的心灵联系。自此,一方农场的前途、数万人的命运与家国天下的发展,缔结了无比深厚的紧密联结。
在建设农场的过程中,人工渠阿娜河成为个人情感、历史记忆和时代变化的交汇点,为故事及情感提供了进一步情景化、复杂化的可能。小说中,有工作队上万工时的辛劳,有地质队兴建水利的艰辛,有教师们普及教育的困难,有建设戈壁滩小镇的艰难……小说对个体生命与家国民生的深沉关怀,不言而喻。经由对农场子弟生命史的观照,这一代的拓荒者与奠基人,不再是面容模糊的群体。无论是勤劳踏实的生产连长明双全,还是有情有义的水利专家成秀信,抑或是成熟稳重的水文队长许寅然,这些人物俨然生活在你我之间,无不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虽然各有各的来历与冒险,却一同分享着困境、挫折与勇气,正如每个农场家庭一边共享着生活的苦辣酸甜,一边让日子朝着更好的方向走去。“风沙吹在人们脸上,但什么都阻挡不了人们要欢笑、要活下去的渴望和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茂盛农场和兵团子弟的命运迎来巨大转变。时代浪潮下,三代人在数十年间苦心经营的茂盛农场,面临合并撤销的命运,每一位建设者都难免做出去或留的艰难抉择。如此一来,阿娜河便不只是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还折射出了时代变局中一代代人的精神倒影。
直面无边无际的大漠戈壁,风沙与磐石成为世情人心的最好参照。苍穹之下,年过半百的明中启依然铭记着当年老师“眼望四野万象,心如明镜磐石”的教诲。作为父辈精神遗产的继承者,他始终对这片土地怀揣着赤子的爱恋和无言的情感。“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急着朝前赶,但是,也总是会有留下来守护一方天地的人。”于是,他决定继续做一块磐石,屹立在父辈曾经拼搏的土地上。
引人深思的是,《阿娜河畔》中发出最坚定声音的不是建设者,而是以明中启为代表的第一代农场子弟。这些人生活在新中国的红旗下,他们继承了父辈的意志和斗志,将集体的理想付之于个人的修为,并以此叩问生命的深层意义:“一个人的品质决定了他的不同,人啊,最后能留下来的能有什么呢?就是身上那些可贵而稀少的品质。”尽管“茂盛农场的人啊,就像流沙一样,被风吹来了,又被吹走了”,但总有人“像磐石一样决定留下来,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某种意义上,取材于童年记忆和家族历史的《阿娜河畔》,可谓是作家阿舍的本命之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故乡之变统摄个人记忆与历史风云的文学作品并不鲜见。从沈从文回眸湘西风情渐次凋零的《长河》,到贾平凹铭刻乡曲不再的《秦腔》,再到朱天心游离台北却怅然若失的《古都》,都表现出作家的良苦用心及文字之上的努力。然而,阿舍对农场时光的回想、对琐碎生活的观照,以及打捞时光长河中挥之不去的个人记忆,岂止于激活个人与历史的对话尝试?进一步说,《阿娜河畔》真正思考的是:一个时代中,一个个农场因何与数十万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时移势迁,阿舍笔下兵团子弟的人生悲喜,让人想起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伊犁的历史掌故。曾几何时,湖湘子弟不远千里,奔赴边关抗击外敌,一边安营扎寨,一边落地垦殖。玉门关外,春风习习,杨柳依依,壮岁离家三千里,何尝不起故乡之思?但正是一代前人的漂泊辗转,无形中造就了一代后人的灵根自植。在此之上,阿舍进一步将理想主义精神扩大到民族、国家和历史的维度,让文字具备了记载历史、传承记忆的文学意义。她以这片土地上繁复动人的故事,书写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现代化历程、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以及边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一时之间,天地静默,磐石无言,却好比刻骨铭心的千言万语:“所有这些出自茂盛农场的一呼一吸都不会离开他们,都浸透在他们的皮肤里、记忆中和生命深处,那被取走的只不过是一个可以换来换去的名字。”
故事最后,五十多年后的农家小院,花果丰茂,家人闲坐。明中启转眼到了做祖父的年纪。回顾来时路,前半生的拼搏和奋斗,成为了后半生的坚持与守望。走过漫长人生,历经风霜雨雪。他终于领悟,人生和时代不过交相并行,命运与自然才是灵犀相通:“命运就是时间、风、尘暴和四季,命运没有公平不公平和对错,也没有确定的方向和目标,命运就是自然本身。”于是,有始有终的寻常陪伴,成为了笑泪交织的深刻告白。此情此景下,又一代人的故事渐次于青春气息中安然落幕。重要的是,这些人的眼眸依然湿润,传递给我们的爱与善良仍有余温。一行行迁徙的征雁归去来兮,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亟待破土。这不仅是命运的自然轮回,而是生命本身的生生不息。
光阴轮转,世界变迁,小说以汗水、泪水与歌声,谱写了新中国边疆建设者的生命之诗,题赠予“献给我的父辈”,以作为“无法忘却的纪念”。事实上,《阿娜河畔》可观之处,正在于说故事的人没有轻易放弃厚重的历史,也没有对未来许诺以简单的答案。光阴似风沙不止,人心如磐石永固。只要人们的脚步与思考从未停止,大漠戈壁的时代故事就能够继续讲述下去。长风呼啸中,风沙乍起时,《阿娜河畔》围绕一座农场的前世今生,以一代代建设者的身路与心路历程,发展出承载一个时代的小说天地。在一切时光与历史行将消逝之际,让我们在千百处荒漠绿洲之上,在数百万农场子弟身上,听到了千百万记忆的岁月回音。(施展)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