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畔这所“共享校园”即将开放,百年建筑里举办首场大展

苏州河畔这所“共享校园”即将开放,百年建筑里举办首场大展

首页休闲益智河畔合并更新时间:2024-05-07

上海“一江一河”沿岸这所“共享校园”即将开放,已然引起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的兴趣。在中山公园二号门对面,被苏州河以U形紧紧拥抱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园,好似一座楔形半岛,雅香肆意、幽静迷人。作为上海首个历史风貌校园,27栋国宝级历史建筑完美融入城市滨河空间,并形成“一带十点”的特色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承载着城市记忆、传承着城市文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一江一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9月17日,“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的主题展览在格致楼正式开幕。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实物和视频,展示了学校历史建筑保护传承、红色文化挖掘弘扬、法治文化孕育发展,阐释苏州河畔百年校园的魅力。

跟着小编先睹为快——

这里是上海除了外滩之外,最大的优秀历史建筑集中区。在苏州河滨水空间建设中,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成为滨河历史风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散落着27栋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深深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七十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记忆,也呈现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城市文脉。

此次展览分为红色印迹、海派寻迹、法治足迹三个部分,分别展示这所百年学府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风貌。

这里的每块砖瓦都讲述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基因。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1938年,圣约翰大学第一个党支部成立,1945年,成立上海高校第一个党总支。1950年6月,圣约翰大学党支部首次公开。

1949年5月26日,交谊楼成为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圣约翰大学220名学生冲破阻力,加入声援北京学生的游行队伍,高举“快来救国”的旗帜。

1951年,圣约翰大学斐蔚堂更名为六三楼,这里也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六三楼”的名字就是为了纪念1925年爱国师生的“六三”爱国壮举。1925年5月,沪上爆发五卅运动。师生在礼堂集会悼念,遭到校方强行阻挠。学生悲愤啼哭,三呼“中华万岁”。附中学生553人当场签署离校宣言,17名中国教员辞职。离校师生在社会各界资助下创办了光华大学,确定6月3日为校庆日。

1919年落成的体育室,是上海解放前牺牲的最后一名中共党员陈仲信遗体入殓的地方。

校园内苏州河湾处的26-27号楼,则是中国奥委会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办公地。

成立于1879年的圣约翰书院,1905年改名为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也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颜福庆、顾维钧、杨宽麟、潘序伦、孟宪承、荣毅仁、邹韬奋、林语堂、张爱玲、贝聿铭等知名校友都从这里走出。

1952年,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之一——华东政法学院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由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组建。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0年,学校由司法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的发展史与新中国法治建设始终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学校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代又一代华政人秉承法治中国之梦想,扎根法治建设,为推进全面已发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校园全面开放,融入城市发展,是我们学校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应有担当和社会责任。同时,长宁校园的改造提升关系到广大师生切身重大利益,我们会以开放心态来充分展示一流政法大学的风采。”华东政法大学党委*郭为禄说,“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建筑与人文的关系,在做好历史印记保存的同时,我们会充分展现华政独特的文化魅力,力求做到具有现代气息而不失历史厚重、开拓创新而不失文化传承。”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图片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供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