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海贼王》吗?你会因为喜欢一部动漫,去玩它的改编手游吗?
《海贼王》是由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于1997年7月22日起在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上开始连载的少年漫画作品。
其单行本自2010年3月的第57卷发售以来,保持着每卷的初版发行300万部以上的记录,至今已将近10年,目前《海贼王》单行本世界总销量已超4.6亿,其中日本贡献了3亿9千万的销量,海外42个国家共计发行7000万部以上,成为地球上销量最高的漫画。
《海贼王》的改编动画从1999年起播出,至今已有近千集,可以说,很多年轻人都是“看着海贼王长大的”,动画同样在各大评分网上获得了较高的分数,在中国的Bangumi上得到了8.5分,日本的Anikore上达到3.9星(五星制),欧美MAL(MyAnimeList)上得到了8.49分,评分人数和评论都相当多,而综合排名却能够一直稳定在前列。
《海贼王》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得益于其故事的优秀,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剧情的铺垫形象地表达了JUMP努力、友情、胜利的理念。
“海贼王通过一个个小剧情去介绍人物的背景、性格,以及草帽船员们走到一起的众多感人故事,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从而将整个海贼王世界观描绘的非常清楚。”
“尾田不仅在人物刻画上深有造诣,而且在剧情梳理安排上也恰到好处。”
“尾田的故事设计不仅充满了想象力,而且对细节的安排非常用心,很多伏笔都会影响到后面的剧情,看的很爽。”
“《海贼王》在初期就交代了完整的世界模型,完整的世界结构,四海、红土大陆、伟大航路等等都历历在目,让人可以形象的感觉到甚至可以触摸到这个虚拟的世界。”
“《海贼王》世界开创了恶魔果实能力设定的方式,在伟大航路的后半段开创了三色霸气的能力设定,使人物可以稳步成长,剧情的推进也更加合理。在尾田的笔下,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但他总会使用合理的方式安排人物成长,或安排合理的方式取胜。”
所有的这些最终成就了海贼王这部作品的成功,也许做到其中之一并不够,尾田正是下足了心思,所有的一切都做的很好。
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想玩到一款《海贼王》的改编手游,自然也是想要通过游戏获得这样热血的故事、刺激的冒险,融入《海贼王》的世界,与敌人斗智斗勇。
目前国内市面上由《海贼王》这一IP改编的手游有《航海王:燃烧意志》、《航海王:强者之路》、《航海王:启航》、《航海王:激战》这几部作品,这些手游的玩法和特色各不相同,都是漫改手游的常见方向。
《航海王:燃烧意志》是一款回合制战斗游戏,这类游戏在漫改手游中非常常见,日本的游戏公司尤其喜欢做这种类型的漫改手游,这类手游在玩法上往往没有创新,剧情也是复刻动漫,画风也是随版权绘,非常容易审美疲劳。这种玩法对于喜欢RPG的日本玩家而言或许还可以接受,但在中国市场只能说是“始于情怀,止于情怀了”。
《航海王:强者之路》是一款卡牌养成类游戏,通过氪金抽卡、装备加成等方式养成角色来打BOSS的游戏。二次元手游想要赚钱,抽卡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然而这款游戏却将堆数值作为主要玩法,使得整个游戏较为枯燥,并且整体数值会越做越大,越来越复杂,陷入一种“只有继续砸钱在数值上才能玩下去”的恶性循环。
《航海王:启航》也是一款卡牌养成游戏,但主要玩法偏向冒险策略类,与《公主链接》类似,小队的角色会有各自的特性,通过组成合适的前后排小队来一层层地击溃敌人。这款游戏的UI、美术方面较前两款要更优秀了一些,更像是我们常见的卡牌游戏,以抽卡为辅、策略为主。然而这款游戏也有玩家抱怨“平衡性一般”,“人权卡骗钱”等问题,由于游戏本身热度不高,厂商就非常容易陷入需要推出人权卡促使玩家氪金。
《航海王:激战》是一款较为冷门的格斗游戏,作为角色多、战斗多的少年漫画,改编成格斗游戏是非常合适的,但格斗游戏的制作有难度,游戏公司显然也并没有在游戏设计上用心。“打击感差”、“动作僵硬”是玩家普遍反应的问题,“同样是漫改格斗作,却远不如《火影》”导致很多玩家只是下载尝个鲜,新鲜感过去就不会再玩了,自然也部会愿意为它花钱。毕竟游戏的不用心摆在那里,市面上的格斗游戏又那么多,何必花在这样一个糟糕的作品上呢?
结果是一圈看下来,一个令人满意的漫改手游都没有。《海贼王》作为国内一个如此受欢迎,要情怀有情怀、要设定有设定的IP,为何就是做不好手游呢?
首先,这些游戏都是肉眼可见的不用心。国内的漫改手游常常是获得一个IP授权,就用一个现有的模式做换皮游戏,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往往开服时还有不少粉丝慕名而来,随后便会被枯燥老套的玩法、处处都要氪金的圈钱行为劝退。
其次,市面上玩法、制作、剧情优秀的原创手游已经有很多,这些原创游戏将手机作为第一平台,而漫改手游的剧情则往往直接照搬原作,没有更多可探索的内容。如果市面上的其他手游剧情也比你强、玩法也比你有趣,那么玩家何必选择这个粗糙的漫改手游呢?只是看看漫画和动画,不也挺好的吗?
再者,前面提到了如此多粉丝们觉得海贼王成功的原因,而这些打动他们的要素却并没有在游戏中得以体现,回忆中的感动在游戏里变成了冷冰冰的数字或是圈钱的卡池,繁复的任务让游戏变得枯燥无味,又肝又氪,粉丝通过这个游戏并不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也就会很快会卸载游戏,回归到每周一集动漫的日常当中。
手机游戏仍在大量捞金的当下,优秀的手游作品也越来越多,不再是当初市场空缺,靠IP就能圈钱的时代。尽管仍有不少动画一火就宣布出手游,出一个枯燥的游戏一番圈钱后不到两年就宣布关服,但玩家显然也开始对这类游戏厌倦,在发现这“又是个回合制RPG”又是“不骗钱不能玩”的游戏以后,就会绕道而行。
但是我们会因此就不玩漫改手游吗?也不是。漫改不是错,国内漫改手游的问题主要还是没有一个游戏公司认真在做游戏,或者没有能力做出高质量的游戏。
我们愿意为情怀买单,也常常在刚看完一部动漫时迫切地想要进入那个世界,想要在那个世界观探索、战斗。然而游戏的成功没有公式,手机游戏更像是玩家的兴趣与游戏公司圈钱之间的博弈。
漫改游戏应该成为拓展世界观的新平台,而非手游泡沫经济时代的幻影,因为优秀的作品,本来就应该有更丰富的表达,就像从漫画、到动画、到舞台剧甚至音乐会的那些大型企划一样。
你有被漫改手游“欺骗感情”的经历吗,又或是有曾遇到过真正良心的游戏呢?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去玩漫改手游,又期待在漫改手游中看到些什么呢?来聊聊你的看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