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红衣大炮”有多猛?

历史上,“红衣大炮”有多猛?

首页休闲益智汉字攻防战完整版更新时间:2024-04-16

近日,山东日照市莒县发现两门红衣大炮的新闻在网上发酵,成为热门话题,但很快,它就被专家鉴定为现代制造品。

红衣大炮,在这个年代久远的名词背后,其实也有很多传奇故事。本期“史说”邀请到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海军史研究的陈悦老师,为我们讲述红衣大炮的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红夷”改“红衣”是因避讳?

在那两门所谓的红衣大炮的鉴定结果出来之前,陈悦就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很明确地表示,那就是件臆造品,也可以说是根据想象造出来的工艺品。

陈悦告诉记者,这门“红衣大炮”有几个地方一看就不对。一是炮身后的火门孔非常现代;二是炮身上的各节炮箍分布混乱;三是炮身上“康熙八年制”的题款一看就是电脑体;四是大炮铸造工艺非常现代,炮身上的开模线和过去截然不同;五是这两门大炮铸造材质太好,炮身光滑。明清之际的大炮,除非用铜来铸造,否则表面斑斑驳驳、坑坑洼洼,绝不可能这么光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炮车的使用,明显不符合史实。

陈教授介绍说,红衣大炮是17世纪初期经荷兰人(一说葡萄牙人)之手传入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炮。但不管明人还是清人,都没有很好地解决炮车的问题。

火炮使用炮车,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运输,便于火炮机动灵活作战;二是火炮发射时所产生的后坐力。西方人在十三四世纪开始就逐渐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而清人,从康熙年间一直到道光时期,都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清代的时候,红衣大炮一般都是在固定位使用。小炮则可以架在木架上灵活使用。而山东发现的这两门“红衣大炮”,炮身上写着“康熙八年”,它竟配备了铁制炮车。

这种大炮为何会取名“红衣”呢?陈悦告诉记者,荷兰人(或葡萄牙人)毛发为红色,明人称他们为红毛夷,经他们手传入中国的大炮也就被称为“红夷大炮”,后来才写成“红衣大炮”。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清代入主中原,讳夷字,官书多改为衣”。但陈悦认为,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据他所知,在出土的清代大炮中,炮身上的铭文也有夷字,如50年前在上海出土的两门残炮,炮身铭文上就有“平夷”“靖夷”等字样。而据前人研究,在有清一代官私文书中,对“夷”字也从不避讳。事实上,因为“夷”字带有贬义,西方人反而很是忌讳。1858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英国人便提出,各式公文凡讲到英国人的,不准使用“夷”字。

陈悦告诉记者,前辈学人对为何改“夷”为“衣”也有过推断,一般认为,应是清人用汉字并不严谨,音同既不为错,大概也是因为书写方便,这才有了“红衣大炮”这个名字的产生,而并不是因为避讳。

宁远攻防战中立下大功

陈悦告诉记者,红衣大炮进入中国之前,早有一种西方大炮被引进来。

正德末年,广东巡检何儒从停泊于珠江口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种新式火炮,便寻觅工匠积极仿制,谓之“佛朗机(明人称西、葡两国为佛朗机)铳”。这种“佛朗机铳”被认为是“凶狠无比”的利器。当时,戚继光蓟北备边,宋应昌、李如松等进行的援朝抗倭战争,都曾大量使用这种火炮。有资料显示,当时戚继光的车营装备佛朗机铳256门,辎重营装备160门。但是,这种火器机动性能差(自重千斤以上),明军也没有找到一种相适应的战术。

而后金也发现了这种大炮粗笨的缺陷,琢磨出一套对付它的战术。简单来说,打头部队持覆盖牛皮的巨大盾牌,抵御佛朗机铳的第一轮攻击,在第二轮攻击还没开始之前,盾牌后由弓箭手掩护的登城敢死队迅速出发,架起云梯,快速登上城墙。在与明廷争斗的这些年,靠这套战术,后金攻营拔寨,屡试不爽。

但是,明廷引进红衣大炮后,这种局面得以改变。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明人第一次见识到了红衣大炮的威力。有人记载了当时的场景:忽有荷兰船只驶近福建沿海,明军水师“未晓其技能,辄以平日所持火器遥击之”,却未能击中,反为荷兰船只还炮击中,“第见清烟一缕,此即应手糜烂”,于是“海上惊怖”。当时明军水师所用的火器,大概就是“佛朗机铳”,两相比较,还是红衣大炮的威力更大。《明史》中记载红衣大炮的威力:“长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

见识到这种大炮的厉害后,面对关外后金政权的威胁,明廷派人专程赴澳门购买这种大炮,前后共购得大炮30门,除18门留在京师,1门试放时炸裂,其余11门都运抵山海关,继而又运至宁远。

宁远城的建筑基本是正方形,四个城角各有一方台,三面伸出城外,一面与城郭连接。大炮便是架在这个台上的,可三面射击。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精兵13万来攻宁远。宁远守将为名将袁崇焕,手下兵将不足二万,实力过于悬殊。

努尔哈赤还是用老办法来攻城,只见万箭齐发之下,敢死队攀爬云梯。而袁崇焕一方,抛巨石,泼滚油,拼死抵御。激战正酣之际,宁远城上突发红衣大炮,“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努尔哈赤一方兵丁死伤无数,只得败退而走。翌日再战,大炮再显神威,努尔哈赤无计可施,被迫撤围而去。守城军民认为:“似兹火器,真所谓不饷之兵、不秣之马,无敌于天下之神物也!”

清史学者潘向明在一篇“红衣大炮”的研究文章中写道:“努尔哈赤自25岁统兵作战,攻无不克,所向皆捷,却在68岁上遭此挫败,精神受创甚重,以至毒疽发背,于同年秋不治而亡”。

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萨尔浒之战以来,8年间,明廷得力于红衣大炮,终获一大捷,于是敕封其中一门大炮为“安边靖虏镇国大将军”。很多火炮在铸造之初便刻铭文“将军”,或是援此为例。

宁远战役结束后,袁崇焕向朝廷提出,“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只有凭城用大炮一策。”可见,袁崇焕从宁远大捷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对红衣大炮有了更多的信任,甚至认为这是守土拒敌的一大法宝。

而在宁远之战的第二年,皇太极再次发兵来攻,结果又被红衣大炮打败。

没有科技支撑,只能退出历史舞台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后金政权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也决心仿制这种大炮。经过几年的研究,到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后金利用一批归顺的汉族工匠,成功铸造了第一门火炮。这门火炮由额驸佟养兴监造,监造官为丁启明,丁原为明代地方小官,被后金军俘获归顺。

这批工匠还改进工艺,使大炮的铸造工艺更好,性能更是领先于明廷。从此,战场上的优劣形势发生了逆转,大型火炮成了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军攻坚的利器。比如让明廷元气大伤的松锦之战。这场战役的结局是:明军前敌统帅洪承畴等被清军围于松山城内,拼死抵御。清军则以红衣大炮猛烈攻城,日夜轰击不息,守军终告不支,洪承畴力竭被俘。明廷在辽西的最大一支精锐军队,也是明廷在关外最后一支精锐军队,丧失殆尽。

关于这场战役,史书多次提到红衣大炮,如“以红衣炮攻锦州”,“列红衣炮,初八日始发炮,至初九日午时,城崩二十余丈”。松山一战,皇太极还曾严令调运炮弹万颗,炸药万斤,到阵前备用。

清军入关后,在真定、潞安、太原、扬州、淮安、大同、南昌等战役中,都使用了红衣大炮。在平定三藩之乱、雅克萨之役、平定噶尔丹叛乱中,红衣大炮也都立下不少功勋。当时,因为火炮数量不够用,清廷还任命钦天监的南怀仁在京师督造火炮,随时解往前线。有学者统计,康熙一朝造红夷大炮900多门。南怀仁因火炮造得好,还被授以工部侍郎之衔,在内廷召见时被恩准不必行跪拜礼。

陈悦告诉记者,在19世纪中叶以前,红衣大炮是最具威力的重型火器,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不二利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廷还在使用红衣大炮,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候也还在用。但自它传入中国之后,200年间,明清两代都没有拿得出手的科研能力去改良它,反而它的质量在不断地下滑。陈悦认为,这是因为明清时期的冶铁技术实在不行,这导致了大炮的铸造质量越来越差。

而从留存下来的史料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火炮越造越大,有的自重会高达4000斤、6000斤。陈悦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清人试图增进射程、增加火炮威力。当时人们认为,只有无限地把火炮造大,它的射程才会更远,所以才会出现千斤大炮、万斤大炮。

相比之下,欧美等国的火器制造日益精进,最终清廷在坚船利炮的轰击下被打得一败涂地,红衣大炮最终也被更为先进的火器所取代。

来源: 扬子晚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