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SaaS公司、SaaS产品的发展都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局面?进入SaaS公司,于产品经理或者其他求职者而言,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最近和一位软件高管群的朋友聊天,他是国内一家知名SaaS公司的二把手。
他说最近公司已经确立了OP(本地部署)的战略,说白了在战略上已经放弃了SaaS业务。
其实不用问,我也知道战略调整的原因。
他们产品的定位就是大客户,而现在大客户越来越喜欢本地化部署,对于他们来说,SaaS业务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大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分析过为什么中国的大企业不喜欢SaaS,核心原因其实就2点:
一是大企业越来越强调IT自主控制(特别是国央企),这既包括数据的自主可控,也包括集成、二次开发的自主可控。
中国的商业信任环境本来就很糟糕,加上中国SaaS封闭的老毛病,这方面确实很难满足大企业的需求。
二是和本地化部署相比,SaaS的性价比并没有那么高。
一方面是很多中国大企业都是以永续经营为假设(特别是大型国央企,根本没有生存危机),在他们看来,每年都要支付一笔不菲的租金并不划算。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的企业软件供应商实在是太卷了。
同样规模的项目,收费可能只有欧美同行的1/10。这就大大削弱了SaaS模式的性价比优势。
当然了,除了以上2点原因,中国SaaS还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时代。
只有在高速增长的时代,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企业成立、成长。
创新企业更看重创新、灵活性和现金流,对数据安全、自主可控反倒没那么看重。因此往往是SaaS最优质的客户。
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多面向国内市场的SaaS产品都会销声匿迹。
或者说很多所谓的SaaS公司还存在,但是不再主推SaaS业务。
说了这么些比较emo的内容,那SaaS公司还值得去吗?
我个人认为,除了大厂,SaaS公司仍然是求职的优先选择。
SaaS的问题其实反映的是整个中国企业软件行业的问题。
本来,产品化和互联网化是世界的大势所趋,所以SaaS才能在欧美发达国家流行起来。
但是,我们国家的企业软件却越来越定制化和本地化。
背后是什么原因,在这种公众平台就不方便说了。
总之SaaS过得不好,那么整个企业软件行业都不会好。
大家也不要觉得那些做定制项目的软件公司就活得不错,其实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他们吃的都是层层分包后的“硬骨头”,不但没什么利润,还都是苦活累活。
活得还不如SaaS公司。
而且,在这些定制项目公司,产品经理不是公司的“核心资源”,反而是公司的“主要成本”,很难受到重视,也不会有什么成长空间。
相比之下,虽然中国SaaS公司很难达到欧美SaaS的高度,但是只要他们服务好自己的精准客群,做一个小而美的生意,还是可以活得很好的。
另外,SaaS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好产品”,因此会给产品经理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愿意给他们更高的薪酬和更大的尊重。
从个人成就感来说,在中国的企业软件行业,只有SaaS产品经理才是真正的产品“经理”,有机会掌握自己产品的命运。
而其他类型的B端产品经理更像是功能设计师,产品的成败更多取决于业务部门的发展,或者公司的商务能力。
当然了,在中国SaaS公司工作,财务自由的梦想是很难实现了,毕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SaaS都会面临市场天花板的问题。
但是和公司一起做出一款盈利的SaaS产品,和公司一起长期稳健的发展,在当下这个经济大环境,还是非常nice的。
而且,实事求是的讲,在未来,依靠一家公司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根据胡润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在2023年,中国只新增了15家独角兽企业,2022年这个数字是40家,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是156家。
趋势已经形成了,除非底层基础发生了变化,否则短时间很难逆转。
机会越来越少,除非你出身足够好(比如一流大学出身),运气也足够好(在早期加入一家潜力股),否则基本上是抓不住独角兽的成长红利了。
而去SaaS公司呢?虽然很难大富大贵,但是可以锻炼商业思维,提升通过产品服务客户的能力。
这对于未来自己创业,还是有很多好处。
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付费意识越来越强),以及出海潮的流行(欧美客户的付费意识真的是杠杠的),仍然会有很多SaaS创业的机会。
这些机会很难成长出独角兽,但是对于个人实现财务自由来说,已经足够了。
专栏作家
王戴明,*To B老人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多年互联网产品与信息化管理经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