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假装读书”,知识管理大师教你:10分钟输入,30分钟输出

拒绝“假装读书”,知识管理大师教你:10分钟输入,30分钟输出

首页休闲益智假装学习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04-19

知乎热榜上有很多关于读书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有8.8万个关注,1265万次的浏览,问题内容是: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如此高的关注度和浏览量,可以看出:很多人爱读书,也有很多人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像知乎这个热门问题里反映的其实就是好多人都在面对的“读*不住”、“读书没有给自己带来改变”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诸如:“读书速度慢”、“买了书没有时间读”、“想读书但读不懂”这些很多人在读书时都踩过的坑。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用10分钟就可以读完一本书,然后再用30分钟就可以写出一篇书评;一年能读1000本书,发表400篇书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每天保证7小时的睡眠,甚至还有时间运动、陪宠物玩、侍弄植物……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个人在吹牛撒谎?

事实上,这个人的事迹都是真的,他就是日本专栏作家、知识管理大师尾藤克之。

而他在读书领域能做出如此惊人成绩的秘密,都藏在他的新书《输出式阅读法: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以下简称《输出式阅读法》)当中,在这本书里,他向我们讲解了如他这样的阅读高手区别于普通读者的25个阅读技巧,带领我们建立一个“输入&输出”不断循环的阅读体系,旨在帮我们实现快乐输入和高效输出的目标。

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千千万万,但如果你想降低使用难度,轻松愉快地提高阅读能力和输出效率,尾藤克之的这本《输出式阅读法》不容错过。

读书不快乐,就没有读书的必要

尾藤克之认为:读者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读书的乐趣,一切的方法和技巧,都应该以此为前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此比喻学习这件事,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

知、好、乐,是学习的三个境界,而读书也是这样的,知道再多的读书技巧,比不上喜欢读书;而喜欢读书,也比不上享受读书以读书为快乐。

这是因为,方法技巧只是技艺和理智层面的东西,在这个层面读书,主要受外界的影响,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炫耀而读书,因此会为读书慢、读书少等情况感到焦虑,读书因此成为一种负担,很容易使人失去行动力,读书也就成了想做但永远没有在做的事情之一;而喜欢读书的人,会脱离强迫性读书的行为,内心生出读书的主动意愿,但是这种读书会受个人喜好程度的影响,可能仅将读书当作闲时消遣,会出现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情况。

只有像尾藤克之说的那样,将读书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一种负担,读书才能成为一种受内在动力驱动的行为,内化为和吃饭、睡觉一样的本能习惯,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也在书中给了很多建议,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快乐读书:

1. 从意识层面建立“读书是一种享受”的信念。放弃“必须读好书”、“必须学会快速阅读”之类的强迫性观念,按自己的节奏,以轻松的姿态,以及让自己快乐的方式去读书;

2. 少读令人不开心的书。适合他人的书不一定适合自己,畅销书甚至经典著作,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读起来不开心,那就少读或者不读。书海浩瀚,我们没办法读完所有的书,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快乐读书中。所以读书不要强迫自己通篇读完,可以通过阅读“前言”、“后记”、“第一章”迅速了解书籍整体和核心内容,判断要不要继续阅读。

3. 输出能带来成就感,催生更多的内在动力,使快乐更持久。读书本身是一件能带来快乐的事情,读书后向外输出所带来的成就感,一方面可以强化读书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我们自发地去读书,使读书成为快乐的源泉。

当我们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时,我们就可以在读书的路上继续往前走,在快乐的前提下精进读书的技艺。

如何用10分钟读完一本书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无论是为了享受更多的阅读快乐,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阅读成长,有限的时间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快速阅读是我们在精进读书技艺时要实现的一个小目标。

尾藤克之在《输出式阅读法》中提到了很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工具,其中包括帮他实现10分钟阅读的“三分之一”阅读法,即:阅读时只阅读每页书左侧的三分之一就翻页。可以想象,用三分之一阅读法,几秒钟就读完一页书,这样的速度可谓真正的快速阅读而,这也是尾藤克之10分钟读完一部书的最大秘诀。

使用这个方法的窍门是:

  1. 不要默读;
  2. 遵循二八定律,读书时把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到最重要的20%方面,把握全书的80%重要信息;
  3. 降低期待,先把目标设定为10分钟读懂书中60%的内容即可。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一个可以帮我们事半功倍的方法:带着目的去读书。

就像作者说的:没有目的的读书,就像没有终点的行军。当我们随便拿起一本书就开始阅读,如果漫无目的地想要从书本中学到有用的知识,那我们只能从头开始通篇读完,这样阅读会很耗费时间。但一旦我们有明确的目的,我们的视线就会像雷达一样,自动在书页中扫描,略过无用信息,帮助我们快速精准定位到目标知识点,帮我们实现快速阅读和深度理解。

最后,还要学会取舍,尾藤克之在书中介绍了通过阅读目录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框架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进行第一步取舍,只阅读目标相关或者感兴趣的章节,而非通篇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暂时读不懂的内容也可以跳过,不必费时胶着。值得一提的是,你一开始读不懂的内容,可能读完整本书的时候,你突然就理解了。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不妨贪心一点,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读到更多的书;而大量的输入,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输出。

实现快乐成长,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尾藤克之认为:读了一本书,如果能够源源不断向外输出的话,你能感觉到自己获得了飞跃性的成长。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也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读书输入可以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但只有输出,才能改变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可以说,输出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我的成长。无论是通过与人交谈分享读书所得,还是通过记笔记、写文章,只有输出才是对读书所得的真正使用;而实践,既可以检验我们读书的成效,又可以帮助我们牢固记忆,还能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知识。所以,通过读书实现快乐的成长,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求,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读书输出的过程是一种社交手段,通过输出和他人产生交流互动,能够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并且,输出还能将读书所带来的内在观念更新和知识增量外化,让我们可以清晰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这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能够满足我们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相反,如果光有输入没有输出,读书所得的知识会受记忆机制的影响,逐渐被遗忘,读书不能带来任何改变,最终会成为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在《输出式阅读法》中,尾藤克之介绍了几种输出的方式:

第一,随手‬记笔记

在书上信手涂鸦是最好的记录形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随时捕捉读书过程中产生的灵感。

因此,我们不需要很工整的字体,不需要切换到手笔记本、手机和电脑等其他工具。通过一边阅读一边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书本信息的筛选过滤和保留,能让我们实现更牢固的记忆。

第二,与他人分享

无论是朋友间,还是参加共读营,抑或在网络平台上录制读书分享视频,在与他人分享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在脑海里反刍读到的知识,并组织适当的语言将它们传达给他人,所以分享可以让我们加深理解以及记忆;还能通过他人的反馈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见识,并且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写文章

在网络上发表读书笔记或者书评,是更深层次的一种输出形式,对输出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对知识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驾驭能力。因为写文章要求我们能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读者的需求,进而思考知识在文章中的呈现方式。

因此,通过有意识的输出,令百万网友苦恼的“读*不住”、“读书没带来改变”这两个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我们可以通过输出真正实现自我改变和自我成就。

结束语

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尾藤克之也认为:没有什么事比读书更能使人快乐了;《输出式阅读法: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也通篇都在强调读书应以快乐为前提,并且展示的所有技巧都在践行这个观点。但这本书又不仅是一本讲阅读方法的书,更是一本教读者如何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知识管理指南;通过书中展示的25个实用读书技巧,我们可以在享受读书的同时,实现快乐成长。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