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3种方法帮你摆脱刻板印象束缚的烦恼

《刻板印象》:3种方法帮你摆脱刻板印象束缚的烦恼

首页休闲益智刻板印象2更新时间:2024-05-09

有这样一个现象:女孩的成绩在小学时能遥遥领先,但是等到了初中,男孩子一发力,女生想超过就难了,特别是在数学方面。

因此女孩子就被贴上这样标签:“女孩数学成绩就是比不上男生。”

然而,这个话题似乎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在潜意识中都认可的结论。

那么,这个结论是真的吗?

直到前几天看了《刻板印象》这本书,我意识到被标签束缚原来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而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摆脱这种刻板印象带来的烦恼。

这本书的作者克劳德·M · 斯蒂尔(Claude M. Steele)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曾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

作者在《刻板印象》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

斯蒂尔教授解释了在每个人生活中因身份认同感而产生的两难窘境,例举证明刻板印象显著限制了人们的表现。刻板印象无处不在,它成为我们的标志,成为我们的负担,有时使人努力过度,有时扼*了自我本性。

好在,作者说它并非不可战胜,并在本书深入剖析了身份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展示了小小的标签如何发挥了强大的力量,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帮助你摆脱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地发挥天赋。

接下来,我将从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风险以及摆脱刻板印象的三种方法来分析走出刻板印象的烦恼。

1.无处不在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称为社会定型、定性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类化的看法。

它有三个特征:

(1)对社会人群的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认识;

(2)同一社会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3)与事实不符,甚至有时完全错误。它常常是造成人们认知偏差或偏见的主要原因,但在某些条件下有助于把现实中的人们加以归类进行概括性地认识,成为知觉他人的捷径。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就像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精明的;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等。

所以,生活中与人交往如果带着所谓的有色眼镜来与人交往,那势必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因为我们有必要来克服我们的刻板印象,对所有的人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认真的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信息。同时,也会避免刻板印象的风险。

2.刻板印象的风险有哪些?

第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与社会身份挂钩的各种变量的影响。

第二,身份风险及其危害在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比如种族对立、社会阶层分化、性别之间的成就差异等。

第三,刻板影响风险通过影响精力分配,对大脑功能区进行精准激活,对人体机能产生广泛损害。比如情绪焦虑、高血压、认知过载等等。

本书应用了大量的实验来证明相关结论,下面结合书中案例,就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何摆脱刻板印象束缚的烦恼,分享三种方法。

3.摆脱刻板印象的三种方法

01报团成长,寻找一盏安全感的明灯

在书中,作者提到一名数学家菲利普·尤里·特雷斯曼,他在微积分课上发现,在入学时候数学分数相近的学生中,黑人学生的成绩通常比白人和亚裔学生要低。通过调查研究之后他发现,亚裔学生一般会集体进行学习,他们这种集体学习的方式给他们的微积分的学习带来了很多的益处。

大家在一起讨论,集思广益,一起解决各种难题,提出不同的想法,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学习中受益。

相比之下,白人的学习会独立得多,他们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向同学或者朋友求助。

而黑人则是极度独立,他们把学习看成绝对的私事。下课之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苦读。虽然他们的学习时间远超亚裔和白人学生,但是成绩却不如他们理想。

所以,要想降低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抱团成长是很重要的,积极参与集体学习,参与讨论。

02培养成长型思维

《终身成长》这本书把人的思维分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应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和增长的。而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有限和固定的,他们一旦面对痛苦和问题,就会妄自菲薄,想要逃避。

就拿西方社会普遍认为的“黑人的智力不如白人”这一刻板印象来说,那些在学业中受挫的黑人学生往往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哪怕他们在刚入学的时候跟白人学生成绩相当,最后毕业成绩往往不如白人学生。

学者约书亚·阿伦森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展示了如何通过对思想观念的改造和帮助受到刻板印象影响的学生们改善学业成绩。

他们邀请斯坦福大学的学生给少数族裔小学的学生们写信,主要内容是宣传“人类的智力是可以提升的”。工作人员会给他们一些证明材料,比如某些名人如何通过锤炼智力取得成功的等案例。

尽管这个少数族裔小学是虚构的,但是大学生写信的过程,就是让他们消化这个理念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写信的黑人学生,在下个学期的考评成绩比之前提升了三分之一。

这一实验可以启发教师们重点关注受刻板印象影响的学生,不断给他们传递困难是可以被解决,而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认知上改变他们的思维。这样他们在面临困难时,可以通过学习,肯定自我解决问题的态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03自我肯定,提升抗性

由于受到刻板印象影响的人,大多数对自己的评价都比较低,缺乏自信,那么想要消除或者降低刻板印象对他们的影响,可以从鼓励他们自我肯定这一方法入手。

那要怎么操作呢?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中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老师们在新学期开始时,给班上的每位学生都发一张写有学生姓名的信封,里面有一张任务提示。经过随机分配,其中一半学生收到的提示是让他们写下2-3个自己最为看重的事物,比如家庭关系、友谊、音乐、信仰等,并且用一小段文字说明理由。而另一半学生收到的任务是,写出他们觉得最无关紧要的事,也要说明这些事物对其他人可能存在怎样的价值。

实验效果非常明显,除了个别成绩拔尖的黑人之外,凡是参与到第一组实验的黑人学生,几乎在三周之内就提高了学生成绩,而且成绩越差的学生,提升的幅度越大。后来实验跟踪调查发现,这种高亢的学习状态几乎能维持两年的时间。

为什么“自我肯定”有这么大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写作练习可以让学生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更加强烈的感受,缓解了他们对刻板印象的警惕情绪,能够释放更多的心智资源改善学习表现。

所以,面对学生因为早期受挫而成绩一落千丈或者停滞不前时,老师们可以进行“自我肯定”的干预,帮助他们重拾自尊、保持自信,及时截断“早期挫折引发后续成绩和心态双下滑”的恶性循环。

写在最后

斯蒂尔教授说,科学无法清除偏见,但它可以通过拓展我们的阅历削弱偏见的影响。

就如《刻板印象》的封面上的这句话:别让偏见和标签决定了你是谁,你终究要自己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别让任何人替你决定。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刻板印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书中有更多消除刻板印象的小技巧,感兴趣的你不妨也读一下吧。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